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制备工艺的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观察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胡 燕,张海平,李 萍

(兰州市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的出血量阴道分娩者≥500 mL,剖宫产者≥1000 mL[1]。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科严重并发症,可导致产妇发生贫血,休克,严重时可致产妇死亡,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2]。早期预防和治疗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措施,在第三产程中即胎儿娩出后积极正确使用缩宫素是目前预防产后出血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3]。缩宫素注射液是多肽类激素收缩子宫的药物,在引产、催产及预防因分娩后子宫乏力引起的出血等方面广泛应用[4],其效果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并在全球各国的临床指南上被作为一线预防用药进行推荐[5]。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缩宫素注射液多为两种,一种是化学合成品,另一种是从牛、猪的神经垂体提取分离的药物制剂。两种缩宫素的价格差异较大,对两者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差异还没有过多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收集2022年5月—2022年8月就诊医院的100例孕足月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制备工艺的缩宫素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兰州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5月—2022年8月收治的孕足月的自然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A组50例,初产妇25例,经产妇25例,年龄23~35岁,平均(29.44±3.08)岁,平均体质指数(26.92±2.78)kg/m2;
B组50例,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研究组年龄22~34岁,平均(27.46±3.97)岁,平均体质指数(26.81±3.14)kg/m2;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孕足月自然分娩的产妇;
②年龄20~35岁;
③患者知情同意;
④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及使用禁忌症。

排除标准:①合并产前出血倾向的孕产妇;
②有抗凝剂使用史的孕产妇或过多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或宫缩抑制剂的孕产妇;
③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
④重症贫血的孕产妇;
⑤子宫发育异常、子宫手术史;
⑥胎盘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等);
⑦羊膜腔内感染;
⑧合并其他基础疾病。

1.3 方法

2组均在新生儿前肩娩出后,立即将缩宫素注射液20U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滴,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给药速度,常规滴速250 mL/h,约80 mU/min。A组予以化学合成技术的缩宫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 mL:10单位,国药准字H31020850)治疗,B组予以生物提取技术的缩宫素注射液(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mL:5单位,国药准字H34022980)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2组缩宫素治疗效果。显效:15 min内阴道出血量≤200 mL;
有效:15 min内阴道出血量在200~500 mL之间;
无效:15 min内阴道出血量≥500 mL[6];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对比2组产后0.5 h、2 h、24 h出血量。出血量测定(称重法):将自然分娩病人分娩时应用的消毒单、纱垫、纱布及敷料分别进行称重并记录质量之差,出血量=质量之差/1.05。

③观察2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采集2组产妇产前、产后48 h的静脉血液5 mL进行检测,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

④观察2组不良反应情况,产妇低血压,恶心呕吐,腹泻,过敏等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5.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不符合的用秩和检验,多组数据间的比较行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疗效对比

A组及B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8%,经秩和检验,Z=-0.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疗效对比[n(%)]

2.2 2组产后出血量

分别将2组产后0.5 h、2 h、24 h的出血量进行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产后0.5 h、2 h、24 h出血量比较[(),mL]

表2 2组产后0.5 h、2 h、24 h出血量比较[(),mL]

2.3 2组产前及产后48 h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比较

对比2组产前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产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产前、产后48 h血红蛋白的比较[(),g/L]

表3 2组产前、产后48 h血红蛋白的比较[(),g/L]

2组产前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产前及产后48 h红细胞计数的比较[(),*1012/L]

表4 2组产前及产后48 h红细胞计数的比较[(),*1012/L]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属于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产科并发症类型,一直是导致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一旦发生产后出血,情势一般较为凶猛,若不能及时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救治或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孕产妇长时间的处于低血容量及失血性休克状态,继而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情况[7]。导致产后出血常见的4大原因分别是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宫收缩乏力为最常见的原因,占50%以上[8]。治疗上首先需要寻找病因,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最重要的措施是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其中预防性使用缩宫素是最常见也最为有效的[9]。缩宫素又称催产素,是多肽类物质,是目前临床上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已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属于医保类甲类药物[10]。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两种缩宫素注射液,一种是化学合成品,另一种是生物提取的药物制剂,经本研究发现在治疗效果、产妇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均无明显差异。一直以来,减轻患者医药费负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医疗卫生改革重点解决的问题。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化学合成技术组的价格低,随着新医改方案的执行,“以药养医”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药学服务人员的服务模式及服务理念也应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为“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加强药学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为中心”,积极参与临床用药,使临床用药的标准由以往的“有效-安全-合理”向“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方向进行转变,力争用相对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相同治疗效果的同一类药物可能因制备工艺不同所产生的费用存在着相对较大的差异。通过对临床用药进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增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成本-效果”意识[12],选择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且成本相对较低的用药方案,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持续改进,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过速增长。

综上所述,应用两种制备工艺的缩宫素注射液预防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但化学合成技术的缩宫素注射液价格明显低于生物提取技术的缩宫素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宫素孕产妇计数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0期)2022-05-10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2年2期)2022-04-19古人计数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21年11期)2021-12-02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宁夏医学杂志(2020年4期)2021-01-21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中等数学(2020年8期)2020-11-26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4期)2020-11-16古代的计数方法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20年4期)2020-06-02这样“计数”不恼人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17年11期)2017-11-29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1期)2016-01-06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8期)2015-03-01

推荐访问:两种 制备 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