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乡村振兴的基层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刘文先

(郯城县图书馆,山东 临沂 2761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1]。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2]。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挂出;
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审议通过[3]。基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阅读服务的窗口,是文化惠民政策的前沿阵地,是社会教育的重镇,如何落实国家政策,通过文献资源建设发挥阅读阵地功能,促进乡村振兴,是图书馆界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在CNKI(中国知网),以“乡村振兴”“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为检索词,进行“篇关摘”检索,检索时间为2022年5月3日。在知网资源总库中检索到37篇文献,其中学术期刊9篇,学位论文17篇,会议论文10篇,成果1篇。文章以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合计26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相关论文发表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15篇,农业经济学科5篇,这两个学科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研究重地。通过分析相关论文作者机构分布情况,山东省图书馆、宁夏图书馆、辽宁开原市图书馆、河源市源城区图书馆、社旗县图书馆已经开展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分析受基金资助期刊论文分布情况,目前仅有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没有国家级的基金项目,可见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从基层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分析,郭智惠[4]指出基层图书馆对乡村振兴具有推动作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基层图书馆给群众提供了公平的阅读条件和社会环境,可以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改善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图书馆通过文献资源建设保护乡土文化,通过免费向基层群众开放,为其提供文化教育服务,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苏露芳[5]认为乡土文献是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来源,可以培养群众的乡土情怀,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文化素养,建设乡土文献、特色馆藏体系,打造基层图书馆服务品牌,服务当地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岳景艳等[6]认为基层图书馆阅读资源建设,有助于提升农民的阅读素养,构建基层阅读文化,破解基层群众阅读困惑,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

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困境分析,郭智惠[4]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制约文献资源建设进程。经济欠发达地区图书数量少,品种不齐全,电子文献和数字期刊无法发挥作用,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多元阅读需求。陈雅茹[7]认为乡土文献数量繁多,未经开发整理不能形成系统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重要文献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建设机制体制不健全,数字化程度低,不能充分发挥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苏露芳[5]认为资金不足导致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无法满足农村读者需求,影响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导致我国部分农村文化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农民参与率较低。

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路径分析,郭智惠[4]提出丰富馆藏资源,传承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特别提出用文字录音等方式记录口头特色文化。围绕基层群众需求,除提供纸本文献资源外,还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基层群众提供电子信息资源。发挥基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形成专题资料库,为基层群众提供信息服务,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等[8]提出从推动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融合发展的角度,统筹管理保障经费,优化文献资源建设,改变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现象,推动公共阅读向乡村延伸。苏露芳[5]提出加大对基层图书馆的扶持力度,增加馆藏数量,利用现代技术为基层群众提供推送服务。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满足基层读者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紧扣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剖析基层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困境,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策略,以补充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研究。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文献信息包括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缩微制品、数字资源等[9]。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进行采购、采编和保存等的统称,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是图书馆服务满意度的重要考核指标。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利于传播优秀乡土文化。(2)系统化原则。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要坚持内容和学科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在文献信息内容上形成完整的体系,确保读者的多元阅读需求。在文献信息的学科分布上保持连续性,形成特色的学科收藏体系。(3)创新性原则。文献信息资源是动态发展的,随时代发展变化不断更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根据社会发展现状,依据读者需求变化,创新采购方式,合理更新,剔除陈旧资源,确保文献信息资源与时俱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价值,满足读者需求。(4)特色性原则。图书馆应因地制宜,依据读者需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利用本土文化优势,建立独具地域特征的公共阅读服务资源,形成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3.1 文献资源建设缺乏科学性协调性

基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要参照本馆制定的馆藏资源发展规划,结合本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标准进行,保障科学性和协调发展。实践中,基层图书馆资源建设缺乏科学性和协调性的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文献资源的内容。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缩微文献等馆藏在内容配置上存在缺陷,配置不合理,甚至缺乏某类文献资源。其次,文献资源的学科。某个学科文献资源配置过多或过少,学科之间的比例失调。特别是连续出版物配置出现断期、断配现象,影响馆藏资源建设的完整性。最后,文献资源数量。这主要是受到经费和采购方式的制约,致使文献资源采购不连续。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图书馆亟待解决上述问题,确保文献资源建设系统科学、协调发展。

3.2 文献资源采购方式忽略农村读者需求

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采购脱离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漠视乡村发展的现状,忽略农村读者的实际需求。首先,基层图书馆在采购文献资源决策时,完全依据本馆馆藏资源发展规划和文献资源采选制度,决定采购文献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当采购的文献资源脱离乡村发展的现状,忽略农村读者需求时,直接影响农村读者阅读兴趣,阅读推广工作受阻,读者到馆率、图书借阅率、数字资源访问率下降。其次,造成经费浪费。基层图书馆采购经费基本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每年的拨款数量依据当地财政收入状况基本稳定。采购文献资源忽略农村读者需求,则会脱离乡村现状。最后,影响满意率。农村读者对基层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在无法满足自身需求时,会导致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率下降,影响国家的文化惠民政策,进而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进程。

3.3 纸质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重复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学科内容交叉融合。一方面,各学科文献出版数量增加,出版频率提高,导致文献内容重复;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商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将同一内容的文献用不同的载体出版,也会导致文献内容重复。第一,纸质文献。受到馆配制度、馆配数量的限制,导致采购的纸质文献种类、学科内容存在重复。第二,数字资源。数字资源需要鉴别、检索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传播,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实施。基层图书馆由于管理制度、专业人员缺乏等因素,导致采购的数字资源出现交叉重叠。第三,纸质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缺乏协调性,在网络环境下不能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从而不能形成连续、系统的文献资源馆藏体系。基层图书馆采购纸质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往往由不同的人员操作,采购人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导致采购的资源内容相同,只是载体不同而已。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违背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原则,乡村振兴战略下,浪费国家的文化惠民资金,是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3.4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缺乏地域特色

地方文献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地方文献是地区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的记录传承,反映地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历程。基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因下列原因导致缺乏地域特色。第一,馆藏地方文献。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利用地方文献保存和搜集的地方史料,可以对读者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利用地方文献记载的村居历史,激发乡村村民的自豪感,形成干事创业的局面。实践中,基层图书馆重视地方文献的保管收藏,轻视开发利用,阻碍了地方文献对地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数字化建设方面。受到经费的限制,基层图书馆只是单纯地保管地方文献。第三,专业人员方面。基层图书馆由于馆员数量不足,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缺乏专业人员,往往采用兼职形式,致使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缺乏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无法形成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支撑。

4.1 组建区域文献资源网络

基层图书馆应立足“主管”位置,发挥辐射功能,利用“磁场”效应,推进分馆和农家书屋的文献资源建设,组建区域文献资源网络。合理规划分馆的文献资源配置,使本地区的馆藏文献资源形成互相补充、各具特色的体系,形成总分馆文献资源协调发展的格局。农家书屋是农村读者接受阅读服务最便捷的场所,文献资源建设应依据乡村实际,根据农民需求,适当增加农业技术大类的文献种类和数量,建立乡村振兴特色的馆藏体系。

4.2 实行“需求决定馆藏”的文献资源配置方式

基层图书馆应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出发,充分考虑农业、农村、农民的需求,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确定馆藏文献资源的数量、质量、种类、学科内容。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创新举措之一就是基于读者、用户需求采购文献资源。成功的典型示范有内蒙古图书馆的“彩云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图书馆应抓住需求这一核心要素,筑牢农民阅读服务的基础,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提升乡村文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科学发展。

4.3 构建馆际交流合作文献资源共享平台

馆际交流是图书馆重要的活动内容,图书馆之间开展馆际交流,能借鉴和学习对方先进的工作方法,从而进一步拓宽视野和完善工作,实现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基层图书馆应将馆际交流活动逐渐常态化,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开展馆际交流学习,是公共图书馆取长补短、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馆际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文献资源建设理念及模式,拓宽图书馆工作人员视野,提升业务素质。馆际交流中详细了解图书分类编目、排架、藏书体系、特色馆藏、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的亮点特色,同时发现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文献资源共享方面,应逐步形成以县级或市级图书馆为核心的总分馆体系间的数据流动。基层图书馆应从文献资源建设着手,逐步构建馆际交流合作和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4.4 建立地域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地方文献是地方建设方案、地方发展目标的制定依据之一。基层图书馆应建设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首先,成立地方文献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联合社会机构、地方文献志愿者广泛征集地方文献。其次,制定采编计划和采集方案,从时间和空间界定采集范围,形成地方文献特色版块,比如地方志、名人资料、民间故事、家谱、族谱等。然后,联合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合作征集。地方文献内容繁多,载体形式不一,基层图书馆应加强和史志办、党政办、科协、文联等社会团体组织的沟通协调,开展合作征集工作。通过联合征集、互相采集,建立不同主题的地方特色馆藏文献。最后,数据库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建立数据库,通过新媒体技术广泛传播,提高地方资源利用率。建立地域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传承区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剂。

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图书馆要夯实服务基础,建设科学、系统、协调、特色、动态的文献资源体系,以文献资源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总目标,通过“需求决定馆藏”的创新举措,广泛开展馆际交流合作,实现文献资源共享,通过特色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推广地方传统文化。基层图书馆应通过文献资源建设大力促进农民阅读,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改变农村文化氛围,确保农业转型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1年0期)2021-07-23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大观(书画家)(2018年6期)2018-07-08图书馆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科学与财富(2017年22期)2017-09-10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去图书馆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8期)2014-06-26

推荐访问:信息资源 振兴 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