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思政网络教育平台的探索

摘要:积极心理学再次兴起于20世纪末,倡导乐观主义,从而给人一种积极幸福感,这正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符,当代“95后”大学生多存在消极,倦怠等情绪,这些情绪的缓解正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能够更加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学业的提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20世纪消极心理学盛行,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二战结束后,治疗人们的心灵创伤成为心理学领域所面对的重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心理学再次兴起于20世纪末,它首先倡导乐观主义,给人一种积极的暗示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其次,它还强调研究个人的积极特质,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工作能力,提升个人交往技巧等。最后,积极心理学在社会层面希望能够激发公民的集体主义意识和荣誉感。当代“95”后大学生在心理上多存在消极,低落等情绪,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对学生进行引导。积极心理学希望给人带来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网络教学平台则利用积极心理学来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学业提高。

一、积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上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学习平台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它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工具,发展广泛。对高校来说,运用网络学习平台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也同样是一种挑战。在传统的课堂上,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即教师授课,而“95”后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这种教学方式就会愈发缺乏吸引力,从而难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再加上师生交流信息的不对等,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我们注意到当代大学生易产生自卑、自负、孤独无助、过分嫉妒、过分依赖等心理问题。因此,这样的现实情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而网络学习平台打破了这一瓶颈,它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零散的信息,我们现在处于信息时代,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用零散的时间了解零散的,最新的碎片化信息。这不仅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参与网络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创建自己的网络课堂,布置随堂测验,学生可以对当堂所学进行有效扎实的巩固,遇到疑惑可当堂询问老师,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通过学生端平台加入老师所创建的课堂进行实时互动学习。老师在这样的学习平台上,可以组织学生签到,发放收取作业,有着一定的创新性和时效性。是否签到和作业完成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得的经验值,平台后期会通过经验值进行综合排名,排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它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排名高的同学会对自己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态度产生满足感,后期学习会更加努力,中等成绩的同学会向排名靠前的同学看齐,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课后老师可上传课件以供学生课下复习。

(二)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网络教学中的影响

首先,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上的困扰,如何发掘大学生的优秀才能,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质?积极心理学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只有当大学生主观上感受到如幸福感、快乐、爱与被爱等这样的积极情绪时,这一作用才能有效发挥。通过网络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为了让大学生拥有完整人格对国家、社会、家人拥有正确的心态。教师将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整合,运用网络平台通过课件或者视频的形式进行授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指数,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积极的情绪体验往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其次,网络学习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课堂的模式,突破了传统文字信息交流的文字限制,实现了语音、视频等交流学习模式。使得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识具体化,使繁冗的条理过程简单化。此外思想政治授课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听课、练习、巩固。这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进而保证教育实效性得以提升。

(三)积极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

教育本就是一件積极的事情,重视学生思想,尊重学生看法,采取平等的方法和公平对话的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沟通去了解学生内心,像这样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对积极心理学教育方法的应用,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高校教师还应当对该平台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密切关注,将沟通模式灵活化,不断拉近教师同大学生之间的思想距离,还要积极促进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以调动大学生关注的积极性。积极心理学还非常注重外部环境的营造,认为积极的外部环境可以不断地向人们内心深处注入新的、积极的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形成积极的环境氛围,营造和谐的环境空间,包括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尽可能为学生所接触到的每种环境提供积极的因素,营造积极的氛围,让积极的环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在快乐中接受教育。

此外,高校还应紧随“十九大”步伐,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教师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性网络活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知识,有能量,有胆识,积极乐观的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高校教师作为和大学生接触最亲密的人之一,应积极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

二、结语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教师要更加重视积极心理学,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涵,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引导学生良好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实现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现如今是互联网发展的时代,网络上的信息日新月异,思想政治修养对于我们来说不可小视,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心理学提供的是一种更为便捷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蓝邱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初探:基于借鉴积极心理学[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28(2).

[2]周文芳.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8).

[3]董学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03).

[4]徐绮晗,赵宏宇.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5).

[5]吕萍萍,张睿.论"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中的价值体现[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推荐访问:心理学 网络教育 探索 思政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