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产业与教育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的联动发展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转型,体育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持续暴露出自身的很多问题,教学硬件设施铺张浪费,重复建设,教师道德素质持续下降等等,同时,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盲目投资,融资困难,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会计违规和其他金融问题等。体育产业与教育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的联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是其他任何管理都不能代替的。

关键词:体育产业;教育经济效益;审计理论

一、体育产业与相关教育在经济中将会扩大比重

未来,文化竞争力将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以体育、艺术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的生产与相关教育在经济中将会不断扩大比重,并终将占据社会生活最核心的内容。中国体育产业起步虽晚,但有着巨大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应大力发展相关体育教育事业,出台政策全力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打造以体育产业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产业群,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因此,依据产业经济和创意城市有关理论,剖析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有关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校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的联动发展问题,为当前制定符合本省体育产业布局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现实课题。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包括体育产业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前景最广阔的未来支柱性产业。而体育产业与教育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的联动发展模式的优点是集中管理财务管理,所有财务事务只有这一个财务管理部门来实施统一的管理,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的收支管理,学校中全部的财务工作都由找一个财务部门来组织实施,高校内的其他院系不设立任何财务机构,没有任何财务权利,所有院系的财务规章制度和使用办法都由这个一级财务部门制定。集中管理财务管理模式可以统一直接管理整个学校的所有财务管理,能够集中所有的财务力量,为学校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的财务支持,并且可以分出学校事务开展的先后顺序,也就是可以根据财务力量,有秩序地进行学校事务,能够保证学校各项事务有顺序的进行,可以避免学校脱离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体育产业与教育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的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体育产业联动功能强,对旅游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发展都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在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进入了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列,美国体育产业对于本国经济的贡献占到了11%。在中国,“十一五”期间,体育产业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体育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市场主体日趋成熟,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北京奥运会为代表的重大体育赛事极大地带动了文化、建筑、通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体育产业的辐射效应。(2)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开发潜力巨大。国家体育总局2011年4月29日印发《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了量化指标,“十二五”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期,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3)发展体育产业不仅要瞄准体育赛事,还应重视体育教育。近几年体育产业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从未来体育发展的大环境看,也有诸多有利的因素。首先,經济基础较雄厚。其次,要有较好的群众体育基础和传统,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比率高。再者,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为体育产业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4)高校体育教育已经显露出与体育产业交融的趋势。商业化的体育比赛为高水平运动员进入大学提供了可能;体育产业化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提供了参考;同时对体育课程的设置形成了冲击。

目前关于体育产业的研究并不鲜见,这些文献多集中研究体育产业对其他第三产业的辐射功能,强调了体育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这些成果为后继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是,已有文献忽略了对体育与文化教育产业内在关联的研究,虽然有极少文献涉及到了体育产业与大学体育教育的关系问题,但也仅仅是单向度的研究,没有深入挖掘两者的内在联系,更没有研究两者之间的联动模式与机制。事实上,思考这些问题对于促进体育产业与体育教育的双向改革与发展意义十分明显。

就现实意义而言,有助于实现体育资源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体育产业及体育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应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打造以体育产业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产业群,带动其他文化产业,汇聚文化与体育人才。

从学理角度来看,有助于完善体育教育理论和体育产业理论。一方面,体育产业化的主旨在于通过满足不同参与者的个人需求和扩大体育人群来追求更进一步的商业效益,因而加速了社会体育的深化,这对当代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深层的启发意义,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在教学理论体系上有所体现与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的双向互动关系,可以较好地解释体育经济领域中的某些问题,有助于填补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逻辑缺陷,完善产业理论。

三、体育产业与教育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的依据及创新

(一)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经济和垄断与竞争的理论、关于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等,是指导产业经济分析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构成体育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2.三螺旋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提出。该理论认为政府、企业与大学是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它们根据市场要求而联结起来,形成了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最大化地形成城市竞争力。

3.3T理论。由美国城市社会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创意城市一般应具备3T要素,即技术、人才和包容。因此,在城市与地区的发展中,我们必须正视新经济运转模式中这三个要素的融合与支撑。

全面研究国内外体育产业演进的现实状况,总结普遍规律,分析制约体育产业优化的因素,分析体育产业与体育教育的内在关联,探索建立适合本省特色的推进体育产业和大学体育教育联动发展的有效模式和政策建议,形成数篇具有一定影响的系列论文。将研究成果与有关管理部门相结合,不断推进研究成果的深化和完善,以点带面推动体育产业的不断深入,并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大学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联动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联动有助于打破行政隶属的界限,有利于提升所在区域的综合实力,有利于协调地区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有利于合理配置区域内的各要素。联动可以有多种模式。构建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与机制,其目的是为了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保证为促进这种协调发展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二)审计理论的创新

1.从“结构”的视角切入探究,研究视角有新意。以“产业结构”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体育产业的演进及其与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联动发展模式做实证研究,强调研究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其结论将为理论的实效性提供有益视角。

2.采用“理论导向的经验研究”范式,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理论导向的经验研究是基于对实然的体育教育和体育产业联动发展现象的经验认知,运用有关理论和分析框架对现象加以解析,在揭示内在规律的过程中丰富体育教育和体育产业方面的理论,提出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最终目的。

首先,分析产业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发达国家的实践,多角度分析产业演进规律,做好铺垫性研究;其次,系统考察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制约因素,重点分析体育产业与体育教育的内在关联,论证二者联动发展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大学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联动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并着重探究其理论根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二者联动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并从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体育市场体系和把握资源优势、改革学校体育教育等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采取“三步分段,逐层推进”的技术路线。第一步,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探讨我国体育产业演进的普遍规律。第二步,采用调查研究与数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联动的现象,并结合有关文献,进一步分析两者联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步,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联动的理论模式,并选取几所高校,实证分析和检验有关模式,并提出优化联动机制的政策建议。

四、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与教育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的联动发展探究,可以从整体上分析體育产业的管理的实际需要,为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分级管理因为财权可以分散到体育院系,可以调动对体育产业自主理财的积极性,又可以理清体育学院的总体财务状况,有助于体育产业的财务细化和管理。当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高校只有把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对学校管理提供保证。当然,财务审计的完善不是短时间可以优化的,需要经历学校发展的实践的考验,有效的财务审计模式的形成是漫长的需要一个学校所有财务管理人员漫长的经验积累。总之,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必须使用集中与分级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可以调动各个方面的财务管理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进而为体育产业与教育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的联动发展提供保证。

推荐访问:联动 探究 经济效益 审计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