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两岸侨务合作的路径选择

辛亥革命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并成为两岸争夺的焦点。尤其是两岸对峙时期,两岸侨务政策的对抗以及海外侨社内部的“主权与统独之争”,造成海外华侨华人社会长期处于分裂之中。目前,大陆经济发展强劲,为两岸侨务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强劲的动力和更优越的条件。加强两岸侨务交流合作,精进海外同胞福祉,促进和谐侨社建设,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一、两岸侨务合与分的历史脉络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无数华侨志士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在中国近代史上和辛亥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耀眼的一页。然而,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革命随之进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海外华侨社会参与了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政党,他们在短暂合作之后,却处于长期分裂与对峙状态。直至台湾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侨务合作才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侨务发展的历史证明,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1、国共两党的侨务合作

1924年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推动了海外侨胞的大合作、大团结。海外侨胞共同携手,掀起了摧枯拉朽的革命高潮。海外华侨积极参加国民革命,声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洗雪历史耻辱,掀起废除不平等条约斗争;成立北伐后援会,开展捐款捐物、回国参战等多种方式支持和配合北伐战争等等,使中国革命呈现出辉煌喜人的局面。国共合作的两条侨务统一战线交汇并进,成为反帝反封建和争取国家主权斗争的新亮点。然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蒋介石、汪精卫发动的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彻底破裂。即便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而中华民族遭到空前的劫难之时,海外侨胞依然表现出空前的团结。海外华侨从政治上和舆论上响应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呼吁国内各界团结抗战,并形成一股强大的爱国力量,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各地华侨相继建立了“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

“南侨总会”、“旅美华侨救国会”等抗日团体3940多个。虽然这些团体大小不一、党派不同、活动方式各异,但他们都以抗日救国为旗帜,将千百万华侨凝聚在一起,呈现出空前的众侨抗日救国大团结的局面,为祖国抗战取得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2、国共内战,侨社分化对立

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大华侨渴望建设和平民主富强的祖国之时,国民党当权派不顾民族大局,不顾富有远见华侨的苦苦规劝,而抱着狭隘的党派私见,公然于1946年6月发动大规模内战,彻底关闭了各党派和海外侨胞要求建立联合政府的大门。随着内战不断蔓延,围绕反对和拥护内战的大是大非问题,在海外华侨社会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意识形态分化和对立。1946年9月11日,侨领陈嘉庚以“南侨总会”的名义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等政要,揭露蒋介石“腐败专断”,“以致民生痛苦”;希望美国“迅速改变对华政策,撤回驻华海陆空及一切武器,不再援助蒋介石政府,以使中国内战得以终止”。华侨政党——中国致公党发表声明并告侨胞书,反对国民党“强奸民意之行为”破坏侨务合作。继之,欧洲、东南亚各国的华侨也纷纷表示反对国民党破坏侨务合作的行径。当战争的胜负已露端倪时,中国共产党于1948年4月30日发布了“五一”口号,倡议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口号得到了海外华侨的积极响应,并纷纷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国民党当局在华侨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侨务格局发生变化。

3、两岸分治,争夺侨务资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内部迅速展开了以“合法代表”这一核心政治问题的激烈较量,开始了华侨华人社会的政治分化。由于两岸分治并固守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由此展开了争夺侨务资源的拉锯战。

在争取侨务资源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陆政府在“爱国统一战线”的指导下,重视提高华侨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以“保护华侨利益”作为侨务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并制定一系列保护侨胞切身利益的政策,为新中国的侨务工作和侨务政策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左”的路线影响,尤其是“文革”期间,把“海外关系”视为“反动政治关系”和“特殊关系”,把华侨作为“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甚至对归侨和侨眷实行“六不原则”,即不让出国、探亲、通信、通汇、回乡、定居。此消彼长,大陆在此期间几乎将华侨资源“拱手让与台湾国民党当局”。而台湾当局却积极利用这一有利时期,不断完善“侨务”组织架构、加强与海外社团联系、制定系统的“侨务政策”,争取了更多的“侨务资源”为台湾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直至1978年的改革开放,大陆明确提出了“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华侨华人是中国发展的“独特机遇”等一系列重要的侨务思想和理论。随即大陆开展侨务系统的拨乱反正,陆续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海外华侨华人资本和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面对大陆争夺华侨资源的强势压力下,台湾当局开始调整“侨务政策”,将过去以大陆籍老侨胞为主,转到以台籍侨胞为主。比如,在李登辉执政时期就开始实施向“台侨”倾斜的政策,到了民进党执政时提出的“华侨三等论”,使“海外侨务”形势出现了大逆转。从前国民党当局在传统“侨胞”、“侨团”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了。正如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所指出得:“李登辉后期和陈水扁时期,连‘中华民国’都不承认了,更不可能承认海外的大陆籍华侨。”

4、和平发展,引来两岸侨务合作

2005年4月原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破冰之旅”,并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使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8月28日至9月4日,台湾“华侨联合总会全球代表大陆参访团”一行50人,在简汉生团长的率领下50多年以来首次组团访问大陆,由此拉开了两岸侨联的交流的序幕。“侨联总会”吴振波理事长说,此次组团赴大陆参访,绝非为了游览山川文物,更不是随“风”而来,而是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为了台湾广大海外华侨和侨联组织寻找当前应该走的道路而来,是为了寻求未来应共同努力的方向而来。此次代表团来访反映了很多台湾旅居海外华侨关于两岸侨务关系的基本判断和想法,以及对加强两岸侨务合作的意愿。之后,在两岸侨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取得重大进展,达成了合作的共识。比如,2007年7月5日在厦门举办的“两岸侨联和平与发展论坛”上,共同发表了一份面向全球华侨华人的倡议书。倡议书指出,两岸同侨,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要互信互助,以中华民族万世发展为基,共同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大业。正是

在两岸侨联交流越来越密切的背景下,2加9年大陆侨联访台实现了两岸侨务交流的“破冰之旅”,并先后拜访了台湾“侨联总会”、“华侨协会”和海基会等组织,并与台湾“侨联总会”签署加强合作交流协议。新华澳报对此高度评价:“这次两岸侨联签署合作交流协议,使两岸‘国共平台’之下的‘侨联平台’鲜活起来,充满生命力。此实乃全球华侨华人之福。”@两岸侨联签署的“合作交流协议”是两岸侨联的“合作与和平协议”,并为今后两岸侨务合作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特别是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马英九当局提出了“外交休兵”和“侨务休兵”,促进两岸侨务合作逐渐向良性互动方向发展。随着两岸侨胞在经贸、投资、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深,两岸侨务合作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两岸侨务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两岸侨务合作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但民进党和深绿“基本教义派”不会就此罢休,还会卷土重来,少数“急独”分子更有可能利用各种机会,干扰和破坏两岸侨务合作的进程。因此,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时期。两岸侨务合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挑战。

1、两岸侨务合作的新机遇

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在党际交流、经贸关系、直接“三通”、人员交往等诸多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两岸侨务合作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两岸侨务合作时代已经来临,并逐步进入螺旋上升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

一是两岸侨务迎来和平发展的新机遇。当前,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有着国共党际交流、两岸侨联论坛、民间侨务交流等多种侨务交流平台,这些合力必然将使两岸侨务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两岸侨胞应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内,推进两岸侨务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两岸侨务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马英九执政以来,台湾当局在两岸经贸、文化及人员往来交流中的限制逐步放开,两岸侨务合作的渠道将进一步得到拓宽。特别是在两岸侨联组织的共同推动下,两岸“侨联和平论坛”定期召开并对海内外侨胞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了两岸侨务合作进一步深入。

三是有利于争取台籍侨胞之心。绝大多数的海外华侨华人是衷心希望祖国能够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统一的国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强调争取台湾民心的重要性。因此,在两岸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将有利于促进两岸侨胞联系与沟通,动员海外侨胞关心和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推动两岸侨务合作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

四是有利于两岸侨务合作的政治对话。马英九在其“黄金十年”施政纲领中提出:“在未来十年内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尽管这种提法有待进一步观察,但相对于两岸难以开启政治对话会谈相比较,两岸和平协议谈判无疑是两岸进行政治对话的一个积极信号。

五是有利于两岸侨胞共同反对“台独”。马英九执政以来,重视“海外侨务”工作,提出了“侨务休兵”,不主动挑衅、碰撞两岸关系的红线,这必然将有助于营造两岸侨务合作的大氛围。

2、两岸侨务合作的挑战

目前,两岸所有合作协商与谈判均以“九二共识”为基础,两岸侨务合作谈判也不例外。应遵循这一模式,但两岸侨务合作目前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主要有:

一是关于“中华民国”问题。关于“中华民国”这一称谓,在一些老华侨心中有难以磨灭的情结。对于这个称号,亲国民党侨胞坚持,亲民进党侨胞反对,台湾侨胞围绕这个称号所进行的斗争已有多年,不利于海外侨胞的广泛合作。

二是关于“民主牌”。马英九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两岸间不应该是政权之争,不应该是统独之争,不应该是国际空间之争,而应努力在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上,彼此激励,相互提升。”其“民主牌”将成为马英九当局今后抵制大陆对台政治诉求的挡箭牌,具有明显的消极性。

三是关于“国际空间”问题。目前,以联合国为代表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普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政治氛围,台籍社团及侨胞对大陆的侨务政策也特别敏感。因此侨务政策要掌握分寸,松紧适度、有理有节有利,更不必过于刻意打压和孤立台籍华侨华人,特别是经济文化活动的空间,否则就会给台籍造成不良的印象,加深两岸侨社的对立情绪。对于台湾要求的所谓“国际空间”问题,可以根据两岸和平发展的进程,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采取渐进、区别对待的方式予以解决。

三、两岸侨务合作的路径选择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两岸侨务部门要改变传统对立的运行模式,在搁置争议的前提下,通过先易后难、先民间后官方的形式,对侨务工作的政策性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以解决侨务资源内耗从而达到合作双赢,共同维护海外侨社的和谐稳定。为此,现阶段两岸侨务合作的路径选择应以两岸和平发展为目的,以务实、前瞻的态度为依归,努力建立两岸侨务合作的运行机制,是两岸侨务合作的关键之所在。

1、构建海外和谐侨社。创造两岸侨胞和谐发展的环境,有利于激发两岸侨胞社会寻求合作的动力与源泉。基于两岸同宗同脉、血缘相同、地缘相近的因素,海外侨胞能够承担起两岸官方现阶段或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做、做不了、做不好的角色。两岸侨务部门要从共建海外“和谐侨社”战略高度人手,共同谋求两岸和解合作、和解共生,和衷共济、共创双赢,推动两岸侨务合作迈上新台阶。

2、维护两岸侨胞共同利益。维护两岸侨胞共同利益,是推进两岸侨胞情感融合、形塑海外侨社共同价值的基础,也是最终完成两岸侨务合作的必然选择。海外侨胞利益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构建海外侨胞安全预警机制和风险应对,切实保障海外侨胞的人身安全;二是加强推进两岸侨务资源的整合,实现海外侨胞资源共享;三是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海外侨胞共同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四是创造两岸侨务合作平台,让更多的海外侨胞参与到两岸事务中来。

3、增进两岸侨胞的互信。扩大交流、增进互信是推动两岸侨务合作的关键。存在于两岸侨胞之间的相互不了解、误解,相当程度上是源于两岸历史上的长期隔离和交流不足。缩小两岸侨胞之间的实质差异、消弥观念上的分岐,需要从培植两岸侨胞、侨团之间的互信人手,使两岸同胞感情趋合、价值趋同、认同一致化。因此,要促进两岸侨胞的了解与理解,增进共识和互信,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两岸民间交流入手,逐步扩展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古人云:“日远日以疏,日近日以亲。”

4、循序渐进推进两岸侨务合作。推进两岸侨务合作的进程,应采取先低级后高级,先简单后复杂、先民间后官方,先经济、社会后

文化、政治,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最终完全实现两岸侨务合作。目前,两岸侨务关系虽然是以文化、论坛为主轴交流,但两岸海外侨胞之间的互信不断增进,为创造两岸侨务合作、侨社良性互动以及和谐侨社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侨务部门应积极推进两岸侨务关系从“以交流为主、合作为辅”向“以合作为主,整合为辅”转变,建立侨务互信机制,实现海外侨社永久和平。同时,要继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逐步扩大海外华文教育的规模,促成两岸海外华文教育合作的制度化与常态化。

5、建立海外侨务合作平台。长期以来,两岸侨胞因统“独”、主权争议的困扰,一直呈现“侨务对立”的局面,涉及两岸侨务问题更是难以得到及时解决。当前,两岸侨联应发挥人民团体的作用,可率先在海外建立由两岸侨联组成的侨务合作平台,团结所有海外侨胞,推动两岸侨务合作。我们认为,两岸侨务只有在侨务合作机制下,才能避免内耗,否则,两岸侨务合作就会陷入困境。为此,建立海外侨务平台,具有以下推动作用:一是通过以侨促侨的渠道,加强与“泛绿台侨”接触与联络,增加了解、求同存异,争取他们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二是整合一切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活力因素、创新元素,形成持续向前发展的新合力与推动力。三是发挥海外侨胞作为两岸官方之间的使者,承担起两岸官方现阶段或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做、做不了、做不好的角色。四是发挥海外各种侨团或组织的网络作用,加深彼此间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两岸侨务合作早日实现。

6、搁置争议、争取合作。搁置争议,谋求两岸侨务合作是两岸海内外侨胞共同的愿望,也是两岸的共识。实现两岸侨务合作,归根结底有赖于两岸本着前瞻性、建设性的态度进行对话和谈判。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会谈时强调,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台湾当局也多次提到“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两者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搁置争议,共创双赢。这是两岸侨务合作一个新的转折点,一个新时代的真正开始。两岸侨胞应以和解消弭冲突,以合作取代对抗,共同创造两岸侨务合作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

(责任编辑:潘林峰)

推荐访问:侨务 试论 两岸 路径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