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西学东渐》一课中民族精神教学的落实

摘 要:能够尊重理解,具有反思精神是现代国家具有活力的重要精神源泉。

关键词:民族精神;精神源泉;历史学科

通过对《早期西学东渐》(华东师大出版社高中历史第3分册第28课)一课几个片段的剖析,谈谈高中历史学科教育中的民族精神内容挖掘和拓展。

一、结合高中历史学科和高中学生的特点准确定位教学主旨

16世纪中叶开始,天主教耶稣会士远涉重洋,到达中国。可是当异质文化碰撞,必然会遇到无法想象的阻力。应当说是历尽千辛万苦。利玛窦从南而北,自1582年来华直到1610年在北京去世,时间长达27年9个月,是名重一时的传教士之一,康熙皇帝所指的“利玛窦规则”就是他能够在中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利玛窦规则”即以尊重、理解、对话的方式推动异质文化的交融。

在明末开放的社会氛围下,西学为一时之盛,利玛窦与徐光启的合作也成了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一段佳话。然而,徐光启去世后11年,明帝国覆灭,历史没有转向,而是被更加保守和封闭的清帝国取而代之了。为何中国终于还是选择了一条通向近代没落的道路?为何明末清初中西文化的往来始终只是细若游丝,而且渐行渐远、渐传渐无?为何中西文化交往的大门终于訇然关闭?历史学是关于过去的学问,但是历史学的功效则在现代,以古鉴今、以往知来、以见知隐是历史学科的德育精髓。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帮助学生树立现代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学德育的又一重要内容。

基于以上认识,在《早期西学东渐》一课的设计中,我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位为:感悟理解交流的积极意义,体会反思进步的重要价值。

二、选用典型材料,设计恰当的问题达到教学目标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具体生动,众多形象的历史情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

片段一:1582年,利玛窦刚来中国在广东肇庆传教时,与他师傅罗明坚二人仿照中国和尚的样子,剃光头发,改穿僧服。以后进入内地,随着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在到韶州、南昌、南京后改穿儒士服装,去世时,其弟子游文辉为纪念他而创作了利玛窦油画像(出示图片)。

提问:你们觉得这种服装的改变是为什么?学生很容易想到这是为了融入中国社会,取得中国人的认同,开展传教活动。

片段二:出示选自利玛窦《中国传教史》(台湾光启出版社,1986年)的三则材料。

在解读了材料之后教师提问:利玛窦的目的是什么?你怎么评价利玛窦的这种看法?利玛窦不断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证明基督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盛赞孔子为“中国最大的哲学家”。正是遵从这么一条入乡随俗、调适传教的温和的文化路线,利玛窦在肇庆被称为“利秀才”,在南昌被称为“利举人”,在北京被称为“利进士”,他的中文修养渐趋精深,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同。利玛窦的成功在于没有空洞的高傲的大肆传教,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亮相,以此也让学生懂得交流的智慧。

片段三:17世纪西学东渐影响下的著作举例:(1)1602年利玛窦著《坤舆万国全图》。(2)1605年利玛窦著《乾坤体义》《四库全书》,称之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3)1607年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译欧几里德原著前6卷。(4)1623年艾儒略、杨廷筠作《职方外纪》后收入李之藻《天学初函》。(5)1624年毕方济、徐光启、灵言蠡勺译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后收入李之藻《天学初函》。(6)1628年傅泛济、李之藻等翻译亚里士多德《论天》,注释本。

(7)1631年傅泛济、李之藻、名理探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前10卷,第一次介绍西方逻辑学的著作,(8)1634年徐光启、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罗雅谷等制定《崇祯历书》,历时5年。(9)1641年南怀仁等翻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后20卷。

可见西学知识传入我国,有个别人出现了觉醒,比如徐光启,他不仅致力于西学的传播研究,甚至想去西方直接见识,教材55页的知识链接中提到的朱宗元认识到了中国已经出现的严重差距。但是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反思,与传教士和西学接触较多的是哪些身份的人员?引导出一些思考:没有正规学校和机构,没有中国留学生去西方。徐光启从一个八股文的进士,转而与利玛窦翻译科学名著,对《几何原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和科学实验精神甚为折服,并把逐渐理解该书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当做享受的过程,其后又以这种科学思维写成《农政全书》60卷,这种“徐光启转换”在晚明社会具有独特的文化史和科学史意义。只可惜当时的体制不能使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相结合,众多的聪明才智依然浪掷于以八股求利禄之中。

片段四:1601年,利玛窦终于等来了进京拜见万历皇帝的机会,这位“西洋陪臣”为万历皇帝献上了系列礼品:天帝母图像、天帝经、自鸣钟、建筑绘画、铜版画、西洋琴、沙刻漏、乾罗经,还有一张被叫做《万国舆图》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画得非常巧妙,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画了很多中国没有见过的动物,万历皇帝很喜欢,吩咐工匠把这幅世界地图分成12幅,做成屏风。世界地图,就这样变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万历皇帝在利玛窦进献的方物中,对自鸣钟尤为痴迷,在大内建筑钟楼保藏,还专门选派太监向传教士学习管理操作知识,多次诏请传教士入宫修理。皇太后要欣赏自鸣钟,万历皇帝就让太监弄松发条,以便能留下来自己享用。

利玛窦自己就在札记中记载下一段文字:“我们应该谈淡硝石;这种东西相当多,但并不广泛用于制备黑色火药,因为中国人并不精于使用枪炮,很少用之于作战。然而,硝石却大量用于制造焰火,供群众性娱乐或节日时燃放。中国人非常喜欢这类表演,并把它当作他们一切庆祝活动的主要节目。他们制作焰火的技术实在出色,几乎没有一样东西他们不能用焰火巧妙地加以模仿。他们尤其擅长再现战争场面以及制作转动的火球、火树、水果等,在焰火上面,他们似乎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我在南京时曾目睹为了庆祝元月而举行的焰火会,这是他们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场合我估计他们消耗的火药足够维持一场相当规模的战争达数年之久。”

思考:如何评价统治者的做法?如何理解利玛窦的记载?

而对于世界地图蕴含着多少未知的可开发的领域,对于其他珍宝蕴含的光学原理和机械制造之利,王朝决策者蒙蒙然毫无用心。当万历皇帝把这些“方物”当玩物的时候,潜在的取法西方发展科技和工业的契机溜走了。

片段五:《明史》在《神宗本纪》中只记利玛窦一句话:“(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大西洋利玛窦进方物。”

康熙认为,接纳传教士和西学,纯粹是一种恩典,一种优待,他对西学的根本态度,只能是“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天文历算,是王朝定鼎制历所需;西洋军器,是为护卫王朝“百年之国祚”之所需;钟表器物,则为圣躬赏玩之所需。除了这些技能方面的东西可取外,西来的传教士和思想学术都有悖圣人“五常百行之大道,君臣父子之大伦”,与“中国道理大相悖谬”。

鸦片战争失败时,道光皇帝想起让人打听清楚英国到底在什么地方。可明朝时期的《坤舆万国全图》其中清楚地标明了英国的所在位置与远来中国的航线。受道光皇帝旨意去询问鸦片战争中被俘的英国士兵有关中国与英国和俄罗斯距离远近的姚莹发现,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已经将海陆诸国何者接壤、孰为东西、相距远近等标示得已经非常清楚。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权臣徐桐将“算学”斥为“洋鬼子的学问”而不值一顾,他决不相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存在”,是英、法胡诌出来的国名,目的是用虚假的国名在谈判桌上来冒领更多的好处,是英国和法国贪得无厌的表现。

教师讲述这些内容,目的是通过当时正史的眼光和皇帝的趣味,引起学生反思,这样的过程应该说不是教师在反思,而是学生自己自然而然进入了对历史的反思,体会反思进步的重要价值。早期的西学东渐只是给古老的中国打了一个补丁,之后的中华帝国却是更加沉醉于传统文化的不朽,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越来

越大。

高中学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他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简单的、直接的、干枯的说教容易激起他们的反感。应该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水平适时适当适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史实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民族精神教育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永恒主题,每一位历史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开发历史学科中丰富多彩的资源,使学生从中汲取智慧,激励上进。

(作者单位 上海市育民中学)

?誗编辑 郭晓云

推荐访问:西学东渐 民族精神 落实 课中 教学