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设新动态与发展展望

王玉珏 朱 娅 辛子倩 王兴广

(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3.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4.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2021年6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其中,作为专栏要求的“档案文献遗产影响力提升工程”,是“十四五”期间档案工作的重点内容。同年,新一轮《世界记忆名录》申报工作重启,中国推荐《四部医典》和《功德林档案》申请。2022年,国家档案局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第五轮评选。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设动态进行梳理,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为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的合作,实施档案文献遗产影响力提升工程,各地档案部门积极出台新政策,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发展提供支持。

1.1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明发展方向

2021年颁布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在“(八)深入推进档案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部分,明确提出“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内容包括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秘书处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合作,积极参与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各项活动;
促进世界记忆项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他遗产项目协同发展等要求。

档案部门应深刻认识文献遗产对于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充分利用教科文组织这一重要平台,通过参与申报《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等方式不断提升我国文献遗产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以达到破除西方话语封锁的重要目的。

1.2 地方“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细化发展路径

浙江、福建、云南、上海、杭州等地积极响应《“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号召,在本地区“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细化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发展路径。

浙江省将地方特色档案的申遗与保护作为其建设重点。《浙江省“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出,高质量完成《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浙江卷)编纂工作,积极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和世界记忆项目。杭州市紧跟浙江省发展步伐,在《杭州市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指明,培育一批具有杭州特色的档案文化精品,积极申报档案文献遗产项目。

福建省以“加强福建学术中心建设”和“增进档案对外交流合作”为切入点,积极谋划文献遗产工程建设工作。《福建省“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完善档案文献遗产管理机制;
加强与其他世界记忆项目学术中心及记忆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
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献遗产保管单位的交流合作;
提升侨批档案文献遗产的国际影响力。

云南省与上海市以开展地方级名录评选为要点,强调做好列入各级名录的馆藏珍贵档案的预防性保护工作。云南省提出,持续开展“云南记忆名录”评选,对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云南记忆名录》的馆藏珍贵档案及其他重要档案开展预防性保护。上海市表示,将动员各方力量继续开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和“上海市档案文献遗产”评选工作,加强相关研究,深入挖掘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极做好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评选推介工作。强调本市档案保管单位所藏“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上海市档案文献遗产”以及其他珍贵档案完成预防性保护工作。

2021年是世界记忆项目改革与重启的关键之年,我国档案部门、学术中心、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世界记忆项目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引领下,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中国文献遗产体系建设。

2.1 基于文献遗产保护的宣传与交流平台初具雏形

2021年4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中国国家委员会网站正式上线,成为档案文献遗产宣传的重要窗口。该网站围绕“世界记忆项目”“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记忆名录”“学术中心”等内容进行宣介,全面呈现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管理、保护、学术研究与开发利用情况,积极传播、推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

此外,为发挥中国在世界记忆项目中的引领作用,我国积极搭建基于文献遗产保护的中外合作与交流平台。2021年9月7日,国家档案局联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新冠肺炎疫情和后疫情时期加强非洲记忆机构适应能力”线上国际研讨会。会议上中方介绍推进疫情防控档案科学管理的举措,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科学管理和共享利用提供值得借鉴的中国方案,为提升非洲记忆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后疫情时期的适应能力贡献中国力量。

2.2 世界记忆项目学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

世界记忆项目学术中心是我国文献遗产建设工程开展的重要依托力量。2021年4月20日,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项目,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联合澳门城市大学(澳门世界记忆学术中心)等单位主办“海上丝路·双城忆——清代广州十三行之广州与澳门印迹”图片展览暨学术研讨会。通过回顾“十三行”历史、深挖粤商文化,再现广州与澳门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推动“十三行”走向世界。

2021年6月,福建省档案馆和晋江市档案馆联合在晋江梧林侨批馆设立“世界记忆项目福建学术中心实践基地”,作为福建省侨批文化宣传推广示范点。该基地结合晋江市档案馆“征集+展览”“编纂+研究”和梧林侨批馆“侨批+文化”工作模式的优势,建设以侨批档案为主、地方特色为辅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和宣传展示平台。

世界记忆项目苏州学术中心联合记忆机构和学术机构,组织开展相关研究著作的撰写。2021年11月25日,苏州学术中心应邀参加世界记忆项目科特迪瓦学术中心战略规划研讨会,分享苏州学术中心的基本情况、实践路径,并提出对世界记忆项目的发展建议。

2.3 文献遗产的“连续性”开发研究步步深入

持续推动文献遗产名录建设。2021年7月27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召开水书申遗交流暨学术研讨会,就水书申遗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汇报与讨论。其旨在借助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东风,促进水书文化研究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为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积极“备战”。此外,上海市档案馆于2021年9月公布入选上海市第三批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10项珍贵档案,持续推动地方级名录建设。

进一步深化文献遗产“衍生品”建设。2021年10月28日,由国家档案局组织编写、南京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全20册)》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福建省围绕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侨批档案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活动,通过参加教科文组织驻曼谷办事处举办的“历史中的女性”(Women in History)线上展览,举办“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主题文学创作大赛,创建首个“福建侨批展示基地”,摄制《百年跨国两地书》侨批纪录片,挖掘侨批档案中的文化信息与精神财富,增强侨批档案的社会影响力。

2.4 “文献遗产”领域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我国档案部门、学术中心、高校与科研机构在“文献遗产”领域产出大量优秀学术成果。福建省档案馆围绕《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完成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福建侨批与申遗”“福建华侨史档案目录汇编”和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世界记忆视野下福建侨批档案的整理与开发研究”等3项课题,编辑出版《福建侨批档案文献汇编》《福建侨批档案图志》《福建侨批档案目录》《中国侨批与世界记忆遗产》等多部书籍。

世界记忆项目苏州学术中心持续产出,发表《徽州文书档案保护利用经验对苏州丝绸档案的启示》《争第一 创唯一 树品牌——为苏州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强市建设贡献力量》等文章,并联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玉珏教授共同编写专著《传承人类记忆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研究》,梳理世界记忆项目的发展历史与运作机制,阐述其理论基础与价值理念,分析其建设情况和中国参与该项目的姿态、贡献与收益。

此外,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周耀林教授发表的文章《“世界记忆项目”的发展与前瞻——基于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的视角》,从坚持以教科文组织为导向、结合各国具体发展战略、积极吸收新兴科学技术、利用“+”文化的新热潮四个方面对“世界记忆项目”进行展望。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玉珏教授等围绕世界记忆项目、《“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撰写系列论文,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遗产保护政策体系研究》《记忆遗产的历史正义与政治挑战——世界记忆项目发展中的变革与重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解读:档案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王小云副教授等,发表文章《新时代我国“世界记忆”校园推广策略研究》,阐述我国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档案文献遗产校园推广情况与困境等,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推广措施。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闫静副研究员等发表文章《奥运会文献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基本理论研究》,从奥运遗产理论、文化遗产理论、后现代档案学理论、数字人文理论的视角探讨奥运会文献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现阶段我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未来将朝着“引领者”姿态逐步展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关注度显著提升、“数字遗产”热度走高、现实困境有所缓解的局势进一步发展。

3.1 深化全球文献遗产合作,逐步实现从“参与者”到“引领者”转型

中国作为世界记忆项目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将在未来深化“国内—国外”联动,在加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输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借鉴国外文献遗产建设的优秀成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领世界记忆项目的发展。首先,加大世界记忆项目宣介力度,鼓励国内更多机构发掘和整理馆藏珍贵文献遗产,充实我国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后备资源;
其次,为世界记忆项目相关组织机构输送国际组织人才,提高国际记忆遗产治理中的“中国声音”;
另外,策划举办文献遗产主题的国际交流活动,充分贡献“中国智慧”,展现大国担当。

3.2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现文化遗产领域法律协同

根据已出台的国家与地方“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可窥探出全国各地对推进文献遗产工程建设的积极态度。未来,仍要加大针对文献遗产立法的呼吁力度,在遵循我国法律制定的规范性程序基础上推动文献遗产专门法的尽快出台,为我国文献遗产治理提供有力的法理支撑。同时,采取其他举措加强文献遗产的法治化建设,如在《档案法》《文物保护法》等现有法律中引入文献遗产保护视角,补充增设“开展文献遗产资源普查”等相关条款。

3.3 社会关注度显著提升,宣传推广方式多元化

随着“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设”被写入国家与地方“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社会公众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关注度将得到显著提升。一方面,应建立以专题数据库为核心的文献遗产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以迎合公众快速、高效获取信息的需求;
另一方面,单纯依靠档案编研、图像展陈等传统手段,已难以满足数字时代的宣传要求,应引入数字人文、文创产品设计等新模式,以多元化宣传助力“文献遗产热”的兴起与发展。

3.4 “数字遗产”热度走高,双元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关于保存和获取包括数字遗产在内的文献遗产的建议书(2015)》的出台彰显出世界对数字遗产的重视。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关注数字遗产建设工作,在借鉴传统文献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基础上实现数字遗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新,推动形成基于传统载体与数字载体的文献遗产双元保护格局。

3.5 现实困境有所缓解,保障力度加大

受世界记忆项目改革的影响,文献遗产作为“国家名片”的文化宣介功能日益受到关注。在“文化强国”战略推动下,必将引发新一轮“文献遗产热”。然而,据调研反馈,当前馆藏机构在各级文献遗产名录申报过程中,普遍面临人才供应和资金保障双重缺位的现实困境。为此,围绕人才培育,建议由文献遗产保管机构、世界记忆项目学术中心联合高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名录申报实践机会,协同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储备和丰富实操经验的青年人才;
此外,建议在濒危文献遗产保护与开发环节设置专项资金,并由国家财政和民间资金共同组成款项来源,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猜你喜欢 名录遗产学术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派出所工作(2022年3期)2022-04-14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社会科学(2021年5期)2021-10-27学术动态产经评论(2021年3期)2021-08-12学术动态产经评论(2021年1期)2021-04-06太极拳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遗产怎么分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10期)2020-12-23参展商名录造纸信息(2019年8期)2019-09-10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同贺名录中外玩具制造(2018年12期)2018-12-11千万遗产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7年10期)2018-03-14

推荐访问:工程建设 中国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