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沉浮


打开文本图片集

9月15日,2013年度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纳税百强及进出口百强名单正式出炉。安徽省工商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共有527家企业参与,其中入围全省营收百强、纳税百强及进出口百强的民企共计215家。

全威(铜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迎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分别高居营收百强、纳税百强及进出口百强首位。

其中,2013年安徽民企营收百强营业收入总额达3750.36亿元,近三年内营收总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上缴税收总额为151.55亿元,继2012年下滑之后逆势上涨,且比2011年提高了2%;进出口总额为38.87亿美元,同比2012年增长18.77%,但出口总额近三年来有增有减,继2012年增长25.23%之后,出现下滑,较2012年下降了7.4%。

安徽省营收百强发挥平稳但始终缺乏巨头、行业与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状况逐年有所好转、出口下降渐成趋势……中国企业发展能力研究中心主任陈竹友认为,近三年安徽民企百强数据的对比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安徽民营经济的晴雨表。

“在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趋缓等因素下,近年来我省上规模民营企业经营及成本压力明显增大,但去年情况有所好转”,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耿学梅表示,为适应形势变化,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资源节约和创新驱动转变,从传统产业低端、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向现代产业高端、高附加值的生产方式转变。

营收百强缺乏巨头

在营收方面,安徽省工商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省民企营收百强入围门槛为14.68亿元,同比2012年增加1.37亿元。基于此,营收总额达3750.3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6.8%。

营收百强入围门槛与营收总额近三年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比2011年分别增加了22.8%和23.26%。但入围门槛的增速却在逐年下滑,较2011年增速下滑了29.22%。与此不同的是,营收总额增速则有升有降,继2012年增速下滑 了38.83%之后,2013年增长速度有所回升,增速上升11.27%。

在安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徐发成看来,2013年我省营收百强民企整体上与全国及经济发达省份还相距甚远。

在“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安徽仅有两家民营企业上榜,较去年减少一家。

不仅如此,仅有的两家上榜企业排名均不靠前。

安徽国购投资集团与铜陵精达铜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位列榜单第150位及第482位。而2013年皖企排名最高的全威(铜陵)铜业科技公司今年从榜单消失。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无论是全国民企500强榜单还是制造业500强榜单,皖企都未能挤进前100位。

同比周边其他省份,安徽民企实力也相对较弱。

公开资料显示,中部六省上榜全国民企500强名单中,安徽企业数量垫底,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是湖北省,多达15家。

不仅如此,中部企业中,排名最靠前的是位列第24位的三一集团,去年营收总额为722.5亿元,是我省营收冠军全威铜业营收总额近2.5倍。

“放眼全国范围内,安徽民企缺乏行业巨头”,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与产业经济研究处处长王尚改如是总结。

他表示,2013年安徽营收百强民企最高营收规模不超过300亿元,而全国民企百强老大苏宁控股集团2798.13亿元的营收总额是它的9倍多。

“评价民营企业发展的好坏,不能光看营收,盈利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陈竹友表示。

省工商联提供数据显示,2013年营收百强实现净利润174.64亿元,近三年内逐年增加,比2011年增长了19.31%;而营收净利率则逐年下滑,从2011年的5%下滑至4.66%,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高出0.89%;其中有7家企业出现亏损,比2012年多增3家。

相较于安徽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仍普遍偏弱。

安徽省企业联合会的数据分析显示,安徽省百强企业中,虽然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达到42%,但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量却远远低于国有企业。其中58家国有企业的利润为365.18亿元,占百强企业利润总量的比例高达79.61%,民营企业的利润仅占20.39%。

“通过民企百强名单可以看出,安徽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走势基本一致”,王尚改表示。

“2012年,在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趋缓等因素下,我省上规模民营企业经营及成本压力明显增大,其营收总额增速为五年来最低,增速下降明显。调查显示,过半数的企业受到了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资金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企业经营效益下降”,耿学梅表示,这种状况到2013年逐渐好转,但企业的经营压力仍然存在。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饶磊曾表示,我省民企大多为中小规模的企业,虽然是我省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受政策、形势等影响,自身抵抗风险及转型能力较弱。

“为适应形势变化,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资源节约和创新驱动转变,从传统产业低端、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向现代产业高端、高附加值的生产方式转变”,耿学梅总结。

行业与地域分布不均逐年好转

从行业分布来看,安徽省工商联数据显示,在入围营收百强所属的7个行业中,制造业占63家,比2012年新增一家,但三年内制造业占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较2011年减少6家。

制造业共实现营收总额2452.14亿元,虽同比2012年增长16.8%,但营收占比却在逐年减少,2013年其营收占比为65.4%,与2012年基本持平,但较2011年减少了8.4%,

“制造企业的减少反映出经济转型升级在某些行业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还有一些处在探索中,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经营困难。”耿学梅总结道。

尽管如此,但我省民企营收百强仍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其他行业入围企业数较少。

其中,有色金属及冶炼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排在制造业前三位,实现营收总额1133亿元,占百强营收总额的30.21%。

在这些制造企业中,共有11家登上了2014年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名单。其中,铜陵精达、中鼎控股和楚江投资成为安徽民企制造业中的前三强。

“安徽民企的支柱产业还是制造业,而现代服务业的份额非常小,这是安徽民营经济行业分布不足之处,”王尚改总结道。

在陈竹友看来,安徽民企以制造业为主,即将走入行业发展的瓶颈,现代服务业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传统零售业的网络化、销售中间环节的没落与物流业的崛起将是大势所趋”。

此外,在安徽营收百强民企名单中,营收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共有3家,与2012年持平。全威(铜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297.86亿元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

包括安徽国购、中鼎控股、文一投资控股集团、楚江投资集团等在内的营收十强民企名单与2012年完全重合。而2011年前十强中的安徽省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绿宝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光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在近两年内被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文一投资控股集团、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亚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取代。

值得一提的是,已连续三年蝉联安徽民企百强前三的安徽国购投资集团2013年新进入营收200亿元规模,且其营收总额同比2012年激增86.97%。而文一投资控股集团2012年首次跻身民企十强榜单后,去年又以79.16亿元营收总额继续攀升至第六位。

耿学梅介绍,2013年营收总额在50亿元至100亿元的民营企业由2012年的8家增至12家,20亿元到50亿元的民企由2012年的49家增至56家,“这说明营收百强民企的规模稳中有增,发展势头良好。民企提升竞争力的意识与能力都在日益加大”。

然而,从近三年民企百强分布情况来看,地域分布不均衡始终是掣肘安徽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之一,“百强企业主要集中在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皖北地区民企进入百强序列的比重相对较小,且地域集中度不高。”耿学梅如是表示。

对这一问题,陈竹友的态度则颇为乐观,“不均衡是正常的,全国其他省份也都有这样的现象。但这并不是关键问题”。

据他所知,安徽皖南的铜陵周边铜产品深加工行业、皖北亳州地区的药业,其产业发展就很健康,“他们有自己的品牌、市场与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发展十分稳定”。

他认为,“判断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要看其产业发展是否健康,企业是否稳定,而不是‘打一枪换一地’,资金是否能真正流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而不是只玩资金,维持表面上的虚高”。

据省工商联提供的数据,近三年来地域分布不均衡情况逐年有所好转。

2013年排列三个百强企业数量前两位的市分别为芜湖与合肥,企业数分别为46家和26家,近三年来排序相同,但这两市的入围企业数量却在逐年下降,较2011年,2013年芜湖减少了25家入围企业,而合肥企业数减少了一半之多。

出口下降是大势所趋

在纳税方面,2013年安徽省民企纳税百强入围门槛为4899万元,比2012年增加623万元,同比增长14.57%。上缴税收总额为151.55亿元,同比2012年增加23.58亿元,增长18.42%,增长速度较营收增长快1.62%。

民企纳税百强近三年来入围门槛与总额均有升有降,继2012年分别出现了11.47%和13.84%的负增长之后,2013年逆势上升了14.57%和18.42%,总体上均有所增长,且比2011年分别增长了1.4%和2%。

“纳税总额的增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民营经济的宏观状况”,在陈竹友看来,这意味着相比2012年经济严重下滑的状况来说,去年我省民营经济整体上正在逐步复苏。

其中纳税超过5亿元的企业共有5家,纳税1-5亿元的企业46家。安徽迎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家酒企分别以9.44亿元、7.65亿元蝉联冠亚军。

相比2012年,这两家酒企的纳税额均有所下滑,在去年的榜单中它们的纳税额分别为10.53亿元和8.93亿元。而安徽迎驾在近三年中纳税首度没有突破10亿元大关。

“安徽迎驾与口子酒业税收总额的下滑与其所处的酒行业状况有关”,陈竹友分析,由于受到政策影响,国内酒行业整体出现下滑。但是在其看来,酒行业未来不会再受到更大冲击。

“酒行业此前所谓的‘黄金十年’实际上是不正常的”,陈竹友分析,酒本身应是大众消费品,行业性下滑实际上是高档酒品受到了冲击,当它重新回归到大众消费市场,行业情况将趋于平稳发展。

此外,在进出口百强中,安徽省工商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安徽省民营企业进出口百强入围门槛为691万美元,同比2012年增长12.72%。进出口总额为38.87亿美元,同比2012年增长18.77%。去年共有9家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上亿美元规模,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以4.23亿美元位居榜首。

其中进口总额为13.5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34.89%,进出口比由2012年的1:5.1变为1:1.86。

出口总额25.31亿美元,近三年来有增有减,继2012年增长25.23%之后,出现下滑,较2012年下降了7.4%。

“去年进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进口增长明显快于出口增长,”耿学梅总结道。

对此,陈竹友分析,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人力成本大幅上升、环保成本上升、土地能源及外汇管制等鼓励政策发生调整等宏观因素影响,出口下降是必然的。“不仅在安徽,放眼全国也是如此,许多省份已经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仅如此,在其看来,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对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电商的快速发展下,内贸的商业模式发生变化,利润率明显高于出口。因此,市场上有很多出口企业现在已经开始转型”。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未来进出口比会越来越高,甚至进口量会超过出口量。”陈竹友预计。

推荐访问:宏观经济 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