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一翘楚,创业亦英雄


打开文本图片集

抗战爆发后,旅居海外的大批华侨同祖国人民风雨同舟,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史诗。新加坡华侨白清泉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杰出人物。

1939年春,白清泉参加南侨机工服务团,回国参加抗日。他除了参与滇缅公路上军火物资的运输,还历尽艰辛为机工提供各种服务,被南侨机工誉为“机工导师”。战后他返回新加坡创业,成为“酱油大王”。

机工领队

白清泉1910年出生于安溪县龙门乡,小时候在厦门接受教育。因为他性情好动,很想自食其力,14岁小学毕业后便当了泥水匠。17岁时,他转入汽车公司学习修车和电焊技术,并学会开车。20岁那年,他萌发了做生意的念头,开设了一家汽车修理店,生意还不错。

1932年,21岁的白清泉在工友翁阿峇的鼓励下,告别新婚妻子和家人,来到了新加坡。起初,他寄住在朋友和老乡处,先在茶庄卖茶、在汽车修理厂当电焊工,后和翁阿峇合伙开了一家咖啡店,因为缺少经验、经营不善,咖啡店不久倒闭。白清泉只好去中医师王爱华家当司机,王爱华的弟弟王铁汉是陈嘉庚领导的怡和轩俱乐部会员,凭着这个关系,白清泉后来参加了南侨机工团。

抗战开始后,日寇封锁沿海,军火物资需经刚筑成的滇缅公路运进国内。从昆明至缅甸畹町长959公里的滇缅公路,迂回于崇山峻岭之中,行车非常艰险,非熟练的司机驾驶不可。国内缺乏熟练驾驶员,国民政府便向南侨总会呼吁,招募熟练驾驶员回国服务抗日。

南侨总会于1939年2月7 日发出征募驾驶员及修车机工的通告。白清泉在侨领侯西反的鼓励下,随即报名应征。

2月17日,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为应招华侨机工举行欢送会。陈嘉庚主席讲话后,白清泉被推为机工代表致答谢词。他还被推为第一批80名回国机工先锋的总领队。

2月18日,正值农历除夕,白清泉带领第一批华侨机工乘法国邮轮“满江红”号前往越南,在海防登陆,乘滇越铁路抵昆明,再往西南运输训练处。其他华侨机工随后陆续抵达,共九批3193人。

白清泉带领的新加坡华侨机工经训练后,编为义勇大队,被派到越南同汀接新车,后又被派往缅北边界的庶放,将一批批枪炮、子弹等军用物资运往西南大后方。他们常年在崎岖不平的滇缅公路上行驶,沿途没有宿舍,累了睡在车上,还要面对敌机的扫射,其辛苦可想而知。虽然环境如此恶劣,广大华侨机工仍然斗志昂扬,克服重重困难,尽力完成运输任务。

白清泉后入位于贵州龙里的中央辎重兵学校学习。1941年毕业后,他分别担任了华侨汽车运输大队队长、汽车保养厂厂长及运输人员训练班主任等职。

华侨互助会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缅甸滇西沦陷,滇缅公路被日寇切断。大批华侨机工失业,他们处境窘迫潦倒,伤、病、穷、困的问题得不到救济和解决。

热心的白清泉等人于1943年9月,发起救济南侨机工的活动,派人到大理、下关收容难侨。年底,白清泉等人在福建旅滇同乡会茶会上和大家商谈:为了有组织地救济难侨,发起筹组“云南省华侨互助会”,会址设在福建会馆。白清泉为该会常务理事。

可是福建会馆已被少数闲杂人员把持,变成流莺、烟客、乞丐、买卖赃物的大本营。霸占会馆者不听劝导,赖着不肯迁让。白清泉愤而举枪朝空放了一枪,高声喝问:到底让不让?那些人吓得连爬带滚地跑了。大家动手打扫干净,稍加装饰,于1944年1月20日,在此举行华侨互助会成立大会。

华侨互助会在白清泉等领导下,有计划地为华侨谋福利,创办《华侨机工通讯》杂志,又资助兴办侨光学校。白清泉等人热心奔波筹措经费,多位华侨带头捐款500万元。南侨机工接着发动万人劝募运动,得700万元,作为侨光学校的教育基金。

为复员奔走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大地举国欢腾。南侨机工当然也要唱着凯歌南返。南侨机工归心似箭,但国民政府对机工的复员问题不闻不问。大批留在国内的机工困难重重,生活凄苦。

住在重庆的白仰峰等南洋侨领,多次向国民政府交涉南侨机工的复员事宜,但是不见效果。他就向侨务部提出关于机工的复员、奖励金、服务证书及回到南洋后的工作问题等八条要求。

1945年10月底,侨务部联合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和外交部等部门举行联席会议,共同认为机工要求复员极为合理。但他们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南洋侨领几经查询,不见下文。1946年3月,白仰峰等人再去催问,侨务委员会陈树人只答应申请政府拨款100万元,给互助会作为紧急救济之用。

在昆明,华侨互助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力争机工复员的工作。首先要搞出名单,即在各报上发出通知,从1946年11月15日开始在昆明、贵阳和重庆等地进行南侨机工的登记。滇缅公路沿线设有通讯站,各线设有联络员。本来名册应向西南运输处要,但政府却要华侨互助会拿出名册。由于证件、证章、符号、服务证书等的遗失,或顶名登记,或不愿登记,或漏登,还有假冒,真假难辨,原计划1个月登记完,不得已竟用了10个月才告结束。共计登记了1203人。

接着,白清泉等在华侨互助会会刊———《南风》上发表了《我们的话》。此为南侨机工复员宣言书,提出六点要求,可在昆明解决不了问题。于是,白清泉等人飞往重庆,到行政院、社会部、救济总署、外交部、侨务委员会去交涉、请求,但官员们都是推、拖、压,不解决问题。白清泉和同事邱新民在重庆找到劳工局长,他坐在旋转椅上,两脚搁在桌子上,鞋子对着他,打起官腔:“公事公办,你们回去等咨文好了。”白清泉他们说等了很久了,现在大老远地从昆明而来。部长大人不耐烦地说:“你们工人懂得什么?我在美国读书时,美国的劳工都受过相当高的教育的,不像你们……”

怎么办?白清泉决定向正在召开的国民党二中全会请愿。他们把提出三项要求的请愿书交给大会秘书处雷震,并告之:请愿团集中在海棠溪待发。重庆不愿有示威游行事件发生,终于批示:由善后救济总署正式答复,对南侨机工可优先遣送。但牵涉部门较多,怎样遣送仍无着落。白清泉等人再到侨务委员会催问,该会派福建晋江人王辟尘科长专案办理,又快又顺利。但是,出国的时间又牵涉外交部,白清泉等人去找王世杰部长。他暗示可派人去南洋搞民间外交活动,这样可能会快点。白清泉等人随即赶回昆明,准备派人去马来亚活动。

在昆明,华侨互助会抓紧救济工作,一面呼吁社会救济失业机工,一面登记失业人数,第一期登记有300人。在观音寺里设了招待所,从各方捐得2900多万元,解决失业机工的生活问题。

为争取海外华侨对机工复员的支援,白清泉等四位代表于1946年5月21日从昆明飞河内,历尽艰辛,通过越南17度南北分界线,穿过老挝,花了39天才经过曼谷,于7月13日到达新加坡。

从7月13日到8月27日,白清泉等在新加坡和马来亚,走州府,访各地侨领和社会贤达,到处交涉,请求给机工复员以帮助,引起南洋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南洋侨领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和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伍伯胜就机工的救济、南返问题进行交涉。

机工南返

经过白清泉等人历时一年多的请求、请愿、交涉、斗争,南侨机工的救济、复员问题终于得到较全面的解决。

首先发放奖金,每位机工200美元(折合法币67万元)。其中,经华侨互助会登记核准遣送享有奖金及服务证书的为1144人。

接着,有组织地全面复员,分批搭乘轮船到新加坡。从1946年11月到1947年5月11批登轮,包括归侨在内复员到新加坡的约有7500多人。

回国服务机工以昆明为南返大本营。机工复员轰动了昆明,每批出发当地都举行盛大的欢送大会。临别时刻难舍难分,有的岳父母把女儿从卡车上拉下来,造成父女、母女团圆而夫妻离散;有些女儿眷念丈夫和儿女,只有从夫而告别父母;有的左右为难只好协议,女留下侍奉双亲,男的携带儿女南归,昆明西站顿成“愁城”。

南侨机工的卡车队浩浩荡荡,进小西门,经护国路、金碧路、拓东路向东驶去,下柳州,赴广州,到处受欢迎欢送。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南侨机工在回国抗日服务中,殉国1000余人,复员回南洋1000余人,留在国内1000人。

酱油大王

抗日战争结束后,白清泉重返新加坡,专门从事酱油生产。初创业时遇到挫折,他后来采用中国的酿造技术,从厦门请师傅去指导,生意才逐渐好转。

1994年,白清泉出任新加坡大华食品工业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已届高龄仍然意气风发,努力开拓海外酱油市场。他创办的酱油厂大部分已实现生产程序自动化,在新加坡有3000多客户,占了市场的半壁江山,20%的产品销往国外。

白清泉打开海外市场的办法是,先找一个城市做立足点,然后设法扩展到多个城市,这样便组成一条线,线一多便形成一个行销网络。现在他的酱油已外销到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多国。

白清泉认为,目前世界酱油市场是三分半,由日本万字酱油、中国珠江牌酱油、英国的美极酱油三分天下,其中半个属于台湾、韩国、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厂商。他说,新加坡酱油生产成本高,人手短缺,行业前景暗淡,酱油厂合并是唯一生存之道,只有这么做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白清泉说,他一生只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抗战打日本,二是创业卖酱油。回到新加坡,他苦心经营大华酱油,终于使大华酱油成为新加坡响当当的一流品牌。白清泉被誉为新加坡的“酱油大王”,他的名字就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招牌。他天天过问当天的产量和出货量,并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是企业铁面无私的“守门员”。从加拿大进口黄豆,再经过蒸豆、煮豆、大桶发醇、压榨等工序,整个流程需耗时六个月,白清泉使所有产品都经过严格的程序,朝夕不变,持之以恒,保持大华酱油的高质量,让品牌延续生命!

白清泉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大华商标的设计选用了中国商人不敢选用的黑色,因为外国人较易接受。他常说,企业怕三老(老字号、老经验、老市场),必须配合求新、求变、求突破。

1969年,白清泉建立台湾罐头总汇,专营台湾罐头业务,使台湾的洋菇、酱瓜、菜心、味精等产品大量销往新加坡,年成长率超过20%,为台湾赚取大量的外汇。他曾于1965年、1967年率大华食品篮球队访问台湾。白清泉后任台湾行政院侨务委员会顾问、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新加坡顾问、新加坡食品厂商联合会会长、新加坡安溪会馆副主席等职。1967年,他的《推销经验谈》一书出版发行,风行一时。

2005年3月30日,白清泉这位令世人尊敬的老机工与世长辞,享年95岁。

推荐访问:翘楚 抗日 英雄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