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生活基点打造活力课堂

[摘 要]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文本为基础,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打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活泼性、开放性。

[关键词]生活 数学 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86

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接受各种知识,还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实现全员参与。”因此,教师要找准生活基点,打造生机勃勃的课堂。

一、设计生活话题,激活思维活力

以学生为主体,激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是打造活力课堂的第一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优势和语言优势,通过创设一系列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话题,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小学数学内容相对简单,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在创设话题时,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学生实际需要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师可创设一个话题:“国际象棋是一种对弈的战略棋盘游戏,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正方形,等分为64个格。你了解国际象棋的游戏规则和其他情况吗?请说一说。”马上有学生兴奋地说:“我知道,我从小就爱下象棋,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国际象棋的情况吧!”还有学生说:“数对在象棋中的体现很简单,我可以用旅游景点的方式把它标记出来,只要你想去哪,我都能标记出来。”教师创设的话题充满了趣味性,且与本文学习内容相符合,透过数对在国际象棋中的运用,学生更加了解了数对的概念及其具体运用。

小学生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如果教师只是讲解、灌输,学生只会更糊涂、更迷茫,最终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制造的相应话题,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多元化发展。

二、创建生活场景,渲染课堂气氛

数学中的某些知识点贴近生活,因此,营造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生活场景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式。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激发学生思维,实现高效课堂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如,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教师导入新课:“用3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为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分别需要多少张长方形纸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把握就更准确了。教师接着引导:“用3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如何用算式表示?”教师营造的生活场景自由、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活力。

生活场景的营造,必须要根据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差、理解能力弱等特点开展,透过生活场景的展现,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三、运用生活方法,实现高效学习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传统教学方法往往只是教师讲,课堂枯燥无味、死气沉沉,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高效化,教师必须丰富教学方法,与生活实际联系,利用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难题。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导入新课:“三年级时,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数。”教师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红色部分后再组内讨论交流。一个学生边演示边说:“在例1的图中,圆饼被分成了六份,而红色部分只占了一份,红色部分就是六分之一,分子是1,分母是6,这就是分数。”讲授完新课后,教师布置练习题,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做题情况,互相点评。教师改变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互相评价,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方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效学习的保障,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方法,实现教法的创新。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话题,激活、发散学生的思维,营造生活场景,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爱上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只有以生活为基点,将课堂打造成活力四射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成为具有灵性的人。

(责编 童 夏)

推荐访问:基点 找准 课堂 活力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