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背景下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的现状研究

仇海霞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外中资企业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承担着为海外中资企业培养既懂中国文化又懂专业知识的外籍职业技能人才的任务,对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是实现这项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1]。适应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前提,心理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高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影响其学业成功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掌握其心理适应水平有助于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部门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工作。

本研究选取江苏泰州某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该高职院校是国家首批双高建设院校,是江苏最早招收留学生的高职院校之一,招生人数多,学生生源种类多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对大一、大二、大三的来华留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3份,回收问卷11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3%。男生63人,占54.31%,女生53人,占45.69%。大一40人,占34.48%,大二38人,占32.75%。大三38人,占32.75%。

《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被广泛地应用于跨文化心理适应的测量,该量表是我国学者测量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态最常使用的测量工具。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本研究中,被试标准分在53分(不含53分)以下为心理适应良好;
53~62分为心理轻度不适应;
63~72分为心理中度不适应;
73分以上为心理重度不适应。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718,大于0.7,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一)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现状分析

通过对116名高职来华留学生样本数据分析,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测量值最低值为40、最高值为74、均值为51.86、标准差为8.598;
其中有58名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良好,占总人数的50%;
有42名留学生心理适应轻度不良,占总人数的36.2%;
有15名留学生心理适应中度不良,占总人数的12.9%;
有1名留学生心理适应重度不良,占总人数的0.9%。结果表明,50%的高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现象。

(二)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为了检验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的心理适应测量值均值为50.51、标准差为8.09,女生的心理适应测量值均值为54.16、均值为9.03,女生的心理适应测量值高于男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t=-2.25,P=0.026<0.05)。这表明高职来华留学生女生的心理适应不良状况比男生的心理适应不良状况更为严峻。

(三)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年级上的差异

为了检验不同年级的高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并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4.025,P=0.02<0.05)。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测试均值为52.03、标准差为7.85,大二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测试均值为49.05、标准差为8.49,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测试均值为54.50、标准差为8.79。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测试均值显著高于大二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测试均值(P=0.005<0.05)。这表明,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存在年级差异,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不良状况比大二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不良状况严重。

(四)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的不同年龄段差异

为了检验不同年龄段的高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是否有差异,被试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29岁,故本研究将年龄分为四段,分别为18~20岁、21~23岁、24~26岁、27岁~29岁,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四个年龄段的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在各年龄段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230,P=0.875>0.05)。各年龄段的心理适应测试均值虽未引起显著性差异,但从总体数据上看,高职来华留学生年龄越大,心理适应状况越好。

(五)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在拥有中国朋友多寡的差异

为了检验高职来华留生所拥有中国朋友的数量是否影响其心理适应状况,本研究将高职来华留学生所拥有的中国朋友的数量分为三个级别,小于3个中国朋友的为拥有较少中国朋友、拥有3~10个中国朋友的为拥有中等多的中国朋友、大于10个为拥有较多中国朋友,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拥有中国朋友数量的多寡不显著影响高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F=1.653,P=0.196>0.05)。高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在拥有中国朋友数量多少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数据显示,拥有较多中国朋友的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较好。

为了检验来自不同国家的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来自七个国家的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进行差异性检验(F=0.700,P=0.650>0.05)。结果显示,高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在国别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700,P=0.650>0.05)。

(一)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总体现状讨论

分析调查结果可知,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状况较为严重,高职来华留学生群体中,有36.2%的人心理轻度不适,12.9%的人心理中度不适,0.9%的人心理重度不适,这表明有50%的高职来华留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状况。这与以往大部分的研究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看出,50%左右的来华留学生存在心理适应不良现象[2]。本研究针对调查结果作出了如下解释:主观上来看,类似于国内大学生,大部分留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此阶段留学生的心理自我走向成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容易产生冲突,留学生遇到各式各样成长性的问题给心理带来压力;
客观上来说,当前高校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以该所高职院校为例,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活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服务都没有对来华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由于教师双语能力的不足,留学生汉语水平较低及留学生与中国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完全一样等原因,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较低。丁学忠也认为当前高校来华针对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供给能力不足。

(二)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性别差异讨论

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性别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心理适应不良状况比男生的更为严重。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朱国辉、周楠、陈秀琼等人对不同类型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的研究均显示,女生的心理适应不良值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的个性特点相关,相比于男生,女生的情感体验更为细腻丰富,对环境的感受性和敏感性更强。

(三)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年级差异讨论

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年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学生(来华时间19~24个月)的心理适应状况较好,大三学生(来华时间24~36个月)的心理适应不良状况最为严重。朱国辉的研究表明来华留学三年的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最差,来华1~6个月的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较好。周楠的研究认为来华13~18个月和 24~36个月的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最差,19~24个月的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最好。本研究结果与来华24~36个月的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较差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U型曲线理论认为,旅居者在新环境中经历蜜月期(1~6个月)、沮丧期(6~12个月)、恢复期(12~24个月)、适应期(24个月以上)四个阶段。根据U型曲线理论,大一的学生经历蜜月期过后的沮丧期,心理适应状况较差;
大二年级的留学生经历恢复期,此阶段的对环境较为熟悉,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心理适应较好;
大三的学生虽然对生活比较适应,但学业压力、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对前途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更为恐惧,给心理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四)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年龄维度上的讨论

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年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测量数据显示,年龄越小,心理适应问题越多,这与朱国辉、周楠、陈秀琼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对该结果的解释为,这与心智是否成熟有关。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智越不成熟,处理困难和压力的经验和技巧相对不足,当面临相似的挑战和压力时,年龄偏小的留学生心理压力越大,但心智的是否成熟与年龄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所以这是导致差异不显著的原因。

(五)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拥有朋友多寡维度上的讨论

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拥有中国朋友多寡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从测量值上看,拥有中国朋友数量越少,心理适应不良状况越差。陈秀琼等人的研究显示:朋友数量的多寡显著影响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中国朋友越多,心理适应状况越好。较多的中国朋友能促进留学生心理适应,主要原因有:首先,拥有的朋友越多,可能来华留学生的个性越外向。研究表明,外向性能够促进旅居者心理适应[3]。另外,拥有中国朋友越多,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社会支持也就越多,有效的社会支持是促进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差异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校的中外学生分开管理模式导致中外学生交流的深度不够。

(六)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国别维度上的差异讨论

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国别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从测量数据来看,刚果(布)和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的心理适应不良情况较差,这可能与文化距离有关。研究表明,当个体的母国与东道国的文化距离越大,个体的心理适应就越困难。然而,中国的大学环境相对自由,自主性较强,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生活,这是非洲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心理适应没有引起显著性差异的原因。

本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水平的测量均值为51.86(标准分<53分),总体心理适应水平未达到不良状况,心理适应不良状况的检出率为50%。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水平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具体表现为男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二年级留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大三年级的留学生。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水平在年龄、拥有中国朋友多寡、国别方面差异性不显著。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留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应该重点关注女生和大三学生群体,高职来华留学生在遇到心理困难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

猜你喜欢 均值状况留学生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1年6期)2021-12-21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小学科学(学生版)(2019年12期)2020-01-06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小学科学(学生版)(2019年11期)2019-12-09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留学生的“捡”生活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中国法学教育状况(2017年0期)2017-05-29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5期)2015-03-01

推荐访问:来华 高职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