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古槐军机往事

在北大,就算是一棵树,也会有深藏不露的故事。

某日,我正在寻找北大历史文化地理选题,偶然在一个网页瞥见,“据说,现在的军机处只留下了两棵槐树,在北大学一食堂南门。”

学一食堂是北大的“资深”食堂,我立刻想起了把守食堂南门的两棵大树。这两棵古槐被圈护在铁栏中,与周围其他的树相比,它们显得尤其粗壮沧桑。东边的那株向北倾斜,靠铁条支撑着残缺的主干。初夏之时,两株古槐枝叶繁茂,为进出食堂的北大学生洒下一片荫凉。

军机处是清朝皇帝的心腹机关,本在紫禁城内。为何在偏远的海淀也会出现军机处?这两棵古槐又有什么故事?

海淀区档案局的网站为我揭开了答案。

档案局记载,当昔日海淀古镇还在时,曾有一条“军机处胡同”,“贯通海淀古镇南北,北口直通圆明园”,方便军机大臣到清朝皇家行宫汇报政务。雍正当政后,军机处已成皇帝心腹机关。军机处始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最初为指挥西北军务之用,后逐渐总揽军政,成为“天下政务之总汇”。军机处本位于紫禁城隆宗门西,靠近皇帝居住的养心殿。

为什么在远离紫禁城的海淀也会出现军机处?

这都要从海淀的大片皇家园林说起。清朝康雍乾时期,帝王们在风景优美的海淀建起了畅春园、清漪园、圆明园等大批皇家园林,并长期在此“避喧听政”。帝王们长居海淀,各种政务也少不了要转移。雍正帝大半年居于圆明园,为便于军机大臣“常日至禁廷以待召见”和处理政务,位于紫禁城内的军机处亦随之到海淀,于是在海淀镇北建有宅院,西侧为三进院落的当铺,在中间形成军机处胡同,以供军机官员退朝后休息和居住。

百年之间,世事变迁。昔日军机处也已人去院空,只留一条军机处胡同还空留此名。

1926年,燕京大学迁到北京西郊的前清亲王赐园,燕园由此而来。当时,军机处胡同北口也并入燕大。我翻阅了北大图书馆收藏的1945年海淀镇地图,那时的军机处胡同北接燕京大学南门,南邻老虎洞。因为军机处胡同离燕大很近,燕大早年的一些任教学者如埃德加∙斯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都选择在此居住。1934年初,埃德加∙斯诺应邀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为教书方便,购海淀镇军机处8号作为住宅,位置在今日北京大学西南门一带。这原是一位燕大出身的银行家的房子,房为悬山挑大脊,墙为磨砖对缝。院内劲竹婆娑,果树垂红,还有一座小型游泳池。因地势颇高,透过居室的玻璃窗,可以眺望到颐和园和玉泉山一带美丽的景色。

斯诺与燕大渊源颇深,他的家也曾是爱国进步学生“呼吸一点新鲜空气的窗口”。斯诺作为一个外国记者经常到各地采访,青年学子们可以从他那里获得各种内幕消息。大家谈论红军、共产党、抗日救国等话题,在斯诺家里是百无禁忌的。斯诺夫妇于1935年秋搬家到盔甲厂13号,一些学生运动领导人有时也在斯诺家中商讨工作,听取斯诺夫妇的意见。

不过斯诺的这座故宅如今已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北大南边的各幢学生宿舍。

据海淀区档案馆资料,1950年代在修建从西直门直通颐和园的白颐路时,军机处胡同被分为两半。后胡同的一部分并入北大,拆除原有房屋,建41号楼作为学生宿舍。南半部还剩下一小段,只有5个门牌的遗址,但仍称军机处胡同。

在1990年代的北大学生眼中,军机处胡同与南邻的老虎洞是北大南门市井生活的最典型代表。老虎洞自清代起便是繁华的商业区,1990年代的北大学生经常穿过军机处胡同去老虎洞享受热闹的市井生活。

我在网上搜索军机处胡同时,无意间找到了“潜行者”的《我的最后叹息——北大》。这才知道,如今南门外车流滚滚的四环路下,藏着1990年代北大人那么多的记忆。文章这样描写那段时光,“那时候,从小南门出去过了马路,就是一串很有意思的小胡同,军机处、老虎洞、果子市,这些熟悉得要命的地名现在已经长眠在四环的滚滚车轮下了。这里有我们常常出没的小饭馆,一进军机处,是‘大妈’和‘小地方’……”我偶然间与90年代曾就读于北大哲学系的王老师提起军机处胡同,他也是感慨万千。“军机处是一条南北的小胡同,斜对着北大小南门。小南门大约10点关门,想去军机处、老虎洞这样的美妙之处,只有翻小南门而出,外出觅食后再翻门而入。”

1990年代的北大学生注定要见证这些满载回忆的地标接连消失。2002年,在又一次中关村环境整治和北四环道路建设工程中,仅剩的军机处胡同南半截房舍也被拆除。自此,这条百年胡同全然消失在新海淀的水泥地之下。

藏于北大图书馆特藏部的《海淀古镇风物志略》写道,学一食堂南门的槐树是军机处仅留下的遗景。

责任编辑:尹颖尧

推荐访问:军机 往事 古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