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科技对农作物推广发展的历史影响

[摘 要] 历史农业科学技术技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作物的推广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是农业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基础。我国历史农业科技通过农具及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作物栽培、引种、储藏技术的提升;掌握科技的人口的迁徙等途径对小麦、水稻、甘薯、棉花等作物的推广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作物 推广发展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85-02

一、农业科技在农业文明延续的意义

邓小平关于科技与生产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掌握科技的高素质劳动力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基础。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发展农业是第一要务。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文明,其主要内容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延续,科学技术不间断发展是重要原因 。诚然,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条件依赖很大。科学技术对生产的贡献很薄弱。如果用今天的科技发展的眼光来看,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漫长而微弱的,但这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表现加速度的规律性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长久不衰,正是由于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缘故。古代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结出的累累硕果,也首先表现在栽培作物的推广发展上。纵观中国封建社会,栽培作物推广发展的一系列成果也都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成果的应用为基础的,而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虽然对它的发展程度发生影响,但重要性都排在科学技术之后。

二、农业科技对农作物推广的历史影响

科学技术对封建社会农作物的推广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是以犁为代表的耕作农具的发明、发展;二是农产品加工工具的发明、发展;三是对农作物生长特性的认识及栽培、储藏技术的发展,四是掌握农业科技和劳动技能的高素质劳动力的分布和迁移。基本影响情况如下:

1.农具及耕作技术对农作物推广的影响

中国古代冶炼技术发达,到春秋末年,铁金属出现。以大牲畜为动力的铁制农具犁的发明是一场在农业领域中的生产力革命,其意义不亚于近代的工业革命,为土地的开垦、种植业的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铁制农具经历了从秦汉到宋代约1500年的发展完善过程。这种完善过程中的微弱的变化,都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生产成果。最能说明这种变化的是小麦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推广发展。西汉初年,我国的经济中心是在黄河中下游的关中、华北平原地区。当时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谷子、大豆类。这和谷子、大豆耐旱、耐瘠薄,对耕作条件要求不高有关。而小麦虽然在新石器时代在北方就有零星种植,但只到封建社会初期还只是“接续饥乏”之物,在粮食作物中并不占重要地位。这是由于冬小麦对耕作条件要求较高,中国北方地区春秋季节干旱的自然条件决定的。西汉末年农学家汜胜之在关中推广冬小麦取得“遂使天卜丰穰”的显著成绩,决非仅仅由于关中是全国经济中心,或其他的历史偶然因素决定的,而应该和当时犁耕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耕、耱农作体系的初步形成,耧车的发明,代田法的推广,再加上关中地区土层深厚而疏松,水利条件当时居全国之冠有直接关系。但总的来说,冬小麦在西汉时期的种植面积并不大,这是因为当时的犁还很原始笨重,耕地深度仅一寸,不能完全满足冬小麦的生长条件。魏晋以后,由于钢铁质量的提高,犁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尉犁、江东犁等轻巧方便,能深耕达三寸的新犁型的出现,再加上耙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到唐代耕、耱、耙的精细耕作体系已经形成,耕作抗旱保墒能力增强,冬小麦生长的耕作条件已初步具备,“小小早,不至全损”。唐中叶以后,冬小麦在北方得到广泛的种植。如果没有铁制农具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2.农产品加工技术对农作物推广的影响

农产品加工工具的发明创造,不但使手工业部门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也是农作物得以推广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合适的加工工具,粮食不能成为美味食品,棉麻也不能成为遮寒衣被,农作物的推广发展就在实用意义上受到阻碍。例如,小麦粒食其适口性并不比谷子具有优越,如果没有西汉石盘磨的出现,小麦就不能做成美味面食。没有从粒食到面食饮食结构的变化,小麦实用价值无论从自给的角度,还是商品的角度,小麦种植都不可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唐代水力碾硙业的发展,更是提高了面粉的生产加工能力,给小麦面粉的商品化创造了条件。在宋代时,棉花加工“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就凭用手剖籽这一点,棉花种植业就很难发展起来。正是由于黄道婆从海南引进了做、造、捍、掸,纺织之具,才提高了棉花的加工能力,使棉花在元代得以快速发展。宋代油料从自给加工发展到商品加工,就是由于榨油工具的改进,从而引起了油菜在江南地区种植的勃兴。

3.农业栽培、引种、储藏技术对农作物推广的影响

各种栽培作物都有其固有的生理特性,要想获得引种的成功、作物的丰产,必须根据其生理特性,结合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合理安排农时,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栽培技术,并辅以耕、蓐、锄、耘等管理措施。正如贾思勰所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1]留传下来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料,从《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到《农桑辑要》、《农政全书》等,其主要内容都是记载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农学家们在继承前人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农业实践经验,及时总结当时生产中种植的新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给当时农作物的推广发展以科学的指导。如茶叶兴于中唐,首载于《四时纂要》;木棉兴于元,首载于《农桑辑要》;甘薯兴于明,首载于《农政全书》。

农作物的引种需要具备科技的视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引种科技历史密切相连。两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我国引进了胡麻、核桃、石榴、胡葱、胡蒜、蚕豆等作物。隋唐时期,引进黄瓜、莴苣、菠菜、蓖麻等栽培作物。宋代从占城(今越南)引进占城稻,以后“占城稻”并入了我国古来就有的早稻序列。尤其明清时期,我国先后从东南亚各国引进玉米、甘薯、烟草、花生、南瓜、马铃薯、辣椒、番茄、荷兰豆等一批具有广阔推广前景的农作物。

地区之间自然条件的不同,决定着作物的区域分布。跨地区的引种和物种推广,必须解决相应的科技问题。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关乎作物推广与发展的成败、快慢。某一种农作物的栽培、储藏技术的发展,都直接决定着其在某一区域内的推广发展。具备这种特征最明显的是甘薯在华南、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推广过程,十六世纪末,甘薯从吕宋国引进后,为了在福建推广种植,巡抚金学曾首先命陈振龙父子在福州小规模试种,证明甘薯适宜福建“土性”,并解决了育曲、扦插、藏种等技术问题后,在福建推广成功。十七世纪初,徐光启根据长江流域的冬季气温低于华南的气候特点,解决了留种的技术问题后,甘薯在长江流域得以大面积种植。直到十八世纪中叶,由于华北地区“三冬冰冻,留种为难”,南方的“开窖藏种”不能适合华北的气候条件,使甘薯在华北推广受到阻碍。黄可润、陆耀在总结民间藏薯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实践发明了在北方连薯带藤的闭窖藏法,使甘薯在华北地区的得以广泛的种植。

4.人口迁移与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作物推广的影响

科学技术要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必须通过生产劳动者的劳动实践,才能进一步的发展。高素质劳动者是科技的成功执行人,没有高素质劳动者,科技就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掌握生产技能的劳动者的地区分布,直接决定着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美洲是世界三大物种起源地之—,但直到十七世纪印地安的农业生产,还处在原始状态。在封建社会,劳动力的素质,是通过长期的劳动实践锻炼出来的,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社会结构中,劳动技能父子相传,具有很强的传承性。除了自然条件外,高素质劳动力的迁移,往往是经济中心转移的重要因素,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粮食生产中心几经转移.秦汉时天下财富“关中十居其六”,魏晋至盛唐的“中州熟,天下足”,北宋至明代,称“苏湖熟,天下足”,清朝称“湖广熟,天下足”。其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因战争、人口过剩等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带来的小麦种植技术在江南的传播。和其他传播手段相比,人口迁移更具有直接性,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到宋代以后,新物种的推广速度大大快于唐朝以前,表明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日益成熟。

三、结语

科学技术对栽培作物的推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内在的、长期的、多方面的,它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对它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农业的最终出路,还是依靠科技的进步。新物种的推广,优越性要超过原来的物种,是新工具、新材料、新技术、新的实验手段的结晶。没有科技支撑着的作物推广,或长期没有科技超越的作物推广,最终是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破坏作用。

参考文献

[1](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重谷篇》

推荐访问:农作物 推广 影响 发展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