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向度

吉艳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5)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个性是指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主体性,自由个性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1]。“双减”政策的制定,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原则,提出要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等。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中也指出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等社团活动。“双减”政策的倾向十分明显,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这是对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教育目标应试化的彻底改革。学生身心的发展应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教育不是机器模型的生产线,恰恰相反,合格的教育要为学生个性的培养及形成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提出教育发展的基本部署:“办好学前教育,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强调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视。“双减”政策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简称,其中“双减”是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双减”政策为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教育问题提供了明确的实践路径。

1.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需要是“双减”政策实施的现实导向

现实的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思考的对象,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超越了古希腊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史观,建立了新的唯物史观[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远景正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实关照所在。只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只有人得到不断发展,经济才能稳中求进[3]。而以逐利为目的的产业化市场化改革使中国教育陷入了“教育焦虑”的泥潭,教育是关乎国家建设基础和人才储备的关键问题,一味地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参加校外各种教培补习班,无疑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近年来教培行业的“疯长”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很多的焦虑,“贩卖焦虑式”的教育并不是义务教育的初衷,义务教育作为国家给予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其真正目的在于普及基础教育,过于“拔高式”的课后辅导只能损害教育公平,并不能实现教育普及化、大众化,这种不公平的教育模式不符合大众的要求。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学包含对人的哲学思考,注重人学的哲学思考。为实现人的自由且全面发展,教育领域的改革刻不容缓。

2.促进各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双减”政策落实的着力所在

教育乃民生之基,是百姓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但全国各地的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师资长期失衡是长久存在的问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马克思主义人学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这条道路上一个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带领群众的共同富裕,不仅要提高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知识水平,避免成为“单向度人”,我们的共同富裕是精神和物质的双向丰盈。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共同富裕已经不再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占有上的平等,更体现在社会文明程度的巨大提高[4]。这是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所追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融洽的生存状态。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与学校教育水平息息相关,教育作为一项惠民的公益性事业,应最大范围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双减”政策为解决长期存在的教育失衡问题提供了长远的解决对策和实施的着力点,为尽快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在各种教育资源上的“共建”“共享”,“双减”政策的落实刻不容缓。

3.实现个性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双减”政策寻求的价值依归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所说的个性是同人的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的,个性是人的主体性的个体表现,而制度创新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人的个性发展的问题最需要的直接条件,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制度问题不解决,人的个性发展问题也解决不了[5]。所以,进行教育领域的改革任重而道远。为实现每个人有个性的独立发展,改革的阵痛期必须要有,改革的效果才更会逐渐显现。同时,从不同的个人区别来看,每个人都是区别于他人的有个性的人,这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人类的发展除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作为人的存在更多的要求还包括个人的性格、能力、情感、审美、潜能等其他方面。个性的丰富和发展不仅是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样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品。对此,马克思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6]实现有个性的人的发展,追求个体在塑造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是马克思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重要特征。

4.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双减”政策制定的基本遵循

人的“异化”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主要思想之一,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提到了在当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充满矛盾、斗争的状况下,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与困境。随着工业化大发展时代进程的加速发展,异化的内容、形式、范围表现出了更深层次的矛盾。如果说“手稿”中异化的范围主要集中于“劳动异化”方面,那么现代人的异化更多表现在物质文明丰富发展的同时精神家园的荒芜,教育领域的异化便是现代人逐渐丧失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表现之一[7]。马克思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了人自身所服务的,是为了人类更加幸福。随着义务教育与教育机构的“捆绑式发展”,人的教育目的已经被异化,教育理念、教育形式严重畸形,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曾经为什么要出发,教育攀比现象更是在家长心里悄然蔓延。教育机构准确把握了家长的焦虑现状,因此在学校和教辅机构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捆绑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压缩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降低了青少年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审视当下的教育实践,教育当中人的失落、失真的教育怪像不胜枚举,甚至出现了“目中无人”的教育,这并非教育上的实践不关注人,而是以一种错误的方式长久地关注人,却未能以人的方式把握人。将教育中的人异化,脱离人性出现非人性化,背离人性出现反人性,偏离人性出现弱人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以“物”的方式把握人,将人以“物”的方式进行培养。教育市场化和教育工厂化就是人被物化的具体表现,片面追求教育的经济效应,以简单追求培训一名合格劳动力为目的的教育,将人物化成流水线上的产品,教育工厂化限制人的思维,使培养模式化、程序化。教育机构的加入更是推波助澜,将全面的教育简化为对课本知识的单方面学习,使原本朴素的教育变成商业化资本的追逐,这些都不是以人为主题的教育,更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乱象亟待整治。“双减”政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指导思想,旨在进行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为学生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学习环境,使教育异化向教育符合人性复归。充分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把学生放在首位,而不要“唯学习论”“唯成绩论”,培养“自由的有意识的”学生应该是我们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双减”政策减掉了学生多余的课业负担,提升的是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空间,让教育目光重新聚集到学生本位上。

为了坚守教育的公益属性,坚持教育为民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反复提到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增加了学生课外负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甚至扰乱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社会反响强烈。”由此可见,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长期性、教育改革任务具有艰巨性。“双减”政策为整治教培乱象提供了合理的路径。

1.广大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入贯彻“双减”政策的实践主体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中这样写道:“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也就是说历史不是由单个人创造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实现教育公平,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政策的内容关乎每个现实的人的切身利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从不讳言利益问题,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推进“双减”政策本就是一个社会性参与的复杂工程,它需要各个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无论是顶层设计的构思与谋划,还是基层政策的宣传与落实,都要依靠每个现实的人来推动,因而,广大人民群众在作为“双减”政策受益主体的同时,也应积极承担其作为“双减”政策落实主体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落实“双减”政策中发挥其主体作用[8]。要进行教育领域的彻底改革,必须由学校和家长进行双向合作,才能实现内在和外在对教育的新期待。我们只有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发扬集体主义的传统美德,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对“双减”政策的支持,才能不断凝聚实现教育良好生态环境的人民合力。

2.以教育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双减”政策的实践发端

促进人的自由个性以及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而教育是促进人类思想解放的方式之一,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精神上的解放,教育也是一门解放人思想的艺术。在“双减”政策中着重提到了对教师队伍的整顿和改革,推进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是今后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近年来教培行业的“疯长”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思考,在政策中提到的教师加强课后服务水平、拓宽课后服务渠道、做优做强免费线上学习服务等都是回归了教育的服务属性,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要靠清除外力的不利因素,更重要的是教育要走向更高水平。马克思曾高度评价和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自觉地把教育和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联系起来。他说:“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马克思直接把教育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结合在一起,说明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是造就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唯一手段和途径。教育是启发民智,唤醒未来的方式,如今进行教育改革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未来更好地发展,是关乎民族的精神自由和思想解放的发展。为了使教育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人才。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一定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推向前进。

3.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双减”政策的精神内核

马克思一生都在为实现全人类解放寻找出路,与黑格尔在人的认识方面不同的是,马克思关注的一直是实实在在现实的人,是处在历史中的每个人,是通过实践活动而作用于社会的人,而并非抽象的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核心,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布局谋篇的出发点[9]。在教育领域,我们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双减”政策旨在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压力,这正是人学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随着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不断丰富的学说,具有实践性、人民性的显著特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突飞猛进,经济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马克思所说的解放绝不仅仅单指政治上的解放,经济上的独立,更深层次的是人类的自我解放[10],是寻求人类与社会最佳的和谐存在方式。当今中国的教育存在着“教育异化”现象,教育目的被资本竞争注入,部分培训机构因此走上了商业化获利之路,超学期、超年龄的提前授课不仅不符合教育规律,而是剥夺了发掘学生各项能力特长的机会,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必须落实“双减”政策,实现人类协调统一的全面发展。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维护人民的利益,切合群众的需求。为尽快实现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实现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现实工作。现实的人是发展的目标导向,一切发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双减”政策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在打通提高教育质量通道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作为政策的主体实践者,推动和落实“双减”政策是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所在。实现“双减”需要每个现实主体的努力,同时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主观因素,只有将现实的有利环境和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实现有个性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人学马克思双减 马克思像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年1期)2021-11-22“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论马克思的存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年2期)2020-07-21人学视野与世界文学建构:蒋承勇教授学术访谈录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1期)2019-11-25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北人学没故事作文·低年级(2019年6期)2019-06-20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2019年2期)2019-05-08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 人学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