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越人歌》演唱与钢琴伴奏的结合

□殷进良 汪庆海

“艺术歌曲(Art Song)是声乐创作的一种专门体裁,起源于19 世纪的德国,当时是与民歌(Folk Song)相对而言的,专指作曲家用精致的技巧写成的由钢琴伴奏的歌曲——史称艺术歌曲。”《越人歌》原为我国古代先秦时期楚国的民间诗歌,本文所析《越人歌》为我国著名作曲家刘青依该古诗歌谱曲,并由著名钢琴艺术指导邓垚教授及青年钢琴家白栋梁老师倾心编配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越人歌》近几年在各音乐院校、自媒体广为传唱,亦频繁出现在各声乐赛事及音乐学类艺考的考场中。基于其唯美而婉转的旋律线条、适中的音域、深厚的古文化底蕴及其高超的音乐艺术价值,在声乐教学中又常被教师选作雕琢学生歌唱技术的砥石。

艺术歌曲的演唱与钢琴伴奏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发表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我见》一文中曾提出:“艺术歌曲是歌声与钢琴的二重奏。”在以往对艺术歌曲进行作品分析的文献中,以创作背景、曲式分析、演唱技巧分析、歌词分析等分析手法占据大多数,结合演唱与钢琴伴奏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的作品较少,针对《越人歌》的演唱与钢琴伴奏结合分析更不够深入全面。分析一首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曲式等至关重要,钢琴伴奏与演唱的结合分析更不应被忽视。

“声”与“情”是声乐表演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声”由表演者多年专业学习以及舞台表演经验而得,“情”由何来——作品的歌词语言、音乐语言、表演者的人生阅历、表演者与观众临场互动等。“情”为音乐作品的灵魂;
“声”是音乐表演者的手段,是音乐表演中表演者与听众感情交流的媒介。作曲家在创作一首艺术歌曲时,关于表演者如何去演绎作品并传递作品情感,一定是有心理预期的。从谱面上看,整体曲式布局、和声语汇、钢琴伴奏型、速度力度表情术语等音乐形态语言为表演者进行二度创作时勾勒出轮廓,提出了基本要求。这不仅体现在谱面中的演唱声部,也体现在钢琴伴奏声部。即便谱面上没有其他标记,从和声语言上也需看出哪里情绪该释放,哪里情绪该回落。

该曲目为经典的带有前奏、间奏及尾声的二段体结构。曲式为“前奏+A(a+b)+B(c+d)+间奏+反复B(c+d)+尾声”。

歌中的主旋律采用民族五声调式(G宫调式),旋律与歌词紧密契合,展现了浓厚的中国韵味。钢琴伴奏采取源自西方的和声手法,以丰富多样的和弦来描绘歌曲中的中国式古典意境。值得赞赏的是,在中西结合的过程中,歌曲完整保留了中国味,不但没有因为“化洋妆”而改变歌曲本身的民族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此种技法在我国早期的经典艺术歌曲作品如青主《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抑或是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等佳作的创作中屡见不鲜。

《越人歌》前奏共8小节,右手以演奏民族调式旋律为主,左手则主要为“半分解”的伴奏型演奏丰富的和弦,其中不乏色彩丰富的九和弦及离调和弦。前奏中1~3 小节,第1个和弦为G调的IV级和弦(而不是I 级和弦或vi 级和弦)并以滑音技巧奏出,它的巧妙之处在于充分利用了IV 级正三和弦在大调中强烈的行进感,以此来体现作品所描绘的动态情景——越人女子同心中仰慕的王子共泛舟于山水间的故事。第2小节中,现实中山清水秀、波光粼粼,却难掩越女子心中的思绪万千、波澜起伏,和声进行中从唯美的III 级小三、小七和弦进行到极不协和的V7b9/ii 级和弦,将此情此景完美呈现。第3、4小节为对第2小节V7b9/ii 级和弦的不完全解决。第5~8 小节为1~4 小节的展开,和声进行同1~4 小节基本一致,只是和弦伴奏型更为密集,对场景描绘更为细致,如此安排颇有一幅动图由虚到实缓缓映入眼帘之感,也对即将到来的A段演唱进行了良好地铺垫和提示——A 段整体演唱力度要弱下来,同钢琴伴奏完美结合。

歌曲A 段为a+b 的方整乐段(8+8,总第9~24小节)。a 乐句和声进行:I9 丨iii7 丨ii6 vii/V 丨V7 丨vi7 丨vii7b5/V 丨V9/V 丨V 丨。a 乐句中第1小节的I9 和弦省略了七音,使和声色彩变得更为明亮。第2小节iii7 和弦为I9 和弦的替代和弦,此处和弦理论上也可以照搬第1小节,但用小三小七和弦替代后情绪稍显忧伤,并且弱化了语气,与“今夕何夕兮(译: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歌词完美契合。该处歌词为问句,若不替代在音响意境上就不会有问句的效果。3、4小节ii6、vii/V、V7 形成了低音的半音上行,和声行进的动力很强。正契合了“搴舟中流(译:我驾着小舟在河上漫游)”的辞意。第5、6小节中,歌词“今日何日夕”同1、2 小节相对应,同是问句。但此处情绪比1、2 小节更为忧郁,这是vi7、vii7b5/V 两个和弦将情绪拉了下来的缘故。尤其vii7b5/V 属于减小七和弦,具有独特的冰冷的韵味。在词的意境中,越女深知身份地位同王子十分不符,却又深爱王子,此时和王子同乘一小舟,心中怎能不波澜起伏又忧郁伤感?第7、8 小节的重属九和弦与属七和弦形成了半终止,结束了a 乐句,引出b 乐句,见谱例1。

谱例1(图片来源:歌谱简谱网)

b 句的和声进行:I 丨iii7 V7/ii 丨ii6 iii7 丨visus4 丨ii56 V7 丨iii7 V9/ii 丨ii7 V9 丨I 丨。b句同a 句前两小节旋律相同,但是钢琴伴奏音型明显更为密集,右手柱式和弦中又增加了强化人声演唱旋律的和弦外音,提示此处演唱的力度要较a 句相同位置有所增强。b 句的和弦变换频率明显较a句更为频繁,营造了婉转又起伏的音响效果。结合歌词,可知此处的演唱状态必须更为积极,要与a段有所区别。从b 句的和弦进行以及和声的音响效果来分析,虽然不协和和弦应用也很多,但是不同的是这些和弦的色彩比a 段要明亮许多。小三和弦没有以原位出现,抑或是以小三小七和弦的形式出现,它们的色彩没有a 乐句中出现过的减小七和弦音响效果那么阴暗。该句中visus4 级和弦,笔者借用了流行音乐中挂留和弦的记法,将三和弦的三音替换成四度音,这样的和弦构成在流行音乐中较为常用。出现在此处,和弦构成音均为G 宫调式中的正音且色彩明亮。从和声运用可以判断出,歌曲作者希望此处在演唱时,声音张力、饱满度、明亮度、情绪都有向上推动的趋势。如果不去对钢琴伴奏进行分析,仅凭歌词和想象来演唱必然是不精准的。b 乐句中最后一小节,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将平行八度上行作为过门,将歌曲推向B 段。

歌曲B 段位c+d 的非方整性乐段(4+6,总第25~34 小节)。c 乐句和声进行为IV 丨iii7 V7b9/ii丨ii9 V13 丨Imaj7 丨,此乐句为全歌的高潮,演唱部分出现了最高音。前文提过,IV 级和弦的运动性很强,情绪上扬,提示我们演唱时力度要有所加强,将歌曲推向高潮。歌词“山有木兮木有枝”正是对诗词中所传递感情的抒发,词曲相互印证。有意思的是紧随其后的和弦进行为爵士乐中惯用的ii →V →I 和弦模式,这为此曲又融入了流行音乐元素。这种和弦进行方式源自“五度圈”理论,运用的是连续的临时属和弦到临时主和弦的强烈倾向性。这样的钢琴伴奏也对我们的演唱提出了要求(演唱要领详见后文)。

d 乐句和声进行为IV 丨iii V6/vi visus4 丨ii56 V9/V 丨V 丨V13 丨I 丨。d 乐句中的旋律线以及钢琴伴奏的过门部分都有下行的趋势,提示歌曲的情绪在回落,歌词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心悦君兮君不知”也是对c 乐句的重复,将对外释放的情感又收回内心,引人遐想。d 乐句中的最高音虽然与c 句在音高上相同,由于钢琴伴奏以及旋律走向,力度要回收。d 乐句结尾处为V-I正格终止,结束了B 段,见谱例2。

谱例2(图片来源:歌谱简谱网)

歌曲间奏同前奏的后4 小节旋律与和声都极为相似,但伴奏型与前奏差异很大,十六分音符以琶音的模式奏出,体现一曲难平胸臆之感,紧随其后开始反复B 段,将歌曲又一次推向高潮,直至尾声部分曲终。

从曲式分析中可以看出全曲的力度布局,宏观上A 段整体较弱,音乐叙述性较强,又包含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
B 段整体较强,为越女对楚王子爱慕之情的抒发。在段内,不同乐句乃至不同音符之间也存在力度上细微的对比,下文进行详细分析。

A 段的演唱一定要注意弱音以及低音区的处理。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Carlo Bergonzi 大师在一次声乐课上指出:弱音的演唱一定要与强音在腔体、声音位置以及气息的深度等方面保持一致。笔者在学习声乐的初期也经常出现弱音时气息上浮的问题。从前文和声分析可知,《越人歌》中“今夕何夕兮”的“兮”字要做渐弱处理,既符合歌词问句语气,又符合和声的写法。此处气息要控制好。“搴舟中流”四字虽是下行,但小三和弦解决到大三小七和弦,和弦亮度变强,此处演唱在低音区却不能虚,要将前两小节高音的位置保持下来,保证“低音高唱”。a 句第8 小节中“舟”字伴奏部分右手给了上行的过门,提示此处要做渐强处理。需要注意唱渐强时,后咽壁要立稳,不能向前推。a 句力度曲线成mp-p-mp。在吐字方面,a 乐句中J、Q、X 字头较多,极易把字咬得太死导致腔体竖不起来,如“今”“兮”“搴”等字。在吐这样的字时,字头一定要瞬间说清,把字尽快归到母音上去。同时腔体状态要在吸气时建立好并稳定住以保证共鸣。b句中前两小节与a 句前两小节旋律虽一致,但是和弦的变化决定b 句的“兮”字应唱渐强。“心几烦”中的“fan”发音要注意延长字腹“a 母音”,字头和字尾说清即可,不可过于强调,否则容易影响共鸣或者出现浑浊的鼻音。同样,后面的“王”字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子”字随着伴奏的八度上行推进,应唱渐强,将歌曲情绪推送到后面的高潮。

B 段作为本首曲目的高潮段落,整体力度需强化以更好地抒发情感。需要注意的是,强音不能“撑着唱”,保证共鸣腔体状态饱满即可,不可过度用声。此歌音高不算高,高潮的“山”字音高为小字二组e,正处在男高音或者女高音的过渡声区。由于“shan”字为前鼻音,再加上音高还算“喊得上去”,初学者唱至此处往往靠白嗓喊,这对学习声乐打基础极为不利。正确的做法为吸气尽量要吸到横膈膜扩张,有微微胀满的感觉,吸气的同时打开内口抬起上腭,扩大咽部腔体空间,保证“a 母音”口型的同时咽部要有一点发“o 母音”的感觉,运用一点“关闭唱法”演唱。如此对初学者今后的音域拓展有很大帮助。d 句中力度曲线稍回落,直至间奏。整个B段较高的音中闭口音出现较多,闭口音过渡声区的演唱需要多加练习才好驾驭。

歌曲的尾声部分渐弱是重点,“兮”字做渐弱处理时,气息切不可上提,打开喉咙的状态要保持,结尾的“知”字共9 拍,需要强大的气息支持,把时值唱满,声音渐弱直至消失,有一种历史渐渐远去之感,至此曲终。

综上所述,艺术歌曲《越人歌》无论词、曲、钢琴伴奏均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将中国古典文学、民族音乐同西方古典音乐以及爵士乐元素完美融合,促进了中西文化交融,也成为近年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我们声乐学习者、表演者在学习或演唱《越人歌》这样的艺术歌曲时,如能从旋律、歌词以及和声语汇、伴奏型等多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并付诸实践,定能提升自己的唱功及艺术修养,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与传承事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乐句艺术歌曲钢琴伴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乐府新声(2021年4期)2022-01-15浅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陈杏元和番》音乐分析">茹泣吞悲
——《陈杏元和番》音乐分析黄河之声(2019年13期)2019-09-18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北方文学(2018年29期)2018-12-18艺术歌曲流行唱法对艺术歌曲发展的影响魅力中国(2018年52期)2018-01-25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黄河之声(2017年17期)2017-11-23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西藏艺术研究(2017年4期)2017-05-07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浅析尚德义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特征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推荐访问:伴奏 钢琴 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