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政视角下的高校网络虚拟社区问题研究——以微信“表白墙”为例

吴 珩,付 丽

(1.黑龙江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黑龙江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网民规模迅速壮大,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的结合度越发紧密,虚拟社区逐渐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媒介,并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早期的论坛、贴吧,发展到人人网等社交网站,到近几年的各类微信圈以“表白墙”为代表的高校社区服务平台大量出现且发展迅猛。在校大学生由于身份特点而形成了线上和线下的传播圈层,加之微信表白墙等虚拟网络社区的操作简单、匿名发声、功能多样、传播迅速、反馈及时、共鸣显著等特点受到学生的高度追捧,这使得各高校的微信“表白墙”如雨后春笋般扩展。那么,如何利用好微信“表白墙”这一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社交媒介的力量,积极发挥网络空间治理的正向作用,促进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式、方法,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大众性、交互性、易操作性是“表白墙”对学生的吸引力所在,充分反映了在新媒体时代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全新的表达方式和价值取向,对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高校可借助“表白墙”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现实需求,使其成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但由于微信“表白墙”是在熟人社交圈层内建立的陌生人社交体系,虽然共处一个现实生活场景,但大家不熟悉甚至不认识,虚拟身份、隐匿个人信息,模糊反馈、随性应和成为其主要特征。因此,在“表白墙”内没有教师参与指导,没有约束机制和方向引导,在各类“表白墙”上可以针对学校内外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各方面进行讨论,从食堂饭菜价格、寝室维护维修到教师教学水平,再到学科排名等,讨论的内容不一而足,既有正向的肯定、赞美之词,亦有吐槽、宣泄等负面情绪表达。“由于众多‘表白墙’类的校园自媒体的匿名性、私营性等特点,校方往往无从知晓这些私人注册的‘表白墙’账号的存在,对它们的管理更是无从下手。”(1)《校园“表白墙”乱象频生!不要让原本单纯快乐的地方变了味》,“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微信公众号,2022年1月5日。这些游离于学校管理范畴之外的“表白墙”平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6页。“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378页。因此,本文认为,用网络思政的视角关注并深入了解“表白墙”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挖掘“表白墙”的内涵,对其覆盖人群、使用程度、表达方式、反馈效果等进行分析研究,应重点着眼于高校虚拟社区内存在的问题,作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崭新突破口。

本文选取了北方某大学表白墙、北方某大学万能墙、北方某大学吐槽表白墙、北方某大学情报局等6个微信公众号半年内的发布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得出结论如下:“表白墙”的参与者基本为在校大学生,他们还没有进入社会,其社会身份只是学生,没有其他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等限制,也没有薪资待遇、职级晋升等工作压力,其在“表白墙”上往往都是真实情感表述和需求陈述,基本能反映出其现时的真实情感变化和思想动态。积极向上的情感状态和思想意识会促进阳光健康正面的心理和行为,而部分消极思想、负面情绪和盲目的情感宣泄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心理调节的作用,但在更多情况下极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极端化的行为。

基于对前文所述的6个微信平台个人公共账号进行数据整理后的调查研究结果,高校虚拟社区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正能量类和负能量类。正能量类的内容主要以信息聚拢为主;
负能量类的内容主要以吐槽为主,其传播介质是情感共鸣。

在这两个大类下,又可以分出若干小类,大致总结如下:友情提示、求问求助(寻物启事、失物招领、兼职合租等)、表白、交友、娱乐、声明帖、广告帖、吐槽帖等。其中,作为正能量典型的求问求助和负能量典型的吐槽帖分别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上述的调查研究中,通过校内近500份有效的问卷调查显示,吐槽帖在学生之间传播广、影响大、作用深。在平台平均每天推送10+条的动态信息中,吐槽帖占比近半数,其中有超过30%的受众表示反感,有不到20%的受众认为毫无用处,但半数以上的受众认为该类信息比较有趣。因此,拥有广泛受众的吐槽帖虽然发挥着劣势的作用,但在众多分类中却明显处于优势地位,拥有其他类别信息所不具备的受众基础。

类似“表白墙”这样的高校虚拟社区之所以存在并得以延续发展,首先,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群体在校园中共同生活,在网络中属于同一传播圈层场域,有着诸多共同的兴趣和需求。这些兴趣和需求在高校“表白墙”中都能找到解决方案。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类型等限制提出需求,“表白墙”迅速给出海量答案,学生再进行选择,给出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传播链,实现了需求与功能的高度契合。而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学生需求的满足程度会影响“表白墙”的粉丝黏性,进而影响后续的接触与使用。麦奎尔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把个人的媒介接触活动视为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而“表白墙”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操作简单为基础,在内容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动机。所以,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表白墙”成员才会被吸引汇聚并参与其中,并选择一直留在“墙”上,使得“墙”得以存续。换言之,高校学生“表白墙”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基于兴趣构建起一个新的信息茧房。

其次,群体传播扩散为学生提供情感寄托。以“表白墙”为代表的高校虚拟社区帮助使用者实现了在高校环境中的话语权赋予和传播主体地位的提升,使之成为阿尔文托夫勒所说的消费生产者。其余受众对于话语的意义模仿推动了群体共享式、交互式传播的实现,进而有效缓解他们的孤立恐惧。高校“表白墙”的建立初衷就是为了集合校园内的各类信息,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而“表白墙”对大学生包括情感诉求、心理诉求、学业诉求等等诉求的回应,对于学生来讲就是心理压力的排解和情绪的宣泄过程。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空间有限,各种压力也基本被学院思政管理人员了解掌握,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家庭、经济、情感几个方面。因此,“表白墙”的存在回应了大学生的压力诉求,学生在“墙”上获得共鸣和共情,找到了情感寄托,而相对于其他问答类网络社区,高校的微信“表白墙”虽然技术门槛低,但更具针对性,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拥有共同兴趣话题且具有表达意愿与期望的主体,使用“表白墙”这一公开渠道,借助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清楚表达自身的诉求,并获取情感共鸣和“场外声援”。“表白墙”上关注度高的问题和信息一般都是某个高校或某个学生群体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能够帮助问题提出者和信息发布者,还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关注,形成对相关问题的探讨,话题的带动能够激发大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会促进大学生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表白墙”的“意见领袖”特征对于正在成长期的大学生而言是精神依托的存在。“表白墙”自下而上的议程设置具有自发性。上一代人以为整个社会会朝向一个越来越个人主义的方向运转,但近几年来却迎来了剧烈的回潮,年轻一代又逐渐开始需要“意见领袖”来进行指引。不同于长辈的意见,拥有相同时代背景与相似社会阅历的“朋辈意见”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大量的问题与烦恼投稿在“表白墙”上,并被各类“朋辈意见”回答。作为学生自营的私人平台,“表白墙”并非由某个机构或者组织牵头成立,具有自发性。高度自治的管理模式下,“表白墙”的运营者们在意见引导等领域近乎拥有着无限的权力。因此,如果能够较好地对“朋辈意见”进行正向引导,将会使微信“表白墙”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一)非主流价值观在“表白墙”上无序传播加大了高校网络思政的难度

由于“表白墙”私人微信号的本质,在以去中心化、数据算法和精准推送为基础的网络社交平台中,在没有责任顾虑、没有言论成本、没有行为负担下,没有家长参与、没有教师监管的现状和即使被发现有问题也会“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使得“表白墙”的参与者们把这里当成完全自由的、不受限制的情感、言论和信息发布平台。他们将自己的言论发布在平台之上,或成为“意见领袖”,传播、引导某种思想行为,或为某种观点、某个时间甚至某个同学摇旗呐喊,或隐藏于各种声音之下隐晦地表达自己。这些现实情况使得大多数高校的“表白墙”变成学生烦躁、焦虑、不满等负面情绪的宣泄平台,学生能够在“隐秘”的空间下畅所欲言,但“表白墙”的其他功能,包括思想引领、学习交流、情感交流、互帮互助等功能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在网络技术和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不再是学生参与网络社会的瓶颈。从微信“表白墙”的角度看,技术由平台支持,信息由平台推送,学生只需负责观点、想法、意见的录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用户只负责打字录入,然后点击发送,其技术的门槛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舆论往往偏向负面信息、负面情绪和负面表达,舆论也比较喜欢小概率事件,因为这样的内容、这样的事件更容易吸引流量,阅读量高,进而形成高关注度,容易引发热议,发酵成舆论的概率也就会更大。

高校在传统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有较为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即使是校院两级的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包括师生个人的社交平台都有报备程序。而微信“表白墙”归根结底是一种全员匿名的私人的网络传播方式,“墙”上既有海量信息资源,又有无限情绪宣泄的内容。“表白墙”极大拓宽了大学生信息获取的范围,“墙”上的信息资源虽不如各类数据库般的高大上,但胜在“接地气”。由于没有教师、校方学生组织的入驻,没有统一的制度和行为规范,导致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是非常困难的。这就为一些非主流的价值观念的传播找到可乘之机。“这种极具迷惑性的错误导向很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评判标准的模糊或扭曲”(4)李兰晶、秦洁:《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21年第14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此外,新媒体的流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能够同步、实时接收来自网络和虚拟社区的信息。这种瞬间获得信息的方式,加之一些“带节奏”的信息推送,使大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导致价值取向分化。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较容易获得统一的价值认同,网络媒体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态势,这一方面拓展了大学生的认知空间和认知能力,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

(二)微信“表白墙”缺乏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引导

微信“表白墙”的网络虚拟社区属性使得它与现实学习生活工作社区存在较大差别。现实社交环境的实名、公开、克制、核心领袖等基本元素在“表白墙”上被匿名、隐蔽、随意、去中心化等取代,“表白墙”上的言论行为缺乏权威的引导,因而极易使得参与的学生产生从众心理。“大学生思想活跃,社会阅历较浅,对某些社会问题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与分析。这将使得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在思想认知上产生困扰。”(5)李兰晶、秦洁:《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而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对于那些缺乏信息辨识能力的大学生而言,容易被错误信息所“左右”。

而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因为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使得很多未经证实和分辩的信息与言论在短时间内得以发酵和扩散。因此,当“表白墙”出现负面信息、不实信息时,或者当“表白墙”已背离创立者的初衷,成为与学校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相对立的“地下”社交网络时,在大学生中更容易引起关注热议,从而使其更容易被从众心理所支配,丧失自身理性思辨思考的能力。

“表白墙”所展示出的“负能量”的一面很大程度上也正源于这种从众心理,由此衍生的恶性事件亟待解决。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对群体及群体心理的特征进行了深刻探讨。他说,群体无意识的特点是群体力量的奥秘之一,“无意识在我们的行为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理性所起的作用却很小(6)参见(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杨献军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9年,前言第5页。。“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性格或智力有多么相同或不同,既然他们已经变成一个群体,就会受群体心理的支配。因此他们的感觉、思维和行动的方式就明显不同于每个人独处的时候。”(7)(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杨献军译,第19页。当“表白墙”把大学生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群体,相关信息传递给每一个个体时,便会形成无意识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可以在瞬间使个人情感、思维和行动偏离自己的常规判断,容易形成临时的“一边倒”的思维和行动。加之微信“表白墙”在规范引导与监管上的缺失,容易使“负影响”扩大。

例如,我们在前文所述的校内调查问卷中发现,每个平台都会出现有人利用校园表白墙的匿名性,通过发表抨击性、恶意性言论对某一个人、某一特定人群或者某一事件进行评价的现象,这类信息不经引导、不加审核,进而在一定时期造成很大范围内的恶劣影响与不负责讨论。而高校社区服务平台的性质决定着它虽然能有效传播信息,但在后续舆情控制方面仍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疲软乏力,甚至大概率近乎不作为。

因此,关注高校“表白墙”等虚拟社区所呈现出的内容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者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诉求、研究其心理需求、探讨其中隐含的问题等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受到冲击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念中的师生面对面授课交流,网络思政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推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其发展深切关乎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高校学生综合素养,同时网络思政对高校思政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社区服务平台在校园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成为高校社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结合上述现象,本文认为,着眼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赋予思政工作的新任务,是高校在网络背景下坚守正确舆论导向,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渠道。因此,为了将互联网技术优势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得以最大化发挥,实现高校网络环境健康长足发展,对高校虚拟社区服务平台实施监测和适当管控是必要的,且应当成为一种趋势。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安全法》明确提出,“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8)参见《网络安全法》第12条。。微信“表白墙”作为大学生交流的重要载体,理应在规范的引导下发挥其在网络思政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一)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参与,提升学生个体自我管理能力

当虚拟社区内个别学生出现思想偏差、行为失范等问题和苗头时,传统的做法是一对一地进行心理教育,这种方式确实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就像高校教育工作中常常提到的注重“因材施教,让高校学生个性化成长”一样,对待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是现实中,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边界”概念已越来越模糊,网络不但成为工作、娱乐的方式,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以教育为主的传统解决问题路径的优势越来越弱。同时,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张扬,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转变思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变传统思政中的“被教育对象”为新形势下的主动参与者,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模式,采取最快捷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提升价值判断能力、认知能力、分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应通过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感知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最终形成一种自我管理的状态。

(二)发挥学生群体意识作用,形成网络思政积极向上发展态势

如前所述,虚拟社区的参与主体为大学生群体,而微信“表白墙”就是把大学生群体联系在一起的载体之一,其所呈现的无意识群体意识,只要辩证地看待并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发挥正向的积极作用。这种正向的作用无疑要比生硬的说教更为有效,更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接受,进而形成传统思政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群体”优势。大学宿舍、班级、社团、学生组织等都是由学生组成的群体,由于在生活、学习、思想、社交等方面存在共性,这些群体容易在学生中达成共识共鸣。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核心力量。应通过对“表白墙”内“意见领袖”的言行规范引导,使其积极正向发声,进而达到影响群体的示范效应,发挥其在“表白墙”内的正向舆论作用,从根源处获取学生思想行为的信息反馈,避免负面信息、不良动向扩大化,以形成网络思政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三)提升教育工作者、管理者的网络应对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 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377页。在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只有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网络应对能力,才能适应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在教师层面上,与高校学生直接发生联系的是高校教师,这里既包括任课教师、学工教师,还包括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后勤保障人员等,他们共同组成了高校教师群体。为了达到习总书记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认知水平、知识体系,转变意识,融入时代。教育、引导、服务学生自身要先做到与时代步伐一致,了解当下时代的发展趋势,提高网络运用能力,开展全方位的育人工作。如:利用网络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融思政教育于课堂;
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创新学生工作载体,实现学生思政的现实模式与虚拟模式有效衔接;
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实时发布学校后勤管理信息,开展网上服务等拉近后勤保障人员和学生的距离……形成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

在学校层面上,正如新闻传播领域的名言所说,“主动掌握话语权,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在这里同样适用。在涉及校方重要通知、校务管理等关乎学校整体利弊的话题上容不得模棱两可,学校应当首先采用正确积极的方式加以引导:正确的信息进行公示,错误的信息尽早纠正,提高对舆情管理的新认识。增加校内信息的透明度,公开、透明、及时、快捷、高效地发布信息,使学校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发声主体,不至于被错误信息误导,防止谣言滋生惑众,形成良好的舆论信任环境。

此外,针对高校社区服务平台思想偏差、行为失范的相关负面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成立“从学校到学院、从学院到班级、从班级到个人”这样自上而下的监测管理体系来解决。针对特殊的舆情事件,及早上报、及早掌握、及早施策,形成发现、摸排、数据登记、监测、应对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四)明确“表白墙”责任主体,规范虚拟社区运行

其一,平台服务的提供者需要担责。平台服务提供者即“表白墙”的运营者在这其中至关重要,平台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意识对于舆论的产生、发酵及大学生使用者权利的保护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信息的遴选和确认,以及是否做到及时删除和制止不实言论等方面,都对平台服务提供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二,平台服务的使用者需要担责。在虚拟社交平台中发布第一手信息的初始发布者为第一责任人,转发信息或在此基础上发表言论的人为第二责任人。这一措施的实行需要对虚拟社区内发布言论的主体进行身份验证,即“平台匿名制”“后台实名制”双轨运行。平台要着力保留使用者自由发布言论的渴望和权利,后台要做到对言论发布者的身份核实,实现对言论发布与言论传播主体的追根溯源。以用户实名为基础的实名制可以有效地打击不实网络言论和信息,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保护网络使用者的权利。“表白墙+实名制”不仅可以约束大学生使用者自身的行为,也可以发挥其网络监督权,规范网络虚拟社区运行。

(五)信息交互联通资源共享,实现网络监管

笔者在之前对于“某大学表白墙”等6个微信平台个人公众账号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平台每天发布的信息多数吻合度不高,信息间关联性不强,信息传播范围相对受限。因此,联结高校内部的各个服务平台也尤为关键。实现平台从各自孤立的状态到信息交互联通,不仅有益于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更便于形成合力,打造“融媒体”联合平台,形成一体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产生舆情检测与管理的全方位、一体化联动效应。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介已经深入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大学生群体更是“表白墙”等网络媒介的忠实使用者。在新形势下,应充分发挥网络虚拟社区在高校网络思政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使网络虚拟社区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全新阵地,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相结合,共同开创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欢虚拟社区群体思政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基于KANO模型问答型虚拟社区用户需求的分类研究新闻传播(2018年21期)2019-01-31基于CitespaceⅢ的国内外虚拟社区可视化研究现代情报(2015年8期)2015-07-20基于虚拟社区的定向出版模式新闻传播(2015年5期)2015-07-18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推荐访问:网络 虚拟社区 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