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指导下的针对性干预模式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鸿燕,李 宁,陈东英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苏州215006)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临床多见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存在发病突然、病程短暂、频繁发作等特点[1]。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心烦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相关研究显示,慢性脑供血不足是脑梗死的重要诱因,患者如不加以治疗,其患有脑梗死、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极大[2]。慢性脑供血不足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是颈动脉狭窄、低血压、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高效护理干预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循证护理干预可以结合中外研究数据、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针对性干预,能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干预效果,受到临床的一致认可[3]。2017年8月1日~2021年7月31日,我们将循证指导下的针对性干预模式应用于4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供血不足诊治指南版》[4]中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者;
②患者全部知情并签署书面文件;
③通过检查脑部无器质性病变者;
④病程>2个月者;
⑤存在头痛、头沉、头晕等症状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肺器官及肿瘤疾病者;
②不愿配合或中途退出者;
③其他中枢神经损伤者;
④存在认知、语言、精神障碍者;
⑤生活不能自理者。以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61~89(79.64±8.67)岁;
伴头晕头痛15例,伴麻木耳鸣20例,伴睡眠障碍28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63~91(80.03±8.79)岁;
伴头晕头痛13例,伴麻木耳鸣22例,伴睡眠障碍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基础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亲密交谈,降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戒备心理。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担忧和焦虑,告知其放宽心态,以平常心面对疾病。告诉患者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社会常见疾病,只要控制得当不会发生不良后果。②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具体致病机制,让患者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具有深刻的认知,了解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致病因素、疾病进展后果、临床常见干预方法等,让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有所掌握。③生活指导:询问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并指出其中的不良行为,让患者保持低盐、低钠饮食,减少脂肪、胆固醇的摄入,同时戒烟、酒,加强运动。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指导下的针对性干预模式,主要内容如下。①成立护理干预小组:于研究开始前2周成立护理干预小组,护士长任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包含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对全体小组成员进行组内培训及考核,培训内容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致病机制、疾病危害、致病因素、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等,组内成员均通过考核。②确立循证问题: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患者的主观感受及第三方调查问卷等途径确定循证问题。本研究的循证问题包括:患者疾病知识了解不足、心理压力较大、生活习惯欠佳、依从性较低、自护能力不足。③寻求循证支持:以中国知网、掌桥科研、万方数据、欧洲学位论文库、CALIS公共目录检索系统、PubMed等中外论文检索网站为检索数据库,并以“慢性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护理干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中文检索词,“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ory insufficiency”“Brain Ischemia ”“Nursing intervention”“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为外文检索词进行检索,将检索内容进行整理,与本次研究设立的循证问题进行匹配,确定上述循证问题为当前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主要的影响因素。④制订护理干预计划:护理人员对循证资料进行分析,挑选其中对本研究循证问题有积极作用的方法进行记录、整理、归纳,并根据本研究中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a.强化健康教育:通过一对一、集体健康教育、图文结合、视频展示、家属陪同等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计划,教育结束后,让患者与家属互述健康教育内容,护理人员对其中的错误之处进行指正并记录,让患者强化记忆,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b.强化心理干预:每日不定时与患者进行交谈,改善护患关系的同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性格,根据其心理状况制订针对性护理计划,如患者对疾病过分忧心,则告知其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常见疾病,只要及时治疗,可以改善;
不及时治疗可诱发脑卒中,造成偏瘫、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情况,甚至有较高的病死率,加强患者对疾病的重视;
如患者忧心家庭琐事,则应与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多劝慰患者,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并告知患者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使其积极面对疾病。c.科学生活指导:向家属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并把握其心理状态,针对其中难以改正的不良生活习惯给予针对性干预,如患者长期吸烟,具有致瘾性,则向患者教育吸烟的危害,并以模型或图片、视频等方式让患者对比吸烟者的肺部与不吸烟的肺部,使其可以直观看到吸烟的危害。同时,让家属监督患者的戒烟情况,采用运动代替法、口香糖代替法等帮助患者戒除不良生活习惯。d.改善依从性:向患者详述临床干预对改善疾病现状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并让患者定期记录自我感受状况,使其定期对比干预效果,以明确临床干预的积极意义,提高患者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家属监督、微信、电话随访等方式督促患者,减少患者自身的放纵行为。e.提高自护能力:护理人员应建议患者添加公众号,每天推送自我护理小知识及疾病自护的小技巧,患者还可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直接询问患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疾病问题,护理人员及时为其解答。本研究中,两组均行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干预过程中如发生不良事件,则及时停止干预,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1.3 观察指标 ①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5],2个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单条目1~4分,满分均为100分(总分=粗分×1.25)。量表分数≥50分,代表存在焦虑、抑郁,分数与负性情绪水平呈正相关。SAS、SDS的Cronbach′s α 为0.754、0.801,信效度较好。②临床症状:以头晕、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来测评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③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6]测评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分为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及一般健康8个维度,单维度0~100分,分数越低生活质量越差。量表Cronbach′s α 为0.842,信效度较好。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老年患者的多发疾病,有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群体>68%都存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情况,而80岁以上老年群体患病率更是超过90%[7-8]。患者多因低血压、心脏搏出量降低、微血栓、椎动脉血管腔隙狭窄、血脂高等情况而致病[9]。慢性脑供血不足继续进展易合并脑卒中或阿尔兹海默症等严重疾病,但多数患者在发病初期自我耐受尚可而不加以重视[10]。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意识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及感觉功能障碍等,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尚无针对性干预方法,以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为主,但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程度不足、依从性较差,干预效果欠佳[11]。循证护理是临床重要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从其中挑选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以此形成干预计划,可以确保护理干预效果[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循证指导下的针对性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自觉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但患者因经济压力、年龄问题等影响,就医者较少。但患者心中仍存在较为强烈的疾病不确定感,易滋生负性情绪。而本研究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针对其不同心态纠正其不良思维,使其可以积极面对疾病。应用多途径针对性健康教育,使患者较好地掌握疾病知识,降低不确定感,减轻负性情绪。张菁等[13]将强化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其研究数据显示,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肢体功能恢复,与本研究结论相似,证明了循证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中的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头晕、头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证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关键。本研究中,与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并以针对性干预方法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使其依从性提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机体脑供血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临床症状自然改善。侯晓红等[14]研究数据显示,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后,疾病认知程度改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临床症状缓解,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证实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提高。本研究中,针对性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依从性、疾病认知程度及生活习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机体不适,身心健康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其生活质量自然提高。田金满等[15]研究结论显示,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论相符。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负性针对性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1年11期)2021-03-08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心理学报(2021年1期)2021-01-29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祝您健康(2021年2期)2021-01-26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2020年2期)2020-09-10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20年6期)2020-07-25学会“针对性”写作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2期)2020-06-01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2期)2020-06-01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中国临床护理(2017年5期)2017-01-12

推荐访问:指导下 干预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