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骨干文化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徐晓刚(1959- ),男,江苏淮安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发展理论。

摘 要:徐州市骨干文化企业依托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实行集团化专业团队化运作和差异化经营模式,推动徐州文化产业有了井喷式发展。但是,徐州市骨干文化企业发展中也存在文化资源开发整合利用不够、精品名牌不多、市场主体不强、产业规模不大、创意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和不足。要加快徐州骨干文化企业的跨越发展,必须深化文化体制和文化企业创新机制改革,优化文化企业发展的资源平台,加快产业集群步伐,创新投融资方式,实施政策促动、品牌带动、人才推动发展战略。

关键词:文化产业;企业发展;调查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11-0057-05

徐州的发展,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体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徐州的现代化。骨干文化企业的培育与发展,不仅是提高徐州城市软实力的“无形资源”,更是徐州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求解点之一。

一、徐州骨干文化企业培育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徐州市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引导文化产业集聚,通过实施组建和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集团、整合包装重点文化项目、扶持重点民营文化企业、扩展文化产业功能区等措施,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初步形成文化旅游业、新闻出版业、演艺娱乐业、广播影视业、文物古玩业、艺术培训业、工艺美术业、广告会展业等较为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体系,特色文化产业、非公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加快,产业项目不断增加,产业收入明显增长,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就业人数显著增多,已成为拉动徐州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底,徐州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2893家,从业人员42401人,注册资金4.27亿元,实现增加值14.0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40%);2008年,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7680户,从业人员122346人,注册资金13.12亿元,实现增加值达4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01%),全市文化产业经营收入达240亿元,比上年度增长了26.32%,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实现增加值分别比2004年增长265%、288%、283%、144%。[1]从市相关部门调查得知,截至2010年6月30日,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已过万户,从业人员近18万人,注册资金近20亿元。

根据规模、产值和发展趋势,徐州目前有20多家骨干文化企业,形成了报业、出版发行业、文娱演艺业、文化旅游业、印刷复制业、文博业、动漫游戏业、非遗产品业等有一定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群。这些骨干文化企业是徐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和产值在全市文化产业中分别占37.29%、66.37%和73.73%。

在发展进程中,徐州骨干文化企业产业格局日益显现,具有四个突出的特点:即实行集团化经营,组建专业团队,依托历史与名人文化資源,差异化经营模式。

“十一五”以来,徐州市已初步形成了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确立并开始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产业联动效应初步显现,文化企业特别是骨干文化企业呈加快发展态势。但是,徐州市文化企业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文化资源开发整合利用不够,精品名牌不多,市场主体不强,产业规模不大,创意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匮乏,等等。

1.市场主体较弱,集群规模效应不强

当前,徐州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不强,产业规模不大,骨干文化企业缺乏集群规模效应,大多数重点企业只是形式上的组合,加上组建时间不长,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经营分散、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个体工商户数占比分别达到62.78%、68.66%和72.21%,而其注册资金占比为13.01%、18.18%和12.67%。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较小,尚未出现强势产业群体和大型企业。

江苏省大汉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徐州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是两家规模较大的从事影视制作、图书的文化企业,其注册资本也仅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一些文化娱乐业甚至处于个体分散经营的状态;旅游业在景点包装宣传上因缺乏创意和良好的规划谋划,文化品质较低,不能有效吸引游客,而且往往重复建设,效益低下。

从产业分布来看,徐州市还缺乏较大文化产业集中园区和领军企业。主要产业还集中在体育用品、健身和图书、音像行业。2010年6月30日止,体育用品经营户为1030户,健身器材经营户为269户,图书音像品为161和115户。其产值为徐州文化产业产值的42.19%。这些都影响了规模效应的发挥,妨碍了突破式的跨越发展。

从横向联合的角度看,跨行业联营方面迈的步子不大;从纵向拓展的角度看,多数企业还是单打独奏,没有上、中、下游产品,没有形成纵向产业链。从增长方式上看,生产经营相对粗放,缺乏高端产业的开发和提升,大多靠出卖粗加工的文化产品或一级产品获得短期经济效益,尚未形成产业链生产或产品链经营的格局,文化产业链经营能力比较薄弱,产业附加值不高。

国有文化企业由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由于受观念的影响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这些企业起步晚,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方面还不到位;对于民营文化企业,尽管政府一直鼓励社会投资进入文化产业,鼓励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文化产业,但是当民营资本真正要进入的时候,尤其是国有文化单位受到民营文化企业的竞争和“分蛋糕”的时候,就很难说对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思想是不是真的解放了,当然还有民营文化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有限等原因。集约化程度低、总体规模较小是徐州目前文化企业发展的明显弱点。

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共同特点,就是企业的区域集中度高,形成了良好的集群规模效应,这样不仅有利于集群内部各组成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促进组成企业之间的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徐州文化产业群的发展尚在探索当中。近年来,像徐州文化产业集团这样一些较先进的文化产业公司,正在谋划逐步与国内著名文化公司进行合作,强化集群效益,但组建时日不长,离规模化、科学化的集群管理尚有很大距离。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江苏东陇海文化产业集团已在积极探索推进一些合作,但存在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小而全、低水平重复、高成本竞争的现象。

2.文化资源开发整合利用不够,精品名牌不多

几千年来,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在徐州碰撞、糅合,积淀成了徐州特有的区域性文化比较优势,产生了大量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里,徐州拥有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以及汉典章制度等丰厚的两汉历史文化遗存,绚丽多彩;徐州历来又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场,从三国相争、楚汉争雄一直到淮海战役,徐州拥有近两千年厚重的战争历史,令人瞩目;徐州人具有养生健体的文化传统,围绕老寿星彭祖而产生的大量的历史传说,脍炙人口;徐州有史以来,涌现出大批国内外著名的文化人物,影响深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徐州特有的两汉文化、战争文化、养生文化和技艺文化,可以从中产生众多的效益巨大的文化精品名牌。

但是,徐州数以千计的文化企业,特别是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品跟风现象严重,不太注重彰显地域特色和徐州个性,对本土文化品牌挖掘不深,对现有的文化资源缺乏应有的整合、精心创制、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尤其是缺乏代表徐州文化特色在全国知名的“文化名片”式的精品名牌。这样,徐州人引以为傲的本土文化资源的潜力难以转化为企业的品牌实力,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没有转化为现实的品牌价值。

在调研中,大多数文化企业负责人都谈到,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精品名牌,长远看来,的确经济社会效益巨大,但需要较长时期的培育,又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大多数文化企业资本薄弱,就只能走追求短期效益之路,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甚至把这样的做法戏称为“小鸡刨食法”。他们也反映,单个企业很难制定文化资源开发规划;探寻资源变產业的载体和路子,深度挖掘文化产品的内涵,就需要现代市场运作和商业包装,需要在内容和科技上创新,但企业这方面人才却严重不足。要快速打造文化精品工程和地域文化品牌,就需要在政府规划和扶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3.融资困难

文化产业融资具有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为此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在多种资本市场包括创业板市场吸纳发展资金。但是对于徐州文化企业来说,这样的融资计划目前还属于纸上谈兵。据调查统计,目前徐州骨干文化企业发展资金缺额数以亿计,从金融部门融资只能满足不到5%的需要。这与这类企业规模较小、规划不够长远、项目实力不强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在现行的银行信贷授权授信制度下,基层银行一般只具有规模不大的流动资金贷款权限。考虑到文化产业本身的高风险性和企业规模实力,金融部门对文化企业多表现出惧贷惜贷。2010年3月19日中央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从加大信贷投放、完善授信模式、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等七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用好用活这些政策,无疑将极大地缓解徐州文化企业资金困难的局面。但是,不能不看到,文化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文化的内涵、品牌等无形资产来运作,当需要贷款时这些无形资产又显得苍白无力,不能为项目的再扩大实现借款抵押。徐州没有形成规范、完善、成熟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大多数骨干文化企业无形资产比重大、回报期长、担保能力差,这对金融投资者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导致社会信用资源紧张。

4.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匮乏

目前,徐州在骨干文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据不完全统计,骨干文化企业从业人员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员仅占33.86%;初中、高中人员占55.2%。骨干文化企业管理部门从业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为43.29%,领军人才和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层次拔尖人才更是严重缺乏。目前,骨干文化企业中在很多方面还是由事业单位的“干部”和艺术工作者在主导,他们中懂文化的又未必懂经济,特别是真正的商业人才不多;掌握商业规律、会创意又懂艺术的就更少了。人才缺乏,既影响徐州文化产业的整体效益,又影响了文化企业的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产业,文化产业必须按工业化标准进行生产,按商业模式来运作,就是要按可盈利的方法来运行。作为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又必须依赖艺术家。艺术家和文化经营者之间的最大区别是艺术家比较感性,过多偏重于其感觉上的冲动和感性认识,他们对文化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心理,是否受消费者欢迎,产品的竞争力如何,市场前景怎样,不会过多去考虑。实际上,文化企业必须由企业家指导并由企业家主导,艺术家不能作为最终的决策者。长期在事业单位体制下工作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市场意识的强化需要一个过程。这种人才缺乏特别是复合人才稀缺的状况成为制约徐州骨干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促进徐州骨干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环境立市”总体战略下,徐州确立了以发展“三重一大”经济为龙头、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商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新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新架构。配合这一战略的确立,徐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必将获得更多的支撑。

1.整合品牌资源,优化市场结构,为骨干文化企业跨越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平台

首先,要实现骨干文化企业跨越式发展,就要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特别是要凝聚三大文化品牌,[2]将徐州的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品牌潜力突显出来,形成徐州地区优质文化资源与优势文化产业的结合。

一是两汉文化品牌。徐州两汉文化深厚,两汉文化遗存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徐州可以充分利用其知名度,打出品牌,将汉文化推向世界。而其它的文化产业也可以利用汉文化的底蕴,创造出更大的文化效益,从而促进徐州文化产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徐州的汉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文化产业优势,特别是要用现代意念去放大徐州两汉文化的品牌价值。

二是战争文化品牌。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场,战争文化所带来的文化产业潜力很大。文化产业中的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出版业、文物和艺术品业、军事体育业等多个门类都可以充分的挖掘与利用徐州的战争文化资源。与此相关联,还可以组建战争博物馆,开展军事战斗休闲活动,等等。目前需要着力解决历史文化品位的提升和休闲格调的提升问题。

三是彭祖文化品牌。彭祖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老寿星,在现代社会中,其文化品牌价值很高。可以围绕彭祖,创建保健、养生、美食、体育、休闲等一系列文化经济产业。

其次,要整合文化市场资源,集中建设四大文化市场:[2]

一是民间文化品市场。徐州民间剪纸、香包、糖人贡、纸塑狮子头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及儿童画、农民画、泥玩、布玩、面人、木雕、玉雕等民间工艺品,独具徐州地方特色,文化价值较大。可以组织研究人员组建徐州民间文化品研究机构,进一步提升民间工艺品的文化品位和包装装饰档次,并着力加强市场开发。

二是收藏品市场。徐州收藏品市场越来越红火,其中文物古玩与奇石市场在淮海经济区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有较大影响。但市场比较散,组织管理不够,因此亟需整合,并通过组织、引导、扶持与规范,使之迅速上档次,并由此形成收藏品特色街区,扩大产业规模。

三是演艺市场。徐州民风喜歌舞、爱演艺,且有歌舞团、柳琴剧团和梆子剧团等规模较大演出团体,市场发展很有潜力。但演艺产品创作如何贴近群众生活、为群众喜闻乐见,而不是仅仅以引起评委的注意为目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整合组建综合性的演艺集团,可以实行剧组制、剧目股份制、独立剧作人制,走出一条新型发展道路。另外,以徐州方言表演、节奏“短平快”、风格诙谐夸张的汉味小品剧,也是值得关注的新文化资源的生长点。

四是文化旅游市场。旅游的核心是文化精神引起的愉悦感的获得。旅游业的勃兴,将使得文化得以弘扬,产业效益也会被迅速激活。徐州众多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民俗景观,这些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一旦被激活,潜在的优势必将变成文化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本。近年来,徐州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却严重不足。要以徐州楚汉文化为底蕴,山水风貌为外形,特色文化为内容,区位优势为依托,着力打造徐州文化旅游品牌,塑造和传播徐州文化形象。

2.完善集团化发展,加快产业集群步伐

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通过协同作用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根据“创意”属性的强弱,可以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类别。核心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图书出版产业、报刊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音像产业、广告产业、艺术产业;外围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旅游产业、体育娱乐产业、会展产业和网络传媒产业;相关支撑机构则包括为使文化产业集群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各类外部配套机构的总和,包括教育产业、科研机构、资本市场、物流体系等。[3]

要在区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启动并完善徐州文化产业集群,不仅需要结合本区域的既有资源优势和政策安排,制定出科学而完善的发展规划,在宏观层面界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范围,划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效率边界,还必须在文化产业集群区域内改善政府的投入和管理,优化政府对公共性文化资源的配置能力,强化文化产业集群内各类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构建文化企业创新机制,提升文化企业创新能力

全面推进文化企业创新,构建有效的文化企业创新机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决策、组织、人事、激励、控制等多方面来考虑。建立起有效的决策创新体系,应以保证体系的有效性为主要目标,以良好的创新型组织为保证,以激励机制作动力,有激发创意的人事制度相配套,避免盲目,规避风险,充分发挥企业创新机制的现实作用。

要积极地挖掘和充分利用潜在的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存量和经济资源存量。要根据文化企业的特点,组织好文化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要组织好企业的研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技术推广等活动。要大力优化企业创新的各相关要素组合,以产生更多的实际成效。要优化创新环境,在给定的科技投入与制度体系下,外部环境对企业创新能力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对于文化企业我们不能照搬工业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体系,要尊重市场规律,准确把握文化企业的特征,强调弹性与空间。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上看,民间的创意和能量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应鼓励民间在文化发展中释放自己的能量。要注重运用通过利率和税率杠杆调控文化产业,用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具有创新意义和价值的文化产品生产创作活动;要通过建立文化基金会,鼓励社会资本赞助文化企业创新,引导赞助的投向,促进全社会关注文化企业创新、支持文化企业创新。要立足徐州地区特色文化,将对特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现代时尚进行巧妙结合,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作品,推动徐州文化企业向自主研发和独立原创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

4.积极改善投融资环境,高度重视投融资方式的创新

文化企业的资金渠道要立足市场来拓宽,要转变政府引导的模式,用好用活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引导市场来发展文化产业。政府集中财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企业办经营性文化产业,吸引社会资本,培育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形成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报纸期刊、文化娱乐等为重点的产业群体,涌现出一批优势文化品牌。

可以考虑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和创业基金,通过对文化创意企业给予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的办法来培育文化市场;可以考虑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强化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文化企业融资应走一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本地融资与外地融资相结合、国内融资与国外融资相结合的道路。另外,文化企业与其他产业的相结合,可以为文化企业带来资本的结合,共同发展壮大。徐州的机械制造业、煤炭能源业、物流业、烟草业等在全国范围内都占有领先位置,文化企业也应该积极地创造条件,主动地加强与徐工集团、石油管道公司、徐矿集团等大型企业的联姻,借助其它产业的强力,将静态的、内涵的、历史的等文化项目和产品加以包装和推广,资本的优势与项目的实力,又会吸引国内甚至国际上大的投资集团的目光,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在导向上为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提供便利,引导更多的产业优势资本的进入,以项目投资、股权投资等多元化投资方式进入到文化产业,为银行、基金等各种资本向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建议徐州再担保公司,在支持文化创意企业方面,为徐州文化企业贷款担保分担风险,大大降低担保机构为文化创意企业担保的风险。

5.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用高素质的人才支撑文化企业发展

一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必然要有一批泰斗和巨匠来代表;一个文化强市的建立,必然要有一批大师和大家来支撑。从徐州实际看,要从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特别重视人才的引进、发掘和使用,靠人才支撑文化产业的规模集聚,靠人才引爆文化企业的巨大红利。

要强化培养,打造一大批懂文化、善经营、会管理复合人才,培养造就更多洞悉市场风云、搏击市场大潮、在激烈竞争中能够克难制胜的文化实业家,并把他们推向文化企业的关键岗位。培养和引进推动文化企业发展的文化创意策划人才、文化市场营销人才、文化科技创新人才。鼓励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开设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新媒体等专业,提升其办学水平,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急需人才。通过从中小文化企业中发现、面向社会招聘、引进等办法,抓紧解决骨干文化企业人才缺乏问题。

要一手抓人才的培养,一手抓人才的稳定,真正做到用事业、待遇、感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切实做到让人才流动而不流失。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机制,研究加强文化人才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争取主动。

6.科学设计文化企业运营模式,增大文化企业“利润乘数”

文化产业能否有突破性的发展,能不能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关键还得看文化企业有没有大的发展和提高。对于文化企业的经营者来说,科学设计自身企业的运营模式,是其战略管理的重要一环。

要革新生产手段,强化技術支撑。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利用各类高新技术平台,特别要注重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前沿性。

要依托项目载体,带动文化企业的发展。高起点、高水平地规划、策划、开发一批文化产品,积极开发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古乐表演等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新产品,开发生产风格鲜明、品种丰富,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文化纪念品,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产品的吸引力。

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文化产品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加强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内销售,扩大国内市场的份额。积极申请外贸自营权,支持特色产品和服务打入国际市场,扩大徐州文化产品在国际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要增大文化企业“利润乘数”。经济学家们把知识文化产品的利润模式称之为“利润乘数”。一个大于1的利润基数为被乘数,经过几个波次的创新、扩张、延伸,即相乘后,升级为新的利润之积。显然,积的利润远远大于被乘数的利润。其中的乘数起了关键作用。对于拥有强势品牌的公司来说,一旦投入巨资建立了一个品牌,消费者就会在一系列的产品上认同这一品牌。企业就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从某一产品、产品形象、商标或是服务中,重复地收获利润。这就要求文化企业从文化产品创作、文化产品生产,到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苦练内功,要靠极精致的文化产品品牌去抢占市场,去赢得市场。

徐州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依托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整合优势文化产业资源,加快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使得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徐州重要的支柱产业。我们坚信,徐州人民不仅能够创造经济奇迹,也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参考文献:

[1]徐州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服务功能明显改善[BD],WWW.JSSB.GOV.CN,2007-10-22;曹新平主持召开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BD],中国徐州网,2009-12-04;文化产业成经济新亮点[N].徐州日报,2009-08-13.

[2]徐晓刚.整合资源,强化创新,推动徐州市文化产业发展[R].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3]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责任编辑:浩 宇

推荐访问:徐州 企业发展 骨干 对策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