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合肥野生动物园的功能定位

方磊,王敏,张凤娇

(合肥野生动物园,安徽 合肥 230031)

动物园从出现开始,他的功能定位就是向社会大众展示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普及动物及生态的科学知识,引导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研究动物、繁殖动物、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动物科研基地。

1.1 早期动物园 皇室、贵族游猎享乐消遣早期动物园的形成与古代皇室贵族的爱好有关,他们喜欢从世界各地搜刮而来的黄金、珠宝、奇珍异兽,将动物当做宝贝一样圈养起来,仅供皇室贵族子弟观赏娱乐消遣,普通百姓是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宝贝”的。最开始圈养动物时是没有目标性的,收集到什么就养什么,也没有任何的科学性,动物只是单纯的被关在铁笼子里,它们的栖息环境、生活习性都没人关注,动物的各种福利也就无法得到任何保障。

公元前4500~2500年据历史记载,现在的伊拉克地区早在公元前4500年就出现了鸽子被笼养的现象,公元前2500年南亚印巴地区也出现了半驯化的大象被人类用于各种活动,到公元前年,带项圈的羚羊如曲角羚羊、野生山羊、瞪羚出现在古埃及坟墓壁画中,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动物园式管理了。

公元前1000年《春秋·成公十八年》中记载“筑墙为鹿苑”公元前1000年,中国的商纣王为了讨好妲己,修建了鹿苑,派人搜集天下的宝物和奇珍异兽置于其中,天天饮酒作乐,通宵达旦。《诗·大雅·灵台》中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写的就是周文王修建灵囿,即蓄养动物的园林。

1.2 近代动物园 满足民众的观赏和利用需1752年奥地利维也纳蒂尔加滕美泉宫的维也纳动物园正式建立,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园,也是近代动物园的开始。最初的维也纳动物园是用于展览皇家动物的场所,普通民众无法参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也可以参观这里了,直至今日,还可以在这里参观到大熊猫、狼、大象、东北虎等动物。

1.3 现代动物园 科学研究目的1824年,英国政治家莱佛士卸任新加坡总督的职位后返回伦敦,于1826年组建了伦敦动物学会,这是首家专门的动物学学会,学会建立之初即开始筹建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园。1828年4月27日,世界上第一座由动物学会本着科学研究目的建造的动物园落成。这座动物园即今天的伦敦动物园,它被认为是现代动物园的鼻祖。

传统动物园考虑更多的是游客的观赏性,游客至上,保证游客能看到动物园的每一只动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动物园会选择将动物放在深坑或铁笼子里展出,这样游客可观赏的角度是全方位的,对于动物本身来说就没有任何可以躲藏的地方。空旷的饲养环境没有任何丰容设施,导致其中的动物刻板现象严重,长时间无目的的固定路线踱步甚至出现向游客伸手乞食的现象,而大多数游客也会以食物挑逗动物,木棍等工具恐吓动物,大声喊叫刺激动物为乐趣。这是一种极度不正常不健康的动物园展示模式,使动物毫无尊严,游客除了欣赏动物的可怜之外,完全不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对动物原本的生活特点也会产生很大的误解,这与动物园起初的理念:让公众了解动物了解生命了解自然,了解生态保护背道而驰。因此,在动物园开展科普教育时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尴尬。野生动物被关在笼子里,它们孤独无助的现实,很难让公众看出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难以从内心深处激发“自然保护”的共鸣。

合肥野生动物园是救护野生动物中心,野生动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野生动物进行救护,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一种重要手段。野生动物救护就是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命安全。全国野生动物的救护工作一直存在着各个救助单位之间信息闭塞,没有有效沟通的平台,救治动物方法没有标准和要求,动物救助后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2013年7月成立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为我国野生动物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丰富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手段,为野生动物救护的监管工作提供了可能性。

3.1 救助野生动物是动物园的重要公益职能合肥野生动物园是安徽省野生动物救护的重点单位之一,承担着合肥本市及周边地区的野生动物救护工作。

3.1.1 我园日常救护野生动物主要来源。(1)林业相关部门或公安机关查获罚没的保护动物;
(2)市民送来的受伤动物或无人喂养的野生动物幼崽;
(3)市民误当宠物饲养的保护动物。

3.1.2 野生动物被救护后的去向大致分为3种情况:(1)本地物种救护后身体状况良好的一般原地放生处理;
(2)不适合放生的外来物种安置在我园或其他有救护资质的省级救护机构;
(3)已死亡的救护个体做成动物标本或者无公害化处理。本文统计整理了2017年以来合肥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合肥野生动物园救护动物的种类逐年上升,增加的救护动物种类多为本土动物,其中又以鸟类为主。救护的野生动物绝大部分来源于相关执法部门查获罚没的野生动物。值得注意的是市民救助和个人赠送的救护动物比例呈现增加的趋势,这从一方面说明了市民爱护动物的意识增加了。我园有专业的兽医团队,其中正高级兽医师1人,副高级兽医师2人,中级兽医师2人,同时成立了专业的动物救护团队,拥有各种基础医疗诊断设备,救护动物专用笼舍及标准化操作流程,保证了救护动物的存活率。

表1 2017~2021年合肥野生动物园救助动物情况表

3.2 合肥野生动物园是科研中心世界上许多野生动物物种之所以能进行很好的研究,是因为动物园为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便利的研究材料和研究对象,从而在物种进化、动物解剖学、形态学、分类学、营养学、繁殖学、动物疾病防控等开展相应的研究。国外的像英国伦敦动物园一直坚持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研究,并且成绩斐然。国内的一流动物园如北京动物园、南京红山野生动物园、长隆野生动物园在野生动物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合肥野生动物园作为安徽省最大的动物园,饲养着100多种900多头(只)野生动物,同时作为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承担着整个合肥市所辖范围的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合肥动物园积极开展各项科研项目,曾在东方白鹳的繁殖育幼上做出了傲人成绩。本文统计了2017年以来合肥野生动物园开展的科研项目(见表2)。

表2 2017~2021年合肥野生动物园科研项目统计表

我园于2004年引进10只赤大袋鼠,2017年繁殖扩增至16只,形成相对稳定的种群。为了更好的开展防治工作,指导生产实践,我园袋鼠口腔菌群进行深入研究,普查口腔菌群,了解其分布情况,并弄清菌群分布与袋鼠牙病发生的对应关系。针对菌群分布特点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治方案,为我园袋鼠牙病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为袋鼠种群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与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其他动物园合作,调查取样,通过横向对比了解各地菌群分布的同源性和多样性,为华东,华中地区动物园袋鼠牙病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园自2005年引进26只火烈鸟,一直未能成功繁殖。为了营造更适合火烈鸟交配繁殖的条件,2014年我园曾对火烈鸟园进行环境打造,改造之后观察火烈鸟出现占区、趴窝等发情现象,但并未交配繁殖。2018年我园开展火烈鸟性别及繁殖期性激素水平调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CHD-W PCR)准确鉴别出26只火烈鸟的性别,同时对发情期性激素水平进行监测,了解发情期性激素水平的消长情况,确定最佳交配时间,最后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成年火烈鸟人工配对。

2019年我园共有环尾狐猴78只,为了保证珍稀动物物种的良好生存,保障园内最大种群的持续稳定,我园对环尾狐猴展开血液指标检测分析。狐猴血液指标标准不仅能为后期疾病诊断提供依据,结合其他动物园血液指标参数,还可以得到更精准的指标标准,这对建立行业统一标准,保障园区内优势动物种群的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蝇虫是一种动物体表寄生虫,某些蝇卵可以长期寄生于成年牛科、鹿科、马属等动物的皮下组织,虫卵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会孵化出幼虫,幼虫会钻入动物皮肤,在动物的体表处寄生,导致动物身体表面出现各种结节,结节同时会凸出于皮肤表面,肉眼可见,同时幼虫所产生的毒素易导致动物出现贫血或稀血症等病症,也会存在有的种类的幼虫钻入动物的大脑引发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这类的神经系统疾病会直接导致动物突发性的倒下,在情况不明救治不及时的情况下会导致动物突发性死亡。有蝇虫寄生的动物脾气暴躁,皮肤瘙痒,影响其正常进食和休息,身体日渐消瘦,严重影响动物的身体健康,增加饲养管理难度。合肥野生动物园近几年蝇虫数量攀升,特别每年5~11月份,蝇虫数量达到顶峰。动物被叮咬后,食欲变差,休息睡眠时间变少,摩擦、摔尾、踢蹄、来回踱步次数明显增多,有些动物体表红肿、破溃。蝇虫已严重影响野生动物的身体健康,因此2020年我园开展蝇虫防治效果监测项目,旨在预防蝇虫媒传的疾病发生,保障野生动物生命安全。

我园开展的科研项目能为同行业提供野生动物饲养于疾病防治提供技术参考,结果分析能切实指导生产实践,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奠定科学依据。

3.3 合肥野生动物园是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中心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在增加公众的保护知识、激发公众的保护理念及保护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动物园依靠“宣传”“教育”来普及公众的保护知识,合肥野生动物园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通过“展示”动物的过程来向游客传达正确的知识,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直观地了解动物知识,动物生活习性以及人与动物自然的关系。本文整理了近些年合肥野生动物园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

3.3.1 单向式宣传单向式宣传主要借助展区说明牌、科普长廊、宣传折页等最基本的科普教育设施,以文字、图片形式向游客传递动物的自然历史和保护信息。我园科普长廊每年年初定期更新本年生肖动物相关知识,同时动物说明牌随着动物年龄种群变化也随时更新。

3.3.2 互动式体验互动式的体验是先进保护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合肥野生动物园每年在爱鸟周、保护生物多样性日、世界动物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我为长颈鹿栽冬青”、“爱鸟周”观野鸟、识百鸟、“动物丰容·征集闲置物品”等活动;
联合街道当地公益组织,关爱特殊家庭,邀请孩子们游园宣传相关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知识;
宣教科同事主动联系学校,让野生动物保护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3.3.3 饲养员的科普教育饲养员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打扫笼舍、喂食动物,我园鼓励饲养员站出来,说出去。向游客讲述与动物相处过程中发生过的趣味故事,描述动物常见动作所包含的意思。通过这种更加直接的方式,能更好的向游客宣传正确保护动物的理念。

合肥野生动物园认真研究自身发展历史,从国内外现代动物园建设正反两方面汲取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从传统动物园向现代动物园转型之路,认清优势,主动定位,坚持以野生动物救助、科研、保护和教育为己任,提出了“建设具有安徽特色的公园和建设符合野生动物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生态化动物园并举”的建设思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猜你喜欢 我园合肥动物园 户外厨房诞生记好家长(2022年2期)2022-11-22合肥的春节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2年2期)2022-07-07合肥的春节疯狂英语·初中版(2022年2期)2022-05-04爱为本 绘美好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21年2期)2021-09-15住在动物园里的“闪电”红领巾·探索(2021年4期)2021-09-14美育生活,艺术人生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21年6期)2021-08-31摆摊后,一个喷嚏两个亿知识窗(2020年8期)2020-08-27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物流技术与应用(2020年4期)2020-05-06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知识窗(2020年2期)2020-03-25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现代装饰(2019年11期)2019-12-20

推荐访问:合肥 新形势下 野生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