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还可以使学生在贴近教学内容且极具趣味性的案例中深刻地感知教学内容,在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呢?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这三个环节将该教学法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有意識地将贴近学生生活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件或现象引入课堂之中,以此在直观生动的生活事件的引导下,降低教学理论知识的抽象性,使学生在客观的事件中感知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为其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包含着三个主要环节: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对此,我在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从这三个环节入手,将案例教学法贯穿到教学始终。

一、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中的应用,需要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为关键。既然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那么教师在备课环节要重视案例的选择,只有既符合教学内容要求,又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且极具客观性与趣味性的案例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案例呈现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我在课前准备环节选择案例的时候,首先会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选取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接着从生活角度入手,选取极具真实性的案例,然后保证所选取的案例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思考价值。在“挫折面前也从容”这一课的课前准备环节,在以上案例选择要求的指导下,我选择了将“两只青蛙的遭遇”作为本节课的案例:两只小青蛙在结伴游玩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有一些牛奶的瓶子里。当刚刚掉进去的时候,其中的一只小青蛙望着高高的瓶子口,产生了绝望,觉得自己将会被一直困在瓶子里。而另一只小青蛙在观察了瓶口之后,激励自己,既然上帝赋予了我发达的肌肉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只要我不放弃就一定能跳出这个瓶子。由此,它不断地向上跳跃。尽管它一次次地向上跃起,一次次地掉回瓶底,但是它不轻言放弃。反复多次之后,它发现,牛奶在不断的挤压下变得越来越坚实,最终在它持续不断的跳跃下,牛奶变成了一块极具弹性的奶酪。小青蛙借助奶酪的弹力终于跳出了瓶子,重新回到了广阔的天地之中。这一小案例,其内容不仅生动有趣,而且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在故事的讲述中,学生自然会从小青蛙坚持不懈的努力中感知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为其如何应对挫折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

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已经选择了既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则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将所选择的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案例呈现中自主地感知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呈现案例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上文所提及的“两只青蛙的遭遇”,对该案例,我直接采取讲述式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除此之外,我还会选择诸如多媒体展示、小组辩论会、教学情境创设等形式来展现案例。我在教学“善用法律”这一内容的时候,将多媒体展示、情境创设等方式综合利用来呈现案例。在课堂教学之初,我会直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观看。在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的时候,我借助该反面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倘若当时自己在场,自己会选择如何做呢?如此,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想到法律,借助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教学目的自然而然得以实现。

三、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环节的开展主要是引导学生借助所学到的知识在小组讨论中分析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在教学“法不可违”这一内容之后,会向学生呈现一名学生违法乱纪的案例,在案例呈现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一般违法、什么是犯罪,如此学生不仅可以在讨论中巩固知识,还能借助案例内容警示自己,避免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借助案例教学法来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案例中自主地感知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并在案例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为其行为意识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蓉.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7(2).

[2]王郁.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新课程(中),2017(6).

编辑 李博宁

推荐访问:教学法 学中 初中 案例 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