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球科技界新生态,创新促进经济复苏——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侧记

◎ 本刊记者 周 烨

11月26日至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共同支持下,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以“开放、信任、合作”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侯建国,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辰,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泽,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莎米拉·奈尔-贝杜埃勒,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龚克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主持开幕式。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全球全人类的视角,思考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实施。中国科技界始终是全球开放合作的倡导者、科技治理的参与者和创新发展的贡献者。希望全球科技界构建守正创新的新生态,培育跨界融通的新动能,共享开放合作的新时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开幕式主旨报告由四川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建军主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经济学家、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耶鲁大学绿色化学和绿色工程中心主任保罗·阿纳斯塔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围绕“发展优先——科技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以人为本——科技保障和改善民生”“普惠包容——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三大议题作了主旨报告。

开幕式高端对话环节由四川省科协主席、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主持,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东北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立新,爱思唯尔《柳叶刀》系列期刊总编理查德·霍顿,未来学家、《人机冲突》作者戈尔德·莱昂哈德,日本国立德岛大学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围绕“行动导向——面向全球挑战的科技创新之道”议题,进行了精彩的思想碰撞。

11月28日,随着近20 场论坛和主题活动的相继落幕及2022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等一批重磅成果的发布,为期三天的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顺利在成都落下帷幕。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在闭幕式上致辞。他表示,经过连续四届的成功举办,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积极搭建连接全球科技界的桥梁,形成了一个更好地倡导和推动国际科技共同体合作的开放平台,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复苏,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科学是人类共同利益,任何困难和挑战都阻挡不了全球科技人才交往、交流的潮流,阻挡不了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的行动。”张玉卓表示,要构筑更加开放的全球创新网络,积极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构建包容互见、互惠共赢的创新生态,扩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科技合作格局。

围绕“创新驱动——未来科技变革与产业革命”议题,美国布朗大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Michael Kosteilitz,以“全新科学知识的创造”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通过详尽的案例剖析,让与会者了解了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的密切联系,并进一步体会到基础研究对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意义。

闭幕式高端对话环节由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成都市科协主席曾勇主持,围绕“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研究”议题展开。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名誉教授、爱思唯尔研究网络高级副总裁Carlos Henrique de Brito Cruz,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澳大利亚科廷射电天文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主任Steven Tingay,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杨卫,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委帅志刚,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Tim Leydecker聚焦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等基础研究领域,进行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共同助推基础研究国际合作。

为响应联合国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有关部署,论坛发布了《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倡议和学科发展报告》,呼吁全球科技界潜心基础科学研究、深化务实合作、推动科学普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基础科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论坛闭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罗先刚,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主席鲍勃·克莱恩共同发布了“2022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如何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来稳定地球气候”“如何有效应对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采取何种机制实现碳排放目标”“如何构建绿色、高效的城市废弃资源的再利用体系”“如何构建高速、立体、网络、智能的人类宜居城市形态”“如何优化城市布局和功能来降低资源消耗”“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智能制造如何推进世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如何认知光合作用、高精度绿色制造等底层的共性基本科学问题”“如何从资源密集型、高碳制造业向去中心化、低碳制造业转型”“如何实现后摩尔时代芯片制造中原子精度表面的加工”。

这十个问题主要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 个发展目标,内容涉及气候、城市、制造三大领域,根据Scopus 数据库、INSPEC 数据库相关科学研究热点关键词的检索结果,由《Research》《科学通报》《Engineering》《IET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等国内外知名科技期刊的主编、编委、战略科学家反复讨论、不断凝练提出候选问题,并通过网络在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的投票,经中国科协第十届常委会学术交流与期刊出版专委会最终选出。参与评选的科学家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10 余个国家和地区,研究领域涵盖生物学与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先进制造、材料与微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与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及社会科学等领域。

2022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同期发布,钠离子电池、纳米酶、气凝胶、薄膜荧光传感器、纳米粒子巨型数据库、纤维电池、液态太阳燃料、织物显示器、球形核酸疫苗、VR 辅助的交互式建模入选。

此次论坛设置了主论坛、世界数字经济论坛及16 场分论坛,包括7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 位图灵奖获得者、60 余位国内外院士在内的300多名顶级专家学者及国际国别组织代表、企业家,共同探讨基础科学、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绿色创新等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对时代挑战的科技创新解决方案。论坛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面向全球网络直播,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猜你喜欢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 院士寄语军事文摘(2022年18期)2022-10-14院士寄语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院士寄语军事文摘(2022年16期)2022-08-24院士寄语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做人首先要勤奋”——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建勋的长寿经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科技助我来看云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7年9期)2018-03-15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7年4期)2017-06-30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软件(2017年3期)2017-04-20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软件(2017年1期)2017-02-27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6年6期)2016-08-19

推荐访问:侧记 第四届 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