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人物》身边的人物

时光荏苒,转眼又到了岁末,《人物》周刊伴随着广大读者走过了2012年。在岁末最后一期,身边三味版特别推出一期读者讲述与《人物》的故事特辑,请本报的部分热心读者及供稿作者读《人物》、品《人物》、讲述自己与《人物》结缘的故事及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人物》的感人瞬间。

《人物》让分别五十载的学生找到我

马义香是一名退休的小学教师,今年年初她曾应本报身边三味版编辑之约,在身边三味版上刊发了由她提供的一组蓝镜头稿件,而正是这一组蓝镜头,让50年前她教过的学生找到了她。对这一段经历,马义香说:“我是一名退休的小学教师,今年70多岁了。自五十年前走上工作岗位,到1995年退休,在京城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退休后我的生活充实而快乐,每天都离不开看书看报。“《人物》周刊就是我特别喜爱的刊物之一,尤其是每期的‘蓝镜头’版,那些反映读者人生足迹、时光留痕的老照片我更是特别的喜欢。今年七月,我也试着把自己工作时的几张老照片,配上文字,投给了《人物》周刊编辑部,取名为‘我在京城一辈子,当了半生小学教师’。谁料想很快就在第28期作了刊登,这让我十分的高兴。其中有一张是与我当年一些学生的合影,这次一见报立刻就被一个叫常春云的同学发现了,她喜出望外,‘这不是几十年前教过我们的马老师吗?’消息迅速传开,那张照片上的同学们很快就都知道了。他们非常想念我,可怎么才能与我联系呢,情急之下,电话打到了编辑部,又辗转找到‘蓝镜头’版的邢编辑,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我。今年10月23日‘重阳节’这一天,我们这些几十年没有见过面的师生又重聚在一起,当年我教过的小学生如今都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了,大家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趣闻,述说自己这几十年的生活变化,既兴奋又感慨,有人拿起相机,五十载师生重相聚这张照片瞬间就定了格。《人物》周刊,你用心为读者搭建了沟通的平台,传递了人间的真情和友爱。我们爱你!”

本报记者邢大军

我和《人物》拥有七年深厚情谊

家住石景山区八角社区张积武老人是八角街道特钢社区的一名老党员。退休后,他一直活跃在社区:借着自己的写作特长、凭着对社区工作的满腔热情、怀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责任心,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宣传地区的好人好事,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尽其所能为群众服务,赢得了社区党员、群众的一致称赞。同时,他也是《人物》的一位忠实读者,在他心中,《人物》周刊的情谊如淙淙溪水般淡淡流淌着。

“《人物》周刊是我很看重的一份报纸。不仅仅是情谊啊。每次阅读它,心中总是升起无限暖意。10年前我从单位退休后,因为一直爱好写作,就找到了社区居委会,主动承担起了社区的宣传工作,成了社区的义务宣传员。社区是大家共有的家,每个人都在为家出力,作为一名党员,为群众做点儿事我心里踏实,心情也愉快。我记得当时写了一篇题为《特钢社区因整洁而美丽》的文章很快被《石景山周刊》登载了,这是特钢社区的新闻第一次登报。居民们看到报纸后备受鼓舞,纷纷开始主动参与社区的建设活动:参加社区义务巡逻,打扫社区环境卫生,组建义务服务小分队等等,社区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而我呢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我对报刊比较感兴趣,有天我在报摊忽然发现《人物》周刊,细细翻阅了一遍,觉得整张报纸内容充实,并且惊喜地发现该报还有一个《社区人物》专版,感到非常好。从那以后,我就每期去报摊买,成了该报的忠实读者。每周那么定期定时,这种君子之交的感觉真不错!后来,就通过邮局订了这份报纸,好几年的报纸至今我都珍藏着。其实,我的很多文章上了《人物》周刊也是我意外中的事。忽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和老郝写的一篇文章刊登在《人物》的社区人物版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这时街道办事处的张晓煜主任来电话告诉我,是街道推荐了我的稿并发到了报社。这是我与《人物》周刊写稿的初次结缘。从那以后,我的文章陆续被刊登了出来。社区的很多身边人物也成了我关注的焦点人物,尤其是老人。老人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应该受到尊敬和爱护的,退休后应在家享清福的,但我们社区中却有一大批老人,退休后不在家享福,而要把自己的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社区,热诚地为居民服务。这些老人的行为正是我们需要赞美和弘扬的。他们的行动也深深地感动了我。因此,我就觉得自己不能脱离时代,又必须俯视生活。因此写自己熟悉的社区生活。刻画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表现自己熟悉的情感。让我越来越激情饱满。一不小心,自己从事社区报道已经快十年了,如今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都联系我,而我也是有求必应。我们地区举办的活动和好人好事都能及时得到了宣传报道,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了宣传报道自己所在的特钢社区,张老还将注意力扩大到了整个八角地区。一天,走在马路上,张老听到前面的人正在谈论附近的社区要搞一次活动,身为宣传员的他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宣传材料,于是就一直紧跟着他们来到活动社区,现场记录采访,回家后赶紧写成文章发稿。每年,张老都有百余篇稿件被各大媒体刊登,他也因此被评为了市、区、街道的“文明之星”,《石景山报》特约记者,《首钢日报》优秀通讯员,《北京青年报》明星通讯员等。

本报记者 彭立昭 文/摄

鲍海军:《人物》让我成了同事眼中很有学问的人

两年前的一天,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走过一个报摊上,买了一份《人物》,当时,我就是想我得坐一个来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家,与其在车上干站着,不如看点什么。此前,我还真没留意过这份报纸,应该说就是随手拿的,不成想这一随手不要紧,《人物》就成了我生活中一个离不开的良师益友了。现在,如果有一个星期我没买到《人物》,我都会觉得浑身上下不自在。我每次出差,都会特意叮嘱家人,“别忘了给我买这期的《人物》。”甚至,今年四月,我住院手术,手术那天正好是星期四,是新一期《人物》上市的日子,进手术室前,老婆唠唠叨叨地问我晚上想吃点啥,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到要吃点啥,突然就给她来了一句:“吃啥都行,你就别忘了一会儿去街上给我买份《人物》就行了。”后来,老婆还跟我开玩笑说,“以后你要早走了,我每年清明就给你烧《人物》吧?”我立马说道:“行,就这么着了!”

为什么我这么喜欢看《人物》呢?因为它上面登的都是一些我爱看的内容,比如古今中外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一些新老明星的家庭生活,以及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普通人的故事。就因为看《人物》,我知道了不少老事儿,有时在班上,和同事们聊天,今天给他们讲点我从《人物》上看来的这个;明天我又给他们说点我从《人物》上看来的那个,就算聊点眼前的事,我也可以引经据典,说得口沫直飞,上下五千年就好像没我不知道的。渐渐地,我在同事们眼中,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不过,我这人有点私心,我没告诉过他们我聊的那些事儿都是从《人物》上看来的,要是他们都知道我聊的那些东西的出处了,我还怎么混呀。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词,叫“一般人儿,我不告诉他”。去年,地坛公园举办过一个报刊展销会,我特意去《人物》的摊上看了看,当时,张宁编辑在,我和他聊了一阵,他还约我给《人物》的“蓝镜头”投稿。遗憾的是,回家后我努力找了半天,也没找出一组适合“蓝镜头”的照片,只好作罢了。为了这事儿,我还挺不好意思的。这次,张宁编辑又打电话来,说让我说说“我和《人物》”这个话题,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也不知是行还是不行。

本报记者张宁

我与《人物》在地坛书市结缘

作为《人物》周刊身边三味版的热心作者,何杲可谓是《人物》的铁杆读者。谈及从读者到作者的过程,何杲说:“我与《人物》结缘,大约是在三年前的一次地坛书市上,一个不太显眼的展位中,摆着一种刚出版不久的期刊,封面的设计是那样地抢眼,里面的内容是那样地丰富多彩,我稍稍翻阅了几页,就被它广泛涉猎的‘人物’,独特的报道视角,醒目的文章标题所吸引,站在寒风中看了一个多小时还不舍得放下。回到家中,谁知我的老伴儿竟也手捧这份与众不同、特色鲜明的周刊爱不释手,一直看了大半夜。从此,每周四一清早,我们必到报摊买《人物》,不管刮风下雨,期期不落。从去年开始,索性全年订阅,唯恐哪期没有买到而着急。我们老两口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为什么这么待见这份版面不多、价钱不贵的周刊,甚至与它结下深厚的情缘呢?主要是这份报纸太有特色,内容太吸引人了。单看报头上口有‘人物’两个大字,可里面却包含着新闻人物追踪,成功人物经验,百味人物实录,历史人物钩沉等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年代、大千世界的各色人物。读者一报在手,便可饱览他们的坎坷经历、兴衰发展、成功与失败,不仅读着过瘾,而且—个个独具影响的人

《人物》是我的精神食粮

“找特别喜欢《人物》,看了有8年左右。”已经退休在家的沈中正老人,年轻时从事艺术工作,退休后更是把对音乐的爱好发挥到极致,朋友聚会他会拿把柳琴助兴,业余间他还会教一些小朋友弹琴“2006年我在清华那边教学生,每周《人物》上市时我都会买了带回家细细品读。有时候走不少报摊才能买得到。”沈老坦言最爱看《人物》中的名人传记,还有一些名人艰苦创业的成功之路,“我对一些与音乐和图片相关的内容尤其感兴趣,因为我喜欢音乐和摄影,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老照片我也会剪下来收藏。”沈老说看到一些老故事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学艺之路“我上曲艺班的时候,老先生都是毫无保留地教我们,让我们把传统文化继承下来。《人物》中的故事,不仅能够让我们回顾历史,还能让我们看到新时代的新文化,涉及广泛的内容,也激励了我们这样的老同志。《人物》是我的精神食粮。”

本报记者 董岩文并摄

推荐访问:人物 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