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摘要:伊斯兰复兴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中东伊斯兰世界出现的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虽然各国因为历史与现实情况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路线,但是这次复兴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反对西方化和世俗化,企图建立伊斯兰所构想的理想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回归,而是这些国家在探索适合本民族的发展道路,是一场伊斯兰主义与现代化的博弈。本文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现代化;世俗化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和政治现象,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以中东为中心的亚非两大洲上快速发展而引起的广泛关注。学者吴云贵先生认为“复兴”是指与战后伊斯兰主义、伊斯兰现代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的五六十年代相比,传统宗教观念、宗教形式、宗教情感、宗教价值一定程度的回升和强调,也就是说,在现代宗教思潮与传统宗教思潮的冲突对峙中出现明显此消彼长的新趋势。[1]

一、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概况

综合当代伊斯兰复兴概念,它主要表现为4种形式:第一,建立政教合一政权。例如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伊朗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建立伊斯兰共和国,沙特阿拉伯借助瓦哈比教统一了阿拉伯大部分地区,建立了以瓦哈比教为国教的国家。第二,通过国家内部改革推行国家伊斯兰化。如巴基斯坦和利比亚,1956年巴基斯坦定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此后不断恢复伊斯兰传统,建立伊斯兰法制,伊斯兰宗教法庭。利比亚召开国际穆斯林青年代表大会,提出“伊斯兰社会主义”,认为这是不同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种第三条道路。第三,反对外国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的伊斯兰战斗组织。例如,阿富汗名为“伊斯兰联盟”的伊斯兰战斗组织,通过武装斗争想使阿富汗摆脱苏联控制,像这样的组织中东各国都存在,他们都以伊斯兰为口号进行战斗,代表了本国全民族利益。第四,反对世俗政权的伊斯兰势力和组织。例如伊朗、叙利亚等国家的由穆斯林组成的以兄弟会为代表的反政府力量,主要由学生、工人以及农民组成来表达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常采用恐怖和暗杀等活动。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这场复兴运动与穆罕默德自创教以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穆罕默德到麦地那后为了保证伊斯兰教的传播建立了宗教社团—乌玛,由伊斯兰迁士和辅士组成并颁布了《麦地线那宪章》。为扩大伊斯兰教的影响并且使穆斯林的地位得到巩固,穆罕默德进行一系列社会改革。对财产继承、婚姻制度、社会内部结构、释放奴隶、打破血缘关系、禁止高利贷等方面作了新的规定,制定成文法。这些改革依据《古兰经》和圣训,经过多年以伊斯兰教为口号的圣战,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穆罕默德牢固地树立起宗教和政治领袖的权威地位。由此可见,乌玛既是宗教团体,又是政治机构,宗教权力是作为政治力量出现的。伊斯兰教产生之初就具有两种作用,一种是作为信仰能净化灵魂,一种是作为政治制度改造社会,在伊斯兰社会里没有宗教和世俗的差别。在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改革强调伊斯兰教要与政治权力分离,主张废除哈里发制,改革伊斯兰教并将它从国家法律中排出,这些触犯了伊斯兰教原则,所以当代各种伊斯兰宗教团体就是要夺取政权建立宗教与政治互动的伊斯兰社会,当代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发展传统并结合现代国家概念,主张建立伊斯兰国家[2]。

穆罕默德以及其后继者四大哈里发经过多年对外扩张,在9到13世纪达到鼎盛,阿巴斯王朝建立了伊斯兰帝国性的中央集权体制,中东伊斯兰教文明此时达到高峰时代,达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点[3]。13世纪以后伊斯兰世界进入停滞期,基督教对伊斯兰地区发动十字军东征,16世纪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对伊斯兰地区进行西征。统一的伊斯兰世界变得支离破碎。伊斯兰文明并没有随着阿拉伯帝国灭亡而消失,而是转移到新地区发展。19世纪是伊斯兰教的黑暗时期,伊斯兰教失去政治保护的情况下,陷入了危机中。几乎所有伊斯兰国家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大部分穆斯林国家也失去政治,经济独立以及思想文化特征,伊斯兰教被认为是野蛮宗教受到迫害,但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伊斯兰教不甘受迫害和压制,在近代掀起了反抗西方帝国主义的伊斯兰运动。宗教精英很快就从宗教信仰角度回顾过去,反思现实,希望从伊斯兰教中找到民族振兴的途径,发动以复兴伊斯兰教为口号,反对殖民统治的社会运动,主要有哲马路丁·阿富汗尼和有穆罕默德·阿布杜为代表的伊斯兰主义者等,他们提出一系列复兴伊斯兰教的思想主张并进行宣传,增强伊斯兰教在政治和社会中的地位,恢复伊斯兰教的活力,使它能与西方抗衡。这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使伊斯兰教得以振兴,使停滞伊斯兰教出现新的活力并为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从伊斯兰教发展历程来看,伊斯兰复兴是一个断断续续的过程,如果社会发展对伊斯兰教所认定的伦理道德标准以及社会准则有所危害,社会问题增加,人民无法忍受,政府无力解决时,伊斯兰教便会自动展现其威力,重整社会秩序。一种回归伊斯兰传统的运动或思潮便会主动修复现存社会状态。总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伊斯兰必然会复兴来重兴树立它在社会的地位。[4]

三、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现实原因

(一)现代化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中东地区各国进行西方式的现代化,现代化作为社会学概念涉及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现代民族国家的确立、世俗政治权力的合法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宗教衰微和世俗文化流行等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5]中东的现代化并不是自然内生的过程而是外部冲击下为摆脱落后而被迫进行的。由政治变革引导经济变革,通过经济变革来巩固政治变革,自上而下的推行“强制超赶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都决定中東现代化是依靠强制力来推行,这样的现代化具有专制主义色彩,得不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许多中东国家都推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经济现代化改革。以伊朗“白色革命”和埃及土地改革为例进行说明,伊朗土地改革虽然限制所有者所占土地数量,但并没有实现平均分配土地,而且改革只涉及享有租佃权的农民而占三分之一的无地农民被排除在外,土改精神是在不触动大地主经济利益下进行的,所以土改后大小地主土地约占全国62%,据统计维持一个五口之家所需耕地是8公顷,而土改后75%的自耕农所获土地低于8公顷,除了休耕地每年只能耕种2.5公顷土地,无法维持家庭基本开支,即使获得土地也根本无法承担耕畜及种子费用,所以农民不得不出卖土地,沦为贫农。[6]20世纪埃及进行了两次土地改革,这次分配的土地占全国土地60%,分到土地的人有49万户之多,占总人口数的50%,而土地没达到1费丹的农民总数达70%[7]。这与农民的期望相距太远引起了强烈不满,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经济匮乏,经常受到不公正待遇。这时候他们想表达自己对现状的不满以及需要得到公正的待遇。他们将自己保留的传统伊斯兰教价值观作为表达要求的工具,他们参加伊斯兰组织反对国家政权,要求建立伊斯兰政权,建立财富平均分配和人人平等的社会。

中东大部分国家都实行强制超赶型工业化发展战略,高速工业化给城市下层人民带来了灾难,《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中东地区大部分工人收入低,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工人家庭的正常收入为56-203里亚尔,1985年一年内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了200%,一公斤面和米的价格是90里亚尔,一公斤牛肉的价格是230-250里亚尔,一间房间租金每日为100里亚尔,工人租不起房子只好全家住在贫民窟里。[8]中东国家照抄西方经验进行大规模城市化,但是在这些国家进行比较困难。首先是技术落后,工业投入较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其次中东国家民族精神趋向于保守,一旦发现外来文明进入,往往就会主动选择与伊斯兰文明所形成价值观进行对比,基本全盘否定,很难与伊斯兰文明调和;再次城乡收入差距大,传统封闭自然经济占据主导。所以面对城市化许多人并没有从心里上接受这一现象,表现出排斥与反对。大批农民进城,产业后备军的队伍壮大,加上通货膨胀,使工人处境变得更糟糕,工人不斷的罢工和游行示威,这些人就参加伊斯兰组织,甚至投身于伊斯兰极端势力并进行反政府的颠覆活动。

政治现代化主要有埃及,叙利亚和土耳其类型的国家资本主义类型,按照西方实行三权分立,沙特王国为代表的以渐进的方式向立宪君主制过度,想要摆脱君主专制实现政治民主化,这些国家实行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实行多党制,伊斯兰宗教势力提供了参政机会。例如:约旦穆斯林兄弟会在1946成立,它积极参加1948年反对以色列的战争而得到国王的支持,1967年的中东战争它又得到再次重用,1991年提出了“以伊斯兰为解决方案”并取得选举胜利,兄弟会中许多人担任了部长。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这些国家打着政治现代化的旗号进行改革,使宗教人士有了参政机会。多党制的实施使叙利亚、黎巴嫩、土耳其等国的宗教政党相继都参政而且国家允许所有政治派别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公开的表示自己对于世俗化社会的不满,提出复兴伊斯兰的主张。宗教人士利用政治民主化取得政权并不断煽动人民群众宗教情绪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且他们不断提拔穆斯林担任国家重要职务并实行国家改革推行国家伊斯兰化,积极推动伊斯兰复兴运动发展。

(二)世俗化的影响

世俗主义者认为政教必须分离,国家与宗教互不干涉。战后中东世俗化改革,一些传统宗教人士被排除出全国管理阶层。例如:伊朗“白色革命”把全国大部分清真寺和宗教机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国王巴列维建立一党独裁专政,宗教人士失去实权,这些宗教人士必然会反对当代的改革。西方腐朽价值观冲击传统伊斯兰精神。许多方面西方价值观你对传统伊斯兰精神形成冲击,必然会导致反冲击,全面复兴伊斯兰主义。

世俗化的推行加剧了中东传统社会结构的裂变,传统势力尤其是乌里玛阶层逐渐被排除在政治结构的边缘,他们的利益受到威胁。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以及文化生活中许多低俗的东西侵蚀着伊斯兰文化。面对这些穆斯林对此感到十分不满,认为这一切都是不重视伊斯兰教,实行世俗化的结果。从此伊斯兰思潮复兴,人们选择回归伊斯兰。许多国家的宗教气氛变得浓厚,在伊拉克,埃及,伊朗等世俗化发展较快的国家修建大量清真寺以及举行大量宗教活动,这些都成为波澜壮阔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一部分。世俗化改革出现的挫折引发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是伊斯兰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三)外部世界的影响

中东地区当代历史是与美苏争霸同时进行的,美苏根据本国需要在中东随意建立军事基地,甚至支持恐怖组织进行政权颠覆。由于外部的压力特别是美苏干涉,战乱使中东经济受损,难民无家可归,蒙受外国欺凌,有着共同历史和文明的中东国家不会无动于衷。

美国武装支持以色列进行复国运动,在美国支持下以色列发动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战败失去圣城耶路撒冷,这就激发宗教人士的宗教情绪。苏联支持印度反对巴基斯坦,在阿拉伯进行颠覆活动。在美苏争霸的社会大背景下,中东许多国家政治独立性受损,经济也受到大国控制,社会战争不断,阿拉伯人民感到非常失望,此时他们想集合一种强大的力量维护穆斯林民族尊严,加上历史上伊斯兰教有反对西方入侵的传统经验,使他们很自然转向伊斯兰教,希望从那里找到出路,提出“既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的口号。

总之,当代伊斯兰复兴的原因既有穆斯林对于伊斯兰教的崇拜与无条件的支持,以及伊斯兰本身的反抗传统有关。也与当代世俗化现代化并没有取得成功,民众反而转向从伊斯兰教中去寻找解决方案。在当时美苏争霸以及全球化趋势下,中东地区如何凝聚力量,保持稳定独立的社会,摆脱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都使人们想到中东地区最有力量的伊斯兰教。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异常复杂尖锐,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参考文献:

[1]马克垚.世界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93-1294.

[2]马克垚.世界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304.

[3]彭树智.中东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1-102.

[4]杨恕.伊斯兰复兴和伊斯兰极端主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3):59.

[5]金宜久.伊斯兰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35-36.

[6]詹家峰.论中东地区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经济根源[J]宁夏社会科学,2001(5):45.

[7]马克垚.世界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95.

[8]金立群.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8):56-57.

作者简介:

苏杰(1993年—),女,汉族,山西忻州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中东史。

推荐访问:伊斯兰 兴起 复兴 当代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