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编者按:胡锦涛总书记到延安考察时动情地说,在延安这块土地上孕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世世代代继承下去,发扬下去。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连续32年坚持不懈地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在军内外大力宣传延安精神,成为传播、弘扬、实践延安精神的一支生力军。他们的事迹充分说明: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不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 见证着中国革命一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不平凡岁月。这里,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连续32年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他们先后组织393批、15万余名部队干部和地方各界人士赴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还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向人民群众宣传延安精神。学院先后荣获“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和“全军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课被评为“军队优质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成果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军队级一等奖。

坚持32年不断线——

始终高举延安革命传统的精神火炬

时间回溯到32年前。1978年6月,十几辆解放牌大卡车满载着300多名军校学员,颠簸在通往延安的黄土路、沟壑间。学员们一路高唱着“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奔向他们心中的圣地。当时,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刚刚成立,这是他们组织的第一期学员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学。

首次“寻根之旅”历时12天,窑洞、土炕、木桌、油灯……一件件朴素的陈列物,强烈撞击着学员们的心灵。“延安十三年”、“艰苦奋斗”、“共产党员标准”、“三大作风”的专题讲解,让大家为之振奋。

首批教学的成功,坚定了学院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信心和决心。曾在“抗大”学习工作过的第一任校长陈赤红和政委张鹤田主持召开院党委会,正式作出《关于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决定》。此后的32年间,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和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西安政治学院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始终没有断线。1989年5月中旬,正是那场政治风波山雨欲来的时候,院党委顶住各种压力,排除各种干扰,如期组织312名学员,乘着大卡车,浩浩荡荡地奔赴延安。当学员队伍整齐地行进在宝塔山下时,沿途群众纷纷驻足凝望。当地一位老红军动情地说:“看到了你们,就看到了我们这支军队的希望。”

改革开放,在带来人们思想解放的同时,也使利益至上的思潮开始泛滥,一些传统的神圣的东西受到置疑。“有头脑的跑沿海,没头脑的跑延安。”像这样的议论,有一段时间在西政院教职员工中竟然也有一定的“市场”。针对这种倾向,1990年5月,院党委及时作出了《关于新形势下深入进行延安精神教育的决定》,提出了“五个扩展”,即:把延安精神的学习和教育扩展为全院的共同任务;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每一位同志;把短期集中教育扩展为在校全程教育;把学员在校教育扩展到毕业后继续受益;把学习和宣传延安精神扩展为实践和发扬延安精神。

一大批教员情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如“践行延安精神先进集体”中共党史教研室,“延河抢险救人”先进群体,“满脑子都是事业”的王也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侯敬智,“三尺讲台献终生”的吴教练、余子明,“延河岸边一纤夫”张万斌等等。

一堂试讲课,一生延安情。现为学院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的杨玉玲对记者说,她怎么也没想到,当初自己试讲了一堂课,这一生便注定与传播延安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

1990年7月,西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杨玉玲,被特招进入西安政院中共党史教研室刚一个月,领导就让她担纲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任务,讲《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一课。她从没有上过现地教学课,担心讲不好。教研室的同志们就手把手地教她讲台怎么站,话筒怎么拿,开场的语气、语调怎么把握,怎样消除紧张心理……正式讲课那天,她发挥得很好。一位当年在延安战斗生活过的河北离休干部听完她的课后,握着她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你们这些没有经历过当年延安生活的年轻人,把我这个‘老延安’讲得掉了眼泪。”

“第一炮”打响后,杨玉玲很快融入到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队伍。不到6年,她把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设置的所有课程都讲了个遍,成为教研室第一位“全能型”教员。而且,她从校内讲到校外,向全社会激情传播延安精神,还被延安干部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在这个讲台上,杨玉玲一站就是20多年。这期间,她主编和参与编写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系列教材15部,出版专著3部,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军事科学》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先后荣获“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用她自己的话说,“试讲第一堂课走进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在心灵深处就再也走不出去了。”

在延安市北约3公里处的河庄坪,坐落着一个占地70亩的教学基地。西安政治学院组织学员来参加教学都要在这儿栽上一些树留作纪念。一次,在延安教学基地建宿舍楼时,一棵大柳树影响到楼房的施工,工作人员找来伐木工具,准备把这棵树砍掉。闻讯赶来的院领导动情地说:“这棵树不能砍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基地里的这些树,是一批批学员和教职员工亲自栽种的,它是我们学院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历史见证,更是延安精神薪火相传的真实记录。”

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是学院办学的“自选动作”,没有专项经费和场地,学院一直坚持开源节流、多方筹措。他们先后为基地建设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建造了2600平方米的窑洞式楼房和1000平方米的大食堂,目前教学基地建筑面积已达6000多平方米,一次可接待500余人。近年来又新建了多媒体教室,并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侯沟门村等处设立了14个实践性教学点,彻底改变了“大地作操场、食堂作课堂”和“住在帐篷里、睡在草席上、吃在野山坡”的简陋环境。

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初始阶段,从西安到延安路途400多公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学员坐的是老式“解放”牌大卡车,走的是简易公路。有人便提出,动这么多车和人,万一出事故,不仅学院建设会受影响,甚至会牵涉到领导,到头来得不偿失。学院历届党委班子态度坚决,心无旁骛,始终做到不在个人和单位暂时利益上打算盘,在精心打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灵魂工程”上狠下功夫。据统计,32年来,学院直接担负教学输送任务约233批次,出动车辆17840台次,累计车队行程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由于全院上下共同努力,32年来未发生任何重大责任事故。从西安到延安这条路,被学员们形象地誉为“铸魂之旅”和“信仰之路”。

不当导游当导师——

让延安精神真正进入灵魂深处

地方学员李某“两次泪流满面”的故事多次触动学院教职员工的心。李某曾是驻地一名优秀大学生,申请参加了西安政院组织的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特别是在“四八”烈士陵园听教员讲《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一课时,激动得泪流满面,表示要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后来,李某因贪污公款,触犯了法律。在宣判大会上,李某痛悔得泪流满面,说自己对不起先烈。

这件事让学院上下开始反思:不能让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成为一次简单的红色旅游,传播延安精神,不能只让人感动一阵子,而要让人受益一辈子。作为施教者,不是当导游,而是当导师。

为此,学院坚持学科化建设,专门成立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教材编委会,成立了全军首家“延安学研究所”,出版了《延安革命传统现地教学教程》等15部教材,编写了《革命的熔炉——抗大》等案例教材,制作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网络课程,还编创了《延安——我们的课堂》等8部电视教材,形成了由文本教材、案例教材、电视教材、网络教材组成的教材体系。其中《怀念你啊——延安》、《永恒的精神》获全军电教片评比一等奖,《中华精魂》、《窑洞春秋》、《延安故事》列入国家出版规划重点图书。他们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延安精神》和中国社科院“十一五”重点课题《陕甘宁边区军事志》等重要课题研究编纂工作。学院还结合教学搞科研,与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等单位举办研讨会,为深化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多年来,学院在延安精神研究领域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结合相关学科专业研究,形成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政法工作、廉政建设等一系列研究成果。《风雨过后满目春》获国家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永恒的旋律》获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特等奖。

某部干事杨晓兵,2006年在学院参加任职培训时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踌躇满志回到单位后,正赶上部队组织的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模拟对抗演练。没想到讲起革命传统头头是道的他却在军事演练中“败走麦城”。

这件事,引起了学院党委的重视,在专题研究延安教学的常委会上,院长齐三平建议:要培养懂军事、会打仗的政工干部,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要增加军事内容,让政工干部插上军事高科技的翅膀。会议对学院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培养军政融合高素质新型政工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开发实施延安时期我军在陕北战场“三战三捷”军事战例教学。

为了讲好这一课,院领导和教研室的同志利用寒假时间,北上延安开展现地考察。他们走访当年参战老战士了解青化砭、蟠龙、羊马河“三战三捷”的具体情况,还安排人员到国防大学搞调研,联系总参申领图文资料,接着是编写作战想定、授课提纲、选择授课场地……汗水浇灌丰收果。2007年新学期伊始,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的“三战三捷”战例教学课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

与此同时,院里增加了军事课比重,开设了《一体化联合训练研究》专题课程和《信息化战争基础理论》、《军兵种知识与作战运用》等相关课程。建成了战时政治工作指挥实验室和军事演练指挥中心,开展网上模拟对抗演练。组织以“使命”为代号的应急作战政治工作模拟演练,以“秦岭”为代号的应急机动实兵演练和以“砺业”为代号的战时政治工作演练。

让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成果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人民大众的共同追求和精神力量,是32年来西政院的不懈追求。他们在抓好在校学员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同时,主动地走出校门宣讲延安精神,抓住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通过多种方式解疑释惑,推动延安精神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他们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作风、党群干群关系等问题,及时开设《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延安精神》、《廉政建设需要延安精神》等专题,并组织由知名专家教授参加的宣讲团,坚持长年走进社区、厂矿和地方院校中宣讲延安精神,解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挑战与问题,帮助群众消除思想疑虑。多年来,他们先后为全军50多所院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经验参考和组织保障,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中专学生、驻陕大专院校、党政机关和企业等160多个单位和团体进行延安革命传统义务教学。

紧扣时代脉搏——

让延安革命传统教育

在创新发展中永葆生机活力

组织学员到驻地农村搞家访,是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贫困老区河庄坪乡井家湾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家访点。党史教研室杨忠虎教授到该村家访的经历很发人深思。

2008年6月,在延安教学基地参加学院组织的“十七大”精神读书班期间,杨教授专程来井家湾村家访,准备为自己的讲稿再添点事例。20年前,杨教授曾带学员来过这里。当时他们是踩着河道中的石块涉水过河的,村民住的都是破旧的土窑洞。家访时,杨教授和学员把前一天省下来的白面馒头以及从集市上买来的粮食送给老乡,临走时,大家还给村民捐了款。这个家访点还成了《延安精神与艰苦奋斗》教育课多次提到的典型事例。这次再进井家湾村,展现在面前的村庄让杨教授感叹不已:走过新修建的石桥,村前的田地里是一座座漂亮的蔬菜大棚和一个个花卉种植园;以往的土窑洞已经不见踪影,家家都是坚固、漂亮的石窑洞或砖瓦房,还有花园式的院落。该村已经成为以黄土风情、休闲娱乐、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为主的旅游民俗村。全村163户,其中52户经营“农家乐”,有的家庭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30多万元。该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坐在宽敞、明亮的窑洞里,乡亲们端上了一道道陕北小吃招待杨教授,并和他一同展望井家湾村的未来发展。杨教授来前筹集的“捐款”也显得“小儿科”,一直都没好意思拿出来。家访回来后,感慨万千的杨教授调整教学内容,给学员上了一堂《延安精神与新农村建设》的专题课。

讲传统课再不能一个教案讲几年了。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尴尬”事,学院党委提出不能“死抱传统”,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视角上好传统课。学院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教育新的时代内涵,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盯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紧贴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实际,使延安精神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保证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历久弥新。

学院每学期都调整、充实教学方案,修改讲稿,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延安精神教育。在延安凤凰山讲《学习白求恩,做毛泽东倡导的“五种人”》,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讲《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纪念馆讲《南泥湾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边区政府礼堂旧址讲延安时期我党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在枣园五大领袖塑像前讲我党的根本宗旨和一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风范……他们还邀请延安地市领导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参观改革开放先进典型庙沟村和胡锦涛主席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视察的侯沟门村,让学员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西安政院把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和我军“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性课题以及“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结合起来实施。为加快培养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军事人才,学院不断推动延安教学的拓展和深化,启动了“政治军官任职教育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系列教材编写工作。与此同时,学院还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专业类别,在纪念馆、革命旧址现地开设相关课程,使延安精神与之更好地“融合”。在师旅团政委培训班开设了《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与世界眼光》,在纪检干部、保卫干部培训班开设了《学习革命先烈,做好防间保密工作》,在组织干部培训班开设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考》等课程。这些年,他们还先后设置了“延安精神与理想信念”、“延安精神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教学专题,引导学员进一步树立献身使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学院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情感人、以境激情、以真取信、情理交融”的听、看、思、悟相融合的“情感教学法”。为了在“四八”烈士墓前讲好《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这一课,一茬茬教员在烈士墓碑前备课,含着热泪一遍遍追溯先烈事迹。在教学中,组织学员亲手做白花、扎花圈、写挽联。并通过在烈士墓前默哀致敬、重温入党誓词、召开党小组会等活动,使大家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

随着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军内外邀请学院教员讲课的越来越多,教员们常常应接不暇。为了保证社会对延安精神教育的需求,学院把教员们作的有关延安精神的报告、讲稿和《永恒的精神》、《延安——我们的课堂》等专题片资料刻成光盘,无偿提供给有需求的单位。他们还在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上建成军内第一家“延安革命传统教育”专题网站,开设有“延安革命史”、“民族之魂”、“传统教育”、“圣地影视库”、“互动留言”等特色栏目,为全军官兵学习、研究延安精神提供了网络服务平台。目前,网站累计访问量达560多万人次。今年,他们又与新华网共同打造了一个延安精神教育专题网页,网上点击量已突破1000万人次。

从2008年开始,他们又陆续建成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网络课程”,录入文字资料2100多万字,包括教材专著、历史文献、经典案例、学术论文、学员心得体会、陕北历史文化等内容,与“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网”相互配合,做到了足不出户在华夏大地传播延安精神。

躬身模范践行——

永不停歇地为弘扬延安精神呕心沥血

西安政院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孙福友,是学院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92年底,他把自己撰写的论文《论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交给导师郭志民审阅。郭教授仔细看过后发现,这篇论文最致命的毛病是选题太宽泛,论述不到位,资料也不丰富,主要原因是对革命传统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

郭教授没有通过简单修改让这篇论文过关,而是向学院请了假,专程带着孙福友到延安、韶山、萍乡、井冈山、南昌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史料。一个半月下来,孙福友收集了20多万字的资料,重新撰写了《论共产国际影响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的论文,答辩会上得到了国防大学和本院30多位专家、教授的充分肯定,并在多家报刊发表。

走进西安政治学院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八个镏金大字。这八个字是学院的院训。

2004年10月末,学员19队有4名学员在英语考试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按照《学员学籍管理规定》,学员考试作弊要开除学籍作退学处理,但一次退这么多人,建院以来还是头一次。一时间校园内议论纷纷。4名学员也追悔不已,检查写的很深刻。而且经过调查,弄清考试作弊主要是因为忙于准备系里的迎“国庆”文艺节目,耽误了学习。但院、系领导态度非常坚决:考试作弊要退学,这是 “铁规矩”,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例外。

学院政委刘强告诉记者,32年来,经过历届班子的实践和传承,学院形成了以“传播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为基本内涵的“求是文化”,历届班子坚持上任伊始集体到延安参加革命传统现地教学,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上交好班、开好头、接稳棒;院党委始终在作风建设上身体力行,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所有教学班次开、结业典礼不超过10分钟,一般会议不超过40分钟;在学员招生、考试违纪等敏感问题上,敢于顶住多方压力,不批条子、不徇私情;历届院领导没有一人超面积住房和超标准坐车,没有一人将子女调入学院工作。2006年,院常委参加第一期经济适用住房分配,做到统一排队、不搞特殊。建院以来,先后盖起了20多万平方米的教学和生活基础设施,一律实行公开招标,没有发生一起违纪问题。

在传播中滋养传统之花,在践行中播撒精神之火。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首任馆长、学院原理论研究室主任马玉卿,1988年10月离休后一直没有离开讲台,他应邀作毛泽东思想、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党的创新理论报告上百场次,足迹遍及四川、湖南、江西、河北等10多个省区市,不管单位大小,人数多少,路途远近,总是有请必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目前,学院有一批离、退休老教授受聘于地方院校及各类社会组织,从事延安传统教育宣讲活动。中共党史教研室原主任庞龙离休后,发起成立了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一所军民共建家长学校,工作范围覆盖两所幼儿园、四所小学、两所中学。10多年来,他们义务培训家长3万多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并被评为“全国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和“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庞龙也被评为总政系统先进离休干部,全军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和省、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焦连三教授自1980年留校任教起,一直讲授延安革命传统课,30多年从未间断。2005年1月退休后,他受聘于延安干部学院,因为课讲得精彩,深受地方领导干部学员欢迎,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明星”。每到新年前夕,发自全国各地的贺卡都像雪片一样,将他的书桌堆成小山似的。

离休干部孙鸣霄,无偿为家乡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乡大葛村发展致富办实事。2005年7月,有着58年党龄、75周岁的孙鸣霄,将组织关系转到大葛村党支部。年底,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乡亲们一致推选他当书记。后经上级党委任命,他光荣地出任大葛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年多来,大葛村领导班子建设得到了加强,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村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村子由过去的三类村迈进了二类村及中央村的行列。

32载辛勤耕耘,32年桃李芬芳。学院培养的一大批学员,犹如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军队和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学员樊建川转业后,为了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培育民族核心价值观,创建了中国第一座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该馆被批准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和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学院为部队培养和输送了8万余名政工人才,其中有35%以上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全国学雷锋标兵”李润虎、“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公方彬、“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英模”马玉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都曾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汲取精神营养。不少同志长期致力于延安精神的研究宣传,出版了《情系延安》、《情系中华》、《窑洞里的中国》等10多部作品,成为传播弘扬延安精神的新一代主力军。(本文摄影 郭江山)

推荐访问:万里 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