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身心素质;下降;原因;应对

人的体质状况所包含的因素有很多,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则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它的发展程度、达标水平,基本上可以判定一个人的体质的好与差。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十分关键,一定要抓紧抓好。大家都知道,身体素质主要是指:速度、力量、耐力、弹跳、灵敏、柔韧等。测试主要通过快速跑、耐久跑、立定跳远、投掷,体操、球类等,方法简单、有效,切实、可靠。而心理素质包括的范围很广,这里只谈和体育有关的东西,也就是为增强学生体质而务必要搞好中学体育教学与活动有关的优良品质。例如:吃苦耐劳精神、互帮互助精神、团结协作、敢于拼搏、积极进取精神等等。它的体现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运动来进行与培养的。试想一下,一场篮球比赛或排球比赛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能够获胜吗?所以说体育运动非常生动、自然、有效地让这些精神得到培养和发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方面,可以说体育课的教学比其他学科在这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所望尘莫及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体育运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身体素质上的锻炼和加强以及心理上的升华和提高。

然而,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专家有定论,教师有数据,在一次有关体育的研讨会上,有专家就担心提出,这样发展下去,以后扛枪打仗的人都没有了。是的,没有好的身体素质,怕苦怕累的人能扛枪打仗吗?甚至连过去毕业的一些学生自己都有了感受。例如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回到学校,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看到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再想到当年他们的身体素质状况,感慨万分,都跃跃欲试就想当场再比试一下呢!就是在校的一些学生都感言,今年的身体素质比去年差了!

身体素质的下降,自然看出了心理素质,主要是思想品质方面的下降,例如在长跑中,过去常用鼓励的口号“加油!”、“坚持!”、“快!”很少听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行不行?”、“下来吧”、“慢走一下吧”,的关怀劝导语言,看来是人性化了,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为什么?担心会跑出问题。然而中学生男子1000米,女子 800米是必测的一个重要项目,所以它成了一个最令人头疼的问题,由于它运动负荷较大,时间长,学生身理反应很大,真是又苦又累,又枯燥无味,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不想跑,这是非常自然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正是由于有这些特点,他最能锻炼一个人的运动能力,心理素质水平,可以看出和培养一个人的吃苦耐劳精神,积极拼搏的能力和坚定地意志,其锻炼的价值比其他项目更大更好,它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但在这俩方面的对撞中,退却者却越来越多。一个老师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经历,学校领导一再强调安全,千万不出事,并且特别指出长跑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这位老师在上课时,传达领导意图,在学生跑步之前一再询问学生有无身体不适,说如有不适可以不跑,可以走路、可以中退。结果全班无一人跑,老师进而又讲了一阵跑步的意义和作用,以及生理的正常反应,并动员了一番后,不知是觉得厌烦还是觉得老师可怜,等了一小会儿,一个学生说了一句,给老师点面子,我们跑一下吧!这位老师愣了一会,说,不要给我面子,大家的安全第一!再也讲不出什么了,很多同行听后也很无语,感到非常的迷茫。尤其是在听到有流感的时候,更是谈虎色变,说不上再做什么体育活动了。

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测试中,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由于有些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怕苦怕累,缺少积极上进,努力拼搏精神,不愿发挥自己的最高运动能力,应付了事,好一些的学生及格为最高终点,差一些的参加测试就已经不错了,用一些教师的话来说,是老师来求学生来“办事”一样,困难重重,使成绩的准确性大打折扣,根本无法准确的评定身体素质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校体育运动的设施大大改善,主要表现在:场地多了,条件好了,学生体育运动的人却少了,没了。记得在十多二十年前,场地是水泥的或是黄泥地,跑道是煤渣的,但跑步的人、打球的人很多。例如各种球场,都是早早就有人了。有时学生们甚至为了抢占场地打球而产生打架的事情,没有科学合理的安排根本不行,学校经常为场地不够而费心,可现在场地多了,并且跑道和场地都是塑胶的,无尘的,标准的。无论从视觉上讲,正规化讲,还是安全系数等方面来讲,都很能吸引人来参加运动锻炼,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无穷乐趣,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失望,感叹的情况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社会对学校安全问题的要求太高(正常和非正常的),使得主管部门对学校压力加大,因此不得不过分地强调安全。体育这一块在教学中可以说是容易受伤的,自然是首当其冲,这使得体育老师和学生缩手缩脚,练习和训练中放不开,对运动损伤产生了巨大的恐惧,甚至连身体对运动后的一些正常反应或者说是锻炼效果都认为是运动损伤,尤其是有的学校体育运动,教学或比赛中出了意外事故,对其它学校的影响更是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完全忘记了运动损伤是体育的一个部分,忘记了体育教师一定会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只是一味地采取最消极的预防方式:“少运动,小运动,不运动”,要到达百分之百的安全。大家想一想,这样做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吗?有人将体育锻炼和汽车交通做比较:在全国范围内,汽车天天出事,伤亡惨重,却还要生产,那为什么体育运动中出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的呢?当然,出了事总是不好的,关键是怎样教育学生避免,减少和减轻运动伤害,做好预防工作。不能认为体育就是危险,运动就是损伤,忘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三十年前就听前辈体育老师“笑”谈过体育在学校的地位是:“讲起来是重要,安排起来是次要,做起来是不要”的。其意解释如下:身体最重要,没有好的身体能干啥?自然也不能胜任文化学习了,很重要,所以它放第一;安排时,认为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多,营养好,身体不会有问题,何况体育成绩对升学毫无影响,安排上课就行了。要让文化课先行,安排第二就不错了,在做的时候认为学生的文化课紧张了,时间不够安排,体育就少运动些吧,一是怕学生玩得心野了,影响学生成绩,另一是体育课出了汗会影响后面上文化课,三是 受伤了怎么办?更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等等。关键是不论中考还是高考,体育成绩是没有地位,这已在很多的老师和家长的心里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发展,生动的表现在了这方面,所以搞体育运动是浪费时间。

学生学习文化课实在是太紧张,没有时间进行有效的体育运动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有些学校一周才放半天假,晚上有自习,早上加上一节课,下课课外活动基本被占用,而毕业班,那就更紧张了,已容不了别的东西了,只能是学习再学习,补课再补课了。哪还有什么时间来进行体育运动?总之,高考、中考是唯一目标,这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一致观点,与此无关的都是多余的,只有在健康出了问题以后才会重视起来。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改变以上状况,起码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A、提高认识,体育运动要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要在学生、教师、学校乃至社会上都明确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学校领导重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B、体育成绩在中考和高考中应有一席之地。素质教育,体育应该是一个突破口,但很多人认为,体育也考试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岂不是又把体育变成了应试教育了吗?但是不要忘记了身体活动与脑力活动是有很大区别的,是要有一定活动比例的,以及要符合其他的科学规律,不可否认,这是教改中的一个难点,要有能力者做出正确抉择,要有个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在一线教师们的参与。C、加强医疗卫生方面的监督,将一些不能进行体育运动的、有病的学生(如心脏病等)区分开来,合理安排以免由于体育活动诱发重大病变而造成意外。因为出了这种情况,总是和体育运动脱不了关系,影响体育教学的“形象”,让正常健康的人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受阻,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推荐访问:成因 中学生 身体素质 下降 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