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对传统戏曲元素的运用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戏曲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精华所在,蕴含着民族传统音乐的精髓。自钢琴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先后有不少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尝试着将我国戏曲元素融入钢琴艺术,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戏曲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以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练习曲为例,从技术层次探析如何在钢琴练习曲中借鉴运用戏曲元素,以促进西方钢琴艺术与中国戏曲艺术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关键词: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戏曲元素;运用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17)01-0100-07

钢琴练习曲是指适用于掌握、改进多个或者某个钢琴演奏技术技巧为目的的一种针对性练习作品,在钢琴作品中占据的价值和地位较为突出。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技巧性练习曲”,主要指带有某个特定技术上的训练目的,如车尔尼练习曲840、749,《克拉莫钢琴练习曲60首》,倪洪进的《钢琴练习曲四首》等;另一种是“音乐会练习曲”,是在音乐会上演奏的炫技性的艺术作品,如李斯特的《侏儒之舞》《轻盈》,赵晓生创作的《钢琴独奏曲音乐会练习曲六首》等。

“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指的是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或其元素,系统地融入钢琴练习曲加以运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语言表现。这类创作始于萧友梅创作的五声手指练习曲,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这种运用过程中也伴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练习曲创作,创作手法比较注重民族的和声性质、节奏特点等,通过使用民歌音调,在伴奏织体部分运用了民族性和声的表现手法。

本文主要以中国风格的钢琴练习曲为例,重点分析戏曲元素在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中如何运用,并对著名的几首作品进行分析,进而探究西方钢琴艺术与中国戏曲艺术的融合发展路径。

一、钢琴艺术与中国戏曲

钢琴艺术和中国传统戏曲作为音乐表演形式都需要通过形象和声音等不同的方式来加以表现,二者的表演形式都是对演奏者内心、生活以及情感态度的表达。在使用艺术形式进行表现时,因为人们对于内心情感、事物的感知程度存在较大的区别,在表现张力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控制及表现程度的能力,需要表演者更好地控制细节,例如传统戏曲中所用的打、唱、做、念等技巧都是通过控制力来对表达的内容进行展示[1]。戏曲表演和钢琴演奏过程中都比较注重对表情的控制,二者都注重作品的内涵和韵味,都需要表演者内心对作品的解读与表达。由于钢琴艺术和戏曲有很多相近、相通的特点,使得钢琴艺术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发展的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逐步、迂回、渐进地吸收了戏曲艺术,并将传统戏曲音乐元素融入到钢琴音乐创作中。

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中所借鉴的中国元素多种多样,其中较为显著的“中国元素”就是戏曲,涵盖曲式结构、创作题材、唱式唱腔、戏曲音调等方方面面,代表作有倪洪进的《京剧曲牌钢琴练习曲》,储望华的《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风雨归舟》《音乐會练习曲——舞曲》,黎英海的《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齐尔品的《音乐会练习曲五首》,赵晓生的《钢琴音乐会练习曲六首》等。

据统计,我国戏曲音乐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各种戏曲剧种,所有的剧种在旋律、唱腔结构、旋律手法上面都有着相对独特的结构和风格。借鉴频率较高的剧种包括湖南花鼓戏、京剧等,例如以湖南花鼓戏音调作为主要音乐素材的黎英海作品《湖南花鼓戏音调练习》,以山西民歌与京剧中的音乐元素作为创编素材的储望华作品《音乐会练习曲——舞曲》。这些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钢琴练习曲作品的出现与传播,积极推动了钢琴艺术和中国戏曲艺术的共赢发展。

二、例析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对戏曲元素的具体运用

(一)戏曲元素在“技巧性练习曲”中的运用

1.以戏曲音调作为主要创作元素

技巧性练习曲中对戏曲音调实际运用的作品,例如倪洪进《京剧曲牌钢琴练习曲》,该曲分别选择《小开门》《柳青娘》《石榴花》和《柳摇金》这四个曲牌作为创作素材。

第一首练习曲采用了京剧《小开门》曲牌,《小开门》旋律生动活泼。在京剧中多运用于文武官员的参拜、帝王的摆驾上场,以及行路过场、打扫、设宴等。此练习曲重点是练习左手弹奏钢琴的能力,并在多次练习之后转变并保持快速、均匀的状态。该首曲目精湛短小,双手之间的旋律相辅相成,在力度上面也具有显著的对比。

第二首练习曲采用京剧《柳青娘》曲牌,音调轻快、活泼,富有喜剧色彩,通常在女孩子做家务或是表现男女双方的爱慕之情时选择这类曲牌音乐。此曲曲调和第一首相反,重点是对右手双音弹奏进行训练,右手弹奏时要能够对节奏进行调整,把握好各个变奏的转换能力。该首曲目使用了较多的双声部写法,并在演奏过程中保证突出高音旋律。

第三首选择的是昆曲《石榴花》,该首曲目的重点是对左右均匀交替能力进行锻炼,并对右手的和弦能力、双音能力进行锻炼。曲子通过织体把之前的a调转变为双声部分解音型,而且在对该首曲目进行弹奏时,要能够明确手指的重要把握,保证倾斜于旋律音,还需要在中声部部分保持伴奏音型的连贯均匀性,让整首曲子的节奏更加突出,弹奏效果更加明显。

第四首选择的是昆曲曲目,原曲牌也是用于更衣、梳妆、打扫、庆贺、行路过场以及舞蹈等处的音乐,也经常使用于哑剧式的表演动作。这首曲牌所练习的是双手伸张,在右手部分中需要重点对高声部旋律进行突出,左手则需要保持低声部的清亮流畅,并对右手弹奏和弦能力、保持手腕平稳能力进行训练。曲目中的织体重点训练的是手指触键的敏感度、手指快速点奏的方法。该首曲目也是著名演奏家倪洪进《京剧曲牌钢琴练习曲四首》练习覆盖面较广的曲子,被许多习琴者所使用。

2.以戏曲结构体系作为创作方式

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的创作过程中,并非完全使用西方钢琴运用较多的三部曲体结构,更多的则是把我国较为传统的戏曲音乐曲式在作品中运用。戏曲音乐中所使用到的“曲牌、板腔”作为传统音乐常用的一种躯体结构,也逐渐被我国的钢琴家使用到创作作品活动中[4]。“板腔体”是戏曲音乐、传统音乐中较为常见的曲式形式,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通过各种不同板式的转换构成一场戏,有二行、三行、八板等句式和结构[5]。唱腔具有板式变化,分为慢板和紧板两种类型。京韵大鼓中运用最多的是慢板,例如著名曲目《风雨归舟》。而储望华创作的钢琴作品《中国风格练习曲——风雨归舟》中的旋律便是运用京韵大鼓《风雨归舟》中“板腔体”进行改编。(如谱例2、谱例3)

3.模仿戏曲传统乐器的音响效果

钢琴具有丰富音色表现力的特性,而中国的传统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因而通过钢琴来模仿中国传统乐器的音响效果,是体现中国风格这一特点的有效手段。“中国钢琴曲中的特殊音色问题,多半属于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5]

在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中,托卡塔音型的运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倪洪进的《京剧曲牌钢琴练习曲四首》的第三首便是借鉴使用了托卡塔的织体。(如谱例4)该曲通过托卡塔的形式,模仿中国戏曲中的锣鼓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铿锵有力、威武神勇的音乐特点。

王耀平编创的《练习曲(弹琵琶)》,采用右手十六分音符的时值进行同音反复来模仿琵琶弹奏的效果,其主要运用钢琴轮指技术,在每一拍的开头音都加了保持音,类似于琵琶演奏中对“音头”的要求。(如谱例5)

储望华的《中国风格练习曲——风雨归舟》,则以倚音与颤音的形式来模仿京韵大鼓中三弦的效果。(如谱例6)在演奏时,演奏者应注意在结束音上的重音记号,演奏时对重音记号的处理以便形象地弹奏出三弦这种弹拨乐器的演奏效果[6]。

(二)戏曲元素在“音乐会练习曲”中的运用

1.齐尔品的《音乐会练习曲五首》

齐尔品的音乐作品中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宫、商、角、徽、羽五声音阶,有着较大的创作难度,几乎很少有作品能够与之相比,《音乐会练习曲五首》便是齐尔品体现戏曲元素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其运用戏曲曲调创作而成。

第一首选择的是自由陈述结构,有着较强的技术性,对于演奏者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五声性调式的使用让整个作品有较多的宫调转换,曲目从G宫中D微调开始,逐渐转变成D宫系统中E商调,其主题也从宫商调中加入多样复杂的织体。(如谱例7)作品中融入较多的打击乐素材,体现了锣鼓点不断的音乐特点,类似中国戏曲表演中开头部分的前奏音乐

第二首使用二部曲式,以模仿古琴音色为主,运用了大二度、小三度、纯五度音层的和声色彩。节奏自由又有节制,“点”状节奏特点就像古琴弹奏中“挑”“拨”的奏法。曲中五声音阶的运用,把中国传统调式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全曲的力度要求非常弱,通过钢琴踏板的控制,能让人明显感受到空灵、幽静、自由的音响效果。

第三首为线性的乐段群结构[6]。曲调从F宫转变到降E宫,然后到G宫,最后落脚到F宫上。乐曲中融入琵琶音调,使用钢琴声对琵琶进行模仿。其中托卡塔音型的广泛使用使乐曲产生显著的锣鼓音响效果。该首曲目整体多变,融入轮值、双手交替等手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中国风情,整首曲目的练习价值受到追捧。

第四首练习曲选择的是不对称的三部结构,全曲共95个小节,出现了4次的节拍转换。此曲引用了江苏地区民间曲调,并对传统乐器音色进行模仿(如谱例8)。演奏技术的重点所在就是左手跑动,并要求右手旋律要能跟进。由于各级的二度级数存在差别,指尖距离不同,练习难度逐渐增加。特别是使用了大量的平行四度音程,更增加了技术难度。

第五首练习曲以变奏曲式作为曲式结构,借用了《板桥道情》的主题对全曲进行变奏。该曲情绪庄重,音响效果上模仿了木鱼等打击乐的声音。这首练习曲中既有八度连接、三连音组合的音型,也有连续十六分音符音阶与琶音的跑动。和弦的不断变化使整首曲子的技术难点加重,特别是对八度技巧的训练具有较好的效果。

总之,齐尔品的作品手法较为成熟、难度较大、代表性明显,该首作品的问世也吸引更多作曲家创作具有中国风格的练习曲。作曲家通过自身实践向整个世界展示了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的魅力,从而延生较多的戏曲音调练习曲,促进了中国钢琴艺术进一步发展。

2.赵晓生《钢琴独奏曲音乐会练习曲六首》

这组练习曲分别创作于1976年和1980年7月,是一套由中国作曲家首次创作的、用来表现中国不同传统音乐文化风格的音乐会练习曲集。这套练习曲由六首练习曲组成,每一首都有明确的标题,并且注明了其训练目的[7]。其中第三首和第六首练习曲鲜明地运用了戏曲元素。

第三首《银梭织绵》,以京剧曲调作为主要素材,展现了江南纺织姑娘忙碌、愉快的劳动场景。这是一首右手快速跑动的具有京剧风格的练习曲,旋律与调性丰富、多变,表现出浓烈的色彩对比,充分让人感受到京剧独特的韵味。曲式结构遵循了“散—慢—中庸—快—急—散”的京剧曲牌模式,与西方的二部、三部、回旋曲式有很大的差别。乐曲中运用了手掌的伸张收缩的技巧和轮指,重点在于对右手四、五指的训练。同时,该曲还帮助演奏者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意境的处理与表达。

第六首《冀北笛声》,以器乐曲牌《五梆子》的音调为主要素材,原曲牌作为豫剧等戏曲的过场音乐,具有优雅、嘹亮、坚定的曲调。曲式结构为变奏曲式,全曲共有三次变奏,速度由慢到快把整个作品推向高潮。这首练习曲以装饰音训练为主要目的,通过对“竹笛”吹奏效果的模仿而创作,特别是对双手同时练习进行了有效的锻炼。这首《冀北笛声》豪迈、奔放、热情,并且运用钢琴的装饰音技巧来模仿梆笛的特殊技法,全曲充满浓厚的河北地方性色彩。

赵晓生这组钢琴练习曲主要对中国传统器乐进行改编,充分体现了作曲家对中国戏曲元素的借鉴与运用,并对中国钢琴音乐的探索指引了方向。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戏曲艺术充满了魅力,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作为从西方传入的乐器,和中國民族乐器相比较,钢琴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但是,在国内钢琴音乐家长时间的努力和探索下,钢琴艺术逐渐实现了民族化发展。钢琴艺术和戏曲艺术的相互借鉴、相融互促,必将积极推动中国钢琴艺术日益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在世界钢琴艺术领域中绽放更加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窦青,杨成秀.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之历史演化溯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1):51-62.

[2]向乾坤.中国戏曲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影响[J].戏剧文学,2007(10):95-97.

[3]程志涛.浅析戏曲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0(8):25.

[4]邹渊.析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戏剧动作[J].四川戏剧,2005(6):29.

[5]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社,1999:329.

[6]窦青.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1-82.

[7]孟迪,赵晓生.《音乐会练习曲》音乐特征及其演奏技法探微[D].西安音乐学院,2015:1-38.

(责任编辑:黄建华)

推荐访问:练习曲 浅析 戏曲 中国 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