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探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要凸显实务性,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如针对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体现电算化的课程比例较低等。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以“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原则,以必要的公共理论课为基础,突显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着力打造专业核心课程,加大实训课的比重。

关键词:高职 会计电算化 课程设置

1 当前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现实需求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使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够快速适应计算机会计实务环境,熟练应用财务软件,具备从实务中学习和进步的能力。会计电算化人才是一种高级复合型人才,无论其侧重哪一方面,都应该拥有足够的会计和计算机两方面的知识,懂得计算机技术手段,能将会计工作转化为计算机应用,熟知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运作方式和模式,从财会角度能对经济管理进行预测分析和决策。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即使是大学生人数激增,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今天,会计专业的就业趋势较好,在各类的招聘职位上居于前列。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另外,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十大热门职业中,会计名列第四。当前,虽然会计专业较热,但是国内会计实务界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会计作为层次较高的专业,尤其是当今人才市场对高学历、高层次会计会计人才求贤若渴,只要会计专业学生向高层次发展,前景仍然可观。而通向高级会计人才的便捷之路,就是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中有意识的培养。

1.1国内会计实务界人员的素质

1.1.1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据财政部有关数据统计,在全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从学历来看,具有中专以上(含中专)学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7%,其中具备大专学历的占总人数的16%,大学本科学历的占2.32%,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只占0.07%;从专业技术资格来看,它具备专业技术资格(含已聘)的占总人数的60%,其中已具备会计员资格的占总人数的23%,已具备助理会计师资格的占24%,已具备会计师资格的占8.2%,已具备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只占0.4%。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不能熟练规范地从事会计工作,在会计工作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错误,使会计服务人员不能顺利、高效率地工作,阻碍了会计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阻碍会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会计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来看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过少,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2知识结构欠合理目前中国会计人才结构畸形,出现两个极端,一头是人才供过于求,即“簿记型会计”相对过剩,另一头是人才供不应求,即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开拓型高素质会计”严重短缺。我国的会计人员结构单一,大多只精通会计、审计,而在金融、投资、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缺乏。

1.1.3除审计、会计外的服务拓展得不够当今会计工作重点将日益从信息加工转化为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运用上,会计职业范围将不断扩大。其中包括税务、商务咨询、电子商务、企业管理顾问等新业务,但就目前看来,我国的情况还令人担忧:由于后续教育培训费投入不足,培训的层次也较低,加之没能建立一套面向市场的有效的培训机制,这使得目前会计人员获得新知识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1.2广安会计人才的现实情况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职院)为例,广职院地处西三角(西安、成都、重庆)经济圈的腹心地带,素有“川东门户”之称,是川渝陕黔主要的物资集散地,开设的会计电算化专业,除能满足本市、本省需求外同时能够满足西部地区的社会需求。据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在广安人才市场上,初级财会人员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加之企业一般通过内部员工推荐招聘一般财会人员,所以在人才市场招聘的数量就更少;而中高级会计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会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会计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从近几年情况看,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很好,近年来广安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急剧增加,2008年4月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绩揭晓,广安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856人,比2007年356人增加141%:合格405人,合格率48%,比去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可见广安地区经济发展急需会计人才。而广职院的办学定位主要是为广安地区经济服务,所以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但是,要想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在取得初级会计职称之后,努力向中高级职称发展。

2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尽管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要求,但是。基于各种原因,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既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又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水平,包括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报表编辑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高级复合应用型的会计人才。其核心是课程设置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而许多院校基于师资和资金的限制、未详细进行市场调查,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也没有咨询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学生的需要,更不遵循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盲目设置。以广职院为例,2005、2006届会计电算化学生开设了《国际贸易》和《物流管理》。如前所述。广职院地处内陆城市——广安,对外贸易业务较少,市场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较少。《物流管理》虽然热门,却与会计专业的关联性不大。此外,在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公共课比重过大,往往占了总课程的20%-30%.这严重挤占了专业核心课的课时,突显不了专业技能的重要作用,这是学生毕业后往往不能直接进入会计岗位的重要原因。

2.2重理论轻实践在实际教学中,理论课一本书、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就能完成,成本低,简单易行。而实践课则要求较高,实际操作难度较高:一方面对师资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实践教学老师不但具有前沿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企业实战经历,很多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达不到这种高要求;另一方面实践课操作较麻烦,故很多院校的实践课程的课时过少。有些院校专业课的实训课时不到总课时的10%。有些院校为了实践课比重达到40%,而在八学教育、暑假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上大做文章,结果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和计算机技术没有得到真正地锻炼和提高。

2.3体现电算化的课程比例过低很多院校认为会计电算化专

业就是以会计为主体,加上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就可,通常也就七十多学时。这样造成学生既没有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也不懂程序设计语言的编写,而在会计电算化处理过程中用得很多的是数据库应用系统和办公系统。会计电算化课程仅停留在对财务软件的操作和运用上,只学到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和简单的技能,无法进行财务软件的维护,更谈不上财务软件的开发。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职学生至少要熟练地操作各种常用的财务软件,能对财务软件进行日常地维护。

2.4课程设置中有些学科之间的教学内容衔接不上有些院校为了简单的均衡各学期的课时,而不考虑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及学生的需要。以广职院为例,《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在第五学期,《会计电算化》开在第四学期。《数据库应用系统》与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时间上相差太远,相互联系的两学科衔接不上,同时《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需学生有较多的数据库知识做铺奠,并且学生考取计算机二级证书也需要这门语言知识和技能。这种学科之间的教学内容衔接不上,不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3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体系

3.1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3.1.1课程设置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理论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理论课达到适用、精干,专业技能实现有用、精练,同时,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除按有关文件规定必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课程外,尽量减少基础理论课,加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重。特别加强专业核心课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数据库应用系统》、《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课时比重。增加可供选择的专业选修学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拓展知识技能领域。

3.1.2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课程体系结构应与专业证书相衔接首先,由于算盘在会计业务的处理中发挥的作用在递减,它的计算功能逐渐被计算器和计算机取代,许多院校取消了《珠算技术》。但笔者认为珠算技术是一门古老的计算工具,为了继承传统的文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促进动作技能的协调,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可将珠算技术和点钞技术合在一起开设《会计基本技能》,总共40学时。

其次,提高《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等课程实训内容的课时数。为增强学生对会计及电算化的实际操作技能而提高了相应学科的实践知识部分占总学时的比重。尽量让理论课与与实践的课时比达到一比一。做到每门学科在章节完后有分项实训内容,又在整个学科授完后又有综合实训。在第五学期,设置综合岗位实训,全方位的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轮换各种会计岗位,增强学生对账务处理及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弥补学生对建账和破产清理账务处理技能的欠缺。

最后,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应与学生考取专业证书相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考取的证书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及会计专业技术初级或中级资格证书。在设置课程时充分考虑学生考证需要,设置主要与之相关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经济法概论》。

3.1.3强调会计专业的职业性与本科院校相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突出体现会计和电算化这两大方面的内容。确定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复合人才,突出了目标岗位能力。培养能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软件操作,实行会计监督,参与经营决策的实际操作能力。

3.1.4以就业为导向,按需设置课程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遵循新时期国家对高职教育政策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力争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在校生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零距离。以企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利用各种可能利用的资源,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系,一方面解决校外实习基地的难题,另外又为企业提供优先录用人才的机会,以达到企业和学校双赢的目标。

3.2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

3.2.1体现专业基本素质与能力的课程为培养高职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基本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英语交流能力、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及自学能力;健康、活泼、精力充沛、具有连续工作的能力。主要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体育》。

3.2.2体现职业素质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高度的职业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协同工作的素质,强烈的进取和钻研业务精神;具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设置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经济法概论》、《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3.2.3涉及专业基础知识的课程为培养学生有全面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熟练运用算盘、数学、经济学、统计、管理工具完成会计基本核算的能力并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设置了《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经济数学》、《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便于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珠算等级四等级以上水平。

3.2.4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实际操作水平的专业技能,能胜任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精核算、会管理、能监督”的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核算能力、管理能力、监督能力。开设:《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收基础》、《审计学》、《会计电算化》、《会计报表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便于学生参加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职业技能的考试及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会计电算化考试,取得初、中级会计师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中级会计电算化证书。

3.2.5专业拓展课程让学生在懂得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拓展学生视野,具有能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的能力。开设《市场营销》、《财政与金融》、《应用文写作》、《预算会计》、《电子商务》并能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和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取得相应证书。

3.2.6综合实践课程为尽可能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每个假期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根据社会实践鉴定、实践报告和总结给予一定的学分,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加入社会实践中。高职高专学生在第六学期进行社会实践实习,将所学会计知识、技能及计算机技术在各企业单位进行综合运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毕业论文,以检验、总结三年所学知识。

推荐访问:探析 高职 课程设置 会计电算化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