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文/宋迎迎(中共滁州市委党校)

近年来,滁州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紧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领域不断拓宽,呈现出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1.产业基础优势

滁州工业门类较多,拥有先进装备、智能家电、新能源、硅基新材料、新型化工、健康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滁州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疗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定快速增长,集聚了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工程和基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产业基础。

2.战略区位优势

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圈层城市。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滁州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

3.发展空间优势

滁州土地面积居安徽省第三位,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居安徽省第一位,空间拓展潜力巨大,可持续发展优势突出。此外,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合作共建园区建设的加快推进,进一步拓展了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

4.要素成本优势

滁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劳动力及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价格均处于长三角的较低水平。此外,随着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滁州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利于吸引战略性新兴企业产业链布局。

1.产业规模稳定快速增长

近年来,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十三五”期间,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由2016 年的638.5 亿元增加到2020 年的1535.9 亿元,年均增长19%,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6%上升到42%,其中省级智能家电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值突破550 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数量由2016 年末的187 家增长到2020 年末的417家,翻了一番。分行业看,硅基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增速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支撑滁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产业集聚格局加速形成

“十三五”以来,滁州按照“专业、集群”的原则,以“三重一创”建设为主抓手,按照“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引导和支持各开发园区建设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形成以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为代表的一批配套完善、成长性好的基地载体,着力构建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3.产业竞争优势日益凸显

滁州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集中要素资源,坚持招大引强,重大项目带动辐射性显著增强。智能家电产业已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涵盖设计、制造、测试等多个环节,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完整并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新能源产业已由单纯的风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转向光伏设备和动力电池两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硅基及凹土新材料产业依托自身资源与地理区位优势吸引大批省内外相关企业入驻,发展势头迅猛,特点鲜明。

4.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滁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引进了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检验检测基地等一批“国”字号公共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二是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考核激励等方式,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三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速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创新活力。

1.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人才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滁州招引高层次人才较为困难,缺乏能占领科技和市场前沿、组织领导重大工程和攻关项目的技术带头人,核心技术开发人才以及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也相对匮乏。由于受到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2.核心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有待增强

产业集聚是产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滁州一些中小型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研发能力有限,缺乏核心技术,生产更多集中在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而附加值高的两端“研发和销售”明显不足,存在着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问题,技术密集型的关键零部件成为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协同效应,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协同性有待提高

从县(市)区来看,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长市,其余县(市)区产业规模均相对偏小。2020 年滁州市经开区和滁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47.2%、18.5%,合计占比高达65.7%,其余各开发区产值合计占比仅为34.3%。

4.要素支撑力度不足,营商环境有待优化

要素保障不足,部分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用工难”“用地难”“融资难”等现象依然存在。一是招工难,用工流失率高。受市场份额、淡旺季用工等影响,一些企业劳务工占比较大,招来的工人流失率高。二是企业用地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一些园区的土地指标日趋紧张,造成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企业难以扩大生产规模。三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银行间接融资。少数金融机构为防范金融风险,存在抽贷、压贷、断贷现象。

1.聚焦协同创新,全面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滁州应抓住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契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平台为支撑、产学研用紧密融合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强创新战略谋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型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支持企业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通过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等方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并实现产业化。二是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以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引领,加快滁州高教科创城、原创科技城建设,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滁州创新驱动研究院的作用,建设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与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三是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和科研项目团队的招引力度,优化人才和发展环境,争取引进一批国家级领军人才、专家、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四是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对接并融入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打造长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地。

2.聚焦强基补链,全面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产业集聚作为现代经济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集群内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1]。一是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在谋划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滁州八大产业链提升工程,通过招引龙头企业“建链、强链”,招引关键配套环节企业“补链”,招引核心要素企业“延链”,推动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为支撑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二是推动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放大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通过奖励、激励、扶持等方式,推进“龙头+配套”,促进小企业上规模、中企业上水平、大企业上台阶。集中培育一批具有主导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引导配套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提升产业集群在行业内的分工地位和整体竞争力[2]。三是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充分发挥省级智能家电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九大市级基地提档升级,推动形成“专项—工程—基地”梯次推进的良好格局。四是加快布局未来产业。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超前布局,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量子信息、基因检测等八大未来产业,力争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3.聚焦特色优势,全面构建协调共进的区域产业发展布局

滁州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专注发展自身优势产业,能够实现更大经济效益。一是突出产业特色。滁州市区应充分利用产业基础、人才集聚、创新平台等优势资源,依托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等开发园区,重点发展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营养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天长市应依托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重开放式创新,重点发展智能仪器仪表、新型元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区。来安县、全椒县应分别依托来安经济开发区、全椒经济开发区,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电子材料等产业,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定远县、凤阳县、明光市应分别依托定远经济开发区、凤阳经济开发区、明光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特色矿产资源禀赋优势,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凹土新材料等产业,优先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实现联动发展。要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对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深入实施“大江北”战略,深化与沪苏浙产业园区合作,推进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更高质量发展。要抢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政策契机,加快推进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聚焦要素支撑,全面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

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重点要突破制度、资本、人力、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供给瓶颈[3],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进一步研究政策、把准政策、用好政策,真正把政策“吃干榨尽”。要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争取国家、省级重大项目在基地布局,基地内企业和项目优先申报国家、省、市各类资金和基金支持。二是优化企业帮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提升服务能力,紧贴企业发展需求,提供“菜单式”“保姆式”精准服务,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各环节、各发展阶段的认知和服务水平。要强化企业用工帮扶,提前谋划、细致摸排、扩大宣传,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完善用工平台建设等方式,多措并举助力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要引导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扩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引导社会各方资源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构建集生产性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服务等为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支撑体系。[本文系2021 年滁州市第六届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课题 (项目编号:B2021032)的研究成果。

]

猜你喜欢 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 《滁州西涧》(草书)上海城市管理(2022年4期)2022-07-28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1年5期)2021-07-28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4期)2020-12-14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商业2.0-市场与监管(2020年11期)2020-09-10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陆黛灵书法作品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9年9期)2019-11-29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和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24期)2017-01-13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阳光(2016年11期)2016-11-03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中国科技财富(2012年3期)2012-05-16滁州西涧中学生天地(A版)(2005年9期)2005-09-28

推荐访问:滁州 战略性 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