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对策

摘要: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媒介,然而这种教育形式尚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新媒体平台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审核不够规范,可能会造成传统文化传播与接收的浅表化、娱乐化,适用于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匮乏,在媒介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且处于不利地位。相关从业者应致力于开发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新媒体传播中,促进传统文化的正面教育价值在儿童发展中的有效转化,增强新媒体传播的文化底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拓展传统文化在儿童教育中的传播格局,从而有效发挥传统文化对儿童发展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儿童;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包括民俗民风、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手工技艺、音乐、舞蹈、戏剧、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一切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它们是中国人的文化命脉、文化基因与文化元素,而这些文化能否持久地保持活力,在于为它们提供怎样的文化环境。在传统社会中,严格而系统的教育往往始自童蒙时代,经过几千年的继承与积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的基本价值观已获得普遍的认可,其教育价值在当今社会亦应受到重视。然而,随着西方文化价值的输入,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热情不足,漠视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导致其出现了发展危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元文化交融的新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既面临着发展创新的历史机遇,也承担着巨大的挑战。“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伟大任务,传统文化只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才能更好 的继承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儿童时期(0—12岁)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需要全社会发挥责任感,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儿童在生活中广泛接触和使用各种形式的新媒体——手机网络、数字杂志、触摸媒体、移动电视、数字电影等,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文化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的同时,需要在传播渠道和媒介上加以创新。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新的大众传播的媒介,既能发挥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它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局限,使大众拥有更多样化的信息接收途径,也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的媒介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传统文化对于儿童发展的教育价值

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从宏观层面上来讲,任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自身文化的强大,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底蕴,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比如:通过学习汉字、诵读诗篇、练习毛笔字书写可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促进其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等;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行为规范和礼仪要求,如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勤俭自律、谦恭友爱,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感知和欣赏优秀诗篇、绘画、建筑、音乐等,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通过领略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爱国行为,体会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养成民族自豪感。

二、新媒体环境下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一)新媒体环境下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新媒体的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负责人Peter Goldmark率先提出的,是指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在这种媒介的作用下,传播者和接受者是对等的交流者,并且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新媒体又称为“第五媒体”,包括手机短信、手机网络、数字广播、数字杂志、数字报纸、触摸媒体、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与交互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多媒体与超文本等特点。

目前,我国新媒体传统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已初步显示出其生命力。一方面,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站纷纷涌现,如故宫博物馆与腾讯合作,围绕丰厚的文化资源开发了一系列产品,诸如《韩熙载夜宴图》数字艺术巡展,以及iPad游戏《皇帝的一天》,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成为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传播文化的典型。另一方面,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普及APP(如:每日国学、诗云、经典藏书、亲子美树等)被广泛下载和应用,这些软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受到了儿童及其家长的欢迎。此外,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出现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具有多向交互性和公众参与性。随着新媒体技术和环境的日益成熟,青少年一代的阅读习惯和交流方式逐渐发生改变,以往了解传统文化多是通过校内学习、阅读书籍和参与文化活动等方式进行,现在逐渐转移到网络媒体上来,如微博上广受关注的博主“国学新知”、“文化艺术鉴赏师”、“世界文学名著”等, 关注人数均在20万以上,其发布的内容涵盖中华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音乐、舞蹈、戏剧、手工技艺、书法、绘画等各个方面,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各年龄段的受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二)新媒体环境下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 新媒体环境下适用于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匮乏;

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文化教育作品需要考虑学习者——儿童的年龄特征,将传统文化知识和精神深入浅出地进行展示和讲解,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文字和图画、动画等呈现,适合儿童阅读和理解,这就要求学者用非学术的语言来表述學术性的内容。目前,面向成人的传统文化网络资源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无论是涉及的领域还是内容的覆盖都较全面,如访问率较高的几个传统文化网站:“中华文化网”、“华夏文化网”、“齐鲁国学网”等。然而,以儿童为对象开发的教育资源则明显单一化,多集中在对古诗词、汉子及传统礼仪的学习和背诵,如下载率较高的几款APP:诗云、汉字英雄、乐学诗词等。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传统文化专项课题研究,然而,研究方向多集中在教材的开发与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而对信息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关注度不够,导致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对从事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缺乏热情,这从根本上制约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发掘和拓展。

缺乏兼具传统文化素养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人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新媒体是普及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工具、新媒介,要充分发挥这一工具的价值,需要相关从业者开发出丰富的课程,实现内容与媒介的有机结合。然而,由于缺乏兼具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素养的跨界人才,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者对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特性不够熟悉,创作的作品很难适应新媒体的要求,尤其是时限性要求;其次,新媒体从业人员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有限,难以独立完成传统文化作品的开发工作,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阻碍了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发挥。

2. 新媒体平台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审核尚待规范;

新媒体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现有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良莠不齐。新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的限制,降低了信息输入的门槛,使得网络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和价值观,这些不正确的知识和信息通过人云亦云以较快的速度传播着,会对儿童造成长久的不良影响。其次,侵权抄袭现象普遍存在且难以遏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传统文化作品原创者的创作积极性,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极为不利。究其原因,目前新媒体文化传播制度尚不完善,加上网络信息流量巨大,导致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审核不够严格,人们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便可以复制、抄袭他人的作品,或在未经作者允许的情况下任意转载他人的言论。儿童期是个体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时期,当人们对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和精髓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时,新媒体机构必须慎重审核,防止错误的观念在儿童群体中传播。

3. 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传统文化传播与接收的浅表化、娱乐化;

从内容上来看来看,新媒体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汇聚了丰富的的信息资源,随之而来,各种碎片化信息不断的流向接收对象,儿童作为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的个体,缺乏选择和整理信息的意识与能力,往往导致信息接收的浅表化。从传播形式来看,新媒体有别于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文本,代之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而文字具有其他载体所不具备的隐喻性,能够激发读者从想象中衍生出丰富的内涵,更好的体会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判断、感情趋向和审美情趣等,经过直观化的加工处理,这些意蕴逐渐被破坏,进一步造成传统文化传播与接收的肤浅化。从传播规律来看,新媒体强调信息的及时性和娱乐性,为了信息能够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眼球,会设法设置一些幽默、猎奇的亮点,用以迎合好奇心强烈的少年儿童,这些过分娱乐化的文化信息往往缺少启迪性和思考性,使儿童接收的传统文化呈现泛娱乐化。

三、新媒体环境下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开发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新媒体传播中;

儿童的学习方式不同于成人,枯燥刻板的文化资源不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特点以及审美取向。基于儿童特殊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心理发展特点,在选择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及方式上需要区别于成人。首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3 至 5 岁的孩子最多能维持注意力 15 分钟,6 至 9 岁的孩子一般也不会超过30 分钟。

其次,儿童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且擅长模仿,喜欢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学习,在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切忌把孩子当做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扼杀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好感和兴趣,应选择以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的方式让孩子参与其中,发挥其在形象认知、模仿方面的能力,鼓励儿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用长篇累牍的方式进行枯燥的说教。如:国画拼图是一款帮助儿童欣赏中华传统艺术——国画的移动APP,在限制时间的基础上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儿童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儿童的艺术感知力和欣赏力。

(二)促进传统文化的正面教育价值在儿童发展中的有效转化;

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的正面教育价值在儿童发展中的有效转化,应整理和筛选传统文化中能够促进儿童发展的内容。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兼具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同样具有两面性,其中既有封建、保守的僵化思想,也有宣扬优良民族文化的精神宝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意味对传统文化全盘接收,而是要整理、甄别和筛选出适合儿童教育的内容,继承和弘扬其精华部分。此外,传统文化教育还是应该与现代社会的文化需求、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此作为现实依据来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例如,孔子礼仪文化学校在进行校内教育的同时,将开发的教育资源与取得的教育经验实行网络共享,其创办的学校官方网站旨在摒除其中的封建主义思想,传承儒家思想精华,弘扬仁爱、感恩、担当、奉献等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三)规避新媒体传播可能造成的庸俗化、浅表化现象,增强新媒体传播的文化底蕴;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为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新媒体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赋予自身技术价值内涵和深层意蕴,从而有效地减少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娱乐化和庸俗化,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诸多节目,就很好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新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让人们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也有效的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意蕴与魅力。

近年来,国家已从文化战略的层面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確的指示,我们需要在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普及、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媒介作用。为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对儿童的教育价值,实现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少年儿童中的普及与传承,相关研究人员应立足于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对新媒体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探索,探究如何利用新媒体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及时而准确地传达给儿童,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文化传承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出发,为新媒体环境下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政府文化组织、财政、税务、金融部门应该认真分析研究我国传统文化普及发展的现状,制定鼓励传统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政策,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产业加速成长、不断壮大,为传统文化普及事业的平稳、健康、快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贺建芹,张玉玲.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辨正及其实践转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8-19.

[2]钮云华.基于儿童立场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16(10):59-63.

[3]李子嘉.论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J].中华文化论坛,2015(9) :154-158.

[4]彭欣.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33-238.

[5]朱政.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D].复旦大学,2014.

[6]程亮,颜复萍.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对策探巧[J].中华文化论坛,2010(4):118-121.

[7]李军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4):97-103.

基金项目:本文是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Y201610053)。

推荐访问:文化教育 困境 对策 现实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