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理论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起,教育界对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和讨论大多围绕着师生的主体间性。本文将以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为例,探讨主体间性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在英语听说课堂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平等体现在他们都是英语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理解是英语课堂活动的根本。以此为基础,接着提出了英语听说课的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语:主体间性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一、前言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Husse1)在其“交互主体现象学”中最早提出主体间性哲学的基本概念。之后,伽达默尔在其解释学中提出,主体间性哲学表现为解读活动中主体间的“视域交融”,读者主体与作者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20世纪90年代,主体间性思想从文学理论领域的研究辐射到教育领域。主体间性的定义很多,郭英和刘宪俊从教育学角度提出了“教育主体间性”,即“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和谐共处的教育主体共同作用于教育客体而构建的主体间的关系属性。”[1]综述大多研究者的意见,教育界对主体间性的研究大多沿着教育主体性到教育的主体间性的思路探讨。诚然,主体间性理论是后现代思潮的产物,是对教育主体消解的一种思想观念。正如研究者指出,“教育活动中主体间性的彰显途径及策略问题将成为我国教育主体间性问题未来的研究的核心问题。”[2] 这种新的观念转变要如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呢?主体间性理论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正是最实际的教育问题。

二、主体间性理论与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

1、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平等 很多研究者都提出师生要形成平等交往对话关系。但同时他们也走入了一个矛盾的内在困境。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存在不平等。教师因其对知识的占有而拥有相对权威的话语权。[3]事实上,任何主体都存在差异,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等。主体间性理论要求教育主体间的平等,需要的其实是一个观念的转变,即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彼此间在教育活动中是平等的,是可以沟通交流,共同为达到教育目的而进行同一教学活动。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英语水平远远高于学生。但这并不阻碍师生间进行听说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更注重的是一种人格的平等。尤其是教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都应该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必须尊重的主体。教师必须摆脱过往教师中心的自我定位,认识到对学生的尊重是得到学生尊重的根本。如果把学生当作一个客观客体,或一个操控的对象,这样是绝对没办法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失去了学生的尊重,当然就得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配合,因此也没有办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英语听说课是一门实践课,参与听说活动的另一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不听,不说,那么整个课堂必然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也体现在课堂上两者都是参与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摆脱过去一言堂的习惯,学会让学生去听,去说,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主体,这才是上好一门实践课的根本。而要让学生去听,去说,教师就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意见。有些教师觉得如果学生对自己答案提出否定,或指出一些无意所犯的错误,就会有损教师的威严。因此,一旦有类似情况出现便严厉遏制。但事实上,学生会尊重一个愿意接受各种意见或批评的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在于每一堂课,教师都不只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在与学生共同经历体验知识,共同在前人的文化成果,前人的意识流中遨游。在这种体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有各自的感受,而不是标准答案。因此,在共同体验的教学课堂里,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

2、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理解 很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都认为自己与学生之间已经有了年龄,受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之间的代沟。因此,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教师们自然而然把自己囿于高高的讲台上,而疏于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揭示的其实是一个早已存在的事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建立在互相体验、理解的基础上。德国人D·洛马尔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证明人“具有同感他人感知并且同感他人感情的能力。”[4]这意味着主体间确实存在一道桥梁通向彼此的内部。许茨“认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日常生活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主体间性的世界。”他“认为生活世界的本质是同感现实,即在其中人们有共同感受、有看待世界的共同方式。”[5] 教师与学生本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共同感受、共同经验的关系。教师以维护教师权威或怯于、怠于与学生交流理解的借口,孤立自己,在自己与学生之间划一道界线,其实是自我作缚。既失去了教学活动另一主体在教学中的支持与参与,又失去了共同体验知识共享知识的乐趣。尤其英语听说课原本就是一门用英语来进行交际交流的课程。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一旦有了这样的隔阂,是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那么,如何体验到另一个主体的思想,感情与活动呢? 许茨提出了“视角互易性。”“所谓视角互易性( reciprocity of perspectives) 是指主体相互之间通过理想化的互换位置、立场转化或关联系统的一致化形成关于世界的共同经验。”[5] 教师与学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教师曾经也是学生。教师要时常以互换身份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教学方法。了解学生之前的英语听说水平,了解学生对学习英语知识的需求,了解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动态。把这些都考虑进去,才可能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设计口语练习话题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这一主体保持时刻体谅的心情。许多老师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不好现象,如学生因为自己的口语不好而怯于回答问题,或学生在做听力练习后无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尴尬场面,或学生旷课早退等,都很容易不加考虑地批评。教师应该时刻铭记学生既然是学生就处于学习阶段,也必然会犯下各种所谓的错误。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最重要的是应该先了解情况,加以引导。教师的责任是教育,不是纠错专家,更不是惩罚审判之人。同时,要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教师应该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是学生愿意敞开心灵之门,让教师进入他们的世界的最好的方法,也是教师与学生间达到通融之方。

三、主体间性视野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方法探讨

1、教师参与法 大学英语听说课是一门实践课,听与说都要求学生全程参与。那么,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就要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或学习目的。获得好的成绩,在课堂上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另外就是他喜欢学习的内容。那么教师除了要选择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来提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教师本身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参与课堂的兴奋度有多高,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上文也提到,科学家研究镜像神经元并发现它的存在使“我们具有对他人身体活动和意愿进行‘共同行为’或‘共同意愿’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以一种相对自身相同活动体验较弱的“似乎”模式,这种“似乎”模式在“同感、共情、共行和共同意愿”方面是我们在概念中所认为的认知模式。[4] 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在英语听说实践中,很多环节需要学生进行模仿活动。那么,要让学生达到最大的效度,对所听所说产生同感,共情并有共同意愿做同样的活动。教师本身就应该对自己设计的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并投身其中。举例,教师设定一个讨论话题:What kind of movie do you like? 课堂实践中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前能够先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论一些自己觉得精彩的电影,让学生与自己产生同感。学生就会有兴趣继续谈论,并会模仿教师谈论的方式进行。但如果教师只是给出题目,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很多学生就会不知所措,没有谈论方向,甚至没有谈论的兴趣,从而没有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只好点名让学生被动回答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不应该只把自己当作一个组织者,领导者,而应该把自己当作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参与话题。这就是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在共同的经验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在讨论中不断激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思想,从而达到共同学习,使主体与主体达到贯通融合。这就是主体间性所提倡的通融性。

2、视频教学新法 在传统教材和教学当中,听和说都是分开的。以国际剑桥英语这套听说教材来说,里面的内容设计分为listening以及conversation。听是听,说是说。但在多媒体的时代,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媒体必须要好好利用。多媒体不只是充当帮教师代笔的功能,或仅仅具有增加花样色彩的功能。当然,如今也有很多视频听力练习,但是这些练习针对的都是纯粹的听力练习。这里讲述的是如何利用视频将听说这两个教学环节形成一个整体。继续以国际剑桥英语这套听说教材来说,里面的conversation部分就是人物对话练习。如今的教材只配有听力录音。其实,这些对话教材制作者可以聘请英语人士制作成地道的英语短片成为配套教材。这样,教师只需要给学生设计好听力问题,然后让学生看视频做听力练习。然后再针对同一视频话题,让学生进行角色模仿练习。这种犹如模仿电影扮演角色的方法学生一定很感兴趣。而且,学生的听说同时得到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也同时通过模仿习得地道纯正的英语。视频的出现,让学生真正地进入一种英语语言环境,调动其镜像神经元,“同感并共行”。[4] 其实,许多大学都会聘请外教,就是为了让学生能与英语母语者接触并模仿其语音语调。开发英语视频教学,学生们同感共行的对象就不再仅仅是中国老师。而且,在视觉听觉各种感官都充分调动的模拟环境下,胜于教师想尽方法去营造交流氛围,而这个交流氛围来来去去都是第二外语的学习者。

四、结语

主体间性理论在教育界备受关注,并不因为理论本身的新颖,而是因为在后现代思潮引领下,教育思想理念也更人文化。从主体间性的视野去看待一个课堂,就是要让课堂更多平等,尊重与对话,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更符合现代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听说课如此,其他课堂也如此,都可以放宽视野,放低许多偏见与局限,以更大的包容性更符合教学需求的角度去完美教学。

参考文献:

[1] 闫青会.试论主体性与主体问性的融合.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J].2004(6).

[2]郭英,刘宪俊.我国近年来关于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述析[J].教育导刊[J].2005,(8).

[3] 萧红梅. 消解主体问性教育的内在困境.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2006,23卷(4).

[4] (德)D.洛马尔/文 陈 巍 /译 丁峻/校. 镜像神经元与主体间性现象学.世界哲学[J].2007(6).

[5]何林.许茨的主体间性理论初探.求是学刊[J].2005,(5)32 卷(3).

推荐访问:大学英语 主体 听说 理论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