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博物馆的兴起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从我国第一个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开始,我国的遗址博物馆不断发展。考古发掘是遗址博物馆建立的前提,而国家政策的导向和经济因素对其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同时,遗址博物馆也是藏品概念的扩张、民众寻根情结的产物。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兴起;定义

遗址博物馆是博物馆中特殊的一种。从1958 年我国第一个遗址性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建立起的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遗址博物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什么是遗址博物馆呢?要理解遗址博物馆的定义,就要了解什么是“遗址”。关于遗址的定义,所见的说法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首先来梳理一下遗址的定义。

1 遗址博物馆的定义

先来看一下,各种工具书对“遗址”是如何定义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卷》中并没有直接的“遗址”的词条,有对“遗迹”的定义:

遗迹 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来的活动遗迹等。

同时,在“遗迹”词条之下,又对“遗址”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废址、宫殿址、村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的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窑穴、仓库、水渠、水井、窑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烽燧、长城、界壕及屯戍遗存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博物馆卷》中,有对“古遗址”的解释:

古代人类各种活动留下的遗迹。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例如民居、宫殿、官署、寺庙、作坊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等各类建筑残迹;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例如洞穴、采石场、沟渠、仓窖、矿坑等。

上面各种工具书对遗址的定义看似不完全相同,其实是相同的,这些定义中的重点是“古代人类活动”,笔者把“遗址”的定义归纳为——与古代人类活动相关的、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留下的遗迹。

遗址博物馆是以遗址为基础的,在保护遗址的同时展示其中的一些文物,它是博物馆中特殊的一种。弄清楚了“遗址”的内涵,就可以来定义“遗址博物馆”了——遗址博物馆是在遗址之上建立的,对遗址进行发掘、保护、研究、陈列的专门性博物馆。

2 我国遗址博物馆的起源

关于我国遗址博物馆的起源,仅有吴永琪等主编的《遗址博物馆学概论》中有提到,认为我国遗址博物馆的雏形应是孔子的故里。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在曲阜阙里将孔子所居的三间房作为纪念孔子的庙堂。孔子葬地鲁北泗上,“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孔子冢大一顷,后世在庙堂中藏孔子的衣、冠、琴、车、书。孔子庙堂以孔子的故居、坟墓为基础,保存、陈列着孔子的生活、学习、著述的器物,还有弟子们的演礼活动,具可以说有了遗址博物馆的早期形态。但它只是在遗迹原址上建立起来的纪念性场所,还不能称作遗址博物馆。

下面要提一下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它于1921年被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1929年裴文中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北京人头盖骨。1953年修建了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陈列馆——中国猿人陈列馆。它是我国第一座建在考古遗址区范围内的展示建筑,创造了考古遗址出土文物就地、就近展示的先例。1994年,它更名为周口店遗址博物馆,2002年更名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因为在初建时,只是在遗址范围内建立起文物陈列馆,中国猿人陈列馆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遗址博物馆。所以虽然它初建比半坡遗址博物馆早,一般不把它当做第一个遗址博物馆。吴永琪的《遗址博物馆概论》、还有近些年的单霁翔的《实现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遗址博物馆》,都提到了周口店北京人博物馆,但都不认为它是我国第一个遗址博物馆。

而公认的,我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遗址博物馆,是1958年建立的半坡博物馆说起。这是中国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遗址博物馆,它展出了半坡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包括居住区的房屋、沟濠遗址以及在该遗址上出土的骨器、石器、陶器,并辟有辅助陈列室。

此后,我国考古事业、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遗址博物馆事业也渐渐发展起来。

3 我国遗址博物馆兴起和发展

(一)考古发掘促进遗址博物馆的建立

上文提到过考古遗址博物馆是遗址博物馆中最普遍的,我国遗址博物馆的兴起和发展,当然离不开考古遗址的大量发现。我国目前发现的考古遗址,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各种活动,数量庞大、类型多样,这些考古遗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内涵和背景,其类型复杂性和丰富性,是我国遗址博物馆发展的前提条件。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于1955年开始发掘,1959年建立了定陵博物馆,展出了明楼、宝城等地面建筑及地下宫殿,两个出土文物陈列室中则展出了陵墓中的出土文物及明十三陵概况。

1958年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建立之后,我国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就开始不断发展。80年代、90年代更是发展迅速,新建了许多遗址博物馆,它们的出现都离不开考古遗址的发掘(详见表一)。

表一 20世纪我国出现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名称遗址年代地点遗址博物馆始建时间(年)半坡遗址博物馆新石器西安市灞桥区1958定陵博物馆明北京昌平线1959乾陵博物馆唐陕西乾县1962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西安临潼区1976成都市王建墓博物馆五代成都市西城区1978茂陵博物馆汉陕西兴平县1979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汉北京丰台区黄土岗乡郭公庄1983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西周-战国山东临淄1984黄石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 西周-汉湖北大治县1984乐山市麻浩崖墓博物馆东汉-南北朝四川乐山1984襄汾县丁村民俗博物馆 旧石器山西襄汾县丁村1985徐州汉兵马捅博物馆汉徐州市郊区狮子山乡1985新乐遗址博物馆新石器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大街1986洛阳古墓博物馆原始-宋河南洛阳1987马坝人遗址博物馆旧石器广东曲江1987元谋人遗址博物馆旧石器云南元谋县1987临沂地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汉山东临沂1988南越王墓博物馆汉广州市1988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周四川广汉1988铜山县北洞山汉墓陈列馆汉江苏省铜山县1989法门寺博物馆唐陕西扶风县1990琉璃河商周遗址博物馆 商周北京房山县1993耀州窑遗址博物馆唐-明山西铜川市1993西夏博物馆西夏宁夏银川市1998

(二)藏品概念的扩张

遗址博物馆的兴起还与藏品概念的扩张息息相关。说到藏品,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博物馆中那一件一件可移动的实物。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博物馆学运动,主张打破原有博物馆收藏与展示模式,要求从关注“物”转向关注“人”——博物馆必须关注其整体社会文化。这时出现了一批新型博物馆,如露天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博物馆收藏从馆内走向馆外,而藏品也从可移动的文物向更大的种类扩张开去。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藏品不再仅仅是博物馆库房、展厅中的一件文物,还应当是它与其所在环境构成的一组关系。当考古人员将文物从一个墓葬或灰坑中提取出来,转到博物馆时,这件器物的考古学情境便不复存在,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就无法直观地感受到这件器物与同一单位中其它物品的联系性信息了。而遗址博物馆恰好可以满足这种对于文物与其周围环境关联性信息的需要。

在遗址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考古发掘现场,能够看到文物具体出土的位置,甚至是出土时的摆放方式,观众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展示单一的文物本身,还能够看到它与其他出土物的关系、它出土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文物的信息。

在遗址博物馆中,不仅一个个可移动文物是藏品,不可移动的遗迹也成为了藏品,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的遗迹的组合也是一种藏品。可见,遗址博物馆的兴起正是藏品概念扩张的产物。

(三)经济和政策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和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大批博物馆应运而生。从附录一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江苏省,浙江省等,博物馆的总数量遥遥领先。这也对本地区的博物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众对博物馆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等必然会有更高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大力发展传统博物馆外,建立遗址博物馆等特殊性博物馆必然成为这些地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也大大的促进了我国遗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遗址博物馆的建设需要资金支持,除了经济发展之外,国家政策的偏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3月,今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博物馆条例》,它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和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作出规定,为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对博物馆事业的支持,也推动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四)民众心理,寻根情结

遗址博物馆还有另一个潜藏着的原因,自古以来连贯不断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人们的怀古寻根情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和心灵的慰藉。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对于遗迹废墟的多愁善感和缅怀是始终存在的,它们渗透了各个文化领域,包括了诗歌、绘画等。有大量的怀古诗记载了文人墨客在凭吊古代遗迹时发出思古之幽情,如“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巫鸿先生指出:“怀古诗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文学,而更是代表了一种普遍的美学体验。当凝视(和思考)着一座废弃的城市或宫殿的残垣断壁,或是面对着历史的消磨所留下的沉默的空无,观者会感到自己直面往昔,既与它丝丝相连,却又无望地和它分离。怀古之情因此必然为历史的残迹及其磨灭所激发,它的性格特征包括内省的目光(introspective gaze)、时间的断裂,以及消逝和记忆。

遗址博物馆的所在之地有很多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废墟”,尤其是考古类遗址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的兴建,以及由此而来的观众参观,其中所包含的情绪与怀古诗中所表达的是有相似之处的。它向人民展示了本地区,特定时代的历史,迎合了人们对往昔的怀念忧思与寻根的文化溯源心理。

在兴建遗址博物馆的时候,由于博物馆是在原址基础上重建的,在记录往昔的同时,也会在遗迹之上进行一些重建,这就会涉及到一个原址“原真性”的问题。遗址博物馆中的原址保护展示就是一个保护遗址“原真性”的极好方式,遗址博物馆中的“遗迹区”可以说是最贴近遗迹本真的一个部分了,而在原址之外的文物陈列、说明介绍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遗址。一般博物馆在展示文物时,往往也会用到场景复原的方式,帮助观众“回到过去”体验文物原来的情境。而遗址博物馆本身就保存有原来的情境,能够自然而然地将过去与今天连接起来。

注释

[1]中国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806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文物 ·博物馆》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博物馆》,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187页。

[3]吴永琪等,《遗址博物馆学概论》,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0页。

[4]巫鸿:《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和“缺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9页。

作者简介

蒋天颖、王妍,南京师范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学生。

推荐访问:遗址 兴起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