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策略探讨

罗晓燕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职院校的本质,就是要在课程教学中,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与鲜明的价值取向。高分的专业教育容易,再兼容德育,达成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却很难。所以,在新时期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好上述三个问题。

(一)以服务“三农”为职业目标

高职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教育目的是培养新时期支农爱农的新型人才。近年来,高校学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高职院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以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大国三农”情怀的培养,让其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课程思政下增强生态农业专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行为。

第一,提升高职生农业技术专业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高职生未来在从事一定职业时,应该遵循的道德要求与行为准则。高等职业院校中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等农学理念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要素,对高职生开展职业道德知识、涉农行业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让高职生建立诚实守信、敬岗爱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注重高职生支农爱农职业道德与“大国三农”情怀的培养[1]。

第二,培养高职生良好职业意识。职业意识包括择业与就业意识。高等职业院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还要挖掘涉农职业劳动模范,以此为榜样,通过邀请涉农劳动模仿到课堂中为高职生现身说法,增强高职生服务于农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建立献身于“三农”的择业意识,以此为服务与从事“三农”工作做好准备。

(二)以培育科学的价值观与信念为根本目标

立德树人是我国自古至今培育人才的主要准则,高职院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也要明确新时代国家民族的使命要求,因此要以培养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根本目标,能够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怀的增长中,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与建设者。

第一,助高职生坚定崇高理念,追求远大理想。理想信念为人奋斗指引方向,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高职院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时,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还助其形成正确的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知道要做什么人,走什么路,能够建立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远大理想。

第二,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期以来,党中央都十分重视高职院校中培育学生建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不但助高职生建立科学的精神与态度,还要从国家层次的价值目标、社会层次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次价值准则,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将此转化为高职生自己的情感认同、行为习惯,进而在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上,成长为有正确价值观的农业专业人才。

(一)全员凝聚共识,提升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思想认知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是集体行为,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行为。在此要凝聚共识,然后将此作为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第一,高职院校一定要认识到要想建设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需要相关教职员工达成共识,共同努力。高职院校一定要知道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前提是教师也要实施“大思政”,这不但是思政教师的职责,而且是生态农业技术专业中所有课程教师的职责,要想更好地培养人、塑造人,一定要着力“立德树人”,构建教学共同体,打造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新模式,这些都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2]。第二,高职院校还要统一全体教师的思想认知。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需要着力于“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教学目标,通过基础知识点教学、项目研究、课题研究等项目的开展,促使教师合作,开展课程思政,推动教师快速达成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共识,然后提升全体教师开展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积极性,能够在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上同行,塑造教学价值,形成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有思政”“有特色”“重育人”的课程思政新局面。

(二)开发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资源

课程思政资源是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主要载体,只有挖掘出更多适合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才能引领高职生进行价值判断,塑造“知识硬通货”,发挥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农业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结合各门课程、每名教师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挖掘开发课程思政资源,让课程思政更具实效性。第一,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特色,开发课程思政资源。以为祖国培养涉农人才为目标,挖掘符合生态农业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资源,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办校历史,感受学校内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增强高职生的精神境界。另外,高职院校还可结合本地的古代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创建课程思政资源,让师生在历史事件、英雄人物、农业生态文明等信息资源中,加强培养高职生爱党爱国、人文素养与敬畏自然等精神。第二,结合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开发课程思政资源,不同的专业课程包含的课程思政资源是不同的,在此需要教师先整理专业课程内容,然后以创新意识与逻辑思维角度开发课程思政资源,以此凸显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特色,体现学科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侧重点。例如,“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本课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然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其建立爱国热情。第三,教师还要结合自身专业,开发课程思政资源。高职院校要多引导教师,结合自身专业能力开发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如面对专业技术强的教师,学校可引导其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开发“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课程思政资源。面对科研成果颇丰的教师,学校引导其结合自身的科研之路,开发创新意识、科学精神方面的课程思政资源。面对有特长的教师,如数据分析能力强、理论阐释能力强的教师,学校可引导其结合自身的特长,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如此让教师开发的课程思政资源更加适合专业教学需求,推进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更高[3]。

(三)创新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而是教学中的一种方法,所以教师要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创新。高职院校一定要结合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理念与要求,为教师开展系统性的教育培训,开展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坚持教改理论与实践,以此推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保证课程思政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第一,以高职生“真学”“真懂”“真用”为归宿,创新教学方法。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就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热爱农业。以此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结合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情况、关心问题,创新教学方法,使用高职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交流形式,促使整体性的“漫灌”和个性化“滴灌”整合,关注高职生的学习需求与情感需求,提升思想教育的感染力与生动性,增强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质量,培养学生“三农”情怀。第二,坚守以扩展课程范畴为突破口,创新教学方法。生态农业技术专业不只有课堂中的理论课程,还有课堂之外的实践类课程,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让高职生能够知农爱农,在精神上获得升华[4]。高职院校也要积极推动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向课外延伸,创建第二课堂,整合课程思政资源,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优势的互补,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农”的发展有了新的使命与要求,在此积极创新“产”“学”“研”方法,让高职生能够真正意识到“三农”的价值意义。第三,以增强师生间有效交流为目的创新教学方法,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教师自己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与爱农情结也对高职生的情感观与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强弱,与师生之间“亲”“信”有很大关联。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动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教师在课堂互动、教学反馈中与学生的交互,并创新网上交流、创建课题组、职业规划等途径,增加与高职生的交流,以此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与高尚品质,实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结合,使高职生有更高的价值判断能力,进而增强服务于农业,进而形成乡村全面振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师生互动,积极运用案例式、探究法、体验法等教学模式,在融合媒体的辅助下,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运用慕课、微课等实施“互联网+教学”的模式,促使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推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完善。

(四)健全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机制

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考核评价有导向作用,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考核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科学检验教学成效,调动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思考设计开展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环节,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达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学校与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情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与健全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对应的考核评价制度,激励与鞭策共进。第一,优化教师教学考核评价机制[5]。高等职业学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要求制定适合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制度,修订原先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教学质量评比、专业课程建设评比、教学成果评比等具体制度文件,增加专业课程育人评价点,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将课程思政实施的成效作为教师教学检测的主要指标,增加对优异教师的奖励,然后将此作为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第二,优化学生发展考试评价机制。高职院校还要建立学生学情的调查、满意程度调查、毕业生质量水平评价,以此检测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课程思政成效。另外,高职院校还要改革传统学生学业评价形式,融入思想政治情况与过程性评价内容,突破以往单一的学生学业水平考核评价制度,全方位掌握高职生的学习与思想情况。

综上,本文以高职院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对高职院校生态农业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提出几点优化策略,促进高职院校培养出新时期“三农”型人才,培养更多支农爱农型人才,让课程思政更具实践性价值。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高职生专业课程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3期)2022-12-06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3期)2022-12-06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汽车实用技术(2022年19期)2022-10-19《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年10期)2022-10-15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8期)2022-04-13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中国瓜菜(2020年6期)2020-07-08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新生代(2019年8期)2019-11-13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17期)2018-08-05

推荐访问:专业课程 农业技术 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