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母语传承民族文化

当我们开始牙牙学语时,母亲总会吟唱一些歌谣,讲述一些神话故事给我们听,并用口述的方式教给我们良好的行为规范。苏教版第十册有一篇课文,名为《月光启蒙》,节选自著名诗人孙友田的散文《月光母亲》,讲的就是作者小时候,母亲在美丽的月夜给他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故事。

从母亲口中唱出的歌谣,带有野草的芳香。让我们看文中的几段文字: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歌谣展示了一个梦幻的、诗意的、奇趣的世界,流淌着乡土的旋律,散发着野趣的光辉,融注了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一种原生态的本色的口语文化现象。

吸引我反复诵读这些文字的,既有对大字不识一个却能吟唱这么多歌谣的母亲的深深敬意与感念。更多的是对母亲充满智慧的做法由衷的敬佩。孙友田小时候并没有读很多的书,但是,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却让他一辈子受益,这实在是母亲最高明的做法。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妇,通过祖辈口耳相传的歌谣在一个农家孩子的心里播下想象的种子、语言的种子、爱乡音的种子、精神成长的种子,成为心灵中永远不会消失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母亲真不愧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啊,口语的巫术般的魔力!

民间文学是圣洁的语言源泉

母亲吟唱的歌谣、讲述的神话所揭示的,实际上就是语言创造事物的神奇力量,或者说,事物获得了一种在语言中的存在方式。世界的种种神奇图景或者所谓的奇迹,都通过语言获得了显现: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儿童文学,即使题目相同,也有好多的版本,充分体现了民间文学的丰富与独特。

我曾见过一个儿童扯着嗓门,小脸憋得通红,晃动着脑袋大声说颠倒歌的情景:

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大轿。蝇子踏死驴,蚂蚁踩塌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小鸡叼个饿老雕,小老鼠拉个大狸猫。

念歌谣让儿童获得心灵的极大满足。像这样的颠倒歌,通过语言轻易地把我们的生活世界颠覆了,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纯正自然、充满韵味,正迎合了孩子天真自然的本性,会令一个孩子沉醉在语言的狂欢和幸福里,甚至找到一种发泄的快感与乐趣。民间文学永远是民间文学,虽比不上李白、杜甫诗歌的典雅精致,华丽高深,但质朴天然,充满泥土“芳香的音韵”。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民间文学、乡土文化。篱笆小院,明月星光,浓浓的乡音,母亲像守护“神谕”那样虔诚地守护语言。像一个艺人用最动听的声音,娓娓地吟唱歌谣,让儿时的“我”从小就懂得敬畏语言,守护语言,崇拜语言。这其中蕴涵着的原始的语言生命力和浓郁的乡情,通过月光姥姥、月光母亲一代又一代的相传,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实在很佩服苏教版教材的编写者,通过文本保留了一个不应消失的民间文学。这篇散文放在五年级,是否想让已经和童谣说再见的孩子们重新拾回儿时的记忆,重新找回童年的快乐,明白民间文学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现在的孩子,其实首先是大人(老师当之无愧),都要珍惜并传下这些乡土文化,让自己也能成为给孩子(即使现在还是孩子,将来会成为父母亲)的心灵留下印记的月光母亲、月光姥姥。

口语文化是人的成长根基

从姥姥、母亲的口耳相传想到了口语文化的传承。有一首民歌中唱道:“古人们唱往古的事,一代传一代。现在老人们还唱着。现在我们才知道,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女娲造天的故事……”口耳相传是一种古老、简单的方式,也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们眼里,不会读书和写字似乎是种非常可怕的缺陷,但过去无数的历史告诉我们,通过听说的方式,同样会影响着自己和同时代人的心灵。我们能够想象那些远古时期的祖先,居住在洞穴里,围着火堆讲述关于大自然的神话,狩猎时遇到的野兽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故事……他们在讲述中将所有的知识、智慧教给自己的孩子,从而建立起了部落的风俗传统、宗教和法律。

人类的幼年时期和文学的幼年时期有着某种联系。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文学最初是从诗开始起步的。那些有灵气的诗人总是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这颗心保留了一种类似于梦幻的童贞,也最接近生命的本意。诗比散文更有韵律,它能在人的脑子里形成一种印象。大多数孩子在组词造句、感受韵律方面和诗的距离更为接近。从前的诗人会大声吟诵自己的作品,目的就是让人仔细聆听,并非仅仅让人用眼睛观看。那些关于战争英雄和宗教神话的故事,最初都是由作者以某种形式创作出来的,或者由祭司记录下来,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人们记忆。

文字体系的形成,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语言和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相结合,成为交流思想和传播社会经验的主要工具。专为教育目的编印的教科书也使教学信息的来源大大扩展,打破了教育非由师生面对面进行不可的局面。如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主张用纯粹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方式来教学。但我要说的口耳相传中的听和说,绝不是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授受关系,也绝不是一些简单的声音或符号,它是通过一种带有温度、力度、亲和度的“有声有色”的语言演绎丰富多彩的故事、歌谣、传说、谜语、俗语……让孩子去倾听、传诵已经成为经典流传的文化,在儿童的心里播下神奇的语言的种子。一些孩子不愿意听录音机里讲故事,而缠住母亲要她亲自讲就是这个原因。听先于读,说先于写,写出来的语言也是说的延伸。口语文化永远是人精神成长的根基!

“口耳相传”是最朴实的语文教育

我们的语文教育还远远没有意识到语言的巨大价值,这里我要说的是口语价值。孩子们习得的语言,还远远没有成为他们存在境遇的一种寄托,一种值得他们回忆、珍藏并时常在他们孤独无助时从中寻求慰藉和鼓舞的东西。

月光母亲的教育智慧是一种对人类童年时代语言本性的深刻洞察。人本来就是“以语言为生”的,儿童也是。人是符号的存在物,语言对于处于初始状态的人(包括儿童)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生命意义、神圣意义。可以说,语言(特别是歌谣、童话、神话、传说、寓言等)就是儿童的生存宗教或生存神学。

如今,我们的孩子会读很多的书,文学的、历史的、科学的……但是我们在鼓励儿童多读书的同时,往往忽略让儿童用耳朵去听“书”: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媒体去教学的同时,往往忽略用自己的声音、表情、语调、眼神、体态去讲述;我们让儿童阅读大量的现当代儿童文学的同时,往往忽略瑰丽的民间文学宝藏。这正是我们语文教育的缺失。现在的许多母亲给孩子们讲识字,讲科幻,讲所谓高雅的东西,却很少涉猎民间文学、乡土文化。更没有多少母亲愿意花时间给孩子们讲,更多的让孩子们自己去看。这也正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我们离口语文化越来越远,离这些乡土化的文化越来越远。

东洲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研组制订了一个“我讲你听”行动计划,让孩子们从小就“能说会道”。从儿童步入小学的第一天起,就让他们听童话、听寓言、听童谣,说故事、念儿歌、唱歌谣。有时老师还伴以动作或展示实物帮助口述,使儿童易于理解或进行模仿。他们的计划是,一年级就要听完200个童话或寓言,会说80首童谣。会讲50个故事。然后根据不同的年级调整,逐步建立起孩子自己的口语文化课程。他们坚信,听多了就能说,说多了就能写,就能简单作文。孩子们每天回家,把自己当天听到的故事、童谣创造性地说给家长听。渐渐地,老师们发现孩子们的语言生动了,丰富了,从孩子们的口中也冒出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一句句有趣的歌谣。

我们的语文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帮助儿童通过语言建立起他们自己的生存宗教,让语言成为他的和所有生命的礼赞、恩宠和庆典,让语言——这个养育滋润他一生的母语,成为他终身顶礼膜拜和终身报答不尽的神灵。

传统的汉语文化为后人保留下一笔巨大的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那么多凝聚着汉语人文情致的诗文、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等等,都值得我们领着孩子反复玩味,反复品鉴,反复吟诵,获得自然积淀。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让中国的孩子生活、生长在母语的家园里,感受她的亲和、温馨,自由舒畅地吮吸到她丰足的滋养,以此来成就每个个体对于自己民族的母语情结!

(作者单位:海门市东洲小学)

推荐访问:母语 民族文化 传承 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