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真切,真情

人物新闻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一个或多个人物新闻的思想、言行、事迹、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层出不穷的乡村能人,带领群众推动着乡村经济稳步向前发展,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赞歌,充分展示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

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应不断挖掘新闻线索、收集新闻素材、撰写乡村新闻人物稿件,让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传、帮、带的模范作用。笔者就“如何写好乡村人物新闻”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细节 ,真实表现人物新闻的闪光点

新闻必须真实地记录新闻人物和事件,这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人物要有鲜明的个性,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抓细节、抓人物特点,用生动、具体的细节刻画人,把人物写得有新意。怎样才能真实表现出人物新闻的闪光点呢?首先,要观察、思考,发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同样的性格开朗,具体的表现却会大不相同,或心直口快、或热情似火、或直率莽撞……观察了人物的这些外在表现后,还要善于发现人物形成不同个性的原因:为什么开朗、忧郁、热情、莽撞……这种进一步的观察会使你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更鲜明的认识,以便积累更多的素材,写起来便有了源头活水。

1.动作描写见个性。典型的最有特征的动作,最能体现人物的个性。 在撰写《三只狐狸和二十万元财富》稿件中,运用动作描写表现残疾人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房高学常把残疾的左手,很随意地放进裤子的口袋里。与人交谈的时候,总是微笑着,双手自然而然地交叉放在腋下。他不想让别人用同情的眼光与他交流。

2.语言描写见品质。言为心声,一个人的品质最容易通过语言表露出来。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注重人物的语言描写。在撰写《民心广场暖民心》中,修广场的机车开进老支书杨树山家院子时,手扶着院墙的杨树山说:“别说要占俺家的院子,就是占了俺家的屋子,俺也让出来!”这样的语言描写突出出杨树山高尚的品质。

二、注重内涵,真切反映新闻人物的聚焦点

写人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采写人物新闻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去教育人、感染人。写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有感染他人的力量。人物通讯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写人,写新闻性的人物,要写出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乡村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之所以具有打动、感染人的魅力,全在于一个“真”字,一个“情”字。所谓“真”,是真实地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活生生地写他们固然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勇气、追求和理想,也有常人的苦恼、失落、彷徨和痛苦。

一般说来,人物通讯主要是写模范人物的,所表现的模范人物愈真实,愈形象,就愈有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物通讯是所表现新闻人物的文字化的素描,是其基本相貌、性格、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复印或传真。因此,对采访对象的贴近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何谓贴近?贴近,意思就是接近、亲近。也就是说,人物通讯的写作要完全忠实于新闻人物的实际,最大限度地贴近新闻人物的性格、身份、情感等,写出人物新闻的真实可信来。

“贴近”是新闻真实的必然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人物通讯的生命。“贴近”是新闻规律的本质体现、“贴近”也是增强感染力的客观需要。宣扬人物的目的在于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因此,增强人物通讯的贴近性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环节。

三、注重人与矛盾的冲突,彰显人物新闻的新闻点

人物刻画要有戏剧性,能显现人物精神境界,要善于在矛盾中写人,人物在冲突中凸显个性。怎样达到二者的统一呢?

首先,体现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抓住矛盾冲突不惜笔墨地写行动、思想,这样人物就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农村人物新闻涉及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些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涉及生活与生产之间的冲突,一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2010年,宝清县朝阳乡李淑芳大学毕业后自谋创业回乡养殖獭兔,遭到家人的一片反对声,招来了周围乡里乡亲的嘲笑。可李淑芳是早有准备,经过她对农村养殖加工业市场前景调研,她对獭兔养殖项目充满信心。“一个喝饱了墨水的大学生竟然回家养殖獭兔,还有什么出息呀!”有的村民背地里这样取笑李淑芳一家。虽然是一片反对声,但李淑芳坚持自己的想法。说干就干!她买了一辆摩托车,走访了临近县市的10多户獭兔养殖大户,学习经验、了解市场、结识同行。经过几年的发展,李淑芳的獭兔养殖成了规模,发展越来越大……

“她当村支部书我们投赞成票。不选这样有能力的人当,那选谁当?”靠养殖獭兔致富的村民们毫不迟疑地说。在稿件《李淑芳:从“兔倌儿”到“村倌儿”》中,以话家常的语言,使文章轻松易懂,着力写出矛盾和曲折,反映新时代最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精神风貌,以及党组织的凝聚力。

总之,要想写好乡村人物新闻,达到见人、见物、见思想,形神兼备,以“形”传“神”,就必须到第一线去,到现场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要求,也是许多优秀新闻人的不懈追求。

(编辑/丹桔)

推荐访问:真切 真情 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