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摘 要:在灵山县,鱼苗养殖在池塘养鱼中占有很大比例,每年生产的鱼苗、鱼种除了供给本县150多座水库成鱼养殖需要,还要供给其他水体的成鱼养殖及外销,可见鱼苗养殖的重要性。而鱼苗疾病的防治是稳产、高产的重要一环,鱼病预防与控制必须坚持预防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本文着重探讨鱼苗养殖中关于疾病预防与控制对策的实施和应用。

关键词:鱼苗养殖;疾病;预防;控制

鱼苗养殖中,疾病预防与控制是对苗种健康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鱼苗活动、摄食、生长都在水中,发病初期较难发现,给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都带来困难。如疾病大规模发生,诊治不及时,导致经济损失是很大的,所以鱼苗疾病预防与控制在养殖过程中显得很重要。

一、鱼苗养殖过程中引起疾病的因素

鱼苗疾病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其不但与鱼苗自身体质有关,还与病原体及生长环境有关。刚孵化的幼鱼,个体小,活动能力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受到池塘环境影响,发病率较高。总体来说,鱼苗疾病是病原体、环境和自身免疫三方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所以鱼苗疾病预防就要从这三方面开始,有效消除病原体、环境改善与优化、鱼苗免疫力提高,使鱼苗发育具有无公害优点。

二、鱼苗养殖过程中对疾病预防和控制

(一)预防措施,1.清塘和消毒。投放鱼苗前要对池塘进行清塘,把池水放干,清除杂质,清除过多的淤泥,然后彻底消毒。常用方法有:一是生石灰消毒,生石灰取材容易,效果好。每亩用量75-100 kg,视淤泥多少而定。二是漂白粉消毒,干池时时每亩用量为10kg-15kg,效果不错。消毒后,最好有太阳暴晒几天,10天后即可投放鱼苗。

2.鱼苗消毒。鱼苗消毒一般采用药液浸洗方式,常用消毒药物有如下几种:硫酸铜、漂白粉、高锰酸钾、敌百虫、食盐、孔雀石绿等。(1)硫酸铜消毒:每立方水用药8g,待充分溶解后拌匀,后放适量的鱼苗。水温20℃,浸洗20分钟,可防治车轮虫等引起的鱼病。(2)漂白粉消毒:浓度为每立方水加入10~20g漂白粉充分拌匀,放入适量鱼种浸洗。消毒时间视水温高低、鱼的游动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水温20℃,浸洗20分钟。主要防治细菌性皮肤病、鳃病。特别注意,根据经验,漂白粉容易失效,购买时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外包装、及存放地点。保证有效氯30%左右,否则影响消毒效果。(3)混合药物消毒:每立方水用漂白粉10g及硫酸铜8g分别溶解后再混合,水温20℃时,浸洗约20分钟。这种方法比较好,可同时具有以上两种方法的功效。(4)高锰酸钾消毒:浓度为每立方水用高锰酸钾20g,水温20 ℃,浸洗1~2小时。可防治车轮虫、指环虫、等引起的鱼病。(5)敌百虫消毒:敌百虫属高效低毒药物,常用浓度用2‰敌百虫(晶体)溶液浸洗15分钟。可防治指环虫病、三代虫病等。(6)食盐消毒:简单、易行、安全。用3~4%浓度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对水霉菌等效果好。(7)孔雀石绿消毒:孔雀石绿是一种工业染料,毒性强,有残留,建议少用或不用。浓度为每立方水用药10g,浸洗20分钟。主要防治水霉病、部分原生动物病。至于采用何种药物消毒,要看当前流行的鱼病及药物来源而定。鱼体消毒时浸洗时间长短,要看当时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3.药物预防。在培育阶段,还要定期投喂药饵。

(二)鱼苗养殖时对疾病的控制。1.出血病,主要是草鱼易发,是病毒性疾病。水温在20到33℃时容易发生,在水质恶化和透明度较低时容易发生,主要危害到2.5cm到15cm鱼苗。早期症状不明显,有潜伏期。病后症状有3种,一个是“红肌肉”类型,肌肉有显著的充血和出血,严重情况下全身肌肉表现出红色。二是“红鳍红鳃盖”类型,发病鱼苗的鳍基、口腔、眼眶和头顶部有显著充血。三是“肠炎”类型,发病鱼苗的肠道有充血。防治措施:首先是预防,主要是做好前期池塘、鱼苗彻底消毒,养殖过程中定期药物预防,调节好水质。治疗方法有几种,采用药饵投喂:一是每100kg鱼体重用水花生10kg、大蒜头和食盐各0.5kg打成浆,拌入3kg米糠,连喂5天。二种是每100kg鱼苗每天使用0.5kg大黄、黄岑和板蓝根,用一样或者是混合起来使用,再加适量的抗菌药,连续治疗7天。三种是每100kg鱼苗每天选择0.5kg刺槐子、0.5kg苍生2号和0.5kg食盐拌和饲料进行投喂,连续投喂2天。

2.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病原体是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鲢、鳙鱼苗的夏花阶段,发病时间5月到8月,鱼体受伤情况下容易患此病。症状是,在初期尾柄部位发白,随着病情加重,背鳍基部以后体表发白,严重情况下,尾鳍烂掉或者残缺。治疗,一个是全池洒适量的畜用红霉素,使池水浓度是0.3k/m3。二是全池洒适量的痢特灵,使池水浓度为0.3k/m3到0.5k/m3。三是每100kg鱼苗每天使用磺胺-2和6-二甲氧嘧啶10g到20g和饲料拌合均匀后投喂,连续投喂4天到6天,在第一天要加倍。

3.水霉病,病原体是水霉与绵霉。发病情况,水温在13℃到18℃范围时,受伤鱼体大多会感染。症状是,初期肉眼看不到什么症状,在后期用肉眼看呈现出白色棉毛状。防治,首先是预防,防止鱼体受伤。其次是治疗:一个是外用药,全池洒适量的食盐和小苏打按照1:1混合物,使池水浓度是8%。另一个是内服药,主要是抗菌药物,例如磺胺类、抗生素等。

4.萎瘪病。鱼苗发病时体色发黑,身体比较瘦弱,病鱼大多是在池边或者水面慢慢游动,这时它们无力摄食,较短时间内就会死亡。病鱼鳃表现出苍白色,贫血较重。此病发生是因为放养过密,缺少饵料,以致使鱼苗长时间挨饿造成的。防治:掌握合适的放养密度来放养,增强对饲料的管理,发现鱼苗患有这种病时,应该马上采取措施,加大营养,在发病初期病鱼就能恢复健康。

5.跑马病。常在阴雨天气,水温较低,池塘水较清,池中缺乏鱼苗的适口饵料。加之投饵不及时,鱼苗吃不饱,造成鱼苗绕池边狂游,长时间不停,像跑马状。鱼苗因为过度消耗体力,使鱼苗消瘦、死亡,被称为“跑马病”。防治,科学的放养鱼苗,防止密度过大,培育好适度的水质,根据情况,适量增加饵料投喂。出现跑马病后,及时采取错施隔开鱼苗游的路线,然后顺着池边投喂适口的豆类、谷物类饵料。

6.气泡病。由于池水中气体过度饱和,容易使鱼苗吞食小气泡,发生气泡病,如果不马上采取错施,会引起鱼苗大量死亡。防治:主要是不使池水中气体过度饱和,不用没有经过发酵肥料,注重投饵量与施肥量不能让浮游植物较快繁殖。当发生气泡病时,要马上加注清水,并排掉一部分池水,或者把鱼苗移到清水中。

三、总结

总之,鱼苗养殖中,疾病发生很难避免,很多因素都可引起。所以,做好疾病预防与控制是提升鱼苗质量的关键。根据鱼苗疾病产生原因,选择科学、合理的预防与控制办法,提高鱼苗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培育出高质量的苗种,对提高成鱼养殖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汤景山.草鱼夏花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J].水产养殖.2013(12):43-44

[2]王振国.鳜鱼养殖疾病防治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145

[3]刘霞,崔存河,吕延龄,蒋树义.哲罗鱼人工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J].黑龙江水产.45-46

[4]贺海战.淇河卿鱼苗种培育技术总结[J].河南水产.2011(3):15-16

推荐访问:鱼苗 探析 养殖 预防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