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标准化体系研究与探索

赵莉

(山西省古交市兴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变电站是电网企业生产运行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对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有着重要意义。当前,从国家大环境来看,电网企业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可靠性的供电需求以及我国日趋严格的法治环境。从电网企业内部来看,电网的发展、设备的升级、技术的进步、电网企业体制的改革都对变电站生产安全提出新课题。在当前形势下,对于如何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如何防控各种安全风险、发生事故如何追本溯源,还应该从发展、完善变电站标准化体系的思路来解决,研究建立一种与体制相适应、与岗位相匹配、与设备相结合、与人员相协调的更科学、更高效的变电站标准化体系。

电网发展和科技进步提出新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电网和设备技术不断突破,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不断提高。随着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和电力系统规模的持续扩大,积极推进全国联网,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内在需要[1]。

1.1 设备检修模式方面

国家电网公司从2010年开始推行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是建立在大量先进的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技术能够感知设备状态量基础之上,利用状态量进行准确的状态评价,从而制订针对性的检修策略。状态检修的实施改变以往周期性检修预试的传统模式,对检修人员提出新的要求[2]。

1.2 设备运维模式方面

国家电网公司从2012年开始推行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人员在运维站集中驻守,调度实行集中监控,同时将一些维护、检测类项目调整到运维人员执行,对运维人员提出新要求。设备检测试验方面,大量先进的带电检测技术逐渐成熟并应用,改变以往依靠停电试验掌握设备缺陷的传统模式。状态检修的关键在于带电获得设备状态量后的状态评价,对试验人员提出了新要求。

1.3 信息化方面

国家电网公司从2008年开始推行生产管理系统(PMS),历经十年的实践检验与升级,业务功能基本成熟,实现生产业务全覆盖。生产信息化改变以往生产信息数据、档案资料的管理模式,对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的规范性提出新要求。

从生产精益化的角度来审视当前的变电站标准化建设,思考如何把精益化的思想与方法运用到变电站标准化建设中去,以适应当前的变电站生产管理面临的形势。目前,我国国家标准按照标准化对象分类,通常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3]。从目标导向来看,落实技术标准是变电站标准化建设的核心要务,这是变电站生产安全的基础保障,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应该围绕技术标准而设计,并服务于技术标准,是技术标准落实的保障机制。在变电站层面,谈管理标准一定离不开业务,管理标准实质上就是业务流程和人员行为的管控,相当于企业内部监管。谈工作标准一定离不开岗位设置,工作标准实质上是技术标准在岗位上的最终落实和执行。标准化体系实质上是变电站生产安全的制度保障。通过借鉴精益化的思想与方法着力解决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落实问题,实现生产精益化的目标。

2.1 工作标准精益化

工作标准是针对某项工作要达到的工作要求、工作质量等所制定的标准,它是执行技术标准的主要途径。变电站种类繁多的设备类型应执行的技术标准最终要以业务为载体落实到设备上去。例如设备缺陷需要依托巡视、带电检测、停电试验等业务类型来发现。每一项业务都是由多个岗位、多个环节来完成,例如检修作业准备阶段如何勘查现场、作业方案要达到什么深度,现场执行时工作负责人负责哪些工作、工作班成员执行哪些工艺流程等环节都需要有具体的标准。严格意义上讲,一项业务所有环节执行标准有序且合理的集合才是这项业务的工作标准。基于这种思路,可以借鉴精益化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将工作标准精益化。实现工作标准精益化的具体方法如下。

1)提高劳动的有效性。精益化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减少浪费,这里的浪费不仅指物料和资金的浪费,也包括劳动力的浪费,换言之,要把变电站有限的岗位和人力资源投入到有效的业务中去,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效益,即提高劳动有效性。例如迎峰度夏期间的防高温工作,对于一些气温不高、负荷增长不明显的地区就可以差异化开展。又如保供电工作,保供电期间应该结合本地区的电网运行方式,重点针对单电源变电站开展供电保障。如果泛泛地对所有变电站按保供电标准执行,工作量远远超出运维人员的承受能力,其结果就是疲于应对,质量无法保证。究其根源就是没有结合本地区环境和电网的实际,工作标准不够精益化。找出变电站各类业务、各环节中存在的不必要劳动,并进行重新分配或剔除,最大限度地降低无效劳动,是工作标准精益化的主要方向。

2)实现全面控制。全面控制企业运营的各类要素、各个环节也是精益化管理的主要方向。可以从变电站要素角度来思考工作标准的精益化问题。变电站有三要素,即业务、人员、设备。从业务角度分析,技术标准以业务为载体落实到设备上,业务执行的质量靠的就是工作标准,工作标准的精益化可以实现业务受控。工作标准的精益化必须坚持按业务制定标准,再进一步讲,如果这项业务能够完整地体现在工作票、作业指导卡、工作记录等环节上并有具体的标准,那么这项业务的工作标准就达到了精益化。以检修标准化作业为例,从前期现场勘查、工器具准备、工作票及作业文本编制到现场作业、工作验收等所有环节都有具体的模板,模板中规定了票、卡、记录的填写标准。从人员角度分析,一项业务的多个环节是按照业务流程分配到不同岗位来执行的,而变电站任一岗位的工作人员承担多个业务的多个环节。按岗位所涉及业务的工作标准制定岗位职责,就达到了岗位职责的精益化,岗位职责的精益化可以实现人员受控。从设备角度分析,业务受控人员受控就可以保障技术标准在设备上得到落实,“业务受控”加“人员受控”从理论上可以认为“设备受控”。

2.2 管理标准精益化

1)规范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标准化能够很好地起到内部监管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规避管理风险。业务流程标准化可以借鉴PDCA 循环、组织协同、统筹规划的方法。

2)岗位职责精益化。岗位是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功能单元,职责是按照企业的组织目标,以系统性岗位分析为基础,对企业经营业务进行设计、分解,达到岗位职责明晰、岗位之间高效分工与协作的目的,最终达到企业的价值目标。岗位精益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将岗位视为企业的一种投入,再从岗位来实现企业的产出,其实质就是通过岗位价值的最大化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的岗位职责必然与其经营的业务有关,业务质量是靠工作标准来保证的,而不落实到岗位职责的工作标准只能称之为业务标准,其结果就是束之高阁,业务质量也就无法保障。以检修作业为例,虽然明确了检修作业这项业务的工作标准,但是什么岗位的人员组织现场勘查、什么岗位的人员编制作业文本、什么岗位的人员负责审核作业文本等问题就是岗位职责要解决的问题,按岗位所涉及业务的工作标准制订岗位职责是变电站岗位职责精益化的方向,也是解决人员受控的关键。

3)精益化考核评价。精益化的岗位职责就是变电站员工的“KPI”,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设计基于岗位职责的精益化考核体系。以运维值班员为例,设计基于岗位职责的精益化考核体系。精益化的考核体系能够保证同一岗位员工的考核标准完全一致,量化过程更具可操作性,考核结果更具公信力,同时可提高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保障人力资源环境公正、公开与公平。考核评价结果的分析应用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员工而言,在知晓考核结果后很清楚自己与同一岗位员工的差距,可以准确地找到主观行为的努力方向。对于企业而言,考核结果可作为员工职业发展、奖金激励、评优选先的依据,为制订员工培训提升计划提供指导,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3.1 变电运维典型实践

变电运维班的典型岗位设置为:班长、技术员、值班长、值班员,承担的运维业务可分为9 大类49项。9 大类业务包括运维基础管理、新工程(设备)投运、设备巡视、运行操作、现场作业管理、专项预防运维管理、设备缺陷及故障处理、运维装备设施管理、设备评价。其中运维基础管理包括8 项业务:交接班、运维计划、文明生产、台账及运维记录、档案资料管理、技术培训、安全活动、运维分析;
新工程(设备)投运包括3 项业务:生产准备、设备验收、运行规程;
设备巡视包括7 项业务:例行巡视、熄灯巡视、特殊巡视、全面巡视、专业巡视、智能巡检、保供电;
运行操作包括2 项业务:倒闸操作、防误闭锁装置管理;
现场作业管理包括5 项业务:工作票管理、设备维护、轮换试验、带电检测、外来人员管理;
专项预防运维管理包括13 项业务:消防管理、防污闪、防汛、防风、防寒、防高温、防雷、防潮、防小动物、防鸟害、防沙尘、防地震、防外力破外;
设备缺陷及故障处理包括2 项业务:设备缺陷管理、故障及异常处理;
运维装备设施管理包括6 项业务:安全工器具管理、仪器仪表管理、备品备件管理、危险品管理、生产用车管理、辅助设施管理;
设备评价包括3 项业务:精益化管理评价、设备年度状态评价、设备动态评价[4]。

3.2 变电检修典型实践

变电检修班的典型岗位设置为班长、技术员、工作负责人、班员,承担的检修业务可分为4 大类17项。4 大类业务包括检修基础管理、检修装备管理、设备评价、现场作业管理。其中检修基础管理包括3项业务:人员培训、安全活动、档案资料管理;
检修装备管理包括4 项业务:仪器仪表管理、工机具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生产用车管理;
设备评价包括3项业务:精益化管理评价、设备年度状态评价、设备动态评价;
现场作业管理包括7 项业务:检修计划、标准化作业、专业巡视、缺陷管理、故障抢修、保供电、设备验收[5]。

3.3 电气试验典型实践

电气试验班的典型岗位设置为:班长、技术员、工作负责人、班员,承担的电气试验业务可分为3 大类12 项。3 大类业务包括电气试验基础管理、设备评价、现场作业管理。其中电气试验基础管理包括4 项业务:人员培训、安全活动、档案资料管理、试验装备管理;
设备评价包括3 项业务:精益化管理评价、设备年度状态评价、设备动态评价;
现场作业管理包括5 项业务:工作计划、标准化作业、设备试验、缺陷管理、设备验收。

借鉴精益化的思想与方法着力解决变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实现生产精益化的目标。在业务上,首先应结合岗位实际设置,制订业务流程,也就是管理标准的落实。其次将每项业务的技术标准分解到岗位上,即工作标准的落实。在岗位和人员上,首先应将每项业务的工作标准编入岗位职责里,形成工作标准明晰的岗位职责。其次,建立分岗位分级别的差异化培训机制。再次,制订针对性更强的岗位考核评价方式,这样就能提高岗位培训的有效性和考核评价的针对性。通过精益化手段完善标准化流程,最终完成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猜你喜欢 岗位职责精益运维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人民银行基层支行岗位职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审计与理财(2020年11期)2020-12-13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造纸信息(2019年7期)2019-09-10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中国交通信息化(2019年5期)2019-08-30论收银员的岗位职责及提高方法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风电运维困局能源(2018年8期)2018-09-21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制造技术与机床(2017年5期)2018-01-19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能源(2017年11期)2017-12-13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年8期)2016-05-17

推荐访问:变电站 标准化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