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源远流长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上党地区山川雄胜,人杰地灵,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上党人民在此繁衍生息,以其勤劳睿智在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同时,孕育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近年来,随着经济腾飞,上党民间文化艺术也进入了历史兴盛时期。在这当中,犹以长治各地方民俗文化最为热闹,最为韵味绵长。

天下都城隍祈福文化节

长治县的“天下都城隍”历时两千年,名传华夏地,独享“与天为党、神人合一”的神话胜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全国的城隍庙很多,只有此地的城隍庙建在山上,是全国唯一的一处。

关于天下都城隍,还有一段动人的历史传说。据清乾隆年间庙碑记载:都城隍之神,东汉敕封者也,由汉而来千有余年矣。据说当年刘秀被王莽紧紧追赶,追到天紫岭上,刘秀口干舌燥,无力再逃,这天紫岭上既无人家,又无林木,只有一座小山神庙,刘秀慌不择路,一头撞了进去,把一个当门的大蜘蛛网撞出一个大洞,刘秀一看,不好!心想,王莽若是看到蜘蛛网已破,定要入庙搜查,那时我岂有活命?想到此,“扑通”跪在山神庙前:“刘秀遇难,请山神爷保佑,他日若是得帝,定封你为天下都城隍。”话音刚落,只见蜘蛛网已经弥合,由此刘秀又躲过一难。

后来刘秀称帝后,果然封天紫岭上的山神庙为“天下都城隍”,负责管理天下所有的城隍,重修庙宇,亲书匾额,后又历代修葺,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已成为长治县吸引四海香客,招徕天下游人的一处旅游胜地。天紫岭也由此改为城隍岭。

为了打造城隍文化品牌,带动文化节产业发展,长治县通过专家论证、系统规划、宣传推介和项目支撑,开始了对天下都城隍景区、五凤楼景区、荫城古镇景区以及环线旅游公路、农家餐饮服务等配套工程建设。与此同时,精心组织了“中华千秋和谐天下都城隍祈福文化旅游节”,以此舞起旅游文化龙头,开启文化创意产业,撬动经济转型发展。

天下都城隍祈福文化旅游节,融文化宣传、旅游推介、商贸洽谈为一体,推出了盛世祈福、大型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文化创意论坛、游客观光旅游和文化项目洽谈等系列活动,规模空前,亮点纷呈。

一是文艺活动彰显了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天下都城隍盛世祈福活动”,每届参加人数有数万余人。威风锣鼓队、金龙狮虎队、祈福仪仗队、神话故乡队、太行八音队、中华百姓队等二十多个方队列阵表演,节目精彩,场面壮观。

二是文化交流展示了文化创意产业成果。举办“书画摄影名家邀请展”,展出全国各地征集的文化书画摄影作品,还推出了地方特产、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展览,为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推出文化创意产品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是商务活动凸显旅游文化活力。天下都城隍祈福文化旅游节充分发挥了旅游项目宣传推介作用,聚集了一批企业家前来投资文化旅游业,该地独特的铁器文化、潞商文化、红色文化、炎帝文化以及休闲文化得到许多专家和企业家的关注与认可,一批文化旅游开发投资项目正在积极地商定和签订合作意向。

目前,长治县把天下都城隍文化旅游节和祈福节作为实施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的重要载体,将一届接着一届地办下去,形成以天下都城隍为龙头,集风景名胜游、人文景观游、新农村景观游、运动休闲游、农家生态游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发展,开启文化创意产业,推出以“中国·长治·天下都城隍”为品牌的系列文化产品,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由能源大县向文化强县的战略转型。

沁县端午文化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端午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活动形式不断丰富,形成了包粽子、赛龙舟、戴香包、喝雄黄酒等端午习俗。过端午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传统习俗。历史上端午节有很多别称:女娲节、重五节、五月节、沐兰节、天中节、天长节、龙船节、解粽节、女儿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内涵深刻、表象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治市沁县地处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一座北方风情浓郁、水魂神韵独特的城市。沁县端午习俗融合了华夏文化、小米文化和北方水城文化的特征,历经几千年的传承演绎,蔚为民俗文化的洋洋大观。

沁县是首家将龙舟活动从南方搬到北方的地区,原因是沁县是座水城、龙城,更是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城,水文化、龙文化,沁州人民拥有北方粗犷豪放的个性,也有南方平和细腻的品质,沁州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历史上出将入相的大有人在,习武习文蔚然成风。

沁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多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文化主题活动,已经成为山西传统节庆文化一大品牌,也是长治市文化产业发展“五个一(一策、一业、一节、一品、一剧)重点打造的一个节庆文化品幛”。沁县开展“我们的节日一端午”活动突出传统节日思想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展示民俗民间艺术魅力,积极开展群众性经典诵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

近年来,沁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北方水城·中国沁州”,走出了一条生态崛起的特色之路,并且通过连续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龙舟邀请赛”这一特殊形式,向外界展示了沁县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让广大游客实地领略和欣赏了这里的灵山秀水,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提高了沁县“北方水城”的知名度,汇聚了这里发展的商机和人气,使之与平遥摄影节、和顺七夕节、绵山寒食节并称为山西四大节庆活动。

文化节举办钓鱼比赛、象棋大赛、自驾车户外游、水上运动等体育活动,设计了圪芦河、漳河源头、华山、夫子山、龙王堂等生态文化体验精品线路。特别是设在水城北广场的“棋源竞技”中国象棋擂台赛,很好地展现出“中国象棋发源地”人们对象棋的钟爱和进取精神。

2009年初,沁县县委政府以“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水城品牌,共创和谐沁县”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规模空前的赛事活动。经过充分酝酿,吸取专家建议,依靠文化助推、体育搭台、展示风采、打造品牌,在省市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下,2009年首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龙舟邀请赛拉开序幕,为期十天,盛况空前。通过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当地地域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搭建了平台,增添了民众的节日乐趣,也让超过百万名的外地游客实地领略了沁县的秀丽风光。沁县蓝天碧水的资源优势,质优味美的土特产品,纯朴厚道风土人情,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游客的口耳相传,媒体推介,走出三晋,走向了全国。这项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多届。

2012年端午节期间,沁县以端午民俗文化节暨第四届龙舟邀请赛为依托,精心组织了端午盛会,隆重举行了开幕式、闭幕式,开展了突出当地传统节日思想文化内涵的沁州书会、彰显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浊漳西源文化论坛、集中展示民俗民间艺术魅力的七十二行展演等十多项活动,活动为期八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塔岭山桃花节

塔岭山,又名凤凰山,是长治市区东部的天然屏障,桃花的盛开为塔岭山增添了秀丽的风光,成为长治市区人民心旷神怡的人间仙境。近年来,长治城区以花为媒,以节会友,以情招商,连续举办塔岭山桃花节,展示了城区开放包容、靓丽和谐的青春风采,迈出了长治城区转型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

塔岭山举办的桃花节自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塔岭山桃花活动是以体验休闲、踏青赏花、体验民俗风情、地方名优特产展销、地方戏曲展演、旅游纪念品展销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文化节庆活动。桃花节庆活动的举办首开长治市文化节庆活动的先河。它以塔岭山北董桃园为依托,以推介展示沿山村落分布的窑洞楼、古民居、四合院,全国唯一以国家领导人姓名命名的“刘伯承工厂”旧址以及省级红色教育基地“山西五专署”遗址,佛教圣地——碧霞宫,遍布塔岭山的果园,打造休闲旅游节庆品牌,为广大游客提供休闲旅游产品为目的。活动举办的特点是:整合旅游资源、政府牵头主办、打造特色品牌、市场模式运作、社会广泛参与。

2011年的桃花节活动在长治市城南生态园举行,活动的主题是“建宜居城市,享和谐生活”。把展示地域文化,开发绿色文化,挖掘红色文化,保护民俗文化,发展生态文化,贯彻到节庆活动中。桃花节活动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包括地方戏曲、地方小吃、地方特产、地方手工艺品展销,以及地方戏曲观赏、小吃品尝、汽车下乡、桃花仙子评选、手机摄影、单反相机摄影、征文活动、影展等三个系列共十四项活动。据统计,桃花节活动的五天时间里参加活动的游客在二十万人次以上,涉及长治周边的县区,吸引了长治、晋中、晋城以及河北、河南的游客。参加活动的商户二百余个,交易额达300余万元。山西电视台、山西日报、长治日报、今日长治、长治广播电视台、市摄影家协会、市老年摄影协会、人民网、长治在线、长治旅游网、城区电视台等媒体对活动盛况作了报道。

近年来,经过精心打造,一年一度的塔岭山桃花节和社区(农村)文化艺术节已经逐渐成为长治市经济合作的平台、旅游开发的纽带、展示群众文化的窗口。在历届桃花节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12年的桃花节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规模效应大。整场活动分“宜商”、“宜容”、“宜居”、“宜游”四个篇章,12项大活动,有开幕式、桃花仙子评选、各种文化活动和产品展示等大小项目20余个。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带动消费实现收入2000余万元。

二是活动精品多。为极大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活动期间,先后举办了山地自行车赛、摄影展、动力伞表演。特别是以气势恢宏、新颖独特的开幕式为引领,15场文艺专场演出和大型群众秧歌、腰鼓表演活动,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参与演职人员达2800余人次。

三是宣传氛围浓。对整个活动大造声势,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短信、LED屏、招贴画等媒介,做到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切实提高了桃花节和社区(农村)文化艺术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桃花节的成功举办,展示了长治开放、自信、包容、大气的良好形象,提升了人气、凝聚了力量,有效促进了文化强市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上党堆锦

上党堆锦,俗称长治堆花,是山西省长治市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工艺美术行业中唯一保留的一个地域性民间手工艺品种,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早在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未登基的唐明皇李隆基以临淄王别驾潞州时,将宫廷里用丝绸制作的工艺品堆绢带到上党古城,后流人民间。经千余年的历史沧桑,这一手工技艺日臻完善。2008年上党堆锦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15年,长治市炉坊巷的堆锦艺人李模、李时忠父子的一套《春夏秋冬》堆锦四条屏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蜚声海内外。

民国年间,上党堆锦艺人为冯玉祥、吴佩孚、阎锡山等人制作过堆锦肖像,为外国传教士堆制过教皇、耶稣像。后来,巨富的晋商争先恐后地将李模父子请到自己的家中,堆制六条屏、四条屏、中堂和规格不同的单幅画等。一时间,收藏上党堆锦成了达官贵人、商贾富豪追逐的一种时尚和显示身份的资本。祁县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榆次常家庄园的数十幅上党堆锦精品,均制作于19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40年代初。

日军侵华时,堆锦传承人李模、李楷兄弟相继病逝,堆锦制作陷于绝境。1949年后,上党堆锦重现生机,其问的优秀作品有《各族人民大团结》、《和平与友谊》、《八仙过海》等,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21世纪初,上党堆锦的发展日益受到佛教界、中外游客以及国际市场的关注。上党堆锦的传承人涂必成在内容中引入佛教文化,先后创作了《文殊师利菩萨》、《大悲咒》、《大悲心陀罗尼经》等堆锦作品。上党堆锦艺术与佛教文化的紧密结合,使佛像又增添了一种新的丝质软体浮雕造像形式,丰富了佛教文化表现形式。上党堆锦传承人还采用古老的上党堆锦工艺,成功研制出西方油画堆锦作品,使东方古老的工艺美术和西方独特的油画艺术非常巧妙地融合,使堆锦艺术不断创新发展。

上党堆锦以丝绸织物为主要面料,草板纸、棉花为骨架,经剪裁、贴飞边、压纸捻、絮棉花、拨硬折、捏软褶、渲染描绘等十余道工序制成。其单体造型小巧精致,以人物为例,一般身高在15至25厘米之间。因制作中各部分棉花的厚薄不均,边缘粘贴的纸捻粗细各异,再加上拨折叠压时的顺序变化,使画面产生立体感。上党堆锦对人物的头、手、佩饰、道具的制作要求十分精细,手指必须内填棉花,外包绸缎,头饰、道具要用金银箔料刻成十分精美的图案,一些地方还要彩绘。

上党堆锦艺术无论是对人物的塑造,还是对花乌动物的刻画,都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尤其是堆制出的佛和菩萨的造像,不仅体现出了传统佛教艺术中的庄严、肃穆和神秘的色彩,而且成功地融入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将温柔婉约之美和崇高庄严之美融合在一起。精湛的工艺、独特的层次、变幻莫测的纹理、优美而不失质朴的情趣,形成了堆锦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民间艺人的努力下,上党堆锦经多年的竭力抢救、潜心研究和技艺创新,塑造的神佛菩萨宝相端严,各种人物栩栩如生,珍禽异兽活灵活现,琼花仙草逼真诱人。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变化莫测的纹理、优美而不失质朴的情趣,形成了堆锦艺术独特的视觉效果。

上党堆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是世界丝绸之国——中国最具特色的、用丝绸锦缎特殊布料重新诠释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它化平凡为神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享有“立体国画”之美誉。尤其是上党堆锦艺术与佛教文化的紧密结合,使佛像在长达二千五百多年平面和立体两种造像形式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种新的软体浮雕造像形式,它将在佛教文化艺术中大放光彩。近年采用古老的上党堆锦工艺成功地研制成了西方油画内容的作品,使东方古老的工艺美术和西方独特的油画艺术非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黎侯虎

黎侯虎,发祥于黎城县,是黎城民间手工技艺的一朵奇葩。黎侯虎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民间风俗,后经过3000年历史演变,逐步完善定型于今天集故事、草编、刺绣、剪纸、书画于一身的独特造型。黎侯虎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第一虎。

在史料中,有记载关于西伯戡黎的故事,说的是周文王在伐商以前攻打黎国,并灭掉黎国的战事,历史记载只有短短的一行字,但是民间却留下了一段传说。传说这之后,周文王去世,继位的周武王了解到这件事违反了天意,就把逃到邻国的黎侯国君请了回来,把宝物玉石虎还给了他,并帮助他建立了新的黎侯国,一年后,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后来人们纷纷用各种原料制作老虎,并取名为“黎侯虎”。

长治黎城县古称黎侯国,商周时期,“虎”是黎城境域的图腾,从黎城西关村出土的西周古墓可以证实,虎形器在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祭祀、军事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社会风俗与精神信仰的重要特征。黎城民间虎形器形态多样,分别由玉石、草编、剪纸、根雕、刺绣等材质制作,但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文化传统价值的当数布艺黎侯虎。黎侯虎布艺制作源于黎城县赵家山村谷驼一带,后发展到黄崖洞、东阳关、停河铺等地。

黎侯虎是黎城民间手工技艺的一个缩影,集历史传说、虎的原始崇拜、图案纹饰和所昭示的信仰与审美观念为一体,民间赋予黎侯虎以赐福增寿、镇宅祛邪、安家生财等民俗功效。表现了黎城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鲜明的民俗特性,是黎城地域里人们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的特定惯例。如当地有给出生的小孩“望满月”的习俗,在满月那天,由孩子的姥姥拿上“虎”,放到小孩怀中,意在示意小孩像虎一样健壮,然后小孩母亲再把“虎”放在小孩的身旁,虎头冲向小孩身体,示意这只“虎”能护佑孩子健康成长。历经数千年岁月的更迭、风雨的洗礼,化为一种民俗文化,黎侯虎深深地植根于黎城人的生活中,寄寓着百姓祈福避邪的美好愿望。

黎侯虎肢体造型粗、短、胖,表现了敦厚、健壮的形态:四足微微外撇,呈扎地生根状:头微昂,从态势上塑造了虎虎生威的精神劲和孩子般的天真可爱味道:黎侯虎无尖角、硬刺,突出了团块美,符合民间玩具共有的造型法则,显现出一种简约美和质朴美。

虎体前后两朵略带旋风状花纹,表示了动物皮毛生成的规律:在色彩上,外表用黄色棉布作底色,奠定了老虎的基本色调,腹颔配以红布,增添了吉祥与喜庆之感,尤其是虎蹄足端处饰以篆书体“心”字象征性标识的形纹。黎侯虎讲究雌雄配对,雌雄的区别在于虎脊的纹饰。由整块布料剪成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的波纹状,分别贴于雌雄两虎背上,从而区分其雄雌性别,表达了民间传统的阴阳结合生生不息的生殖繁育观念。

黎侯虎鼻子、眉、眼,要一点点剪出来。黄色和红色代表吉利。下面的脚爪子,也带艺术,脊梁这个贴花不同,代表着公母。背部的贴花,是个旋风。鼻子好像树叶一样,眼睛明亮,由红、白、黑三种颜色叠加而成,它是五官中最现眼、最中央的部位。

1998年农历虎年,黎侯虎被邮电部定为生肖邮票图案,使黎侯虎一下子名闻全国,名扬海内外。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8年,黎侯虎被正式确定为北京奥运会民间工艺参展品,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地坛公园向中外朋友进行为期15天的展示。黎侯虎虎虎生威的造型里积淀着往古传说的文化底蕴,凝结着民间女子的智慧巧思,它的传承和发展将成为古黎国文化的一种遗存,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

栏目编辑 包德帅

推荐访问:源远流长 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