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智慧与历史:为“北大荒”不荒作证

黑龙江古称“黑水”,满语为“萨哈连乌拉”,俄国人称之为“阿穆尔”,公元13世纪文献《辽史》中称为“黑龙江”。黑龙江是仅次于长江和黄河的我国第三大河流。也是北方民族的母亲河。正是这条伟大的河流会同松花江、乌苏里江。滋养着世居少数民族和移居汉族的生息繁衍,创造、传承着“黑龙江流域文明”。

从在距今至少七千万年的黑龙江省嘉荫县龙骨山恐龙化石。到距今两万多年前的哈尔滨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和古人类遗物;从距今一万多年前的密山县新开流文化遗址,到突出代表着距今约四千至六千年左右的北方渔捞文化特征的齐齐哈尔昂昂溪遗址:从距今约四千年左右采集生产与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相交融的宁安县莺歌岭下层文化遗址,到史实记载的北方“黑龙江人”……

商、周时期到隋朝,黑龙江地区的古代先民由西向东,逐渐形成了肃慎、秽貊、东胡三大族系,并分别从原始社会末期走向文明时代。肃慎人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最早的黑龙江人。他们主要活跃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西汉以后,挹娄人活跃在黑龙江东部地区。黑龙江地区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当属秽貊族系的夫馀人建立的奴隶制政权。

公元7世纪中叶。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数十支系归并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两大部族。其中,粟末靺鞨位居南部,受中原和高句丽的影响,社会文化发展迅速。唐武则天在位时,靺鞨首领乞乞仲象被封为震国公。此后,其子大祚荣统一各部,于公元698年自立为震国王,建立地方民族政权,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渤海都督府都督”。位于现宁安县的“上京龙泉府”仿照唐都建城,成为当时仅小于长安的亚洲第二大城市,“海东盛国”载誉史册。

公元926年,渤海政权被契丹国取而代之。继而,辽国又统辖了黑龙江地区。这时,隋唐时期黑水靺鞨的后裔——女真人在公元10世纪前后形成了五大部落,史称“五国部”。其后,初居牡丹江畔、后迁至阿什河流域的女真完颜部落逐渐壮大。1115年,阿骨打在今阿城创立大金帝国。建“上京会宁府”。金国统治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农业开发形成历史上第一个高潮。1234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称雄漠北,挥师南下,统率蒙古大军打败金国,占领了整个黑龙江乃至库页岛、日本海和外兴安岭地区。

1388年,明太祖北征今哈尔滨、呼兰、依兰一带的“捕鱼儿海”的元朝残余势力,使大兴安岭以东和呼伦贝尔草原归人明朝辖区。1410年,明太祖再次率军出征,蒙古鞑靼惨败后归降明朝。其间,女真族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又在前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逐步统一了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的建州、海西和东海女真各部,使女真族成为东北地区空前强大的民族。

1607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职能的“八旗制度”,领导创建满洲文字,并于1616年创立大金国(史称后金)。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继位之后,先后收服了黑龙江中游的虎尔哈部、外兴安岭的索伦部及鄂嫩河、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一带的蒙古人和贝加尔湖以东的使鹿部。同时,把黑龙江中上游的达斡尔、索伦、鄂伦春各部编成“牛录”纳入八旗;对黑龙江西部的蒙古科尔沁各部施行盟旗制统辖。1644年,女真人后世满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清王朝。

黑龙江地区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长期实行了“封禁政策”。射猎的围场、采参的山场、捕珠的河场,都被划为禁区,不许汉族人人界开发。清乾隆年间施行的“招垦实边”政策。促使汉族流民为主的多民族移民大批涌入黑龙江地区开荒、采参、挖金,民政事务大量增加。黑龙江将军的设置,是黑龙江地区军政合一政权建设的开端,由此带动了瑗珲、墨尔根(今嫩江县)、三姓(今依兰县)、呼兰、呼伦贝尔、布特哈等军事重镇的发展。1907年。清政府取消黑龙江将军建制,设立行省巡抚,自此始有“黑龙江省”……

而从近代开始,特别是新中国以来,十万官兵、百万知青开发北大荒,使得黑龙江这片神奇、富饶的土地终于展露出迷人的风采。以渔业开发、畜牧养殖、粮食生产、林木资源、煤矿开采、石油工业及机械制造等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后来居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现在,黑龙江省已有近四千万人口。在全省48个少数民族中,满、蒙古、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锡伯、柯尔克孜等世居民族占有相当比例。他们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一起,构成了黑龙江省民族的大家庭。

纵观黑龙江的文明、历史发展,有助于我们充分理解和把握黑龙江民间文学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与象征的认识意义和价值。黑龙江地处边陲,地方的、特别是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会、仪礼、娱乐、信仰等民俗文化,主要依托于民间文艺——特别是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的口传心授才得以承传、发展。在朴素的人生观、价值观、时政观和历史评价中,民间叙事构建出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生动形象而又“裨益史征”的社会文化发展史。它们执著地传承着“民族之魂、文化之根”,默默地为“北大荒不荒”作证。

依据科学的民间文学学科分类,我们在《龙江当代文学大系(1946-2005)·民间文学卷》中重点选录了神话、史诗、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主要民间文学形态。

神话,是人类原始时期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复杂的语言结晶,是原始世界观的综合表现和自然外露。在黑龙江省民间故事中,神话数量不大,但较之东北地区其他两省却远为丰富。其中,一类是在汉族中流传的,大多为中原、北方地区耳熟能详的诸如《盘古开天辟地》、《二郎担山赶太阳》等作品。洪水神话《高祖公高祖婆》在这里也流传甚广,且有不少变体。具有道家色彩的创世神话《五挡神、洪钧老祖和托骨佛》也颇具传承的代表性。

另一类则是在少数民族中流传的神话,其数量较大,且诸如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祖先和部落神话、民间信仰神话等等,内涵丰富。类型俱备。人们对宇宙万物的解释,自身来源的探寻,以及对各种神灵的崇拜,构成了这些神话的主要内容。尤其反映出渔猎社会时期“万物有灵”原始世界观的鲜明特色。至今尚有如此丰富的遗存,实属难能可贵。

与篇幅相对短小、情节结构简单、叙事手段朴素的其他少数民族神话相比。满族神话则尤其体现出数量可观、内容丰富、叙事手段发达、自成严整系统的神话体系化特征,包括阿不凯恩都哩创世、人类始祖佛赫妈妈、诸神与恶魔耶路里之间的神魔大战,以及祖先神、部落神、海神、豹神、鹿神……的神话等等。广泛涉及满族先民对宇宙起源、人类繁衍、原始崇拜、信仰民俗等深入关注的文化现象。

宁安地区流传的大量满族神话,全面展示了早期满族萨满神话体系的精髓。萨满文化是横跨北欧、北亚和北美地区历史久远的原始信仰文化遗存。萨满文化观念的核心就是对具有特异能力的萨满的崇拜。黑龙江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都曾有过十分普遍的信仰习俗。萨满,是沟通天地神人三界之间的使者,具有神异

推荐访问:北大荒 作证 民众 智慧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