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向阳湖文化的成因与定位

“什么叫文化?……文化即人化。如果没有文化名人,向阳湖只是一个普通的地名。”这是咸宁市社科联主席卢克清先生在“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讲的一席话。笔者认为卢先生的话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地以人名,任何不出名的地方,只要有名人涉足,并留下相关作品,它就可以成为名胜。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试想:远在成都的杜甫草堂,它之所以能吸引五湖四海的人们前去观瞻,就是因为诗圣杜甫曾在这个草堂生活过、居住过,并留下了光辉诗篇。黄州的赤壁之所以闻名遐迩,则是因为大文豪苏东坡曾到此一游,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相比之下,在向阳湖居住、生活、劳动过的文化名人则是成百上千,并留下了经得起时间考验,耐得住岁月淘洗的瑰丽的文字,为咸宁、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据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城外先生编著的《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和《向阳湖文化人采风》记载,1969年,一支拥有6000余人的文化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向阳湖。在这支文化大军中,有200多位文学巨匠、诗坛泰斗、艺术大师、专家学者和高知高干,一时间,群星荟萃、济济一湖。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生活时间之长、创作诗文之多,在古今中外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谢冰心、沈从文、臧克家、李季等许多国宝级、世界级文化精英的到来,使一个鲜为人知的向阳湖,一夜之间变成了举世无双的文化胜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名人效应”。这种效应是名人自身的成就、价值和影响所形成的,它既不是主观自封的,也不是人为他封的,它与权势、贫富、贵贱无关、与褒贬、生死无关。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文人不幸咸宁幸”,向阳湖虽然养育了6000多文化人,但同时6000多文化人也成就了向阳湖,使向阳湖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页,为咸宁人民留下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金矿。

有人把向阳湖文化定位为伤痕文化、反思文化、政治文化、旅游文化、开发文化、干校文化等等。笔者认为,这些定位都不够全面,它们或只反映了向阳湖文化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命题宽泛;或只反映了它意义的延伸或潜在的社会经济价值,而没有反映出它的本质。如“伤痕文化”与泛指的“伤痕文学”究竟有何异同?又如“干校文化”,它只是一个共性的概念。因为,当时全国各地、各类的干校很多,其人员组成有党政工团、企事业单位等等,虽然“干校文化”可以大体涵盖向阳湖干校文化,但是,它却掩盖了向阳湖文化由文化名人所形成的、独具的个性特征。

那么应该怎样给向阳湖文化定位呢?2002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省政府明确宣布:要保护的既不是“干校文化旧址”,也不是“向阳湖文化人旧址”,它所要保护的是“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以此为依据,将向阳湖文化定位为“向阳湖名人文化”。这个定位不仅突出了产生这个文化的发源地,而且,还突出了产生这个文化的不可替代的人物特点(文化名人)和恒久价值。

也许有人会说,定位为“向阳湖名人文化”,会被他人误认为是向阳湖的地域文化。其实,这个顾虑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向阳湖”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名,“它代表着一种思想文化符号,象征着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文化品牌。”(万红英:《拓展·转型·跨越》2009年6月11日《咸宁周刊》第24期11版)对此作为咸宁人,我们既感到荣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应该很好地打出这个文化品牌,以史为鉴,发挥向阳湖名人文化的独特作用,借以提高咸宁的知名度、美誉度,为建设鄂南经济强市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

推荐访问:向阳 成因 浅谈 定位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