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成因探析

[摘要]保安族是13世纪来自中亚细亚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及甘肃积石山与藏、土、汉、回、撒拉等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保安族人口虽少,居地偏隅,却创造了宴席曲、花儿、劳动号子等10余种体裁多样、富有价值的音乐文化。保安族历经先民聚合期、青海同仁期等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保安族不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促进了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本文透过历史尘烟,从音乐学、民族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特有族源基因和性格特征对保安族音乐生成的影响,曲折的民族发展史对保安族音乐的促进,与时俱进的文化追求同保安族音乐发展的关系,以及多民族文化交流激励了保安族音乐文化的繁荣等,沿着保安族音乐文化的轨迹,解析保安族“小民族,大文化”的社会历史成因。

[关键词]保安族;音乐文化;文化交流

我国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聚居着一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保安族。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有1.65万人,其主要聚居在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刘集乡和柳沟乡的部分村庄。剩余人口散居于新疆、青海同仁、甘肃兰州及临夏等地。保安族人口虽少、居地偏僻狭窄,却创造了富有价值、特色鲜明、体裁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保安族的马诚信、马木洒、马黑娃、马秀琴、马廷德、马占清等民间艺术家,从上世纪60年代起屡次应邀赴京、沪、宁及台湾地区参加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受到国家民委和老一代艺术家胡松华等人的称赞。保安族歌舞音乐作为民间音乐精粹,1964年10月在国家民委组织下,代表甘肃赴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受到毛泽东、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同时前往北京某部队、高校、事业单位交流演出达75天之久。由于甘肃、西藏的民族歌舞十分精彩,均被邀请前往长春电影制片厂参加民族歌舞资料的录制。这些保安族艺人回到家乡后,带动了当地群众文化的开展,极大增强了保安族人的民族自豪感,也促进了保安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新一代保安族著名歌手马红莲、马中伟等活跃在西北和全国文艺舞台上,马红莲于2015年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他们富有本土艺术气息和鲜活时代魅力的表演得到了当代群众的喜爱。有关保安族音樂文化侧记及曲谱、图片、人物、评论等,被收录进入《中国民歌集成》系列专著、《中国花儿》大型音像制品,以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等重要文集、曲集,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保安族以其乐观、坚韧、积极的文化态度,与时俱进地创造了“小民族、大文化”的艺术成就,令人十分钦佩,值得学术界关注。保安族古迹文存和口传文学丰富,并具有说唱音乐、宴席曲、打调、叙事曲、花儿、劳动号子、婚礼歌、儿歌、小调等古老音乐形式。这些音乐文化不仅与保安族的族源密不可分,而且同保安族的发展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息息相关,也与保安族的劳动生产、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紧密相连。

一、特有族源基因和性格特征是保安族音乐生成的基础

保安族历史曲折而悠久,前后经历了先民聚合期、青海同仁期、举族迁徙期、定居甘肃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个不同重要历史阶段。俄国将军以葛那吉夫说:“横览宇内,历年之少,而开拓疆土之广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尝见也。”1“包括今之清朝大半,印度的北部,朝鲜半岛全部,中亚细亚的全域,俄罗斯帝国大半,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间之南部。”2“此最大盖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313世纪初叶,“1219~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远征军征服中亚细亚,曾占领70多座城市和地区”,4在此期间,“强征大批被俘的青壮年加入探马赤军,同时掳掠大量的工匠和艺人,随军服役或押往后方进行生产。这些人包括回族、哈刺鲁、康里、阿尔浑、萨尔塔等多种人”。5从此,这批信仰伊斯兰教、被称为色目人的保安族先民泪别故土,在蒙古军队率领下,开始了军戎生涯。“1227年,占领积石州(现甘肃积石山,青海循化、同仁、德贵一带),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随‘探马赤军’被派驻青海同仁县保安地区驻防‘亦兵亦工’,也从事工匠营生”。6保安族先民从13世纪中叶,一直到清朝同治年间,长期在同仁保安城“亦兵亦农”,历经了数百年的漫长岁月。其间,“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同回、土族、汉、藏、蒙古等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大致在明朝中叶形成了保安族。”7

从当今染色体研究领域观察,可以找到保安族与中亚诸民族之间存在血缘关系的结论支撑。“研究认为,从父系遗传背景来看,保安族的族源归属于中亚。保安族的单体群的总体分布与中亚的Dungans、Uzbeks、Turkmen、Kurds,Armenians等较为接近,提示保安族人与上述人群(一支或几支)有一定的亲缘关系,Y染色体单群体的分布具有地域和人群特色”。8“中亚诸民族中普遍共享的单倍群Hg1、Hg2、Hg3和Hg9,五个民族中,拥有中亚民族父系基因并发生融合的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保安、回族、东乡族、裕固族和汉族”。9今天的保安族人,不但具有中亚文化基因,而且兼有蒙古远征军人的特点,他们性格既热情、乐观、豁达,也坚韧、勇敢、豪爽。这些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影响了保安族的音乐产生与发展,符合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据匡曄《元代色目人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贡献》所言:“在音乐方面,元代色目人对中国艺术的贡献可分为两方面:一是西域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二是色目人对中国固有艺术的创造,这些都丰富了我国古典艺术宝库,而成为我国艺术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0。源自中亚的色目人何以有这样的音乐歌舞传统呢?早期的阿拉伯国家民间音乐本来就有良好的发展。保安族先民的故乡即中亚细亚,历史上也曾受到阿拉伯国家音乐文化的影响。狭义上讲,中亚细亚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阿富汗斯坦。其中,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口头民歌演唱传统深厚,如“夏希木卡姆”等,另外吉尔吉斯斯坦的“阿肯”和“史诗演唱”历史,均已被列入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丰富的说唱音乐题材包括浪漫爱情型、勇士历险型、英雄征战型、流浪歌手型等内容,带动了中亚地区文化的发展。保安族承袭其先辈之遗风,具有深厚的说唱传统文化,他们以创作和演唱民歌的口头创作方式,通过多种演唱形式,口耳传授,代代相继,不断发展。

推荐访问:保安族 探析 成因 发展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