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摘 要:文章探讨了象征观念的起源,以传统建筑装饰为例分析了象征的意义及象征观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象征观念;现代建筑

建筑之始,源于实际需要,建筑活动也在各自环境之中发生,其活动随生产地的气候、材料之供给,亦随一国风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建筑营造,人为之事,人在遍阅群书,学贯东西,博通今古,研习艺术,贯通技术,将所学、所见、所悟转化为学养、秉赋之后营造建筑,这时文化就以人为载体融入建筑之中,此时的建筑也就有了文化性。中国建筑文化涉及范围太大,不好说,那我们从小的方面入手,以传统建筑装饰中的象征观念为例,将其作为一个契入口,做一次匆忙的巡礼,来浅释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一、象征

象征是指一种用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思维方式,它是人类表达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手段。建筑中的象征,即通过建筑的特定空间形式或外部形象来表达某种深层次的思想涵义,表现出特定环境中的自然及社会文化特征,进而在设计者与观赏使用者之间形成一种普遍的精神认同。

二、象征观念的起源

中国古代建筑的材料以木為主,防火是必须考虑的事情,所以要将水生植物绘制、雕刻在建筑上。但这只是表象目的,往深处考究,这一行为是人类对于自身的起源的一种解释。

在远古社会,部族成员都是由本族的妇女怀孕生育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男性在生育方面的作用,人类最初是不清楚的,因为远古民众蒙昧不知,未有礼仪道德,男女之事如同饮食一般,被视为是一种需要;既为一种需要,而且平常到如同吃饭喝水,那么妇女怀孕就不认为是男性的原因,因此古代的妇女们便将怀孕和当时所见、所接触或者所吃的东西联系起来,从而认为怀孕和生育是动物、植物进入母体的结果。这种行为反映在远古社会神话中,就有《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从这里能看出,时人认为商族的起源是“天命”所为,是按照“天”的命令进行的,我们丝毫看不到父亲的作用。既然一族的起源是这样,那么对于个人亦是如此,所以远古的妇女就把所见、所食之物,化作图案,以诠释自己怀孕的缘由。图案进一步发展就是图腾,那么图案或者图腾就有了象征的意义,它的核心是把一种动物、植物或者其他自然物认作自己的“父亲”。如蛙就代表了繁殖,因为古代妇女怀孕,能孕一子或两子,而蛙则能孕产数子,蛙的繁殖能力强于人类,在远古,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来源是很重要的,于是蛙纹就成了族徽的纹样,以象征繁殖,而传统建筑装饰中摩羯鱼,就是蛙纹的延续。这和有的部落用熊、虎、豹当成本族的族徽一致。熊力大,虎凶猛,将这些动物(在远古这些动物被称为“天兽”)当做本族的族徽,意为能获得熊虎之力,那么熊、虎就是力量的象征,就如同远古的妇女们认为怀孕是所食之物导致的一样。我们可以在世界各地土著民族房屋之上看到他们绘制的这种动物、植物简化后的图案,在这之中图案就并非单纯的图案那么简单,有了人赋予其更深的象征的含义。至此之后,文化继续成长,转增繁缛。文化之嬗递演变,也反映在各子集文化中,建筑活动与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这就是为什么会在建筑上绘制水生之物,其源头之因是借图案的象征之意避免火灾。

三、传统建筑装饰中的象征观念

传统建筑中用象征表达的内容数不胜数,按其思想观念可以分为如下五大系统:追求与宇宙和谐合一的哲学观念系统;向往神仙境界、佛国宇宙的宗教观念系统;宣扬儒家文化的理智观念系统;希翼子孙繁衍生息的生殖观念系统;祈求幸福平安吉利的生存观念系统。本文所涉及的范围属于祈求幸福平安吉利的生存观念系统。

(一)水生植物

“《风俗通》曰:‘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菱水物也,所以厌火’。”古人会在梁上绘画或者雕刻一些“水生植物”图案,希望通过这种象征“水生之物”来避免火灾。虽然在梁上绘制一些水生植物的图案实际上也不足以防火,但在那个时代,人们相信这些“象征观念”是有可能带来一些效果的。

(二)鸱尾

《唐会要》:“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屋,以厌火祥,昔人或谓之鸱吻非也。”所谓“虬尾似鸱的鱼”就是“摩羯鱼”,“摩羯鱼”就是今天所称的鲸鱼,鲸鱼会喷水,将其尾部的形状放置在屋顶之上,象征希望“摩羯鱼”能产生“喷水”的防火作用,将屋顶比作一片海洋,自然就不会着火。

(三)悬鱼

在传统建筑中双坡屋顶的三角形顶角处,基本上都会装点“悬鱼”和“惹草”这两种装饰物,这些是象征观念的体现,也是由防火观念而来的装饰构件。“惹草”是一种水生的植物,“悬鱼”也是水生之物,将这二者搭配在一起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四、象征观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现代建筑因其可选的材料很多且有着更为有效的防火措施,所以借用水生植物防火的观念已经淡化且发生改变,虽然象征防火的观念已经淡化,但这种象征的观念依然体现在了现代建筑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别从架空升起、层叠出挑两方面体现了中国特色。

(一)架空升起

世博会架空升起的布局使国家馆主体形象壮观大气,整体有力,并与中国传统礼器“鼎”建立起某种联系。

1.鼎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魅蛧蜽,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易》卦,巽木于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籀文以鼎为贞字。凡鼎之属皆从鼎。”

从《说文》中来看,鼎的基本形态“三足两耳”,所谓“和五味之宝器”,按现今之理解,就是调和各种味道的饮食器。当然鼎的形态不止有圆形,方鼎也是重要的一类。

2.鼎的用途

以现今通行之用途,鼎有两大功用。

(1)器用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作为容器、烹饪器,鼎是一种用来烹煮食物的用器。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是一种饮食文明,自上古迄今未曾改变,由于鼎这种具足的容器在烹煮食物的过程中易于使用,因此在古时便广为流传成为饮食器具。

(2)社会功能

商周文化之中,最为重要者是礼制文化。在此文化背景之下,鼎之社会功用,大致有以下四点:作一般性的祭祀或特定的祭祀用品;作征战、出行、田猎时的用器;作陪嫁;以供把玩。除去第四点外,其他三点都是社会行为,既是社会行为,便有礼制蕴含其中,而礼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

由此来看鼎不仅在生活方面为人们之必需,也在社会中和人们的行为联系日益趋重,而青铜贵为当时金属之最,将青铜饮食器纳入礼制系统,亦是顺理成章之事,所以鼎就逐渐成为“礼”的象征,成为载礼之器,日益发展成长。从此,鼎的器用功能越被弱化,而社会功能,也就是礼器功能愈加凸显,成为鼎的主要功能,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家馆的造型要和鼎有联系。因为“鼎”象征礼制,“鼎”承载礼制,而中国馆以这一“中国器”为形式,象征了盛世中华,承载了鼎盛华夏。

(二)层叠出挑

国家馆的构成方式,吸取了斗拱的造型特点。斗拱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构件,无论从局部还是整体,都体现了艺术特性。

1.对称与均衡

中国传统建筑一向讲求对称,无论是官式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大到建筑群规划故宫、四合院民居,小到门窗建筑构件,无一不是如此,而作为中国建筑特有部分的斗拱更是如此。斗、拱的单个小构件是对称的,当这些小构件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构件时,斗拱的侧立面、仰视平面也都是对称的。再来看世博会中国馆,中国馆大到建筑造型、中国馆的俯视图和正视图,小到刚桁架建筑构件都是对称的形式。对称则体现了均衡,均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之一,对称和均衡不仅是美学形式的体现,也是建筑和建筑构件应具有的形式之一。

2.协调和韵律

斗拱的各个局部构件都有详尽的尺寸,这些精心设计的构件通过由少至多、至下而上的层叠,使外轮廓产生了由小到大的丰富变化,呈现出等腰三角形的形态,通过一个构件的重复和叠加不仅使整体协调也具有韵律感。国家馆俯视图是方形,4个18.6m×18.6m的筒体也是方形,挑出的空间钢桁架截面也是2.3m×2.3m的方形,国家馆的构成方式通过方形大小不同的变化和叠加的组合方式,使整体具有协调和韵律感。

3.文化内涵

“礼”是为社会制定的一套秩序,也是用来维系等级制度的规范,所谓:“人伦礼教,国之支柱”,“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斗拱不仅作为构件出现在传统建筑上,也是礼制文化的体现。

在古代时,人们常常用北极星来辨识北极的方向,在现代虽然有着更为先进的科技来辨識方位,但北极星作为北向的代表,在人们心中依然存在特殊意义。同时,北极星被人们想象成上天的住所,所谓“攀天柱而近北辰”。由于北斗七星具有很明显的标识性,所以斗在宇宙天地的观念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并成为“上天”的载体,那么在柱子上装点北斗七星的指代物方形木块斗,柱子就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拱的外形是长条形方木,整体略微呈弓形,形状似弓箭,斗和拱常常在一起搭配使用成为斗拱,由于斗拱越往后发展愈加规范详尽,所以走向了模数化、标准化道路。斗拱有了标准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等级制度的象征,如宋代的斗拱分为八等材,到了清代有了更加详细的分类,分为十一等材。在古代人们会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尺度、体量、位置配以与其等级相对应的斗拱模数,等级越高越复杂,等级越低越简单,所以斗拱完全丧失了承重的功能,变为等级化的代表。

五、结语

象征观念不仅在传统建筑中随处可见,在现代建筑中依然被体现着、传承着。这是因为建筑不仅要实用、坚固、美观还要体现文化特色,这样的建筑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参考文献:

[1]付晓宇.基于审美视角下文化建筑的象征手法及其设计元素[D].华东理工大学,2012.

[2]吴庆洲.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的象征主义[J].华中建筑,1994(4).

[3]何镜堂,张利,倪阳.东方之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J].时代建筑,2009(4).

[4]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5]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

[6]潘德华.斗拱[M].南京:东南大学,2004.

[7]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梁彦民.商周青铜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中国传统 建筑装饰 现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