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研究探讨

【摘要】中、高职教育要迎接挑战,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必须改革创新院校办学体制,形成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只有转变办学方式才能调动与发挥高职院校与政府等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文章就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综述,以期日后职业院校能更好地发展起来,为社会提供更多综合素质更高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策略

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经过20年的蓬勃发展,不论在办学规模、内涵外延建设还是发展速度上都是跨越式的。特别是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后, 中、高职院校的内涵也得到了极大提升。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一些瓶颈,虽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及实践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发展速度不够快、成效不显著的问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至地方各院校应集中力量进行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这一持久战。

一、高职教育办学体制现状

目前各地方对职业技能人才的渴求度越来越高及对劳动者技能培训补贴力度的加大,为职业学校的培训市场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向政府申请建立职业资格鉴定机构,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岗位的需求,扩大职业培训范围,并提供鉴定资格证书,帮助在校学生及社会人员提升职业技能,同时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转换服务。另外,行业办的职业院校应不断发挥自身优势,紧紧依托行业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造,与行业内企业进行产学研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建成行业内专业人才培养与职工培训的重要基地。非行业办的职业院校应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及自身实际情况,以“订单式”方式对人才进行培养,为学生提供新技术、新标准及专业的岗前培训。全面建设以学员为主体,企业单位与社会培训机构为辅助,全面向社会开放的职教中心,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提高职业能力与学历层次。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各类文件,进一步对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进行明文规定,并大力扶持,維护职业院校及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政府管理部门与社会各界应正确认识中、高职院校的地位,并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与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通过制定与完善相应的法规与政策,切实给予职业院校支持,努力改善办学环境;进一步清除对职业院校的各种歧视性政策,落实学生与教师的平等法律地位,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改变对职业院校的歧视心理。另外,为促进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应尽力解决资金缺乏与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政府应建立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扶持政策,对职业院校给予一定标准的财政补贴,或对优质职业院校提供建设津贴。还可通过税收政策建立社会投融资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职业学校合理回报制度,让出资人获得合理的收益。

二、高职教育办学体制的转变

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存在办学主体单一的问题,即教育系统是职业教育的唯一办学主体。在经历多次改革与结构调整后,我国确定了中央与省级两级办学、两级管理,地方高等教育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的新体制。在省级政府获得中、高职教育的统筹权和院校设立的审批权后,通过院校合并与升格等方式批准设立大批高职院校。单一教育系统的办学使中、高职院校必须花大量精力建设自己的实训基地以开展实训教育,建设自己的教育队伍并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探索“前校后厂”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工学结合的途径与方法,寻求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合作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任务。但在寻求与企业、行业合作的过程中,职业院校面临行业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缺乏合作积极性的问题:一方面,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行业与企业作为单纯的用人单位,既不愿承担教育责任,也没有开展人才培训活动的积极性。这种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将行业、企业排除在职业人才培训过程外,不利于行业、企业履行教育责任,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因此,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将行业、企业作为中、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之一,也必须参与到职业教育的体系当中。一方面,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特殊性与行业、企业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有着自身的优势;教育部门与院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专业不对口、动手能力不强以及人才规格不适应行业、企业要求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一次性解决。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企业与行业的教育责任意识与人才培养意识,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局面。

三、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推进策略

(一)创新职业学校管理宏观体制,建立职业院校发展的良好环境

首先,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则,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整个学校层次、类别结构及发展规模的要求,将其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规划当中,统筹学校布局,层次部署。其次,下放权力,保证职业学校发展的自主权,增加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权,使地方政府能够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发挥政府积极性,增加教育投入。

(二)创新办学特色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办学优势,不断适应现代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努力构建集中职、高职与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办学模式,实现职前与职后的教育衔接贯通。同时,打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渠道,全方位向社会提供多门类的职业教育服务,既能够有效地为社会从业人员提供教育服务,也能帮助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职业院校应认清自身所处位置与扮演的角色,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坚持理论创新与实际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思考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问题,打破原有教育思想的禁锢,摒弃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树立新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思想,同时竭力打造学校品牌,例如在专业设置时应考虑适应市场需求,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并开发新兴专业,淘汰落后专业。

(三)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

可建立扁平化结构的内部行政管理组织,实现院系两级管理,强化与市场接轨的职能办公室,精简上下对口的事务性部门,向院一级放权,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另外,可建立教授评委会,逐步提升学术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改变以行政管理系统为中心的局面。

四、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并起到示范作用的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推进策略

目前,国内大部分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已全面覆盖所有专业并建立了“订单式培训”模式,实现专业共建,合作开发课程及文化互动互融,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职业院校通过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效地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为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努力梳理办学特色,建设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并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企业与机构支持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和招生就业工作,积极推进职业院校与各大中小企业交流与合作,使学校成为该地区教学、科研与培训的重要基地。同时,建立社会工作人员培训基地与教育中心,并与各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推动人才交流与培养的同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形成与转化,在更加广泛的领域进行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交流。

第二,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与指导下,学校继续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培养,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并开设相应课程。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扶持基金,建设孵化基地,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在体制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也可吸引其他院校前來学习交流。另外,发挥媒体的宣传优势,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发挥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第三,建立企业学院,不断深化校企的合作与融合。开展职业院校体制改革,不仅能够调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形成利益共同体,而且能够实现人才共同培育、校企共同管理、风险共同承担、学员毕业成果共享的目的。企业与院校共同探索与实践,运用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课程体系建设与核心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鼓励学校与企业进行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教育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要紧密结合院校教学的特征及培养目标,努力形成自身特色,将办学指导思想与当地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市场与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调整课程,构建具有职业院校自身特色并符合实践的教学体系。注意产学研相结合,与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并注重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其就业应岗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不断为社会提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及管理的量大、面广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季艳梅.高职院校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与提升对策[J].财会学习,2018(13):238,240.

[2]孙兴洋,王万川,邓光.国外行业特色型高校办学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8(09):49-54.

[3]李岩,王泗卷.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融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3):34-38.

[4]潘奇.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的进展、路径及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4所案例院校的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8(02):71-76,88.

[5]郭盛煌.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典型业态、实践之惑与治理路向[J].教育与职业,2018(07):13-19.

[6]王琳.当代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J].教育现代化,2018,5(12):232-233.

[7]高明,高鸿.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研究现状的述评——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8(03):6-13.

[8]俞林,周桂瑾.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改革困境、路径与现代治理[J].教育与职业,2018(06):5-10.

推荐访问:体制改革 办学 探讨 职业院校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