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一回头,都有最美好的时光

很多年前的冬天,我离开家乡,来到《环球人文地理》编辑部。

我从不怀疑,迄今为止,这场远行是我所经历过最美好的时光。

那些日子,我漫步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漫山遍野的风声、蓝得想哭的天空、鱼群一样游过山峦的云影、醉人的落日、弯刀般静静躺着的河流……是《环球人文地理》让我有机会看到世界的天涯海角,而我也第一次感受到“天空”“溪流”“树”“自由”“辽阔”的真正含义。那其实是一些像火种一样融进我生命的片段,带着温暖和力量,照耀进我内心曾经沉闷的土壤。

我的编辑生涯是随着《环球人文地理》一同丰满多彩起来的。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2010年的春天,在重庆两江交汇处的杂志社里,各位编辑以笔为马,整装待发,一起见证《国家人文地理》更名为《环球人文地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这本杂志的声音,在地球上像绵绵不绝的呼啸,也如猛虎下山般获得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事实上,我们做到了。从雄鸡版图走向蔚蓝色的地球,我们始终执着地行走在人文探索的路上,一如既往地透过图片和现场去发现地球之美。在这个过程中,陪伴我们最多的,就是亲爱的作者。他们中既有摄影师、探险家,也有人文地理作家、旅行達人。于是,从一张张精美的摄影作品中,从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里,我们感受到他们通过“远行”,实现了心灵的复活,也实现了镜头和文字叙述里,人文和地理的真正复活。

比如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度,我们策划了“中国廊桥”专题。生活在浙闽廊桥带上,从小与廊桥为伴的人文地理作家鲁晓敏,用十几年时间走遍中国20余个省级行政区,对300余座具有代表性的廊桥进行了实地寻访。于是,一幅清晰而壮观的中国廊桥版图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和他一样对廊桥情有独钟的,还有被誉为“中国廊桥摄影第一人”的吴卫平,为了记录廊桥,他行程近20万公里,拍摄照片上万张。让我们感动的,还有西湖摄影师非渔、对中国古建筑痴迷的摄影师苏唐诗,航拍中国的摄影师吕凤霄……尽管最后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仅仅是几千字的文章和数十张图片的惊鸿一瞥,但作为一个全程参与者和倾听者,我知道,他们刊发在杂志上的作品背后,其实还埋藏着更多没来得及言说的故事。

又如一直都在路上的旅行达人们。Doubleliker讲述了她和男友旅居第比利斯的难忘经历;跟随Yoki酱,我们深入迪拜沙漠,像一队骆驼,安营扎寨在沙漠深处,邂逅远离尘嚣的自己;从Caterpillar那有关港岛风物的文字和镜头中,我们看到了年月如何把拥有变为光辉岁月……

精彩的回忆太多太多,而回忆里,还包括你们,一直陪伴我们的读者。是你们给予了我们这个集体幸福与信心,那些与你们在来信中、在邮件中的挽手,在微博中、微信中欢笑的日子,永远会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并成为继续前行的动力。

2019年开始了,请和我们一起携手出发,用坚定的双脚,抵达未知的目的地,用真诚的心,去爱这世间你所能遇到的最好的人,最好的事,最好的景……这其实是2018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在得知《环球人文地理》获得“重庆最美期刊”第一名的殊荣后,我想要写给所有读者的话。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因为《环球人文地理》,任何时候一回头,都有最美好的时光。

推荐访问:都有 最美好 回头 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