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年会综述

由教育部经济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和西北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年会暨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于2009年10月在西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经济学教育60年的回顾与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展望”,来自国内70余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专家学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至今60年发展历程,认为中国经济学教育总体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的特点。

对于几乎所有的财经类学科而言,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革命三十年都是学科奠基和形成雏形的阶段,而部分形成伊始即深受苏联影响的学科在建国初期更表现为对苏联模式的全面学习。如这一阶段我国的国际贸易学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理论认识等方面对苏联模式借鉴颇多;由苏联引入的财政学在这一时期同样明显表现出“以货币关系为基础”和“与计划经济相适应、有待中国化”的特点;金融学也不例外,其主要的研究和教学对象与苏联相类似,主要集中于宏观金融与计划金融层面存在的问题。截至1957年,全国共设有财经类专业9种,47个专业点,财经本科在校生为1.07万人,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5%。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苏论战的开始,经济学教育发展进入了调整时期,部分学科如国际贸易教育中出现抵制苏联理论影响的“去苏化”倾向;在统计学教育中,新中国成立初期盛行的部门统计学开始向国民统计学转变;财政学教育中,“国家分配论”开始崛起。这一时期的调整对不同的学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去苏化”使深受苏联模式影响的国际贸易教育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也使统计学、财政学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中国化”的特征,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学教育仍然呈现缓慢发展的态势,财经院校的数量相比建国初期有所增加。

60年代中后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学教育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财经院校的学校干部、教师、校舍、图书资料都受到严重的损失,人才培养断层和学术研究断档使得这一时期经济学教育出现长期停滞甚至倒退。财经院校数量在从1965年的18所减少到了1971年的1所半,财经类学生也下降到历史最低点,从1970年至1976年,财经类学生招生人数在全国招生人数的0.2%~1.4%之间波动。

改革开放后乃至整个80年代,我国经济学教育开始恢复发展,高等财经院校数量从1978年的7所增加至1989年的81所,高等财经院校占到了全国高等院校总数的7.53%,财经类在校生人数从1982年的55 980人上升到1989年的219 100人。改革开放后我国财经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出现了较大缺口,更加速了这一时期经济学教育的发展。90年代后,我国经济学教育步入了第二个整顿调整期,1990年和1991年高校财经类专业在校生人数出现了短暂的下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学教育规模依然有所扩大。市场化改革目标的确立也使我国部分财经类学科发展产生了新的变革,如这一时期我国的财政学提出了“公共财政”的改革目标:我国经济统计学也由原有的“部门加总型”体系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全面扩张期。在短短的7年时间内,财经类在校生人数增加到原来的6倍左右,从1999年的614028人增加到2005年的3 638 120人(含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学科体系也进一步完善,以金融学为例,不仅宏、微观金融学等主干学科都已建立,部分金融领域的交叉学科也逐步展开;我国经济统计学进一步发展为两种范式下的“宏观经济统计方法”,分别按照国民经济运行总过程和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组织内容;公共财政论也在中央确立公共财政改革目标之后成为财政学的主流;我国保险学位教育体系也基本形成,国民保险知识普及教育步入正轨。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从侧面说明中国的经济理论、中国的经济学科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

中国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至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点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为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源泉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学教育在教育思想与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学教育改革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可以被总结为三点,一是坚持指导理论的一元化和知识来源的多元化。在经济学的建设和经济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坚持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经济学建设和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具体成果。二是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致力于改革创新,学习借鉴别国的经验。学习不等于照抄照搬,而应当去糟取精,有所发展。三是坚持为社会服务,引领社会前进。当前世界发生的深刻变革和中国不断加快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决定了中国经济学教育任重而道远,仍需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继续努力。

当前我国经济学教育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第一,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学中的分类指导思想尚不明确,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不能很好的结合院校本身实力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哈尔滨商业大学曲振涛教授等多位专家提出,应当将设置有理论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研究能力较强的综合类大学划分为“国家队”,以培养从事经济学学术研究的理论人才为目标:而将普通地方院校划分为“地方队”,以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第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某些考核制度偏重形式,缺乏实际效果。四川大学李天德教授等专家认为,制定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考核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层次,可以考虑以调研报告等更具实际意义的考核方式代替毕业论文。第三,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着弱化基础学科的倾向,尤其是经济史和思想史教育被明显地削弱。中国人民大学林岗教授等专家强调,学习经济思想史,可以为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背景和方向感;可以为提出和创立新的经济理论提供素材和见解;可以了解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可以理解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规律,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师资培养方面尤其应当加强。第四,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育与西方国家经济学教育相比,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还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中国人民大学林岗教授对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育中存在的错误理念进行了反思,并提出理论教学应当避免照搬式的讲解,而应当让学生详细了解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假设、适用范围以及存在的缺陷。北京理工大学马明副教授也提出当前中美两国在金融学的研究生教育中存在明显的差异,美

国更重视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金融学教育,而中国重在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金融研究生学教育,由此导致中国重定性分析,重财政政策的应用,而数理推导、计量工具方面明显差于美国。因此金融学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借鉴美国定量分析的方法,将定性分析做主导,定量分析围绕定性分析来展开。第五,针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现状,西北大学安立仁教授等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大力培养中青年师资以满足经济学教学的需求,而设置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减少教师评教资格条件的要求,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有效加强中青年师资队伍建设。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需要兼收并蓄,开放务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以南开大学何自力教授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实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尽管经历了很多曲折,但是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取得了伟大而来之不易的成就,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切难以想象。尽管在经历了漫长的指导思想一元化时期后,80年代西方经济学开始进入中国,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碰撞日趋激烈,但仍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毫不动摇。曲阜师范大学刘冠军教授也认为,中国经济学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构建起来的,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提出的挑战论、矛盾论、过时论以及替代论都是不合理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来也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在一定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应该在这些背景下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和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现代化,拓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视野,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定性分析和数理特征,增强经济学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西方经济学的贡献和地位同样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在他们看来,西方经济学的很多基本假设本身看似不具有合理性,但它们的存在可以更好地说明逐步放宽假设条件后的一般情况。如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就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假设为例,深入浅出阐释了这个观点。而清华大学李子奈教授则进一步指出,数学方法和计量工具的运用可以使得很多经济学道理和规律的表述更加准确。尽管当前计量经济学应用存在过度数量化和滥用模型的问题,但是计量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学发展与进步所作的贡献应当得到充分肯定,在现代经济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而对于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这一概念,许多专家学者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主要涵盖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第二,具有开放性,自身能够不断吸收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合理成分,从而实现创新与发展:第三,具有务实性,对现实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第四,能够正确解释经济发展规律,引导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周杨]

推荐访问:第四届 年会 中国 综述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