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泄露你的秘密

用户主动泄露信息?

在使用网络资源时,人们对隐私信息的让度尺度一直在浮动。用隐私来置换更优质的服务,对很多人颇具吸引力。不少人觉得为了一两个好用的功能,让度一点点个人信息没什么关系。

调查发现,四成多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网上公开过自己所在的城市和自己的照片。两成多智能手机用户公开过自己某一时刻的定位、生日、真实姓名、联系方式。

而当人们使用在线地图、共享交通、订票和购物功能时,在没有阅读长达万言的“用户协议”而点击“同意”之后,就已经让度了部分隐私权力。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大数据时代分散在各处的细节信息聚合在一起会产生强大的力量。2016年,《华尔街日报》专栏作者福勒邀请了6位素未谋面的志愿者进行试验。他给志愿者展示了自己一小时内在网上搜集到的有关对方的信息。

志愿者中有人在谷歌上搜过自己的名字,但很少人知道还有FamilyTreeNow.com和Spokeo这样专门的个人信息搜索引擎。这些搜索引擎将公开资料(比如财产记录和法院报告)和网络数据相结合,任何人都可以用它找到某个人的出生日期、居住地址、电话号码、远近亲戚,甚至还包括过往的恋人和室友。看到一个陌生人轻易从网上调查出自己的各种底细,志愿者无不目瞪口呆。

谁在掌握你的秘密

你是否曾在浏览器上看过某些不光彩的东西?在工作时间背着老板揽私活或者看球赛?如果这些东西的截图被配偶或妻子看到,或者被放到老板和竞争对手的桌上,后果会是什么?即便是数字生活中最无害的论坛帖子和朋友圈动态,都可能被人搜集利用,成为骚扰或威胁你的条件。

一位安全行业内人士透露,为了描述一个用户画像,阿里巴巴构建了741个纬度,来收集数据。“你买过什么,购买频率和价格,你住在哪儿,银行里有多少钱,它全知道。”

而携程这样的在线票务平台则涉及到姓名、身份证件,住宿记录等更为敏感的公民信息。

同样,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也掌握着大量个人信息,这其中就包括各类健康数据、教育数据、工作数据。

2013年,英国《卫报》报道,英国政府通讯总部正在运作一项名为“时代”的计划,通过对北美洲跨大西洋光纤的英国上岸处装设拦截器,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讯总部得以实现信息监听,并暗中收集全球范围内的网民信息,如邮件往来、脸谱社交平台定位、互联网追踪和通讯记录等。

平均每人被泄露5次

实际上,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产业链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形成了。新企业、新商户、新平台、新网站在推广初期都急需大量目标客户资料,而掌握这些信息数据的商家或管理者利用信息管理漏洞,将用户数据当作一种“特殊商品”进行贩卖。甚至一些从事非法电信诈骗的团伙也习惯通过中间人购买公民信息,发掘“潜在客户”。

据央视的相关报道,2016年在黑市上被泄露的个人信息高达65亿条次,相当于我们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平均至少被泄露过5次,窃取公民个人信息所衍生出来的黑灰色产业链年获利已经超过百亿元。

位于信息获取上游,持有大量公民信息的人被称为“信息贩子”。2016年公安部部署开展了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全国公安机关抓获了4261名贩子。其中,一部分人是从事银行、教育、工商、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网站等行业的内部人员监守自盗;只有少部分是专业黑客依靠攻击牟利。

根据赛门铁克公司2017年最新发布的《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全球范围内,服务业和金融/保险/地产已经占据了数据泄露总数的66%;细分行业受影响最严重的前三名依次是:商业服务、健康服务和存托机构。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菜鸟网络最近联合物流企业,逐步淘汰印有消费者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的快递面单,取而代之的是消费者名字和电话号码的部分字符由“*”字符代替的“隐私面单”,只有快递员能通过专用App(应用程序)識别与查看。

消费者不必在收到包裹后强行去除个人信息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杜绝个人信息的泄露。一位网络安全工程师透露,现在已经没有人通过废品回收集合快递单了,“都是从淘宝店主那端直接买发货单,5块钱一张”。

在制作聚焦网络安全的《第五空间》纪录片时,总导演燕晓英曾经询问过腾讯负责网络安全的一位领导是否和普通人一样使用微信交流工作,发送私密或敏感信息。他的回答是:与普通人并无不同。

“我不可能活在没有网络的世界。”燕晓英说。而便利和威胁就像双生子,人们每享受一种便利其实也意味着个人行为的风险又增加一分。

(《Vista看天下》2017年第28期)

推荐访问:谁在 泄露 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