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方言的关系分析

【摘 要】自古以来,东北就居住着满、蒙、赫哲等众多少数民族,近代以来又融入了俄罗斯、朝鲜等欧亚多地的外籍人士。高度兼容与开放的多元文化特色打造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方言体系,成为中国地方语言组成中独具特色的分支。本文介绍了东北地域文化特点,并就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方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东北;地域文化;东北方言

中图分类号:H17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6-0275-01

一、东北地域文化特点

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间,大量欧洲和亚洲外籍人士蜂拥进入东北地区,他们带来了自己本国、本民族的饮食、服饰、语言、生活习惯,使东北地区大小城市充满了民国情调和西方文化特色。加上十九世纪末期大量内地人闯关东进入东北地区,这一时期的东北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民族大融合现象。东北于是形成了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民国文化交汇的特点,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其他文化为辅的高度兼容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独特格局。

二、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方言的关系

(一)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言

历史上多民族混杂的格局使东北地区大量的地名和自然山水的名称带有不同民族语言的特点。比如:“半拉”,这个词来源于满族语言中的bula,原意表示“草刺、荆棘”,东北地区有许多地理名词如半拉川、半拉山子、半拉窝等就是来自于满语。黑龙江省完达山的“完达”源自满语“梯”的意思。著名地标大兴安岭则是锡伯族语,意思是白色的山岭。东北的许多江河以少数民族方言命名,比如:松花江——女真语,指白色;牡丹江——满语“穆丹乌拉”的音译,指弯曲的江;乌苏里江——满语,有两个意思,“天王”和“顺流而下”;呼兰河——满语,烟囱;绥芬河——满语,椎子;兴凯湖——满语,水往低处流。此外,不少省市的名称也是由少数民族方言演变而来,比如:吉林——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指“沿”,“乌拉”指“江”。哈尔滨——女真语“阿勒锦”音译,意为“荣誉”。齐齐哈尔——达斡尔语,边界、边境。佳木斯——赫哲语,尸体的意思,传说此处古时为墓地,佳木斯东郊外也曾出土过金元时期的墓葬群。

(二)服饰文化中的东北方言

“乌拉”:东北地区独有的鞋,皮革(牛皮、鹿皮)制成,鞋帮与鞋底由整块皮革制成,有褶皱及鞋带,之所以为鞋取名“乌拉”,原因是鞋内要垫乌拉草,此草为东北地区所独有。东北还有源于乌拉鞋的歇后语“乌拉头子迈门槛乌拉先进者儿”,“者儿”是“褶儿”的谐音,趣指乌拉鞋上褶皱多。

(三)饮食文化中的东北方言

东北地区的饮食包括各民族特有的美食小吃,其名称也源自少数民族方言或发音,比如满族特色小吃“萨其玛”、“豌豆黄”;朝鲜族小吃“冷面”、“打糕”等。但东北最具特色的饮食还是“饽饽”,这是一种粘性面食,种类极其丰富。比如“豆面饽饽”,常在春季食用,材料包括大小黄米、黄豆、粘糕,因其卷曲后切段蒸制,故又称“豆面卷子”;“玻璃叶饽饽”——取柞树或椴树树叶上摊粘面与豆馅,对折后蒸制。此外还有诸如“粘火勺”、“粘豆包”、“苏子叶饽饽”等,这些粘性食品均源自满族传统食物。

(四)传统交通工具中的东北方言

“爬犁”,就是雪橇,是东北高寒地带重要的传统交通工具,其动力来源包括牛、马,但最具地方特色的是赫哲族的“狗拉雪橇”——狗爬犁,狗被赫哲族称为“金不换”,足见其对于赫哲族人的重要性。

(五)传统民居中的东北方言

东北俗语“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中的“口袋房”指的就是满族传统民居的构造,满族传统民居一般为三至五间坐北朝南的平房,大门向东开,状如口袋,故名“口袋房”。而“万字炕”是指东北地区独有的南、北、西三向组成的“ㄈ”形火炕,又称“万字炕、转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火炕的烟道连接室外西山墙侧的圆形烟囱,高于房檐。

“地窨子”——一种地平面以下的凹陷式简易民居,最早是赫哲族的传统民居,赫哲语称“胡日布”,这种居住方式主要是利用泥土的保温功能在地面以下挖掘出二至五尺的坑,顶部以结实的木头作梁,配以檩和椽,以人字形支架,在上面铺笤条、草、厚土制成。

(六)少数民族语言音译后出现的东北方言

这些方言是由汉族通过音译形式将少数民族语言中的部分元素吸纳入汉语形成,成为东北方言口语中的比较独特的文化现象:喇忽——马马虎虎;秃鲁——爽约、食言;邋遢——满语原意指“迟慢”,现作“不整洁”用;哈喇——满语中指食用油或含油食品变质后产生的气味;屯——满语,村庄之意。

参考文献:

[1]马思周,姜光辉.东北方言词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言出版社,1989.

[3]金启孮.满族的历史与生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李玉明(1984-),男,民族:汉族,学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东北地域文化研究。

推荐访问:方言 文化与 地域 关系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