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描写,活化人物形象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所产生的内心的想法、感触、情绪和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描写。它是展示人物内在精神和思想情感的重要方法,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心理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描写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是指集中笔墨直接深入到人物内心深处,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复杂心理予以细致入微的展示,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盘托出,使读者能够直接感知和联想到人物在此时此刻的所想所思,常用“他想”“他回忆”“心想”“心中默念”等标志性词语。如《我的叔叔于勒》,“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段心理描写,直接有力地表现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关切、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对世态炎凉的愤懑。

二、动作暗示

即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契诃夫说:“最好还是避免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可见,具有人物鲜明个性的动作对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具有特别传神的效果。如《范进中举》中,当范进把六两银子送给胡屠户时,“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一“攥”、一“舒”、一“缩”、一“揣”的动作,把胡屠户见财心喜又假意推让,害怕范进真的要回银子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梦境折射

梦是现实的曲折反映。通过梦境可以展示人物的主观愿望、思想意识,从而揭示人物内心变化的复杂历程,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还

可增添文章的浪漫色彩。如《荔枝蜜》:“这黑夜,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一段梦境描写,不仅照应了开头,使文章缜密严谨,而且开拓了意境,深化了主题,显示出作者思想的转变,由原来的厌恶蜜蜂到喜爱蜜蜂,到后来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表现了作者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思想。

四、幻觉显示

幻觉,同样可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缥缈神奇,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描写小女孩在圣诞之夜,坐在墙角,她那冻僵的小手,几次擦燃火柴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幻觉,表现了小女孩对温饱、对亲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她之所以产生“火炉”“烤鹅”“圣诞树”“老祖母”的幻觉,是因为她处在极端饥饿寒冷之中,是因为她所生活的现实世界里没有幸福、温暖,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五、联想呈现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写作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之一。用联想描写人物心理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让思想任意驰骋。如《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一段文字首先是对春花的争奇斗艳的描写,进而联想到秋后硕果满树的情景,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由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六、景物烘托

文学作品中的景物的描写总是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的,特定的景物描写常常能折射出人物特定的心理。如《社戏》中写孩子们乘船去看社戏,作者不言孩子们多么心急,而是把笔触转向两岸:豆麦的清香扑鼻,河中水汽扑面,起伏的连山向船尾跑去……这分明传达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快呀,快呀,戏要开演了。”

七、表情揭示

有的人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并不把心里话表现在言行上,可他的表情却可以揭示其心理。如《故乡》中“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现出欢喜”,流露出内心的高兴,然而随“欢喜”同时出现的还有“凄凉”,说明经过长久的磨难,闰土头脑中烙上了等级观念,儿时的朋友决不能与今天的“老爷”画等号,于是他的态度恭敬起来,使读者想

到面对今非昔比的迅哥,在困顿生活挣扎中的闰土,眼下纵有千种情意、万般思念,却不能说也不敢说的无奈情状。

推荐访问:活化 描写 人物形象 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