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述评


打开文本图片集

内容摘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关注的前沿与热点。本文梳理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内涵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并评述了国内外指标体系;综述了国内外评价方法,归纳为社会经济学方法、生态学方法、系统学方法和新兴方法并阐释其应用现状;针对1999-2013年的相关文献从评价方法、指标涉及领域和研究区域等方面剖析了国内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应用研究的变化和发展;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的局限性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引言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由此而来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引发人口膨胀、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刻不容缓。对人类而言,可持续发展意味着需要努力地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才能使环境和社会条件稳定地支撑人身安全、财富和健康。如果以这个视角来审视某个国家或区域,需要清楚对其所做的决策或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弊,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正是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从地方尺度到全球尺度的现在和将来的信息。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度量和评价研究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环节,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其学科动向、研究方法和应用范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的划分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它将各种人类的、社会的、经济的、自然的、人文的和系统的冲突融为一体,形成多维动态复杂巨系统,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载体正是区域,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即是从区域本身的实践要求和迫切需要出发,对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专门分析和研究,并阐明其共性和特性。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以可持续发展标准来度量一定时间序列和一定区域范围内整个系统的发展过程,考察系统发展水平、持续性和协调性,判定其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度量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距离。

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内涵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发表的环保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开启了人类关于生态环境污染的思考和发展观的争论,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生;1972年,罗马俱乐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的“持续增长”和“合理持久的均衡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同年诞生了《人类环境宣言》;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PN)初步描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轮廓;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Brown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目前为止国际社会最受关注和支持的可持续发展定义;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使得可持续发展思想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目前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思想流派众多,其中自然资源伦理和生态学方向往往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为基本目标,并从生态污染、生物多样性、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研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后代选择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的自由。社会学方向旨在最大限度的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引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经济学方向保证在经济发展要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激励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而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者创立的系统学方向,旨在以综合协同的观点建立整个可持续发展复杂巨系统的定量评判规则;侧重技术方向的研究则更多地关注如何实现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及其体系。尽管思想流派众多,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仍然主要围绕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协调统一,生态安全、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撑点。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位从早期的是否得到满足的少数指标扩展到如今复杂的多维结构,其所涉及的理论方法也不胜枚举(牛文元,2012),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生态学和环境学理论、地理学理论以及数学和经济学方法等,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的根本理论,它奠定了整个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原则,系统理论是探寻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在机理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缘由的理论支撑和方法依据,生态学、环境学和地理学理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思想的灵魂和源泉,而数学和经济学方法是整个评价进程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各种理论融合后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体系包括人地系统理论、资源永续利用理论、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节能减排理论、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区域 PRED 协调发展理论等(张志强等,1999)。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先行条件和工具,它将错综复杂的系统信息简单化和定量化,通过指标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21世纪议程》,议程中强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决策信息的可靠性、易得性、时效性。目前来看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和框架仍然不一,国际上各个组织也制定了相应的原则,例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E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选择原则,经合组织(OEC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选择原则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ISD)提出的指导可持续发展评价10条Bellagio原则。

1.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992年UNCED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之后,国际及各国或地区的官方及其他组织的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尺度制定和提出了各类指标。其中由加拿大政府提出并由OCED和UNEP推动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评估体系框架,之后逐渐发展为包含134个指标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此指标体系的优点是能较好反映环境退化状况和所受压力间的因果关系,不足是不同背景和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在确定指标和权重时会出现分歧。联合国统计局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划分是依据《21世纪议程》,包括经济问题、大气和气候、固体废弃物、机构支持四个方面。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系统、空气和水污染四个层面构建了25个指标。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称作新国家财富指标,由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大要素组成,从理论和实践上合理地归纳了国家财富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但忽略了相应区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空间上的均衡性。IUCN的“可持续性晴雨表”指标体系同等看待人类福利和生态系统福利,适用于国际、国际和区域等各种尺度,但在权重化处理方面不确定性太大。

除国际相关组织的指标体系外,因各个国家不同的国情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社会方面、效率公平方面和协调统一等方面重视不一。纵观近些年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相关研究,除了可以通过指标体系综合水平度量可持续发展状况外,一些单个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也广泛流行,如绿色GDP、人类发展指数、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和生态足迹等。

2.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直属于热点研究范畴,从各级组织到学术机构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中国科学院、原国家计委地理所设计出包括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的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逐级递归组合的指标体系,解析为生存、发展、社会、环境和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能力贡献的总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指标体系分为外延指标和内在指标,提出通过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以及非货币指标来衡量。叶文虎和栾胜基在系统研究可持续发展和指标体系的基本概念以及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各国和各地区的机构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方法和模型。若从评价方法的角度来看,近年来的方法主要可分为社会经济学方法、生态学方法、系统学方法和新兴方法四大类,其中社会经济学方法包括绿色GDP核算、真实储蓄率测算法、人类发展指数模型、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生态学方法包括生态足迹模型、能值分析、相对资源承载力、物质流分析等,系统学方法包括指标体系法、模糊数学方法、系统动力学法、灰色系统模型、规划与优化方法(如数据包络分析),其他新兴方法有非线性模型(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模型)、线性模型(如物元可拓、集对分析法等)和一些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

在这些方法中,国内采用社会经济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的文献不多,时间序列亦不完整,由于它比较针对于社会发展较高阶段之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因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受限制,但也出现了融合系统学思路的实例以扩大其应用范围。生态学方法是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度量研究的前沿领域,而且将多种评价方法融合的研究思路也逐渐受到青睐,如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模型,以及生态足迹和物质流分析的融合考虑,由此可见其发展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广阔,但因众多批判者认为生态学方法具有生态偏向性,仅涉及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现状而不能做预测,因此有学者借助回归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等补充评价。而系统学方法在国内备受关注,它通过建立反映整个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层次结构来揭示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复杂巨系统的运行机制,评价结果较直观且便于决策者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指标体系方法属于早期传统的评价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也有通过优化方法的计算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而目前这类方法则更重视加强模型选取的严密性及加深对评价结果的解释,与此同时评价过程中多种数学方法融合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采用逻辑完备、可移植可操作能力强的方法或模型来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成为近年来系统学的热门研究。新兴方法主要在近十年逐渐发展,在多种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背景下,将多种数学理论、优化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融合应用,它们以新视角和新思路来看待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其中非线性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然而现在较多的新兴方法主要还是基于系统学方法的延伸和拓展,由于这些方法本身应用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不足或研究者仅仅只依靠简单移植而未二次深层加工,这样往往很难真正实现解释,同时一些方法的计算运行过程冗杂繁琐,而人工智力水平和软件研发水平也制约着其应用范围和程度。

许多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实施和运行以指标体系为基础,系统学方法尤其显著。然而,在指标体系确定的情况下,由于目前主观及客观赋权法均存在争议,权重确定对结果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若在指标权重不能符合实际的情况下,单纯追求模型和方法的复杂、精细与完美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应用研究

从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程上来看,早期在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都停留在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定义的界定、内涵和理论的阐释上,一般从生态环境问题着手对现行经济运行现状进行悲观评价,而近年来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从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延伸和拓展到各个领域各个系统的各个层面,也从定性过渡到定量,并逐步探索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

利用爱思唯尔和中国知网的网络平台,本文针对1999-2013年的国内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文献,分三个阶段(1999-2003年、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分别选取 32、38和39篇文献汇总和分析,详见表1。从评价上看,1999-2003年国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采用最多的方法是指标体系方法,其次是模糊数学法和系统动力学法,三者都属于系统学方法,此时期生态学方法和新兴方法也开始出现;2004-2008年仍然是指标体系法采用的最多,但相对上一阶段有减弱趋势,而生态足迹法在此时期发展最为迅猛,逐渐受到青睐。与此同时仍然有其他研究者尝试使用系统学方法和新兴方法;2009-2013年指标体系评价法和生态足迹最多(其中能值分析和生态足迹的融合模型算作生态足迹一类),其次是模糊数学法和系统动力学法,然后是聚类分析、3S和人类发展指数等方法,此阶段系统学方法采用最多(20次),其次是生态学方法(12次),然后是新兴方法(6次),最后是社会-经济方法(1次)。以上结果说明1999-2013年国内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的方法始终以系统学方法为主,而生态学方法在1999-2003年间萌生,在2004-2008年间迅速发展,在2009-2013年间渐趋稳定,新兴方法在1999-2013年逐渐向多种方法扩散发展,社会经济学方法在国内相关研究中不太常用。

而对指标涉及的领域而言,呈现多样性和收敛性等特点。1999-2003年的相关研究中资源、经济、环境、社会和人口领域的指标选取的较多,而在生态、科教和能源领域考虑的较少;2004-2008年研究者仍然青睐于资源、经济、环境、社会和人口领域,但生态和能源领域也逐渐受关注,这是由于此阶段生态学方法的发展引起的;2009-2013年研究者对指标的涉及逐渐齐全。由于研究者对这些领域的理解和界定的不一致,指标合并或归类意见会出现分歧,比如,人口指标和科教指标可划入社会领域,生态领域指标也可并入环境领域,因此本文在统计过程中尽量依照指标本身的属性来划分,但是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也可以看出,1999-2013年国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中指标选择的多样性虽大但仍具有一定的收敛性,选取的指标相对集中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

从研究区域上看,从宏观尺度到微观尺度研究均有涉及,1999-2013年针对于省域和市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始终占大多数,但不同阶段皆有变化。具体表现为县域、市域和省域尺度的研究逐渐增多,国家尺度的研究保持均衡,其他尺度(包括生态脆弱区、三角洲地区、流域等)的研究逐渐减少。可能由于最初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的地位,因此较多的关注生态脆弱区等,但因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背景及各行政区政府决策的要求,对省域和市域尺度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要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因为最初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是基于国家层次的,而国家尺度的评价在早期研究较多且研究结果渐趋一致,因此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在省域和市域尺度涉及得较多,与此同时针对县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述评和展望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领域,尽管硕果累累而迄今尚未形成拥有共识的评价标准和模型,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视角的多维性正显示出可持续发展学科内涵的复杂性,因此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研究方法上来讲,当前的相关研究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逐渐丰富多彩,但模型和方法的作用有被夸大的趋势。社会-经济学、生态学、系统学三大类传统方法和新兴方法均有所发展,但各自发展程度不一。系统学方法一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法,在对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子系统间的关系分析上较有优势。而生态学方法相对系统学方法来说也是新生力量,但它的发展趋势应是逐步向包含社会经济的区域复合系统靠拢。社会经济学方法在国内的研究中始终不多见,但它可逐步与其他方法融合。借鉴数学经济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模型和方法层出不穷,对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预测预警问题有重要作用,但如果过分依赖于模型的研究恐怕会背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的初衷。

从研究内容上来讲,现有研究较多地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或水平,而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的驱动因子和潜力趋势方面的研究结果相对体现较少。各种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的研究都广泛存在,而关于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仍然有待提倡和加强。综上,未来研究的趋势应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现状水平评价的基础上强调对发展的公平性、协调性的度量,并通过多学科理论的融合为预测预警和优化调控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曹斌,林剑艺,崔胜辉.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3)

2.张志强,孙成权,程国栋.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6)

3.Liu J.China`s road to sustainability[J].Science,2010,328(4)

4.牛文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

5.茶娜,邬建国,于润冰.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科动向[J].生态学报,2013,33(9)

推荐访问:述评 可持续发展 区域 评价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