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的德育意识及其养成

摘要:德育意识是教师重要的专业意识,是以德育观为核心形成的对德育系统的整体性认识,是德育实施过程中的德育观及其方法论。德育意识可分为意识形态德育意识、交互主体性德育意识、生成德育意识和实践德育意识。高校教师要养成正确的德育意识,需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培养反思性教学的习惯和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德育意识。

关键词:高校教师;德育意识;养成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0-0111-02

收稿日期:[HTSS]2010-08-09

基金项目:2008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JX08-1-080)

作者简介:杨海艳(1976-),女,黑龙江七台河人,讲师,从事高校德育研究;陈玺名(1974-),男,四川营山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

人的意识支配人的行为,并进而影响人的行为的结果。我国以往的高校德育实效欠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校教师缺乏德育意识或存在错误的德育意识。要深入推进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工作,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高校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德育意识。本文试就高校教师德育意识的涵义及内容进行探析,并提出高校教师如何养成德育意识的建议。

一、高校教师德育意识的内涵

意识是学术界具有多义性的概念。在哲学中,意识是与物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意识的主体可以是个人和社会,有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之分。社会意识即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社会意识要通过教育来传承,社会意识通过教育内容并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便形成对于教育自觉的观念意识,即教育意识。关于德育自觉的教育意识叫做德育意识。学校德育活动是特定的德育意识之外化,德育意识成为影响德育工作实效的核心要素。德育意识是教师重要的专业意识。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社会意识,德育意识是对德育存在的反映,是高校教师对高校德育系统的基本认识。它包括高校教师对高校德育的本质、结构、功能、性质与价值、目标、内容、方式、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德育实施中的指导思想。可以说,高校教师的德育意识是以德育观为核心形成的对高校德育系统的整体性认识,是高校教师的德育哲学,是德育实施过程中的德育观与方法论[1]。

二、高校教师德育意识内涵的分析

高校教师德育意识的基本内容是胜任德育工作应该具备的德育意识的基本范围。从我国教育目的对高校学生培养质量、规格、设想的价值限定,以及德育实施过程的角度,可以把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的德育意识分为意识形态德育意识、交互主体性德育意识、生成德育意识、整体德育意识和实践德育意识。

1.意识形态德育意识

意识形态是指一个阶级、民族或国家的思想观念体系,是由反映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等社会学说组成的,是该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思想理论依据[2]。冷战后,各国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并没有结束,只不过是策略和手段发生了变化。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出现了政治、经济、军事与意识形态结盟的新趋向[3]。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总是将德育看作是服务于本阶级统治的工具,从而使德育必然带上意识形态色彩。这正是德育功能的意识形态性的体现[4]。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例如,美国虽然鼓吹学校教育不受政治干预,学校道德教育中不能强行灌输某党派的政治观点,以迫使学生接受并确立政治态度。但实际上,美国也通过学校道德教育来培养维护他们的政治秩序和实现他们的政治目标的下一代[5]。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在我们的社会相互激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正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途径。

2.交互主体性德育意识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直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高校德育是应当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高校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思考和回答的一个基本的问题。近代哲学建立于主客体二分基础之上,属于主体性哲学。在近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上,目前,高校教师在德育的主体意识问题上,主要表现出两种错误的趋向:有的教师还固守传统德育中的“教师中心论”,将受教育者看作实施德育的对象即客体,压抑了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有的高校教师,则过度宣扬“学生中心论”,忽视了教师在德育中应有的指导作用,对高校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和行为不予以及时纠正。因此,重构德育中的师生关系就必须超越主客体的哲学理论的束缚。胡塞尔和哈贝马斯等人提出和发展的交互主体理论(或称为“主体间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在主体和主体的交往中形成了主体间或主体际关系,由此而衍生出了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6]。交互主体性理论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它突破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将人们从单一主体中心性原则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为新型师生关系建构提供了哲学理论支持。

3.生成德育意识

“生成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生成教育”是情境式、体验式、生活式的教育模式。教育的过程不是预设结果的实现过程,而是生成的、创造的过程。教育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内化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实现人格的生成,是人的现实的关系、心理、文化的建构过程。就德育而言,“生成德育”就是要突出德育的生活性与生成性,让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丰富多样、具体的德育活动,体验德育过程,在直接的德育实践过程中发掘和体验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促进美德的生成。

4.实践德育意识

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Dewey)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之生长与重组”、“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观念。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言:“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每个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知识与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即教育与训育分不开。”“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7]就德育而言,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离开了生活实践,道德就失去了产生、发生作用的真正土壤。德育是学生道德内化与外化过程的统一,而实践是实现内化与外化相互转化的桥梁。实践应当贯穿于高校德育过程的始终。目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德育的本质特征:实践性。高校教师往往重视课堂教学中道德知识的说理、讲解,而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却关注不够,忽视了实践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校教师德育意识的养成

1.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在高校教师德育的意识形态问题上,有两种典型的错误趋向:其一,泛意识形态化。即泛政治化,过分夸大德育的政治和阶级属性,使德育局限于政治教育的范畴内。这种倾向的表现在于仍坚持我国过去那种高度政治化的德育思路,把所有的德育内容和问题都与意识形态相联系,过度强调德育的阶级性,德育被高度政治化,抹杀了德育的独立性,使其成为了政治的附庸。其二,去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即去政治化,把德育等同于社会公德教育。由于人们对“左”的思潮的极端反感,基于我国过去高度政治化德育的反思,部分教师淡化甚至完全否定德育的意识形态性。这种观念是危险和有害的,将会导致德育的方向性错误。西方敌对势力不断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渗透,向大学生散布反动思潮,传播错误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意在意识形态领域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影响不能低估。所以,高校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始终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德育意识,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应有的警觉,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

2.培养反思性教学的习惯和能力

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在欧美教育界备受重视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培养理论。培养反思型教师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反思型教师是对传统经验型教师的超越。“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在高校德育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对其德育实践活动的反思和改进。高校教师要养成反思德育实践经验的习惯和能力。只有在反思自己德育教学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将自身的德育实践的“经历”转化为“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才会得到不断的丰富、修正和完善,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高校教师要对过去的德育方案及其德育实践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和从成功中获取经验,努力使自己的德育水平逐步得到提升。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教学环节有待今后改进等等。通过不断积累德育经验教训,高校教师才能不断地发现和抛弃自己身上那些不正确的德育意识,不断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德育意识,更新德育观念,改善德育行为,提升德育水平。

3.在实践中践行德育意识

高校教师要树立交互主体德育意识。高校教师必须实现职能和角色的根本转变。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改变那种居高临下向学生单向灌输的权威服从式的德育方式。教师应当坚持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将学生看作独立人格的主体,唤起受教育者内在道德需要和思想自觉。另一方面,要强调和尊重学生在道德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片面地迎合学生。教师作为“闻道在先”者要发挥其“道德指导者”的作用,通过其向学生布道,引导学生德性的发展,对学生错误的道德观念要及时予以指出,帮助其纠正。

高校教师要树立生成德育意识。高校德育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基本原则,应适应高校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生成“和提高。比如,我校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家庭”教育活动中,教育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体量“天下父母心”,在父母生日、节假日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或写封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向父母说声“爸爸妈妈我爱你”等。总之,高校教师要树立“生成德育”意识,在德育中注意引导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自主“生成”良好品德,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高校教师要树立实践德育意识。高校的整个德育活动要以道德实践为导向,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实践展开,要坚持理论教学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要给学生提供时间、机会和活动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获知、体验、感受并践行道德规范,实现德育由知向行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

[2]王强.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J].学习与探索,1997(4).

[3]张建设.试析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斗争的新趋向[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3).

[4]张澍军.试论德育功能的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J].长白学刊,2005(1).

[5]王俊明.中美学校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5).

[6]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7]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傅文第〕

推荐访问:德育 养成 高校教师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