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然而,当前我国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利益共赢合作机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专业对口学徒制岗位提供严重不足,现行高职学校推行的所谓现代学徒制培养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徒制存有较大偏差。文章分析了当前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Abstract: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the basic system carrier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the effective form of realization. It is also the basic trend and leading mo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ever, at present, due to the lack of supporting legal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benefit-win cooperation mechanism, the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s not high, the post for professional counterparts apprenticeship system is seriously inadequate, so the so-called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mplement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 and practice.

关键词: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困境;对策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predicament;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179-03

1 现代学徒制内涵及意义

1.1 现代学徒制内涵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德国的职业培训,二战后逐步形成配套的国家制度,即双元制。以双元制为核心,德国建立了强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得战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德国双元制的巨大成功,引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和效仿。根据欧盟2012年的报告,在27个欧盟成员国中,在中等教育层面开展了严格意义现代学徒制的国家有24个,另有14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层面开展了广泛意义现代学徒制。综观世界各国开展现代学徒制,尽管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双重”身份、“双元”育人、工学交替、实岗培养的内在本质是一致的。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继承和发展,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1]。现代学徒制倡导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强调的是“做中教、做中學”。

1.2 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义[2]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深度融合产物,并已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二是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融合发展,打通和拓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三是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四是有利于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五是有利于加快完善现代企业用工制度,切实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问题。

2 高职学校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面临的困境

当前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利益共赢合作机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专业对口学徒制岗位提供严重不足,现行高职学校推行的所谓现代学徒制培养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徒制存有较大偏差,以致于大多数学校学生的学徒制培养流于形式。辟开法律、政策层面的因素,从企业、学校、学生层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专业对口企业(基地)数量和学徒岗位提供严重缺乏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职业教育的大众化等因素,造成学徒岗位提供数量与高职专业大批量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专业对口的企业(基地)数量和学徒岗位数量严重不足。不容置疑,也有相当多企业愿意接受大批量的学徒实习,但这些企业提供的都是以重复性、简单机械式的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如电子厂、鞋厂、制衣厂等等,所谓的提供学徒实习岗位,不如说是利用学生的廉价劳动力保障企业生产稳定性而已,许多所谓学徒实习岗位其实与学生专业相关度不大。这也是造成职教学生因学徒实习而产生的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

2.2 学生学徒学习前专业基本技能水平与企业岗位需求存在校大差距

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而言,由于设施不完善,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可能达不到企事业单位的先进程度和要求,学生学徒学习前专业基本技能水平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企业需要的是到岗就能创造效益的人才,而企业接纳学徒制学员,意味着必须要相当长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相关系统训练、培养,这无形中加大企业的成本。这也是企业不愿接纳学徒制学员的原因所在。

2.3 人才培养计划固化与企业生产常态化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现行的高职学校学徒制人才培养仍多延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即“2.5+0.5”,即第三学年的下学期实施学徒制实习,具有很强的计划色彩,变通性小。然而企业有自己的生产规律,强调的是常态化、连续性,说到底就是企业生产线岗位不能断人。这就造成学生学徒学习的不连续性与企业的岗位生产任务连续性之间矛盾,学生学徒学习与企业实际运行不匹配。

2.4 学徒制监控与管理难能到位

集中式学徒制学习监控与管理相对好些,但多数专业由于企业提供学徒岗位有限,加之专业人多,专业学生集中式学徒制难以实现,这就造成学徒制学习多为分散。加之学校管理经费少、人员不足、制度不完备等因素,在长达半年甚至更长的学徒制实习期间,很容易失去有效的控制,甚至出现学生学徒学习“放羊”的现象,无法切实保证学徒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对策与思考

针对影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有效开展的问题,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我们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思考。

3.1 强化专业教育,注重学生职业定位引导与培养

企业选拔人才时,更注重人才职业素养。这种职业素养除了职业技能水平外,更有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企业文化认同感、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敬业精神、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当前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学徒学习,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综合素质不够。因此,教育过程中,在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是专业教育重中之重。

①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人才培养的职业化[3]。人才培养要以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为要求,实施职业岗位化人才培养,同时将职业资格认证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一书多证制”,努力打造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人才培养中同时要注重行业细分化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注重人才的定制化培养,即在过去笼统专业全才的基础上,实施专业多方向设置,并因人而异进行差异化、定制化人才培养。基于此,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积极推行的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化、专业方向化、人才培养个性化”的“三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首届学生学徒制实习对口率达到100%。

②职业素质教育要纳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强调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养成式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能够达成的。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强调,要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融合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专业培养过程中,就是要通过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构建职业素质养成的人文环境,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达到职业素质的渐进养成。

3.2 挖掘潜力,拓展渠道,广泛建立专业对口实习基地

①发挥校董事会企业的骨干作用,建设提供批量学徒制岗位的合作企业。建立职业教育董事会制,充分吸纳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增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施“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政、校、企(行)密切合作机制,是职业教育当下有益的偿试,为学院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一个全新的渠道。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加快专业整合与调整,推进产教融合,并积极推行校董事会制,以确保学院办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在董事会成员单位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院办学定位与专业发展,选择涵盖学院学科专业的行业知名企业。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校董事会成立就是很好的范例。2016年5月,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第一届董事会成立,共吸纳包括威高集团有限公司、成山集团等在内共9家知名企业参与。9家企业均是集团化企业,分属海洋船舶制造、海洋食品、海洋养殖等。这些集团化企业用工量大,提供岗位多,为目前学院专业集中化現代学徒制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

②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稳固校外学徒制实习基地。在深化内部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进而建立命运共同体,维护校外学徒制实习基地的稳定性。一是与企业签订正式的协议,规范约束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二是聘请企业有关人员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或兼职教师,或邀请到校内作讲座,加强沟通联系;第三,选拔业务能力强、技术精湛的老师为企业进行技术支持、业务培训;第四,为合作企业优先提供优秀毕业生。与此同时,实施工学结合时,充分考虑企业的工作需要,灵活安排实训时间,确保企业“淡旺季”人才需求的瓶颈问题。另外除了集中安排的学徒制岗位实训外,为保持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在企业有特殊需要情况下,推荐学生到企业勤工俭学。如该院应泰祥集团要求,7-8月暑期安排学生实岗实习;应荣成市云帆电子商务公司要求,安排学生为其店铺实施代运营等等。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工学结合,达到合作双羸的目的。

③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构建。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不尽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教育意识不强,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多留于形式,特别是商务类专业实训同时还涉及到企业内部商业机密,企业多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鉴于这种状况,迫切需要职业院校改变传统的验证式、模拟型实验室建设模式,结合专业特点,以行业、企业标准建设具有企业化、实战型的新型实训基地,基地引入真实企业化项目、实战运行。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为学生提供校内学徒岗位实践机会,有效化解部分专业企业学徒制开展的难题。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建设建设中,为更好的促进本专业的发展,在原有实训系统的基础上,2014年引入厦门亿储信息技术公司电商实战教学平台,建立优优汇联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基地具有真实职业氛围,集实践教学、技能培训与职业考证为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实训平台,包括四个部分:电商平台、校园O2O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基地、媒体策划基地、圆通速递物流实训基地。从线上到线下,到传媒,再到物流,基地基本涵盖电子商务全流程,使得专业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电商全流程顶岗实训。

④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校内企业实训基地。造成当前现代学徒制开展被动局面的根本一是管理难题,二是企业用工持續性与学生学徒学习计划性矛盾问题。而如果能够将一些行业企业引入学校,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在这个问题上,要求学校一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从后勤保障到用工保障,从校园管理到企业服务等一系列环节,为企业进驻创造条件;二是要放下架子,创新思维,主动出击,积极联络,拿出政府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实施引企入校工程,建立“校中厂”。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通过努力,2015年与泰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成功将企业引入学校,并成立“泰祥集团CBO电商海职院园区”。企业入校后,已成功对15级电商专业专业290名学生实施为期12周学徒制项目循环实训。

3.3 依据弹性学制与模块化课程设置,重构专业教学计划

针对人才培养计划固化与企业生产常态化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总体原则,积极探索构建弹性学制和课程的模块化,实施轮岗式学徒制实习,以适应企业常态化生产需要。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控专业教学计划设计成富有操作弹性的“平台+模块”形式,适宜于顶岗实习实施。该院与浙江凯达机床集团建立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通过实施轮岗式的顶岗实习,值得借鉴[4]。

与此同时,针对 “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专业,则不能被传统计划模式束缚,要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与企业结合人才规格要求,制定更加灵活的“一企一式”教学计划。

3.4 多方联动,构建完备的实习监管网络

学徒制实施期间,学生既扮演实习者,又扮演企业准员工的角色,因此既要接受学校管理,也要接受企业的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学生家长监管作用,特别是自行联系学徒制学习企业的学生。因此,实施多方联动,构建完备的实习监管网络,实现全方位管理,方能确保实习到位、管理到位。

学校方面,在建立健全学校职能部门、系部、辅导员(班主任)学徒制三级管理体系基础上,要加大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建立学生现代学徒制在线管理系统,以实时监控学生企业学徒岗位到位情况。另外还要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功能的运用,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学生自主管理体系要根据学徒制开展的企业分布及岗位分布情况进行实习小组划分,并选定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建立信息汇报反馈机制。

企业方面,除了按企业制度负责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外,还需要安排企业师傅(指导教师),负责学徒学生的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纪律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考核。另外,要完善企业与学校间信息通报制度,做到有效反馈,保证信息畅通与信息对称。

家长方面,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在学徒学习三方协议的基础上,建立家长联系制度,进一步发挥家长的监管职能。一是完善家长信息采集、登记制度,确保家长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二是建立学徒期间学生家长的定期沟通联络机制,互通信息,共同帮助学生完成实习任务。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提出学生职业定位引导与培养;广泛建立专业对口实习基地;依据弹性学制与模块化课程设置,重构专业教学计划;多方联动,构建完备的实习监管网络等举措。应该说,这些措施的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现代学徒制开展是有益的,但不是终极之法,更大层面则需要从立法角度去引导、规范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芮小兰,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8(2):216-217.

[2]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

[3]童红兵,龚靓,王鑫鑫.电子商务专业“三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6(07):231-234 .

[4]管平.工学结合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7(2):9-11.

推荐访问:学徒 困境 培养模式 面临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